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2-23 02:08马跃山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性过程

马跃山(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马跃山(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总校066500)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力求达到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地把握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的收获和进步的程度发挥到最大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对课堂有效性的理解。

一、增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俗话说:“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承担者,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更需要修身垂范,提高自身修养。作为教师,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在课下下足工夫。面对新课程,面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改革,要求教师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地换脑充电,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促进专业水平发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自己的爱心关心体贴学生,用自己的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想想看,当你的学生提出一些疑问时,如果你一味回答“那是要求”“那是定理”这样的回答并不能说服每一个学生。

曾经有这样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在概念教学中,对定义、定理、推论,你认为教师应该:A.直接给出,要求学生记住;B.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归纳;C.直接得出,要求学生理解;D.设计问题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其中选A的有4.56%,选B的有38.8%,选C的有9.9%,选D的有46.65%。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教师传统观念上认为的定义、定理、推论,只需要记的,学生也不希望机械地记忆。在上课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教师把所有的步骤、思路都讲出来了,其实,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学生所谓“听懂”,只是教师具体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当然谈不上运用知识解题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也要多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具有恐惧和抗拒的心理。要想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好的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遗憾的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上课时,生怕学生掌握不了重点,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一遍又一遍,累得嗓子都哑了。事实上,你所讲的仅仅是你所理解的,学生未必理解。你所强调的,仅仅是你看中的,未必能被学生接受。于是你会发现,尽管一个知识点你强调了好多遍,可考试时,学生仍然会出错。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还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一道考题,在某个章节出现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些他们起初看不上眼的题,照样会成为他们的绊脚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教师要把课堂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学生成为主角,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有效课堂。对一堂课来说,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导演。为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抓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我们需要先做足准备工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尝试师生合作备课,找课堂的主人——不同层次的学生谈一下对这节课的认识,以便教师在课上有重点、分层次地讲解。当然这个有时候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还可以通过预习认标提前给学生1—2个问题,然后收上来,这样教师既调查了学情,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了课堂。当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学可以有所侧重,听可以有所方向,感觉是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

课上,我们要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要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要以教师引导性的讲解为辅助,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无论是课本的讲解还是练习的分析,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其实,师教与生学的过程就像拍一部电影,导演的导是很重要的,但关键是需要演员进入角色,进入剧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样拍出来的电影才是好的电影,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真正的“学堂”。

课后,除了通过批改作业的形式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之外,还可以通过访谈式的以学论教,我发现,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好像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但还是会忽略学生的一些真实感受。为此,加强与学生的访谈,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它来抓反馈信息,因材施教,以学论教,以学定教。通过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的师生交流、互动,教师的角色从“独奏者”过渡到了“伴奏者”,学生全程的参与其中,从而让教学更真实,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最终最大化地实现有效课堂。

总之,要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就要在教师、学生、师生三方面多下工夫,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会把新课程理念落实,把素质教育落实。

[1]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6.

[2]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8).

[3]宋庆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4]朱明.新课程标准下有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几个环节[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1).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新课程有效性过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