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传忠
南京,有我的老师,有我的战友,有我的早已作古了的乡贤。但,南京是个什么模样?人逾花甲了,还未与之晤面。
要去南京看看,是我多年割舍不下的念想,只是苦于无有合适的时间。
清明节的夜晚,突然接到了南京战友曹先生的电话邀请,正好遂了我访师、探友、祭乡贤的心愿。于是第三天我和妻子携外孙熊熊,与战友赵宗新夫妇就乘上了驶向南京的动车。
就要见到想见而尚未见到的人,就要看见想看而一直未看到的城,其心情是激动的;第一次坐动车,其感觉是新奇的。
这动车真快,原本是36个小时的车程,现在7个小时就足够了;这感觉真爽,从戎从政43年,戎马倥偬,工作缠身,事情杂冗,而今,这些担子都卸下了,取而代之的是赋闲自由了,含怡弄孙了;旅伴真好,战友赵宗新是我30多年的挚友,服役时在一个机关,朝夕相处,须臾不离。转业后在一个城市且经常联系交流,两家互相走动,从未间断,日久情深,心心念念。而今,我们两对夫妇共同接受曹先生邀请,在早春时节,相伴外出远游,直下江南,我还牵着一个四岁多活泼的小外孙,这既是个欢欣之旅,又可享天伦之乐。故人是“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们是早春二月赴南京,与其说比人家还早,倒不如说比人家还急。
动车于晚九时许抵达南京,出站时战友老曹同他的办公室主任在出站口迎接。其实老曹已是久待多时了。终于见面了,我们都激情难抑,手握得生疼,眼充盈着泪花。老曹一手攥着我的手,一手攥着宗新的手,大幅度地摇晃且边摇边说:“老哥,21年没见了,小赵24年没见了,我想你们呐!”我与宗新没敢多说,只是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仨字:“我也是”。
到了酒店才知道,为了进行这个久违的欢迎宴会,他们晚饭竟然没吃,一直忍饥等了四个多小时。说是唯其如此,才能对得起心中的那份郑重。小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酒是他自带的珍藏多年的好酒,真乃是菜多、酒多、话更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酒已醉、茶未凉。在眼泪汪汪地忆想畅谈中,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当年的部队,当年的相处,当年的老曹:30多年前老曹和宗新做同样的后勤工作,相处融洽,相助甚大,24年前,宗新和同好的旅行结婚,第一站便选在老曹所在的南京且住在他的家里;40年前,我和老曹都是师直属分队的班长,后来,一同调往驻荣成的石岛部队,百万裁军时又同时调回威海。再后来,就是转业分别留在威海与南京。虽相隔几千里又日久年深,但仍保持经常的信息来往。久别重逢,我们忆起了当年在石岛当兵时美好时光——同在一个部队机关,同住单身汉宿舍,白天与工作日,各自劳顿繁忙,晚间和节假日,就是我们欢聚愉快的时光。多少次通宵达旦地玩牌、赤脚欢快地赶海、优哉游哉地垂钓、山间街区毫无目的瞎逛、偷偷摸摸地开小灶、吃对虾馅饺子、吃螃蟹、喝大酒、逗乐调侃、出洋相等等,数不胜数,忆来情长。
这次的南京之旅,是应邀而行,更是心愿催成。主要是访师、看友、祭乡贤,寻古探幽怡心田。
久欲拜访的南京城,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相传诸葛亮与孙权观南京山川形势时慨叹“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确,历史上的南京城以虎踞龙盘的地形优势,水陆畅通的交通便利而建都在兹,以坎坷不凡的经历而扬名于世;而今的南京城,若细察慢品,其城区,真是山不高而俊秀,水不阔而灵动。山朗、水清、林幽、城奇,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城中高耸着中国第二,世界第七的高楼——华峰大厦。主楼地上89层,450米高,洋溢着现代的气息。尤其是道路两厢的法桐树,有的是一行排列,有的是两行排列,皆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其树围一二抱粗,彰显出久远的年头;树干银白光泽,枝繁叶茂,洋溢着勃勃生机。还有那些随处可见的香樟树,高大粗壮,油光滴翠,其树冠雍容华贵,树形雅致秀丽,像是浑身充盈着欢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森林城市!可以说,整个城区无树不翠,无花不艳,无水不秀,无山不美,倾世容颜,令人陶醉。
