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南侨批看近代中华文化的跨国传承

2015-12-23 06:12张静黄清海
关键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张静 黄清海

摘要:闽南侨批源于民间个体的跨国金融与通信活动,却在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汇聚成一个群体的文化行为,衍生出丰富的内涵和作用。闽南侨批以“银信合封”的方式架设起华侨与侨眷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了现实与情感的融合,成为中华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支撑力。传统文化以侨批为载体,以家族宗亲理念为根基,进而形成以血缘、地缘为中轴的乡土观念,滋养出浓厚的故乡情感,派生出近代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融之下的社会改造理想。这种情感最终演化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作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在悠久的华侨华人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正是在这种情感升华中得以绵延传承。

关键词:闽南侨批;中华文化;华侨华人;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K25、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5)01-0029-10

侨批俗称“番批”或华侨银信,是一种以“银信合封”为基本特征的特殊通讯方式,是华侨华人与国内眷属之间汇款及书信沟通的载体。它由清代以来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并附有款项的家书及其回文,或者是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及其回执,以及相关文献组成。现存的侨批多集中出现在闽粤两省,而闽省侨批又以闽南厦漳泉三地居多。这些侨批的来源地遍及东南亚各地(参见图1)。侨批信件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其民间文书的淳朴特性成为华侨华人史研究的珍贵一手资料,成为研究近代华侨华人历史以及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题材和资料。

近年来,随着侨批申遗,这一珍贵的民间文书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其中对于侨批业及侨批的金融作用及研究较为系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跨国主义理论应用于华侨华人研究中,从而开始关注侨批这种具有跨国特性的研究媒介。然而,对于将侨批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及对于批信的文字分析则相对较少,本文专注于对侨批批信的文字分析,希望从这种民间书信往来中体会中华文化的跨国传承。

侨批不仅仅是先人留下的珍贵文物和遗产,它更是社会历史真实的见证,在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香港中文大学陈志明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华人传承分为口传文化与文传文化。侨批兼有这两种文化传承功效。侨批是华侨赡养、接济亲人以及禀报平安的一种“汇款家书连襟”的寄汇,作为一种文化,侨批却是一种“以金融流变为内核,以人文递播为外象,以心心交感为纽带,以商业贸易为载体的综合性、流动型文化形态”。在资讯尚不发达的20世纪初期,书信是维系海内外亲情的重要媒介,然而,侨批“汇信合一”的特征,使得其更具感情传递、文化传播的功能。当侨批抵达时,家人不仅得到海外亲人的经济援助,了解到海外的资讯,更聆听到游子的肺腑心声。“回批”返回时则带去了亲人的关怀、故乡的回忆和祖国的依恋,潜移默化中,中华文化就这样通过质朴的民间文书得以向华侨华人群体延伸与传播。

一 传统家族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家”的地位和意义超越着个体,具有“根”的意义。“家”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而言具有极其特殊的涵义,是他们永恒的身心居所,是维系游子与祖国母亲最亲密的纽带,是中华文化在海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基本文化单位。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是“孝”,它既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支柱,也是传统家庭观念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保存并传承,与他们对家的强烈情感密不可分。尽管身处海外,但孝的观念根植于他们的心中。闽南华侨远涉重洋,打拼奋斗,身在异域,心系家园,有机会就寄信“搭钱”、寄“番银”,孝敬老人,赡养家人。在现存的大量侨批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证。

例如,1898年新加坡寄永春大路头的侨批,内信写道:“此际暂为新客,百凡生疏,未得微利,先借英银贰元,寄邱铜官带回。”这显示了其对家人、父母的爱,哪怕是初到异国还没有赚到钱的“新客”,也要借钱先寄回家,勇于承担家庭的重担,负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

拜禀,祖母大人膝下,迩来玉体谅必起居安燕,动履吉祥,元符孙祝也。启者来信所云要孙回家,孙思无得利,是以难往,倘得如意必定归梓,祈勿锦介。今因刘贤之便,付去英银贰拾伍元,到可收入,内抽出伍元交姑娘,又抽出贰元交母亲收用,又付去鹿脚并虾米一珍,又卫生员四粒,有线并车线一包。其卫生员母亲若是可食,切速付信来知。在外身体平顺,勿介。前帮接邱铜官来糊衫甲仔二领,业已收明,其糊衫底后不可寄来,余不尽言并请金安万一。

