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文 薏 刘宇慧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附8例病例报道)
李 媛 文 薏 刘宇慧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下壁心肌梗死;传导阻滞;心电图;报告
下壁心肌梗死又称隔面心肌梗死(DMI),是临床常见的梗死病变,典型者依据病史及心电图诊断并不困难。但部分患者由于病史不典型,尤其当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时(以下简称LAH)常易导致误诊,造成诊断困难。对于可疑病例,若在做心电图检查的同时运用心电向量图做对照,则对诊断有一定帮助[1]。本文就本院经心电向量证实的8例DMI合并LAH病例,参阅有关文献就其心电图表现总结如下。
8例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51~70岁(平均60.4岁)。全部病例临床均诊断为冠心病,其中5例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全部检查对象均采用Frank体系,以日本FukuDA-3G型直描式心电向量图机,采用第五肋间常规描记额面、右例面和横面、心电向量图,并同时记录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其向量图采用目前国外常用DMI合并LAH的标准,即额面起始向量向上环体离心支顺钟转,其向上向量时间>20 ms,回心支在离心支上且呈逆钟转,QRS最大向量<+10°,心电图结果分析见表1。
图1 女性,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Ⅱ、ⅢavF导联里、rSr'S'型,心电向量额面呈DHI合并LAH改变
图2 男性,心肌梗死病史,面心向量图呈典型DMI合并联LAH改变。心电图ⅢavF导联起始部粗钝Ⅱ导呈qrj型
众所周知,DMI可发生在LAH的基础上,进而可掩盖其梗死的图型,对于急性期者,依据典型的ST-T演变过程,诊断并不难。陈旧性者则常易漏诊。这主要是由于DMI的病理性指向上方的起始40 ms向量,可因LAH起始向右下的20 ms向量的影响,而消除或变更梗死的病理性Q波。一般认为LAH患者发生DMI可出现下列两种情况:①单纯LAH的起始向量在+120°左右,因而在Ⅱ、Ⅲ、avF导联上形成起始小r波,Ⅰ导联出现小q波。这是由于左室后部,即后下壁接近后乳头肌根部区域早期激动所造成的。如果梗死累及整个下壁,即前区加上后区,则使此初始向下向量消失,致起始向量向上。因而,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上形成QS波。这时DMI便可掩盖LAH图形。②如果梗死主要累及下壁前区,而未受损的下壁后区,由于合并LAH而使其起始向下向量仍然保留,则此向量可倾向于对抗DMI的Q向量,因而可消除或变更起始的病理性Q波,则在下壁ⅡⅢavF导联可出现起始r波[2-3]。
表1 心电图分析结果(r波幅以mm为单位)
因此,单从心电图图形对二者进行鉴别,有时很困难。例如,当LAH时Ⅱ、Ⅲ、avF呈QS型是由于广泛DMI还是LAH合并DMI所致?又当呈rs型时能否排除DMI?这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心电向量图在诊断上则显示其突出的优越性。在心电向量图上,由于梗死主要影响起始向量及离心支,而LAH则影响回心支和终末向量,因此二者的心电向量图特征可在同一额面上表现出来。在额面上,QRS环可因DMI而使起始向量和离心支向上移位,呈顺钟转,有时起始向量虽开始向下但很细小,一般不超过10 ms瞬即转向上方。其向上运行时窄未展开。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可呈QS、rS、QrS、rsrœSā四种波形。与Schamroth所描述图形相似。其中Ⅱ导联具有除rS波形外的其他三种波形。各导联r波的振幅均<0.1 mV。Ⅱ、Ⅲ、avF导联的S波多数具有不同组合的明显切迹。且其S波未见明显增深。avR的r波振幅均较小(平均在0.06 mV)三个导联r波振幅比较结果,其中rⅢ>ravF>rⅡ2例;rⅢ>ravF,Ⅱ呈QS成qrS 2例;r波基本相等2例,系由于起始向量逆转所致。
