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李龙
(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关于价值观最经典的表述即是著名的Clyde Kluckhoho(1951)的价值观定义: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环境价值观指的是那些与自然有特定关系的价值观或是已被证明的与具体的环境态度或环境关注有关的价值观.Stern&Dictz提出了环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利己取向的价值观(也称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利他的价值观(也称作人类中心的价值观)、生态的价值观(也称作生态中心的价值观)[1].
国际学术界首次提出“可持续消费”一词始于1994年,同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正式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2].这一定义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从广义消费的角度出发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消费,并强调代际之间消费的公平性原则.
目前,国内环境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环境学、社会学等领域,从心理学领域对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关系的研究甚少,已有研究也多延用国外关于环境研究成熟的行为理论.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进行海口市居民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两方面的探讨和分析,将是对环境问题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等作出不同学科领域更全面的认识,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丰富了环境价值观理论与可持续消费行为理论的应用,将心理学理论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探索了环境价值观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及预测作用.这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为深入环境心理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抽取海口市龙华区金盘路海南日报社综合楼小区居民130 名,包括海口户籍或持有海口市居住证的中国本土居民.被试年龄从18 到60 岁之间,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熟悉简单电脑操作.视力和色觉正常,近期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删除无效数据后,实验有效被试111人,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subjects’basic situation
1.2.1 内隐环境价值观实验计算机程序
采用Greenwald等人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方法,遵循IAT 实验的基本原理,选用E-prime2.0 专业软件自行编制.在一台15英寸显示屏的计算机上安装专业心理软件E-prime2.0 来进行IAT 测验.内隐环境价值观IAT测验中所采用的文字材料分为目标词和属性词两类[4].
选取了20 个关于“自我”“非我”的词汇作为目标词,其中自我词和非我词各10 个.要求从这些词语选择最典型最常用的自我词和非我词各7个组成目标词,用SPSS 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以下词汇正式IAT 测验的刺激词.
自我词:我、我的、自己、自个儿、本人、俺、俺的;
非我词:他、她、他的、她的、他人、别人、人家.
再随机选取被试回答“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环境词语有哪些”和“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建成环境词语有哪些”,回收后把同义或者相近的词语合并,然后按照出现的频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列,选择出现频数最多的10个自然环境词和10个建成环境词.
自然环境:大气、土壤、水份、阳光、动物、植物、老虎、熊猫、水稻、树木;
建成环境:城市、建筑、住宅、公园、运河、道路、街道、工厂、矿井、市场.
1.2.2 新生态范式量表
采用Dunlap 和Van Liere(2000)修订后的“新生态范式”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该量表共15个题项,采用Likert五点计分,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主要针对环境关心的五个不同侧面:自然平衡的脆弱性(the fragility of nature’s balance)、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拒绝豁免(rejection of exemptionalism)、生态危机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an ecocrisis)和现实对增长的限制性(the reality of limits to growth);奇数题项为正向计分题,偶数题项为反向计分题.本研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
1.2.3 可持续消费行为量表
采用刘倩博士所修订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问卷,该量表由13 个题项组成,四等级评分,从“1”到“4”依次代表“从不、偶尔、常常、总是”.题目涉及日常的可持续消费行为,总分范围10~56,分数越高,表示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消费行为.该问卷测量指标较好,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
2.1.1 内隐环境价值观的显著性检验
共有130 名被试参与IAT 测验,根据Greenwald计分法删除了19 名被试的数据,剩余111 名被试的数据.将被试的IAT 测验结果通过SPSS 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得到样本所有被试的D分,然后在SPSS 中进行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显示,样本的平均D分为0.3382,D>0,表明被试样本存在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内隐环境价值观,样本的标准差为1.14.t=3.117,双侧的p值为0.002,小于0.005的显著水平,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海口市居民存在显著的内隐环境价值观.
表2 内隐环境价值观测验Tab.2 T-test of Im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2.1.2 内隐环境价值观性别差异检验
对海口市居民内隐联想测验的D分数进行性别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女性被试的平均D分为0.294,标准差为1.0951;男性被试的平均D分为0.380,标准差为1.195.t值为-0.394,双侧概率为0.694,大于0.05的显著水平.男女性别的被试D分数之间的总体差异不显著.
表3 内隐环境价值观的性别差异Tab.3 Im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of gender differences
2.1.3 内隐环境价值观教育程度差异检验
表4 显示,海口居民内隐环境价值观在教育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F=3.0,p<0.05).总体表现为内隐环境价值观的D分数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内隐环境价值观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居民,研究生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居民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大学及大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
表4 内隐环境价值观的教育程度差异Tab.4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degree of Im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2.2.1 外显环境价值观的显著性检验
表5 显示,样本的外显环境价值观的平均分为56.41,与均值分45 存在显著性差异(t=16.38,P<0.001),表明被试存在外显的环境价值观,倾向于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环境价值观.
