郑凡
(黄山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 黄山 245000)
黄山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分析
郑凡
(黄山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 黄山 245000)
本文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黄山市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量、林种、树种、权属结构、森林质量等进行动态分析,展示了黄山市林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森林资源、变化分析、黄山市
黄山市是典型的山区城市,也是安徽省重点林区。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省榜首,具有“面积广、资源丰、物种多、生态好、贡献大”的特点。多年来黄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业改革为动力,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市林业建设已经由“优化结构、整体提升”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1.1 黄山市森林资源现状
全市林地面积832 482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6%,其中有林地面积740 799.4 hm2,占林地面积的88.99%;活立木总蓄积量44 878 484 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44 465 370 m3,占99.0%;立竹蓄积量261 690 287株。全市森林覆盖率82.9%,林木绿化率84.7%。
全市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面积、蓄积量最大,为373 159.3 hm2、23 862 330 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量的50.4%和53.6%;防护林面积、蓄积量次之,为319 392.7 hm2、179 564 53 m3,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量的43.1%和40.4%;其他林种面积、蓄积量较小。
全市划分生态公益林 362 869.4 hm2,其中国家公益林298 607.4 hm2,省级公益林64 057.7 hm2,地方公益林204.3 hm2,占林地的43.6%;商品林469 612.8 hm2,占林地的56.4%。
全市乔木林中(不含乔木经济林),杉类面积228 730.3 hm2,占35.4%,蓄积量20 277 468 m3,占45.6%;松类面积133 968.8 hm2,占20.7%,蓄积量9 388 344 m3,占21.1%;硬阔面积275 413.6 hm2,占42.6%,蓄积量14 222 170 m3,占32.0%;软阔面积6 124.6 hm2,占0.9%,蓄积量388 038 m3,占0.9%;外松等面积2 285.8 hm2,占0.4%,蓄积量189 350 m3,占0.4%。
1.2 森林资源特点
1.2.1 乔木林资源丰富
全市乔木林面积663 968.7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9.6%,其中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分别为198 987.2 hm2、447 525.8 hm2,蓄积量分别为11 790 414 m3、32 674 033 m3,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比为30.8∶69.2,蓄积量比为26.5∶73.5,还有少量的飞播造林。特色鲜明的天然林和丰富的人工林资源为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2.2 杉木人工林优势明显
黄山市通过林业项目建设,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杉木人工林,面积达228 146.4 hm2,蓄积量20 241 392 m3,分别占全市人工林面积、蓄积量的51%、62%。其中达到即可及和将可即等级以上的杉木人工林面积151 514.8 hm2,蓄积量15 614 668 m3,分别占杉木人工林面积、蓄积的66.4%和77.1%。这充分显示了黄山市杉木生产的独特优势,体现了黄山“徽杉之乡”的优良传统和林业生产的特色。
1.2.3 经济林呈现出以茶叶为主的多元结构
全市经济林面积76 954.8 hm2,占林地面积的9.2%,其中乔木经济林17 445.6 hm2,占经济林面积的22.6%,灌木经济林59 509.2 hm2,占经济林面积的77.4%,灌木经济林中面积最大的为茶叶,达55 882.6 hm2,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72.6%,主体地位明显,是林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乔木林经济林中油茶、山核桃、板栗、杜仲、厚朴面积达14 977.8 hm2,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19.5%。
根据2004年和2013年两次二类调查数据对比分析,黄山市林业经过近10年的建设经营,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四增加一提高”的变化趋势,即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分质量提高,见表1。
2.1 林地、有林地面积增加
表1 地类面积变化情况表/ hm2
由表1可知,全市林地面积由2004年的804 709.5 hm2增加到832 482.2 hm2,增加了27 772.7 hm2,有林地面积由2004年的6825 27.3 hm2,增长至740 799.4 hm2,增加58 272.1 hm2,增幅达8.5%。
林地、有林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绿色长廊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创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推进城镇周边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水源地绿化、水系周边绿化;另一方面由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家政策鼓励,调动了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部分农业用地被流转或承包造林。加上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和各项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有效阻止了森林面积的减少及林分质量的下降,制止了违规占用林地,减少了林地的流失。
有林地面积增加同灌木林地、宜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减少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与2004年相比,现在的疏林地面积减少2 575.4 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5 769.6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5 332.3 hm2,未成林地面积减少18 048 hm2。
2.2 活立木蓄积量增加
全市活立木蓄积量由2004年的33 765 196 m3,增至44 878 484.5 m3,增长11 113 288.5 m3,增幅达32.9%。