人言道,游南京城,必看中山陵。因为孙中山先生是推翻旧王朝,开启新时代大门的人,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给炎黄子孙带来曙光和福祉的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标志着267年清王朝的灭亡和2133年封建帝制的终结。所以,中山陵是中国大众心中的圣地。
我们前去拜谒的那天上午,天清气朗。先是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木板林荫道,而后进入半圆形广场,跨进牌坊便步入了480米长的中山陵墓道。此道自南而北,庄严、宽阔、静穆,两旁的松柏卓然肃立,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陵墓呈一线排列于南北轴线上。洁白的孙先生塑像,坐北朝南,端坐在紫金山南麓的丛翠中:700米的平面距离、73米的上下落差,392级渐次升高的石阶,抬头仰望孙先生,使人顿生高山仰止,凛然尊贵之感和肃然起敬之情。
我们一步步缘阶拾级而上,抵达大平台时回眸俯视:只见八个平台连成了一片,宛若一块巨大的平整的长方形洁白缎带,竟看不到一个石阶,入眼而来的是一个完整的无阻无碍的绝妙视界,真令人击掌叫绝。拜谒完毕,我站在最高处的一角,凝神端详起这块中外著名的“警钟形”墓区——如此的匠心独运,如此的中西合璧,如此的卓然特立,真乃才撼天地,艺惊鬼神啊!老乡大人,真有你的!此时的我,深沉地感佩,中山陵的设计者和监造者——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吕彦直先生!
吕彦直先生,是我的同乡东平县人,是全县闻名的大才子,是东平人的光荣与骄傲。这次我游南京祭乡贤,就是要看看老乡的杰作,了却我久知未睹的纠结,献一分敬仰缅怀之情。吕先生,1894年出生,是隋朝开国皇后即开国皇帝杨坚妻子吕苦桃的后裔。吕姓是历史上东平郡的世家望族,英才辈出,名扬泰山南北。吕彦直,自幼喜绘画,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的弟子。17岁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专业,毕业前后是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非的助手,八年后回国寓居上海,1924年发起成立了中国建筑界第一个学术团体——中国建筑师公会,后更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在建筑学术和建筑设计实践上成绩卓著。他设计的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大型建筑组群,成为了不朽之作,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令人惋惜的是,这位伟大的建筑家,主持中山陵设计建设四年,在工程将要竣工的1929年3月18日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36岁。在他逝世后的两个多月,南京国民政府向全国发了第472号褒扬令,表扬吕彦直的工作精神并决定在中山陵立碑纪念。将英名永远地留在了中山陵的历史上。
缅怀乡贤也怀念故乡。我的故乡东平县史称东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故乡,也是《水浒》故事发生地,“八百里水泊梁山”其水域即东平湖。它是黄河与汶河的交汇流域,又是京杭大运河的流经地。东平的“戴村坝”,史称江北的“都江堰”,是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1965年毛主席说:“戴村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其实东平县历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它曾经历了为国、为郡、为路、为府、为州的沿革,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4000余年。