辛腊月初六 不孝孙 种德 禀

上文为1902年新加坡李种德寄福建永春家乡的侨批全文,寄信人来信问候祖母安康,除了汇来银款,还寄来“鹿脚”“虾米”等珍贵食材,以及“卫生员”等药材,嘱咐母亲试用,如若有效,则“切速付信来知”。对于祖母要求其归家一事,他认为自己出洋谋生却“无得利”,“是以难往”,要等待“如意”之时,有能力使留在祖国的家眷生活富足才能返乡。字里行间表达出一个海外游子至孝至善之心。

又如1932年(壬申年)四月廿五日祖树给其妻的信中写道:“……祖母年近古稀,如风中残灼,在世日短,为下辈者务须敬奉,以享残年,方可无愧于心……”这里则是嘱咐妻子,要求其赡养、敬奉长者,只有这样,远在海外的游子才能得以宽心。

另外,在20世纪50年代福建诏安寄往新加坡的数封回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一个留居故土的儿子对于远在南洋母亲的思念。侨批文字节选如下:

母亲大人敬禀者,收来港币壹佰元经已收到了,如信转分拨。母亲在外身体保重为第一,儿女也是欢喜。儿在家对于孙儿也是照顾非常好,执请母免用挂念。儿也知母亲你在南洋非常努力,儿也是知之。请母亲回家来管顾,大细比到(按:闽南语同“较”音)桂(闽南语同“贵”音)气,也好厚待母亲(一些)日止(闽南语同“子”音)。母年已多迈,离别二十多年并无见面,儿甚为挂念。目前家庭情形介绍母亲知之,对于家庭情形,柴米足食足用,真正好,执请母(明年)二月关请母回家,免于儿孙挂念。另一方面翠英女儿三月间也度落月,等我母欢喜,容后再谈,切切回家,免于儿大小挂念。

十二月二十一日儿合茂亲手写

母亲尊前敬禀者,兹接来信港币叁拾元收到,知母在外身体健康,惟儿甚喜。但愿神天庇佑,吾母早日回家,免儿在家思念。母您吩咐儿不可放荡,惟儿尊命,努力耕作,希母在外不必挂念为要。母您来信并无言及回家,是何原因,望母后信写明来知。余无别言,并祝来年吾母身体健康,后信再谈。

1957年元月21日儿林细槟寄

在这数封回批中,寄信人除了回复先前海外寄款悉数收到外,还向远在南洋的母亲细述自己以及国内亲人的状况,对于母亲的嘱咐,“惟儿尊命”更表达了对阔别二十多年的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晴,希望母亲能尽快回家,“也好厚待母亲”,尽管母亲出洋离家已久,寄信人对母亲的孝心却不为大洋所阻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礼记·大学》,是儒学中家庭理念的一个浓缩。“齐家”意为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让家族成员齐心协力、和睦相处,使家族兴盛,这正是华侨背井离乡、出洋谋生的最直接的愿望。因此,当他们将辛勤劳作的财富辗转送到亲人手中的时候,这些银钱之下的书信中寄予了他们对父母的孝心,对家庭和睦的期盼,对家族子弟的期望,乃至对同宗、乡邻的关怀。在不少闽南侨批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找寻到孝敬父母、尊重兄嫂、抚幼恤贫等中华传统美德。

儒学重视“五伦”,其中“父子…‘夫妇”“兄弟”是传统“家庭”关系的主体,并且认为人在家庭中应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在传统家庭观念之外,以血缘关系展开宗族观念,因此在中国传统家庭宗族观念中,家庭成员认为家庭、宗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荣辱与宗族荣辱息息相关,因而侨批文字亦折射出家庭宗族观念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传承过程。如民国三十八年旧历四月二十三日新加坡许名钦寄往潮安阁外下乡东厝的侨批内文:

家慈婶亲大人安启:

今逢邮局之便奉去港币式佰陆拾元,至时收下。此次闻说祖祠落成,要添神主入祠,儿想将祖父母并祖叔父母二位神主加入,用银若干,将所寄之项应用,存则家用,欠则来信通告。未知此举二位尊意若何?回音来知……

