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分析研究

2015-12-23 00:5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聂耳引子田汉

姜 涛

(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电影放映后广为传唱并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该曲吹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有着提醒中华儿女居安思危的深刻意义。 该曲音乐结构的独特性、歌词运用自由体新诗歌的呐喊性以及军号独奏的引子与纯四度向上跳进的“核心音调”的手法, 使这首歌曲成为具有20 世纪里程碑式的艺术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中具有重要意义。[1]

一、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填词、聂耳谱曲,于1935 年4 月定稿完成。 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风云儿女》播映后,全国轰然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其主题曲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在这个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白热化的时期,田汉应邀为《风云儿女》主题曲填词,在电影开拍之际,被捕入狱。 在狱中,田汉在香烟盒上记下歌词,设法将歌词暗中带给聂耳,由聂耳担任谱曲工作,聂耳匠心独运,将这首自由体新诗谱写成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从此响彻中华大地。 在血与火交织的抗日民族解放时期,《义勇军进行曲》被誉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鼓舞着抗战时期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抵抗侵略的决心与信心。 它可以作为东方的《马赛曲》,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奋勇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更肩负着提醒着中华儿女居安思危的责任。 该歌曲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词曲作者简介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原名守信,字子义,《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 他共创作音乐作品41 首,均是在逝世前两年所作。 大都作品以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为主,代表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 等,在歌剧与民族器乐方面也有出色的作品, 如 《扬子江暴风雨》《金蛇狂舞》等,强烈震撼着中外乐坛。 《义勇军进行曲》 是聂耳的最后一首音乐作品, 也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同时更是中国音乐作品创作的一座丰碑。[2]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县人,原名寿昌。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仅新旧诗歌以及歌词就创作了近2000 首。与聂耳合作过不少的优秀音乐作品,其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便是由聂耳谱曲。 1935 年应邀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作词,这便是后来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的雏形,[3]曲作者在原有的歌词稍加了改动。田汉采用自由体新诗歌的形式,长短句交替出歌曲恢弘的气势。

三、音乐结构特点

从音乐结构上看, 该作品为长短句结合的多乐句独立单乐段结构,完美的黄金分割比例与“合八体”的运用是该作品的结构特点。 使音乐在既具有张力的同时又更加统一、 规整。 大多数的音乐作品都遵循传统的方整性结构原则,而对于不对称与非偶数的结构视为一种例外的情况, 一般称之为方整性的突破。 《义勇军进行曲》从头到尾都在“例外”与“突破”之间,歌曲的曲式结构完全受另外一种原则支配。 其本身的与方整性对称结构相对存在的长短句数列结构,既是对方整性结构的否定,又是对方整性结构理念的补充。 即内部的非方整结构与整体的方整性处理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1、黄金分割与合八体构成的长短句数列结构。 从曲式上看,《义勇军进行曲》 是自由单乐段长短句的数列结构;从谱面上看,缺少一定的对称性,在传统意义上应该划为“非方整性结构”的音乐体制。 但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黄金分割比例,歌曲的曲式段落几乎都是按严格的0.618 来划分。

《义勇军进行曲》全曲加上前奏与尾声共37 小节,用黄金分割法计算,全曲的黄金分割点在两个大的段落的句逗处。 例如:

同样在前面的段落中间,第一、二乐句与第三、四乐句之间又是一个黄金分割点;第三个黄金分割点位于歌曲的主题部分与补充性的结尾句连接的地方。 在乐句之间,《义勇军进行曲》 也是遵循着完美的黄金分割比例而存在的,如乐曲的第一乐句的七拍,便是一个黄金分割的逆分割。

总而言之, 乐曲始终置身于黄金分割比例中的对称性的音乐结构。 另外,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中,采用了我国民间锣鼓音乐中的 “合八体” 的结构,“合八体”又叫“鱼合八”,是以3+5=8 或者5+3=8 组合而成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主体部分便是由这种组合构成。