既是我国北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东夷文化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杰必人灵,东平县的历史上有曾为皇帝的程咬金;有春秋时期帮助齐宣王治国安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钟离春;有创立“大夏候学”著称并引领两汉学术方向数百年的皇冠级经济学家夏候胜;有“书仙”和“大字鼻祖”之誉的北齐大书法家僧安道壹;有五代相学、音乐学大师王朴;有宋代儿科鼻祖钱乙;有集大成之功的元代农学家王桢;有大戏剧家高文秀;有中国绘画领域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泰斗级画家梁楷,其家族在山东向有“冠祖”之称,在东平兴盛了100多年,一门中先后出过18位进士,近百名朝廷命官,像权至相位的北宋政治家梁适、梁子美,有父子状元梁颢、梁固等。这仅是东平“吕、梁、严、夏候氏”四大世家望族之一。影响深远的吕氏家族,其人才辈出,光耀一时,时间上离我们最近是便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建筑学家吕彦直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东平人做了国家的领导人,如卸任的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万里同志,现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同志。还有文艺名人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等等。现在的东平县发展趋势旺盛,现在的东平湖方圆数百里,仍碧波荡漾,物产丰富,造福人民。“水浒古镇”、“水浒城”建设初具规模,名人广场和名人塑像颇受青睐,整个发展趋势令人振奋。我非常赞同我的恩师李守白先生对家乡东平的概括:“为国、为郡、为路、为州,为县,东原悠悠千载史;如碧、如翠、如烟、如云、如镜,平湖茫茫万顷波。”
文心是激发升华的,文脉是互映传承的,文化小城的后人也向往文化大城的景致,南京的秦淮河就是我很早就向往的地方。乘花船夜游秦淮河,体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风光,是我多年的热望,也是我文学生活中的一个梦想。如果说,六朝繁华之地十朝故都之城的南京市,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数代帝王看中的钟灵毓秀的宝地,是建功立业的圣地而令人向往的话。那么,主城区南部穿城流淌的十里秦淮河,就是一个蕴奇含幽的天谜,使人竞相猜测,而又猜而不透。是一部如同红楼梦一般的厚重的奇书,引人入胜,百读不厌,爱不释手。这部书是由美女、帅男、韵事、文趣、官人、商贾、高士、歌女等共同编纂而成,由历史出版的。书中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历久弥新,常讲常新。古代是,现当代也是。1923年8月,两位学者型散文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人同舟夜游秦淮河。有趣的是游后不久,这两位以同一个题目《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写了一篇长篇散文先后发表,成为文坛上一个绝无仅有的趣事,人们知道大文人们结伴同游某山、某地、某江、某湖、某河、某海,也知晓有同吟共诵诗词者或诗词唱和者,或同用赋得的题目作诗吟对者,却未曾见过用这样长的同一题目写的游记长篇散文。是两个人相约还是不约而同?不得而知,可以肯定:先于两个月写出的俞伯平的散文,作为关系不错的朱自清先生是不可能不知不读的,既然已知已读,为什么还要以同题撰写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灯船、桨声、夜景,这些元素太动人了,太重要了,太值得特别强调了,重要特别的别无选择且不可撼动!从那至今,92年过去了,没见有人说是什么原因。