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学
在《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至,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故事中有三位人物,谢安(太傅)、谢朗(胡儿)与谢道韫。六朝人是很喜欢比喻的,一个恰当而有文采的妙喻往往成为佳话,众口流传。在上述故事中,谢安便是以当时的纷纷白雪为题,要谢朗与谢道韫来比喻的。这在当时,也许有点像智力与艺术才能的测试兼高雅的游戏。虽然在故事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谁是优胜者,但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谢道韫的比喻在这次竞赛中获得胜利。谢道韫自己已经明确提出“撒盐”的比喻“未若”“柳絮因风起”,而谢安的“大笑乐”看来也是对谢道韫妙喻的欣赏。谢道韫因此为天下的女才子们争了一口气,为她们赢得“咏絮才”的美名。
那么,“柳絮”之喻胜于“拟盐”,似乎已是定论。为什么“柳絮”之喻胜于“拟盐”呢?古人似乎并无明确的解释,在我看来,这种高下之分大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就当时所下的大雪性质而言,“白雪纷纷”可能是鹅毛大雪,所以,谢朗以盐来比喻在形态上不甚恰当。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为谢朗抱不平说:“‘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相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今之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他认为谢朗的“撒盐空中”是对于米雪的比喻;而谢道韫的“柳絮因风”则是对鹅毛雪的比喻,两个比喻都是恰当的,所以不能分高下。陈善的说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霰是雪珠,是当雨点下降遇冷凝结而成微小的冰粒,俗称米雪。宋陆佃《埤雅》十九《释天》:“《说文》曰:‘霰,稷雪也。闽俗谓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谓稷雪,义盖如此。”霰也叫“米粒雪”,明代谢肇制《五杂俎》一“天部”:“霰,雪之未成花者,今俗谓之‘米粒雪,雨水初冻结成者也。”在古诗中也描写过米雪。如《诗经·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笺》曰:“将大雨雪,始必微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搏,谓之霰。”不过,米雪与鹅毛雪形状是有差异的,当时谢安数人所见到的雪,只能是鹅毛雪或是米雪,二者必居其一。从文中所描写的纷纷白雪来看,他们所见到的似乎更有可能是鹅毛雪,所以柳絮之喻较拟盐更为真实和恰当些。
以上的理由是从形象上来看的,另外从比喻的神韵来看,在人们的观念中,柳絮纷飞的形象要较撒盐空中更美些。今人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一书中针对陈善的说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说:“二句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也就是说,虽然,“撒盐”与“柳絮”的比喻都是恰当的,但从艺术描写的角度来看,“柳絮”的比喻更有美感,风调更佳。
应该说余嘉锡先生的案语是很高明的,因为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事物神韵的传达比事物形态的描摹更为重要。我们还是以咏雪诗为例。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曾说:
汉人“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谢灵运“明月照积雪”、王龙标“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何天真绝俗也。郑都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已落堑矣,昌黎“凹中初盖底,凸处尽成堆”,张承吉之“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是成底语?(《说诗晬语》)
同是咏雪,就描写自然形态而言,郑谷和张佑无疑也是很逼真的,但汉乐府、谢灵运和王昌龄的诗却在空灵的形象中含蕴着超妙的情韵,因此,也就更有审美价值。从这种理论去理解“咏柳”与“拟盐”形象情韵的高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可以说,柳絮与拟盐对于雪的比喻的优劣,就在于比拟形象的真实与风调高下两方面。不过,这么说也容易造成误会,似乎咏雪只适合用柳絮来比喻,而不能用盐来作比喻。其实,创作的实际是复杂纷纭,难以用一种清规戒律要求作家去遵守。比如,尽管在典故中“拟盐”比不上“咏絮”,但是还是有许多诗人以盐入诗来描写雪景的。举几个例子。梁简文帝《咏雪颠倒使韵》曰:“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火玩雪》:“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苏轼是相当强调诗的格调的,但他还是不避谢朗“拟盐”之嫌,如《雪夜书北堂壁》诗云:“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以“盐”拟雪,在词曲中也不少见。如宋代葛长庚《念奴娇·咏雪》说:“万里盐城,千家珠瓦。”他的另一首《贺新郎·咏雪二首》之一也说:“玉龙战罢,柳绵飞起。千古佳人诗句在,一任如盐似米。”在描写雪的各种比喻中,也不回避将盐写入词中。此外如元代王仲元《咏雪》也说:“玉絮轻挦、琼苞碎打。粉叶飘扬、盐花乱撒。”为什么这些诗人要以盐入诗呢,当然他们不会不知那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著名典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著名的典故,启发他们追求一种以俗为雅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但更重要的是,以盐来比喻像米雪这样的雪景,是完全合乎客观真实的,这种比喻,本身也是“柳絮”所不能代替的。
“拟盐”和“咏絮”虽然只是小小的比喻,但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文学创作的复杂情况,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
(选自《古典文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