卅八年旧历四月廿叁日泐儿许名钦寄

上述寄信人基于对于宗族血脉的强烈观念,对于家乡祖祠落成之事十分挂念,为尽孝道,愿意“用银若干”将祖先牌位移入宗祠,以便族人祭拜。而这番建议需尊听母亲及婶娘的建议,无疑是寄信人遵循三纲五常这一传统社会基本行为规范的折射。

除了孝悌,海外华侨华人还传承了强烈的宗族观念,因而,他们在侨批书信中除了双亲、妻子外,也充分表现出对兄弟姐妹、晚辈子弟等家族宗亲乃至邻里乡亲的牵挂。典型的例证如晋江籍旅菲华侨施能杞的侨批书信,节选如下:

夹汇票伍佰元,拨交四兄一百元,锥嫂三十元,乌钗嫂三十元,二嫂拾元,三嫂、四嫂、乌客嫂、相侄、藩侄、养侄、能修、能从、维荣、颜健、家栋各分壹拾元,悦治嫂、信棕嫂、纯秀、养肇、阿报、圭侄、玖侄、郎刺、淑月女婢、笑仔各五元,孙钩二十元。以上计应分三百五十元,外付法币五元。合共除外,尚余壹百伍拾伍元,嫂可收用于年关。……嫂自己费用外,可主裁酌给邻右贫寒亲众……

从信中可见,能杞先生身在海外,却心系家族人脉中的每一个人,在汇款赡养、接济家人的时候做了细致的安排,将汇寄回国的银钱按身份、地位和实际需求做了逐一的分配,而所分配的人数多达26人,并将尚余之款交由家中最具权威的兄嫂处理,并提及“酌给邻右贫寒亲众”,可见其强烈的家族宗亲观念。

二 故乡社会改革理想的印证

近代的福建拥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其地方社会形态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缩影,这其中闽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中的仁人志士将海外所见所闻汇聚成对家乡变革的热切期望,将其它国家的现代市政模式、生活方式及先进理念带回祖国,这种中外文化交融之下的社会理想对于闽省侨乡近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著名侨领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曾以万余字畅述中外市政建设的差距以及其对祖国城市改革的社会理想,从卫生和住宅状况人手,将新加坡与中国的城市状况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市政急需改善,并将亚洲、欧洲、美洲的人民健康和城市建设概况进行概述,从而勾画出一幅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市政改革图景。

陈嘉庚认为国人寿命之短,疫病之泛滥,首先是由于住屋拥挤狭窄;其次由于自来水、防疫、除蚊、清洁、屠宰、垃圾处理等卫生条件的低下;第三是由于医疗水平不高,最后是由于国人缺乏体育运动。因而,陈嘉庚的市政改革方案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借鉴了民国十年以来新加坡的全市改革计划,详述了街道拓宽、新式住宅改造、城市垃圾及粪便处理等。除了陈述市政改革的细节,陈嘉庚还以欧美城市之发达为典范,规划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远景:

……故宜乘兹放大眼光,将全国各城市筹备测划,预定市图,街路须横直整齐,前街后巷,阔度相当。目前先建筑二层三层楼屋,后来可以改建十层八层高楼。至公共应用地方,如政府机关,菜市,民众教育机关,运动场,游艺场,公园等等,须精密预计。若较广大城市,并加人行道及种树。工厂住宅须分区……

陈嘉庚希望“一二十年之后,全国城市皆有园林之胜,居民获寿康之福矣”。他的这幅改革图景正是出国华侨在中外文化交融之下的社会理想,在这样的理想驱动之下,海外华侨为近代福建城市变迁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泉州为例,在其近代化的进程中,华侨或归侨除了对近代工商业进行大力投资之外,还直接参与了泉州的旧城改造、公路建设以及其它近代公益事业。

由于战争迭起和社会动荡,近代华侨的对华投资对于祖国以及侨乡经济的发展作用尽管有限,但其对于西方文明的传播、中西文化的融合、地方社会的变革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国家和地方财力不足,华侨成为闽省近代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的主要倡导人和投资者。在城市近代化机制启动之后,近代卫生事业、市政设施、学校教育等市政建设中的许多公共事业均由华侨集资建设和维系。现代城市公共事业的引入,不仅为其它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它们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服务业开始兴盛,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卫生和健康条件也正在日益改进,这一切都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维的转变,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可以说华侨对于近代闽南侨乡社会文化的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华侨对家乡的热爱,他们将自身在海外的跨国经验带回故土,并将他们富民强国的社会理想付诸实施。在内容丰富的侨批史料中,后人可以窥视当时爱国华侨的理想社会图景。

