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综述*

2015-12-24 02:44马冬梅
丝绸之路 2015年6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学报

马冬梅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综述*

马冬梅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本文对近年来针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描述,旨在发现总体研究趋势和特点,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语言迁移

在外语研究中,英语学习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再扩大,从中小学到大学,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从汉族学生到少数民族学生,见解纷呈,文献充栋。维吾尔族是我国新疆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族群和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维吾尔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别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自然地就成了英语学习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话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选择

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类:英、汉、维语专著,英、汉、维语学术论文和英、汉、维语调查报告等。其中,专著和英、维语调查报告数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于要重点搜集汉语学术论文的需要,我们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基础数据库,以便全面、准确地描述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的现状。

(二)查询方式

进入CNKI高级检索模式,设置检索条件为“主题”,输入“维吾尔族”并含“英语”进行模糊搜索查询;鉴于“维吾尔族”有时简称“维族”,在CNKI高级检索模式下,设置检索条件为“主题”,以“维族”并含“英语”进行模糊搜索查询;为保证检索的查全率,在CNKI高级检索模式下,设置“篇名”为检索条件,输入“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模糊搜索查询;检索过程中,辅助以手动筛选排查,剔除无关项和重复项。

(三)数据处理

经检索,笔者搜集到相关的学术论文近60篇,将其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按论文发表的年份和篇数(2003~2014)分类,以纵向观察研究的发展趋势。

按论文的研究方法分类,以发现国内目前在该研究领域通常采用的方法。本文根据文秋芳①和高一虹等②有关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将所有相关文章分为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ies)和非实证研究(non-empirical studies)两大类。实证研究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与之相反,非实证研究指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

按研究内容分类,以发现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二、发现与讨论

1.基本趋势

从论文数量上看,总数并不突出,但总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见表1)。其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萌芽期(2003~2008年)。在此期间开始出现专门针对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文章,6年间共发表论文8篇,占总数的13.3%;缓慢增长期(2009~2014年)。有关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逐渐增多。除2010年稍有所下降之外,总体上是逐年增长的。在这一阶段,约有52篇相关文章发表,占总数的86.7%。可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维吾尔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表1 论文发表年份和篇数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占明显优势(见表2),共计46篇,占总数的76.7%。非实证研究有14篇,占总数的23.3%。这说明当前国内有关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非实证研究为辅。该特点主要是由研究内容所决定的。因为这些研究大多从二语习得角度出发,研究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或习得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所以大多基于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非实证性的研究在近来有所增加。说明大家在现象描述之后,开始进行思辨性研究。

表2 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三)研究内容

二语习得研究涉及的三大领域为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③按照这一基本思路,我们将所有文献划分为三类,逐一展示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1.中介语研究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我们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把相关研究划分为以下两个类别,即错误研究和迁移研究。

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的错误研究以实证成果为主,主要考查错误的具体形式。这些研究大多针对非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也有少量针对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研究者主要通过语料收集的方式,对学生错误进行整理和分类,旨在了解学习者共同的学习困难,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可能原因,继而提出一些对学习或教学有益的建议。例如,王尚武和艾买提④具体分析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典型语法错误,发现语际、语内和无法归类的三种错误类型,其中语际错误所占比例较大。张玉玉⑤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维吾尔族“民考民”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写作学习中出现的中介语语法偏误分为:母语负迁移型、目标语规则过度归纳型、训练迁移型、交际策略型和二语习得策略型,其中前两种类型最为常见。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是母语无标记、偏误类推、合成和偏误分析。万晓卉⑥以伊犁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本体层次的错误(指各种拼写、标点和大小写错误)、文本层次错误(包括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以及语篇层次错误(主要讨论句子层次上的衔接),认为语言错误严重、缺乏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有关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负迁移的研究上。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维语、汉语对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效应,涉及各语言层面。⑦有的研究则单纯讨论维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⑧与前面两类研究不同的是,卡咪拉·阿不都克热木⑨既谈到了维语语音对维族学生英语语音的正迁移作用,也谈到其对英语拼写和语音的负迁移作用。她认为维吾尔族“民考民”学生学习英语时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较多,而维吾尔族双语班学生会受到母语及汉语思维影响,相比较而言受汉语思维影响较多。值得一提的是,曹艳春和徐世昌⑩通过语音实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维吾尔族双语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元音[a]、[i]、[u]的发音特点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学习者的母语、汉语都能对英语语音产生迁移作用;母语对英语的迁移作用大于汉语对英语的迁移作用;迁移作用的大小主要与三种语言间的语言(元音)距离有关。除以上从语言层面研究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之外,刘惠萍和张绍杰⑪从语用角度出发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请求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迁移问题。学习者母语(L1)和汉语(L2)对学习者英语(L3)请求策略选择的影响表现出复杂性,而且学习者汉语(L2)对学习者英语(L3)的影响较大,说明语用迁移与语言距离没有必然的联系。