一直不变的是,仍有络绎不绝的人喜欢夜游秦淮河,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天夜里,我们畅饮过后,十五个朋友乘兴来到了千古流淌的秦淮河。游船登临处,游人如织,熙来攘往的好不热闹。只见河左岸正对着的是一家酒店:秦淮人家。其匾牌出自书法家饭牛之手,笔墨灵动劲健,字型大小错落有致,灯光装饰得亮堂醒目。紧靠着的是一段九龙壁,巨大的飞龙造型,霓虹灯装饰,显得金壁辉煌。河右岸灯火阑珊的地方耸立着一座长方形的建筑物:得月台。其台是湛蓝的底色,它的上部斜挂着一勾弯月。下边是醒目的“得月台”三个字,都用白色的电光衬托出,显得特别的皎洁迷人。它与天上的那轮饱满的圆月,上下映照呼应,此时此地的秦淮河之夜:地上有蜿蜒狭长的彩河,中间有脉脉含情的弯月,天上有十全十美的圆月,它们互相辉映,各呈其姿,给乘兴来赏的人们以别样的惬意。
大约是夜里近十点的光景,我们包租的灯船起航了,小外孙熊熊忽然挺直身,高举着手,欢跳着说:“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开路!”引逗起全船一阵笑声,陪同的美女李阿姨一把将熊熊揽在怀里,大家立马安静地坐好了。虽然河上船多人满,但是那么多的游人都很寂静安详,像是不忍心打破这迷人的夜。故而,地上的彩河显得格外的从容丰韵,空中的那轮圆月和中间的那勾弯月就显得格外的亮,格外的洁,格外的静。
真好啊,陪同的戴先生和我对坐于船头茶桌旁。他极其文静,谈吐也极其文雅,不笑不说话,总能保持春风佛面的模样。在短短几天里,我们已有四五次同桌畅饮了。所以,彼此的心已经贴得很近。他见我专注痴迷的表情,低声道:“卞兄,你看这秦淮河怎样,感觉如何啊?”“噢,我是初访,只是在书上得知,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篮,被誉为南京的母亲河,素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哎,你是当地人,又曾是秦淮河人家的酒店老总,烦劳你说说罢。”我压低声音说,耳朵又贴近了一点,营造一个切切私语的氛围。他像是若有所思,但又是极为认真,极富感情地伸出手遮住右嘴角缓缓地说:“我家乡这条人文的河,真是坎坎坷坷,伤痕累累啊。她的繁华荣耀,您是知道的,这里有夫子庙,有古代最大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在这里考出了唐伯虎、吴敬梓、郑板桥、林则徐和陈独秀等,解放后也曾一时光芒熠熠。曾几何时,人们丢掉了对她的应有的尊重,把负面的元素放大了,正面的作用也不屑一顾了,肆意索取,任性糟蹋,甚至是恶意开发,一条鲜活的河,变成了一条杂物漂浮,臭气熏天,管理无序,服务低劣的混乱之所。90年代后,政府与群众痛下决心,开始清淤、除障、整治两岸环境,装点美化,修缮完备各种服务设施,深入挖掘弘扬文化元素,打历史牌唱文化戏。尤其是群众的情绪,那才是一个感人。两岸的商家住户,倾情投入,从自扫门前雪到集体会战,河岸、河床都是一遍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的。在此项工程中有许多志愿行动与自费建设是难以忘记的……
倾听叙说的我,这时无能力释怀他的忧怨,也无言语增添他秦淮河人的自豪,只是在心底里产生了一个坚定的认同:秦淮河因了有奇异的风情艳迹而驰名;因了有十里妖娆彩色的身段——桨声、灯影、歌吟、舞姿,灯月交辉而著称;因了有动人的故事,博深的文化而厚重。她不仅能使旧时的文武要人,名流商贾,达官显贵,名媛骚客争相光临,而且还能使得当下的各界人士寻常群众以睹为荣。秦淮河是不凡的,永恒的!
早春二月的秦淮河,气候宜人,夜风轻拂脸面,清爽而舒坦。船行灯走,灯映着水,水上便生出光光亮亮的一片,船头凌波犁去,便击起碎金飞溅。游船顺弯弯曲曲的河道行驶已经个把小时了,时针指向了夜里11点,看来此次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我望着两岸闻名遐尔的秦淮灯火,梳理一下脑中的印象。不知怎的,我特别喜欢秦淮河上那些临水河房的石梯,每座河房都有一架,都从房门直接伸进了水里,很实用、很自然、很和谐,就像飞机上的舷梯,没有它就很难有乘人与地面联系的联想。那些个石梯,大都是青石铺就。凑近了看看,每级石条皆光华如镜且有清幽的光亮,显示着历经的年头。船儿不停地走,我就痴傻地看,我似乎在盼望河房的主人顺梯而下,或洗漱、或淘米、或洗菜;也似乎在盼望着河房的主人拾级而上,或提着水、或擦着手、或回眸窥视一眼过往的游人,这游人中当然有我。