闽籍华侨对于家乡建设的贡献,最突出的莫过于闽省现代教育事业的创办或开拓。民国初年福建教育十分落后,陈嘉庚回忆当时教育之凋蔽状况时曾记述:“见十余岁儿童成群游戏,多有裸体者,几将回复上古野蛮状态,触目心惊,弗能自己。”因而他认定兴办教育是一桩急不容缓的事,此后,他便以办学为己任,先后创立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其创办的学校遍及闽省的28个市、县,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闽省教育落后的面貌。

嘉庚先生更大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华侨在侨乡捐资办学的新风气,在其影响之下,闽省各地华侨尤其是闽南籍华侨纷纷在家乡兴学,使闽南侨乡的新式教育自民国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以至在民间往来的侨批中亦可得到印证。

2009年闽南旅菲华侨黄开物的一批珍贵侨批、侨信以及国内信件被发掘。黄开物为同安锦宅村人(即今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锦宅村),曾与其兄弟侄儿在马尼拉经营恒美布庄。在这批保存较为完整的往来侨批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开物以及宗亲乃至其他同安旅菲华侨对捐资在家乡兴学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如1921年锦宅华侨公立学校旅菲校董会致黄开物的如下侨批:

开物先生电鉴:迳启者,本周二日星期晚开特别团体会,宣布来函一切,俾族人周知,到会者二三十人对于建筑新校舍一事异常踊跃,均表赞成。惟日下生理更形衰败,请候时机得有巨款,想前函早已邀鉴矣。惟新校舍破漏之处先从简省修理,则开用数百元,可免春来而雨漏之患。候他南洋各岛捐款若何,岷中之人亦当预筹巨款以济矣。欣荷

贤台素本热心教育为职志。此番改良校务以齐整,知劳清神,不胜抱歉之至。到本季则聘校长刘燮群先生,学界巨子为吾校效劳益力,实堪嘉许。且诸教员亦英才杰出,学生将来必受教育好现象,学校前途发达,可谓庆得人矣。据云,夜学经已开课,皆农家子弟就学,甚好!昨对特别捐之项本当就紧汇去,碍因单水日涨,延望难下,故于前船太生已附去矣,计彬银431元(按:彬银120元换厦银100元),折厦银359.17元,到祈查收,先为应用。近下如何再寄一款,免介,肃此布启。敬请大安!

旅菲校董会同人鞠躬“锦宅华侨学校”(章)民国十年十月六日

由上可知,包括黄开物在内的旅菲华侨不仅已创办“锦宅华侨学校”,而且成立了校董事会,尽管当时华侨自身“生理更形衰败”,却仍对现有校舍的修缮工作“异常踊跃,均表赞成”。除了捐资,旅菲校董会还对于学校管理的细节甚为关心,黄开物本人则“热心教育为职志”,对办学各事宜亲力亲为,希望通过“改良校务”,能使学校“前途发达”。更令人敬佩的是,这批华侨捐资办学切实是以家乡教育兴盛为要,欢迎农家子弟入学,不以盈利为念。关于黄开物等华侨为家乡兴学的事迹可从一封关于学校事务的侨批得到反映,内容如下:

开物、丕三、坤书列位先生电鉴:迳启者,兹接台教数通,领悉种种对于教育诸问题,用心改良,皆出诸君,热诚可嘉,至所钦佩。学校前途必精精(按:应为“蒸蒸”)日上矣。闻对于夜学一事,亦在当务之急,若能早行兼设,使吾辈青年失学亦可补习之业,则族人子弟亦免夜游、赌博之事。敝等甚为乐观。……兹特别捐一款,敝等极力劝捐,意在多多益善。莫如此时生理各业十分冷静,虽有热心族众,居多爱莫能多助。而制操衣并修理校舍等款计捐来彬银427元,折厦银未知若干,另寄汇票详明,夹去月捐单一纸(按:指捐款清单)、特别捐单一纸,到祈察阅。并请钧安。

