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
摘要: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辅之一定的记忆,把学习过的知识印刻在脑海中,以便在应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学习过的知识如果记不住,就没有办法应用,相当于没学,人就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记忆的方法,使学生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清除内在不良习惯的影响,科学记忆所学知识,不断增强记忆能力。
关键词:记忆法 化学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40
学生升入初中二年级后,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规律,基本是按照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设置内容的。所以,教材前面的内容是基础,比较简单,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理解,而重点要求学生做的是,对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记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所谓记忆,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当时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反复记忆,直至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当需要运用的时候,不用特别在脑海中搜寻,它就会自动跳出来,这是记忆的最高状态。
那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知识,增强记忆能力呢?
一、增强自信心,锻炼记忆力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使人增强自信,产生积极、奋进的情绪,促进人向着设想的目标努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打击人的信心,使人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望难而退、自暴自弃。
因此,在学生记忆化学知识,遇到复杂的化学现象、化学方程式总是记不住,烦躁不安、意志消沉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首先平静心绪,在心里默念“不着急,不着急”;然后给自己打气,默念“我能行,我能行”;待心绪平静、信心坚定后,回过头来,条分缕析所要记忆的化学现象、化学方程式,直到清楚、明白为止;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加以记忆,并不断进行记忆力的锻炼。
二、保持身心健康,不断增进记忆力
从生理学上来讲,记忆机制的形成是以神经系统作为基础的,只有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够去正常记忆,反之,如果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管我们如何努力,记忆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对学生来说,记忆知识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每天有那么多的知识铺天盖地袭来,要想把全部知识都记住,很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但是,如果大脑长时间地处于记忆状态,就会产生疲劳,神经系统的活动就会变弱,随着而来的是记忆效果的大打折扣。所以,适当地放松、休息好比给记忆这部机器添加润滑剂,可以加快大脑存储信息的速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劳逸结合。
三、加强理解融会,不断增强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不加理解,机械地记忆,就不会运用。而记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运用,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先对化学现象、方程式等进行理解融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如何才能做到理解融会呢?众所周知,知识是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某一知识时,要条分缕析,把其中蕴含的要点一一列出来,并分析哪些是前提条件、哪些是充分条件、哪些是必要条件,并联系前后知识揭示知识的本质,使学生融会贯通。学生在吃透了知识后,再进行记忆就会轻松得多,也会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如何运用等。
学生在学会了如何理解融会知识后,遇到新的知识,就会有意识地去分析、理解、记忆,不断增强学习和记忆力。
四、浓缩知识精华,择要巧妙记忆
有些知识大可不必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记忆,对于某些相似、相近的知识,共同点一看便知,需要记忆的只是不同点;对于联系紧密的知识,只要掌握了推演的方法,就能够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记住了“彼”就记住了“此”;对于大量的新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提炼、浓缩,着重抓要点和难点,在记忆、掌握了重难点之后,自然会慢慢延展开去,对相关的知识有所理解,不费劲就能够很好地记忆。
此外,对于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也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巧妙记忆,如编顺口溜、记忆口诀等。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要根据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复杂、琐碎的化学知识转变为有韵律的、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例如,令人头痛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如果按顺序一个一个记忆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一定好。于是,很多人创编了顺口溜来帮助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或创编适合自己的顺口溜,解决记忆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和记忆力。
五、定时复习运用,巩固强化记忆
人的记忆具有遗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的知识,如果不定时复习和运用就会遗忘一部分,长时间不复习的话,甚至会全部忘记。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指在当时记住了,而过后却忘记了;短时记忆是指在短时间内记住了,而经过较长时间也忘记了;长时间记忆是指经过长时间后,所记忆的知识还完整地存在。我们学习知识要达到的是长时记忆,只有这样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记忆因各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习习惯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无论哪种记忆方法,只要符合记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