由两个奇数小节的常规乐组合成八小节的大乐句,从而形成一种非方整性结构中的方整感,歌曲结构设计的十分巧妙。 这种非方整性的多乐句之间的强烈的逻辑性安排, 将非方整性的零碎片段结合成方整性的八小节的大乐句。从这个层面来看,乐曲具有一定的方整性。 这种特殊规律的音乐结构存在, 体现了非方整与方整的完美转化,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逻辑性。

2、西洋与民族的和谐交融。 《义勇军进行曲》就歌曲本身而言, 歌曲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的时代精神,歌曲的艺术性也是划时代的创作。 在音乐风格上,西洋大小调式与民族因素的有效对接,二者完美结合,音乐既表现出大小调性质的进行曲风格, 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特点。 《义勇军进行曲》歌曲采用西方进行曲的体裁,军号式的音调,尤其是军号独奏的引子部分,艺术效果显著。 在民族风格的处理方面, 用大调的主三和弦为骨干音,在整个歌曲的音乐进行中,具有明亮坚定有力的气势,进行曲效果卓见。其次,作为一首民族性的乐曲,民族风格始终贯穿作品。 聂耳在整首歌曲中, 除了主体音乐的第一乐句出现的偏音外,其他都是采用民族五声性的五声音阶来进行创作。[4]《义勇军进行曲》具有新的民族音乐的风格, 带给中国歌曲嘹亮激昂的气势。 无论在歌曲的音调与歌词的声韵之间,还是西洋的体裁与歌曲的民族性之间,都处理的天衣无缝,使整首歌曲浑然天成,水乳相容。

3、引子与“核心音调”。 《义勇军进行曲》是连同引子在内的8 个乐句的自由单乐段的结构。 这8 个乐句形成歌曲自由而严格的曲式结构, 其军号独奏的引子尤其不可或缺。 军号独奏的引子使歌曲进行曲的气势更强烈,极好的渲染了歌曲的号召力。 在音乐后半部分的高潮重复再现引子的独奏,具有前后遥相呼应的艺术效果。

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纯四度上行跳进的音乐进行,几乎存在于整个音乐的发展中。 这是聂耳创造性采用的“核心音调”贯穿音乐发展的手法,其艺术效果不言而喻,整首作品浑然天成。 在歌曲分析中,纯四度的上行跳进,特别是弱拍到强拍的进行,会使歌曲有明朗粗犷的感觉,二连续的上行跳进则有坚实有力的效果。 聂耳在整首歌曲中贯穿音乐的手法,使这首乐曲的进行曲风格鲜明,坚实有力。 而结尾的纯四度连续跳进的音乐素材与起拍遥相呼应,动机一致。

4、弱起与重复。 《义勇军进行曲》在旋律细节的处理上,也颇具特色。 乐句开始采用了弱起的节奏,弱起节奏是一种积极运动的体现,常用在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中,在中、快速歌曲中有坚定有力的感觉。 例如:

在歌曲的结尾处,运用重复的手法,例如:

重复就是力量。重复恰当的使用具有强调的作用,音乐上更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其历史背景来源于20 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时期。 在血与火交织之间, 它坚毅而嘹亮的号召着中华儿女奋起抵抗日侵的决心。 而究其本身的艺术性而言,它凝聚着田汉与聂耳的心血与智慧,作为20 世纪的里程碑式的艺术作品。 它是西洋与民族音乐和谐相融的典范,是方整性音乐结构的“突破”与“例外”,它创造了中国音乐的新风格,使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铿锵有力、激昂恢弘的一面。

[1]童忠良.论《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J].中国音乐学.1986.12:85-95.

[2] 余音.《义勇军进行曲》 歌词的来源 [J]. 中华读书报.2009.11.

[3]吴北光.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义勇军进行曲》[J].中国人大.2004.4:30-36.

[4]梁茂春.世纪之歌[J].音乐周报. 2003.5.

猜你喜欢
聂耳引子田汉
化险为夷靠淡定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简论田汉抗战期间的诗词
第32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五四”回望: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田汉的戏剧批评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