旅菲校董会会员:开銌、开安、元勋、高敦、连续、赐霞、长波、启回、宗集、基总、振藩、西极、新粪、万吉、茂仲、嘉宾。

民国拾年九月廿一日仝启

从此封侨批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华侨投资办校不仅仅为了发展新式教育,而是以教育为契机,旨在改变家乡风貌,实现他们的社会理想。因而以黄开物为代表的校董们在创办小学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开设“夜学”,认为其“亦在当务之急”,尽早开设则可以使失学青年可有“补习之业”,从而使“族人子弟亦免夜游、赌博之事”。这些足以证明这批华侨的办学宗旨在于促进风气变革、改造及振兴故乡。

三 爱国主义情感的维系

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移民史及创业史的生动写照,然而,它更是动荡年代维系和巩固爱国情感的见证及媒介。

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感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得以凸显。据统计,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有五六百万人,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侨居在南洋各国的侨胞就有676万多人。在辛亥革命期间,他们中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志士,其爱国举动为今人所缅怀,然而,有更多的海外华侨默默为祖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奉献力量,最终却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未被人所熟知。“华侨乃革命之母”的广泛流传证实了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不容忽视的历史角色与作用。辛亥革命时期,大量身处南洋的华侨华人都积极参与到孙中山所领导的这场伟大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海外华侨革命志士,如林义顺、张永福、陈楚楠、林文庆等,他们不仅热心于革命理念的传播,积极参与革命具体事项的筹划,为革命筹措资金,更为革命流亡者提供庇护。据统计,整个辛亥革命期间,海外华侨的各种捐款达七八百万元。这其中有无数平凡华侨虽未青史留名,却心系家务、乡里、国事,事事上心,丰富的侨批档案史料是这些无名人士伟大爱国情感的见证,这些平凡的海外华人通过侨批抒发与传递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侨批书信记录了海外华侨参与辛亥革命的具体过程,更证明了他们对祖国政治革命事业的热忱。国内研究者推断闽籍华侨黄开物为旅菲同盟会会员、普智阅书报社的成员,曾为同盟会在菲律宾的机关报《公理报》的撰稿人。现已发现的其数百封侨批、侨信向今人充分展现了黄开物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在辛亥革命前期,海外华侨中无数孙中山的追随者在认同了民族革命主义后积极参加革命运动。菲律宾的同盟会员捐款捐物,并借助侨批信局渠道源源不断地寄回国内。通过侨批及回批书信,加强了海内外时局动态的沟通与联系,使得身处海外的华侨热烈参与到革命中来,支持革命党人组织起义,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黄开物即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批书信中有旅菲同盟会会报《公理报》总编辑吴宗明给黄开物的信,鼓励其返乡之后应不惧牺牲,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排满之志大,救国之心坚”,勉励其坚定革命信念。此外,多封侨批书信均证明辛亥革命期间黄开物曾回到福建家乡具体组织或参与过革命活动。

如(辛亥)年间(1911)林书晏从菲律宾致当时身处厦门的黄开物的侨批。书信原文如下:

开物仁兄大鉴:接来书办悉一切矣,厦事不宁,乞设法联络众情,以匡大局。至泉漳素以蛮悍著,当此过渡之时代,不能无此现象,况厦当事之人昧于时势,办理不善,原非有意程度使然也。兄当体谅,力为维持,勿存畏避,即使若何大难,亦当担当。兄具大愿,力当能转圆。幸厦漳非军事紧要地,当无大碍,所关者惟外交与治安耳。此贰点祈与诸同事注意为佳。倘有余力,募劲旅北上,尤为壮色。弟等当策励,以从诸君,前后筹款已寄万元,汇交叶君清池矣。此后当再力捐。

弟 林书晏

本日接来信数札均收到,要用剪发所需物件,有顺便即寄。顶咀(按:闽南语的“上一次”之意)船寄蔡普全香水一矸,毛梳1个,修发刀仔1付,到接入,余另付。

廿五日发

林书晏系南安诗山人,是菲律宾同盟会会员。信中提及的“厦当事之人”指的是在厦门活动的同盟会员,“劲旅”即指在厦(门)漳(州)组织团练队,至于大力筹措革命资金指的是希望支持厦门的光复。书信最后一节强调国内急需许多剪发物件:上一次才寄“毛梳1个,修发刀仔1付”,现又来信继续要剪发物件,即为同盟会会员动员家人、乡人剪发短辫,以示支持革命。