综上可见,中介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错误研究和迁移研究方面。熊杰和李嘉东⑫大胆提出建立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的设想,旨在为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学者和教师们提供真实、可靠、丰富的中介语语料,从而推动少数民族英语学习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

2.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

对学习者内部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学习者个体差异,如学习动机、学习信念、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

学习动机作为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历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吴霞⑬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999级生物系42名“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43%的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都很强烈。张玉玉⑭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汉族大学生基本一致,主要属于工具性动机和内在动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个人发展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内在兴趣动机和出国动机。了解这些,对我们研究如何激发了维吾尔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帮助。

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情感因素。吴霞⑮发现57%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焦虑程度较高。王超和曹梅⑯探析新疆高校英语课堂维吾尔族学生沉默现象时提到,问卷显示有91%的学生的课堂沉默与课堂焦虑有关。可见,焦虑尤其是课堂焦虑是制约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

语言学习信念是学习者对语言的看法和观点。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学习信念被视作元认知知识的组成部分。闫兴红和张金海⑰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新疆非英语专业维吾尔族“民考民”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发现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效能,但不是很高;多数受试者不认为某类人群(女性、文科生等)有学习外语的特殊天赋,但相信自己能把外语学好;对于外语学习本质,他们认识到了外语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形式如语法词汇等,而且要学习文化知识,这显然有助于他们全面提高其外语能力;但是在语言形式的认识方面,学生又过分倾向于词汇学习,这种信念会使他们忽视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此后,闫兴红⑱对非英语专业维吾尔族“民考民”本科男女生的英语学习信念又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在交流策略上的期望值都很高,但女生要略高于男生;更多女生认为中国人有学习外语的特殊天赋,因此女生在学习外语方面比男生更有自信。

学习风格的差异是造成学习者学习策略差异的主要因素。熊莉清和高洁⑲对新疆喀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9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六种感知学习风格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英语专业“民考民”维吾尔族学生中,58%的学生具有三种主要感知学习风格,24%的人有两种感知学习风格;最典型的学习风格是体验型和动手型,次要模式为视觉型、集体型、听觉型和个人型;学生在个人型学习风格上的差异最大。王玉玲⑳通过对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所高校不同专业的150名维吾尔族在读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呈多样性的分布模式。整体上倾向于独立型、实践型、随意型、系统型和群体型。维吾尔族男女大学生在个体型的学习风格模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生更倾向于此风格。调查还发现不同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歧义容忍度是“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接受与容忍的程度”。㉑歧义容忍度是影响目的语学习的重要认知、心理情感因素。吴霞㉒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含混现象的容忍程度适中,但另一半学生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杨新璐和高洁㉓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52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进行调查,并从阅读、说写、听讲、语法、语音和词汇方面做出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学生虽然在不同语言技能的歧义容忍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㉔有研究者从宏观视角出发,考察学习者英语学习中使用的主要策略。林冬梅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大学生喜欢用记忆策略,忽视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选择不同学习策略的原因与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因素有关。她还通过实验证明学习策略是可以培训的。也有研究者采用微观视角,侧重于学习某一类知识或技能策略的研究,关注维吾尔族学生在某个语言层面的学习策略,如阅读策略、听力理解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等。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维吾尔族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并进一步探讨各策略的有效性。