DMI合并LAH的心电图特点呈早有叙述[2,7-8]但对其具体诊断标准的可靠性尚未统一。结合本组8例经心电向量图证实的心电图特点,参阅有关文献,试提出如下看法:①单纯DMI,Ⅱ、Ⅲ、avF的QS波通常见于急性期,进入愈合期后Ⅱ、Ⅲ、avF尤其是Ⅱ导联多出现一个晚期的r波,这个r波不论大小如何,总是表示QRS终末向量指向右下,于是便不能认为有LAH存在。本组第7例(图2),虽Ⅲ、avF伴有终末r波,但Ⅱ导Q型,所以不能考虑为单纯DMI。部分广泛DMI其顺转的QRS环回心支仍在x轴之上,在晚期也可不出现终末r波,这和DMI合并LAH起的QS波从心电图上往往不易鉴别。有人认为Ⅱ、Ⅲ导联的QS波增深是DMI合并LAH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并非特异,本组8例中,5例S波并不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DMI的影响,环体未展开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心电向量图检查,才能得到鉴别。②Ⅲ、avF、Ⅱ导联的r波可依次减小,形成rⅢ>ravF>rⅡ的倾向,或rⅢ>ravF,Ⅱ导呈QS型。这是由于额面QRS环顺钟转所致,且其r波振幅降低常<0.1 mV。有人认为三者总和常<0.3 mV[5],可供参考,此在LAH罕见。由于LAH的起始向量呈逆转,所以其三者r波振幅常相等或依次增加。③Ⅱ、Ⅲ、avF导联,由于受LAH的影响,其额面起始向量可向下,但多不超过10 ms,这在Ⅱ、Ⅲ、avF导联尤其是Ⅱ导联,可形成起始部顿挫,呈rsr'S'波型。若其起始向量向上偏左,则可在Ⅱ导起始部,形成细小q波而呈qrs型。此点和Castecllanos等(1971年)所观察相同。其认为:“鉴别无合并症DMI的电轴左偏,与DMI合并LAH的电轴左偏,Ⅱ导联可能是最有用的指标。”④由于额面起始向量可向下,故avR可以r波起始,但其振幅较小。有人认为:DMI合并LAH的avR多出现显著r波,其振幅必须达(1.25± 0.4)mm才有意义。而LAH时,avR和r波往往很小其振幅反(0.3± 0.15)mm,并认为此点可作为与陈旧DMI的鉴别点。从本组病例看,并非可靠。除2例达到上述标准外,其余6例r波均较小。因为只有在额面起始向量,向右上偏移时,avR的r波,才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我们归纳如下:①DMI、Ⅱ、Ⅲ、avF导联,尤其是Ⅱ导联,导常Q波后,如伴以终末R波,不论其大小如何总是表示其为单纯DMI。②DMI进入愈合期后,如Ⅱ、Ⅲ、avF导联仍呈QS型,则心电图检查不能肯定是否合并LAH。有条件者,可通过心电向量图检查。③当Ⅱ、Ⅲ、avF导联,均呈rS型时,若起始的r波较小(振幅均<0.1mV)且有rⅢ>ravF>rⅡ或Ⅱ导联呈QS型倾向时,则提示DMI合并LAH。④Ⅱ、Ⅲ、avF导联,尤其是Ⅱ导联QS波起始部具有小的顿挫,使其呈qrS型,rSrœSā等波型时,则高度提示DMI合并LAH。⑤急性DMI合并LAH时,可以同时出现的心肌损伤和缺血,所致的ST段抬高和倒置的T波及其演变过程来做出诊断。
总之,对DMI合并LAH的心电图诊断,必须仔细慎重,并应结合临孙资料认真分析,有条件最好同时作心电向量图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进行定期随访。DMI合并LAH在心向量图上有其特征性变化,且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对明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1]Cooksey JD,Dunn M,Massie E.Clinical vecturcardiography and electrocardiography[M].2nd ed.Year Book:Chicago,1997:349.
[2]Leo schamroth JD.The electrocard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2004:98.
[3]Renchimol A.Coexisting left antenar hemiblook and inferior wall myocardcal imfarction vestorcardiographic features[J]. Am J cardial,1972,29:7.
[4]林绍芳.心电向量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77.
[5]于遂文.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问题[J].心电学杂志,1984,3(3): 146.
[6]张文博.心电图的鉴别诊断[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0: 267.
[7]高德恩,潘景韬.实用心电图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267.
[8]孙瑞龙.左前半支阻滞与陈旧性膈面心梗梗死的鉴别[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77,3(1):49.
R542.2+2
B
1671-8194(2015)04-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