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并指出当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价值
引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然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同时,马克思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思考客观世界,将客观世界纳入人的实践中考察,探究了其实践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由来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机器大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日趋高涨的时代条件下,在批判地吸收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合理内容、特别是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伟大成果。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精髓和核心内容。它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的哲学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含义
马克思讲实践,即在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人化自然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学的实践观点是认识论和历史观基本的首要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总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特点与构成
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客观性。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从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看,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一)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要达到改造世界、适应人的需求的目的,认识与理论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检验与判断认识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实践。认识本身不能判断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认识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经过实践的检验,错误的认识能够改正过来,变为正确的认识,而正确的认识又要回到实践中,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这一价值,就要做到: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次,把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让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第三,正确的认识和理论需要大众化,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和“两学一做”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而建成小康社会和全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第一线,特别是矛盾复杂多样而又领导力量较为薄弱的基层,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现实实际作认真调研,从实践中得到真知灼见,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作出合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理论创造,用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而的种种问题作出科学解释、理论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然后再将这些理论成果和政策返回到實践中,教育武装群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的自觉和自信,使之进一步紧密团结起来,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二)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注重对物欲的追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日益泛滥,向我们敲响了建设精神家园的警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真善美的统一不仅是实践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它的出发点。真是指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善是指实践活动要符合自己及他人和利益;美是指实践活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发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促进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形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近代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突显人类的主体性地位,忽视整体主体的观念。所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造就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道德沦丧等一系列全球问题。面临全球问题带来的全球危机,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沉思的结果,是人的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则科学理解和把握了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
(四)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和2013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中,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阐述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动员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它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因为“中国梦”的主要意义之一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与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深入各行各业、深入社区和学校,从实践的角度探索梦想实现新途径,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以现实的个人为视角,从个人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本身的关系,得出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的实践构成的,社会发展也由无数个个体的梦想推动这一结论。因此,“中国梦”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始终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鼓励个人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自己人生梦想。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更应当遵守科学的实践观,正确的把握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同时电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能否顺利实现。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不动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黄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M].
[2]于海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J].山西青年,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