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远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了在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中赢得职业教育生机,促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职业院校必须强化教育教学及实训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思想观念、学习实训、心理状态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规范有效的方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一、把育人作为学生管理
工作的首要目标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强调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难度。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教育人, 而不只是管住人。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充实他们的课内外生活,发挥正确的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通过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从学生特点入手,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
职业院校学生有理想信念,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强,参与欲望提升;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希望得到认可与尊重,个性鲜明,情绪强烈而丰富;学习模仿能力强,对事物感知性强,兴趣广泛,辩证思维逐步发展,利于掌握知识、熟练技能。基于这些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便会明显显现。积极因素方面:心理日趋成熟,有自觉的自我塑造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完成了成人准备,明确了生活目标。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急于获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追求强烈的时代节奏。 把参加社会活动视为自身的权利,参与欲望高,在行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性事物及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多,民主意识浓,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要求更多的民主与平等对话。消极因素方面:生长条件比较优越,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特别是吃苦精神较差。追求个性,过分强调自我,导致纪律上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行为上喜欢标新立异,对学校的管理有逆反心理。由于对事物的辨析能力不是很强,易受一些不健康事物的影响和不良风气的蛊惑。因此,对学生的管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努力发挥其积极因素的作用,想方设法化解或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三、从日常管理做起,抓好环节工作
职业院校学生日常管理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入学教育环节。新生进校后,在思想上从中学到大学有一个转变期、适应期,因此入学教育对他们来说非常关键,这也将是他们对学校的第一个总的印象,所以首先要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对学校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专业产生兴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入学教育后就是军事训练。要搞好军训工作,通过军训对高职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国防意识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是他们自我锻炼和自我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创业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机会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庆“五一”“五四”“七一”“十一”“元旦”文艺晚会、唱国歌、升挂国旗活动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等活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法制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及创业教育讲座, 进行道德规范、 素质教育;通过早操、体育课、广播体操比赛、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加强养成教育,强健学生体魄。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和创新精神、创业意识逐步增强。三是实施教育环节。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是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纪律约束,严格校规校纪。对违纪学生要适时进行处理,对犯错误学生要坚持教育和处理并重、先教育后处理的原则,视其错误性质、情节及个人的认识态度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对受纪律处分的同学,要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要纪律严明,奖罚分明,以此引导学生走健康的成长道路。
四、综合评价环节
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讲文明、树新风,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争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学校每学年都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予以表彰奖励,授予他们荣誉稱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热情,形成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争先刨优的良好风气。评选优秀、 表彰先进必须公开公正, 使评选出的优秀学生、表彰的先进个人都名副其实,让学生心悦诚服,学习有榜样,赶超有目标,促进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