表5 外显环境价值观测验Tab.5 T-test of ex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2.2.2 外显环境价值观性别差异检验
对海口市居民外显环境价值观的性别进行总体差异分析,结果见表6,女性被试的外显环境价值观平均分为57.481,标准差为6.0928;男性被试的外显环境价值观平均分为55.386,标准差为8.2716.t值为1.525,双侧概率为0.130.结果表明,男女性别被试在外显环境价值观的总体差异不显著.
表6 外显环境价值观的性别差异Tab.6 Gender differences of ex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2.2.3 外显环境价值观教育程度差异检验
对海口市居民外显环境价值观进行教育程度的差异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教育程度的被试在外显环境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F=24.85,p<0.001),总体表现为外显环境价值观的得分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而增高.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外显环境价值观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居民,研究生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居民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大学及大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
表7 外显环境价值观进行教育程度的差异Tab.7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degree of explicit environment value
2.3.1 可持续消费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8 可知,海口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积极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节电、节约等方面,如“随手关灯、短途步行出行、使用节能电器”等;而在购买行为上的表现有所欠缺,“如购买简易包装食品、有机绿色食品”等等.
表8 可持续消费行为描述性统计结果Tab.8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consumer behavior
2.3.2 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检验
对海口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表9 显示,可持续消费行为在性别变量上,方差齐性检验的F=6.419,p=0.013,p值小于0.05,两者方差不齐性,所以我们选取校正的t检验结果,t=3.229,双侧p=0.002,p值小于0.01,表明男女被试在可持续消费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平均得分高于男性,表明女性在可持续消费上持有更好的可持续行为方式.
表9 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Tab.9 Gender differences of sustainable consumer behavior
2.3.3 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教育程度差异检验
对海口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进行教育程度的差异检验,表10 显示,海口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在教育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1.540,p>0.05).
经过内隐环境价值观、外显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表11 的研究结果显示,内隐环境价值观与外显环境价值观不存在相关;内隐环境价值观与可持续消费行为之间也不存在相关;外显环境价值观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相关(P<0.01).内隐环境价值观不能预测可持续消费行为;而外显环境价值观能预测可持续消费行为.
表10 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教育程度差异Tab.10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degree of sustainable consumer behavior
表11 内隐环境价值观、外显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相关分析Tab.11 Correl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behavior
1)海口市居民内隐环境价值观同外显环境价值观一样,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本实验支持了Stephan Mayer(2004)对于个体与自然联系的研究中显示,性别变量在与自然联系上没有差异.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无论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都较少受性别因素的影响[5].
2)研究发现在教育程度变量上,海口市居民存在内隐和外显环境价值观的显著差异.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价值观的得分也相应地提高.关于教育程度和环境价值观的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有益于培养和树立更加正确正面的价值观[6].
3)海口市居民持有积极的可持续消费行为,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在节能行为方面.研究发现,海口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性持有更积极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女性比男性具有更积极的环境保护行为.女性承担着社会繁衍后代的角色,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是社会化的结果,受预期文化角色(expected cultural role)的观点的影响[7].在教育程度变量上,海口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教育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似乎不太吻合,说明当前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强化,居民群体中有积极的环境价值观与行为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引发对当前可持续消费行为实施条件与可行性的思考.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海口市居民存在内隐环境价值观与外显的环境价值观,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海口市居民内隐环境价值观与可持续消费行为之间也不存在相关.价值观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内隐环境价值观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深层结构,不会因为外在评价及社会期许的影响而改变.结果还显示,外显环境价值观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关系.这一点表明,外显环境价值观对可持续消费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也验证了“价值-信念-规范”理论[8].很多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价值观、态度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力.
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规范、传统习惯以及个体价值观体系不同,不同的研究对象的环境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特征,进而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也有所差别.因此,在对于一些“敏感”行为的研究中,要考虑到外显的测量结果之外还需要内隐的测量结果的补充.
[1]Nosek B A,Banaji M R,Greenwald A G.Harvesting implic⁃it group attitudes and beliefs from a demonstration website[J].Group Dynamics,2002,6(1):101-115.
[2]Scott D,Willits F.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behavior:A Pennsylvania surve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4,26:239-260.
[3]Gregory A Guagnano,Paul C Stern,Thomas Dietz.Influ⁃ences on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ships:A natural experi⁃ment with curbside recycl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95,27:699-718.
[4]蔡华俭.Greenwald 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39-344.
[5]伍麟,郭金山.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66-471.
[6]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个人价值观、环境态度与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24(4):135-140.
[7]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J].社会,2006,5(26):71-92.
[8]刘萍,吴建平.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