又如辛亥九月卅日(即1911年11月20日)马尼拉春景、书晏寄给黄开物的侨批,原文摘要如下:

开物仁兄足下:现下厦事如何,务祈极力进行,联络众志,一面维持治安,一面筹议后劲,万勿因循忽略。弟不能回国尽邦家之责任,负咎难言。兄当乘机大展怀抱,如款项缺乏,可秘函电,布告各南洋资助,或致函来垊各界劝捐,必有可望。唐大局时势,人心如何,及内容布置,统祈示复为盼。忙甚,未尽所言……

弟春景、书晏合顿辛九月卅日下午草

此封侨批充分体现了海内外的同盟会员之间为推翻清王朝统治所进行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同志之间的相互鼓励。其中提及寄钱和捐钱等事宜,可见当时海外华侨华人对于祖国革命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军民全民抗战前后,在海内外都有华侨参与抗日的身影。“济南惨案”发生后,陈嘉庚除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在南洋筹款救济难民外,还在南洋华侨社会中发起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召开侨民大会,声援祖国,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1938年10月10日,由陈嘉庚、庄西言、李清泉等组织成立南侨总会,成为海外华人的抗日救国总机关。南侨总会在陈嘉庚等爱国华侨的领导下,对祖国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已经被后人广为传诵,然而在他们身后却是大批的普通民众,侨批以及书信的内容真实反映了海外华侨华人在民族危亡之时的爱国情感。

1928年5月3日,日军进攻济南,屠杀中国军民数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次年,在来自菲律宾的侨批批封上就出现了抗日诗歌的印章:“奉劝诸君要记得,东洋货色买不得。如果买了东洋货,便是洋奴卖国贼。”抵制日货是南洋闽籍华侨愤恨日军侵华而发出的团结抗日的号召。1931年11月菲律宾马尼拉寄晋江金井刘宅的侨批封背面加盖抗日口号“抵制日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誓雪国耻”。可见,“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海外华侨心中,日本侵华战争和国土沦陷已经成为国耻家恨,他们已下了越王勾践一般的决心,立志抗击侵略者以收复国土。

另有一封珍贵批信乃1931年10月31日旅菲华侨林锡国给其子女寄来的,详见图2。在远隔重洋的情况下,侨批往来可谓不易,可是林锡国先生在家信中主要谈的却是国事。信中对于“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丧、同胞在“暴日的铁蹄下”被蹂躏残杀及“身受亡国惨痛”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愤慨及哀痛。国难当头的时刻,他教诲尚还年幼的子女“国难一天严重一天,凡是中国的国民,都要尽国民一份子的责任,同心奋斗挽救危亡”,勉励他们“应该努力念书,做一个替国家争气的人”,充分表现出这位身居海外虽是普通教员的华侨仍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情怀。我们可以想象,还有许多像林锡国一样的爱国华侨将自身的这种民族与国家的情感言传身授、代代相传。

结语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在中西文明冲突、碰撞、交融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系列的巨大变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闽南侨批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下产生、发展和演化,它源起于民间“草根”个体的金融与通信活动,却在民族危亡之时汇聚成一个群体的文化行为,衍生出丰富的内涵和作用。

闽南侨批记载了华侨出洋谋生的艰辛以及他们爱拼敢闯的创业历程。侨批文字与图案记载的虽然是侨乡普通百姓的点滴生活实况,但通过系统地收集与研究,足以展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真实历史图景,可以从中探寻鲜于文字记载的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它填补了官方档案中对地方史料记录的某些空白,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南方社会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历史弥足珍贵。

闽南侨批架设起华侨与侨眷双向交流的桥梁,支撑着侨眷家庭的经济生活,推进了侨乡的现代化进程,更为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动荡的历史年代,侨批“银信合封”的方式将现实与情感相融合,维系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亲人的关系,从而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延续和传承的支撑力。传统文化以侨批为载体,以家族宗亲理念为根基,进而形成以血缘、地缘为中轴的乡土观念,最后演化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感,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良性的感情交流中实现了其传承与向外延伸。

【责任编辑 陈雷 程彩霞】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