此外,廖华英㉖调查维吾尔族“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发现相较于汉语和维语,他们普遍认为英语的有用程度和社会影响力最高。对英语的这一积极认识,如果引导得当,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3.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学习者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等。闫玲和古丽米拉·阿不来提㉗利用问卷调查了造成维吾尔族双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和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南北疆的经济差距,教学条件有所差别,导致学生的汉语及英语基础不平衡。在多民族地区,使用最多的仍是本民族语言及汉语,社会语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学校师资不足,课程开设不稳定,教材单一,相关活动较少也是影响因素。在家庭中,由于大部分父母自身英语水平较低,所以对子女的英语学习不能给予帮助。

文华俊㉘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政策长期缺失,导致与英语相关的考试、升学、就业等方面完全处于无序状态;其次,由于缺乏相应外语教育政策的指导,“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也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师资、教材、课时等安排存在不合理现象。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的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到该领域的研究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也触及多个层面。但是不难发现,重复性研究较多,研究方法单一,大多停留在描述阶段,深层次的思辨性研究尚缺乏。对维语、汉语、英语三者的对比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维吾尔族学习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今后,我们可以应用先进的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发现并总结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以多元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个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并尝试编写适合维吾尔族学生语言学习特点的教材,从而促进维吾尔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注释]

①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②高一虹、李莉春、吕珺:《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第8~16页。

③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2004年第2期,第18~25页。

④王尚武:《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语法错误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29~133页。

⑤张玉玉:《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中介语语法偏误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55~157页。

⑥万晓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伊犁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大学生个案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24~127页。

⑦全鸿翎、阿米娜·阿不力孜:《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负迁移现象》,《语言与翻译》,2006年第4期,第68~71页;古丽米拉·阿不来提:《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维、汉语负迁移作用浅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83~84页。

⑧水彩琴:《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38~40页;许艳玲:《新疆高校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研究》,《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71~73页。

⑨卡咪拉·阿不都克热木:《浅谈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才智》,2014年第27期,第101页。

⑩曹艳春、徐世昌:《三语习得中的元音迁移研究——以[a]、[i]、[u]为例》,《语言与翻译》,2014年第4期,第79~84页。

⑪刘惠萍、张绍杰:《请求策略语用对比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第24页~第28页。

⑫熊杰、李嘉东:《建立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的设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89~91页。

⑬⑮㉒吴霞:《维吾尔族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和动机的调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26~130页。

⑭张玉玉:《新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以新疆非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52~153页。

⑯王超、曹梅:《新疆高校英语课堂维吾尔族学生沉默现象探析》,《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67~70页。

⑰闫兴红、张金海:《新疆非英语专业维吾尔族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信念调查》,《价值工程》,2010年第23期,第172~173页。

⑱闫兴红:《维吾尔族男女生在英语学习信念上的差异》,《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第148~149页。

⑲熊莉清、高洁:《“民考民”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调查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第100~111页。

⑳王玉玲:《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风格偏好调查与分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147~150页。

㉑㉔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㉓杨新璐、高洁:《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歧义容忍度调查》,《科技信息》,2008年第28期,第561~562页。

㉕林冬梅:《新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实证性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12期,第58页。

㉖廖华英:《维吾尔族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态度探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159~160页。

㉗闫玲、古丽米拉·阿不来提:《维吾尔族双语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86~88页。

㉘文华俊:《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第140~144页。

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6-0077-04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语习得视角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9BYY02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英语专业学报
维吾尔族手艺人
致敬学报40年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