一方面由于人工林面积增加明显,龄组结构变化很大,渐趋合理,人工林蓄积量迅速增长。世行贷款项目造林、省级工程造林、退耕还林、德援项目均已进入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且林分质量很好,是全市林木蓄积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森林资源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天然林蓄积量也呈增长态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山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沼气、液化气逐渐普及,依赖消耗森林资源以维持生活的状况不断改善,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增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5年,黄山市每年的采伐限额为124万m3,实际消耗情况为2009年度932 498 m3,2010年度988 982 m3,2011年度843 984 m3,2012年度855 751 m3,2013年度696 519 m3,分别只占年采伐限额的71%、75%、64%、65%、53%。加上农村以塑代木、以气代柴、以煤代柴的普及,以及建材上钢筋、水泥等木材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有效地促进了天然林蓄积量的增长。人工林和天然林蓄积量的双增长,也是活立木蓄积量从2004年到现在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2.3 乔木林林分蓄积量增加
全市乔木林林分蓄积量由2004年的33 390 919 m3增长至44 465 370 m3,增加11 074 451 m3,增幅33.2%,见表2。
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以工程造林为主导的大面积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二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区划界定了国家级、省级重点公益林,并将其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三是农村产业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竹业、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造林工程的实施;四是农村能源消耗结构的调整,沼气、液化气的推广普及等。
2.3.1 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蓄积量变化
由表3可见,杉木蓄积量增加较大,其原因是全市通过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建设和其他林业项目建设,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杉木人工林,初期的未成林、幼林已成长为中龄林、近熟林,使得杉木林面积、蓄积量增幅较大。同时也因杉木造林投入少、易管护、市场好,山区林农喜欢在零星造林时栽杉木,因此杉木资源增长明显。硬阔类蓄积量增长原因是实施大规模的封山育林,阔叶林得到很好的保护。
2.3.2 乔木林分各龄组蓄积量变化
表2 不同林种乔木林分面积、蓄积量变化动态表
表3 乔木林分按优势树种分面积、蓄积量变化情况表
表4 乔木林分各龄组面积、蓄积量变化动态表
由表4可见,近成熟林面积、蓄积量显著增加,其他各龄组面积、蓄积量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营造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和世行项目造林等林分逐渐由中龄林向近成熟林过渡,近成过熟龄林面积比例较大,说明了资源培育潜力较大。近成过熟龄林蓄积量比例较大,可见项目造林的实效较明显。
2.4 森林覆盖率增加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82.9%,比2004年调查的森林覆盖率77.4%增加了5.5%。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林地的增加,二是此次资源调查标准的调整和统计方法的改变。
2.5 森林资源质量提高
由表5可知,全市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了68.8 m3/hm2,比2004年增加15.1 m3/hm2,人工林单位蓄积量增加13.3 m3/hm2。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林地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
2.6 竹林资源变化动态
全市以竹产业为林业产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把竹资源培育列入了营造林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采取移竹造林、扩园造林等多种方法和成片、零星造林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了竹林面积,同时加强了现有林和新造林的培育管理,提高了林分质量。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竹林营造林卓有成效,全市竹林资源在面积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蓄积量的同步快速增长。
2.7 主要经济林变化情况
全市主要经济林面积呈上升态势(表6),茶叶、板栗等面积减少,原因是由于低产退化而被其他树种所替换;山核桃、油茶的面积增长最大,特别是山核桃,体现了林农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经济林树种的意识,油茶增加主要是通过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油茶基地。
表5 分类型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变化动态表(/m·3hm-2)
表6 主要经济林面积变化动态表/hm2
从以上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黄山市的林业发展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动,逐步化解了林业发展中出现的体制、权属、结构效益提升等各个方面的困缚,开始形成以现代产业为基础的林业发展模式。黄山林业的发展以生态为主,经济生态兼顾为基石,充分发挥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美化价值及木材的社会生产价值等作用,但实际生产中也出现了林产品单一,名、特、优经济林比重相对较小,森林管理水平与市场发展尚不完全适应等问题。只有从稳步推进林业重点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积极推进林业集约经营、加快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等方面着手,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稳定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才能在发展中克服出现的问题,实现黄山林业的新突破、大发展。
Analysis on Forest Resource Actualities and Changes of Huangshan City
ZHENG Fan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Huangshan City,Huangshan245000,Anhui,China)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orest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in Huangshan City,a dynamic analysis was made on its forestland areas of all types,forest stock,forest types,tenure structures and forest quality to show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forestry development.
Forest resources;Change analysis;Huangshan City
S731.2
A
2095-0152(2015)03-0054-04
2015-05-05
2015-05-25
郑凡(1983- ),男,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和规划设计调查工作。E-mail:362125488@qq.com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