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舰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讲授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较为抽象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难以接触、难以理解的内容,这些都为学生理解学科知识造成一定困难,对于学生提升生物学习成绩产生一定阻碍。本文将从新课改时代背景着手,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方式
新课改是基于国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其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做出了进一步明确,同时也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当前各个学科教学的要求。高中生物学科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综合性,通常无法被学生完全理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也已经成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改下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进一步要求
新课改是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做出进一步完善,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对人才培养产生的消极影响[1]。因此,新课改下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逐渐发生变化,在知识讲授方面,要求教师做出进一步突破,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课堂教学计划。除此之外,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忆知识,以保证学生可以准确理解生物知识并在今后进行灵活运用。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更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知识讲授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采用题海战术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短暂性记忆,但是却无法保证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2]。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完善,缺乏正确教学方式的运用,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状况,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的这一消极情况。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存在生物教师轻视实验教学的情况,生物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抽象性,其中大部分理论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使得学生可以真正从实验中获得生物知识。然而,生物实验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紧张,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课堂实验,而生物教师也为了追赶学校教学进度,完成的大量练习,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实验教学,更多的是采用知识传授与讲授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影响到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新课改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在新时期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围绕新课改内容作出调整,不仅需要重新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定有利基础。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只有保证教学设计合理,才可以营造一个既生动、又高效的生物课堂[3]。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不仅是需要从自身角度着手,加强自己对于教育知识、生物专业知识的学习,保证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需要在掌握学生心理、学生学习特点、兴趣等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中包含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教学环节可以紧密衔接在一起,使得课堂教学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科实践性这一特点,合理设计实验的引入时间,要保证学生具有实践机会与体验时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知识理解与掌握。
(二)重视课堂实验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真实体验,来对生物知识进行概括与理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探索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象化,减小学习难度。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践行[4]。由于课上实验往往会受到时间的限制,无法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且部分实验需要具备较长的准备时间,并且需要重复多次来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为实验教学的实施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课堂实验,生物教师就可以划分小组,为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包括实验制定、材料准备等等,并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真实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也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实验方法进行调整,而在操作环节电应该予以学生正确引导,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维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纽带,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教学可以顺利进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应时而生,如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实际,选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环节可以顺利落实。这也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来选择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课堂的多样性。
(四)营造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活跃思维,让学生可以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形成的僵化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踊跃参与到课堂中,参与教师的课堂设计,并勇于发表自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5]。教师则应该尊重学生思想与理解上的差异,在指出学生理解偏差的基础上,首先应对学生见解中正确的部分进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而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思维偏差时,则应该第一时间予以學生帮助与引导,避免出现思维理解错误,进而形成自主探索、自主钻研的课堂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学生而言,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同时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更加趋近于全面性,不再是片面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这也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课堂核心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因此,在今后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重视课堂实验、优化教学方法、营造教学氛围等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改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宁.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J].数码设计(下),2015,(9):286.
[2]刘忠贺.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速读(下旬),2015,(10):131.
[3]曾智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中外交流,201 5,(43):46-47.
[4]黄建萍.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2(29):62.
[5]张喜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