另外,我还特别的喜欢河房临水平台上的那些虚席以待的茶椅茶桌,那些空无一人的阳台和环廊,感谢他们给了我足够的遐想——想象到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的悠闲自得,主人得天独厚的眼福。此时此处虽未曾晤面,但比见到更好。这可不是白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而是我卞某人的此处无人胜有人,不见倒比相见强。我明白,这只是晴日之夜的造访,若是昼日雨天再至,朦胧的烟云,洋洋洒洒的雨滴,那将是“数点空阶下,凝神细雨中”了。我想,那时的感觉,更会清奇别样。
漫步玄武湖,凝神五秀洲,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仰望,又是一种对文化的体味,还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可以想象在火热天气持续特长的南京,在城区有周长10公里,水面近400顷这样一个湖,会给南京的市民多少享受啊。给避暑、遣兴、健身、娱乐创造了一个多好的条件啊。别说亲临游览,就是未能到此,只要一听这些湖区景物的名字,就可以明了她的绚丽风光和梦幻之美了。湖内分布着五个岛,又叫五个洲,她们各具特色,各善其雅,都用美说明着一切。你看看:环洲烟柳、深洲秋菊、翠洲云树,菱洲山岚,樱洲花海等,一片湖光山色,满眼绮丽瑰绝,真是养眼又养心。好风景自然就有好心情。我们一行,边走边看,边看边说,惬意融融,兴致盎然。尤其是我,除尽情地享受这良辰美景之外,内心还满足了一个缅怀先贤的心愿——当代草圣,诗人林散之先生。生前就住在玄武湖畔。他是我心中的崇拜偶像。他懿德茂行,品格高洁,学识渊博,诗与书都堪称当代巨擘。他特别喜欢玄武湖,其许多诗书杰作,奇思佳构都是在玄武湖畔诞生的。他还特别敬重南京市郊惠济寺中的那三棵1400多年高龄的银杏树,曾作《古银杏行》诗,长达500多字。幸运的是这两个景点,我都拜观了,领略了。而且,我坚信,在玄武湖和惠济寺所走过的路,就是林散之先生曾经走过的路。
看了看总统府,住了住中央饭店,感受到了华丽的苍凉,富贵的苍凉和尊严的苍凉。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惜痛,同族同根的两个党,两支军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刀枪相加,兵戎相见,失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但,这是阶级的矛盾,阶级的战争,好在最后还是走向了人民。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使我产生了难以忍受的愤怒,叫我义愤填膺,怒火万丈,这是民族的仇恨,这是灭我民族的兽行。狼心狗肺的日本鬼子,竟悍然侵略我们的国家,并且大大地突破了战争的伦理底线。一次性杀我无辜同胞30万,还开展杀人比赛,惨绝人寰,惨不忍睹。累累血债告诉我们,狼是要吃人的。但吃人的狼终要被人所宰!
逗留南京的四五天里,有七八次战友和朋友们的聚餐畅谈,每次都十四五个人,都会持续二三个小时,大家相见甚欢,话题广泛,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时事新闻,生活百态等,无所不谈。与其说是相逢的酒会,不如说是生活的畅谈会,和考查社情民意的座谈会。人家南京,比较地注重聊天,喝酒分量饮,自己不喝多也不愿客人喝多,一切都随心而为,比较的随意和文明。在攀谈之中,人家是认真地听别人讲话,本真地说自己的话。有时真有一些哲理意味的谈吐。一次在谈到当下的反腐和如何评价别人检点自己时,转业干部,秦淮河区的马先生说:“唐皇李世民在诤臣魏征去世后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认为,看一个党的干部也有三鉴,那就是以调为鉴,看有无人骂你,以退为鉴,看有无人来看你,以死为鉴,看有无人来送你。”话音一落就激起了朋友们的热情褒赏。我也觉得说得特别得好,立论明快而又切中时弊。只是觉得用上这个“死”字,有点别扭。况且,人一旦死了,有无人送,你还看得到吗?内心嘀咕,如果改一下,似乎好些:那就是以提为鉴,看看有无人提醒你,还存有缺点;以调为鉴,看看有无人骂你,说你无作为,有某某问题;以退为鉴,看看有无人时常找你,聚得愉快,谈得欢娱。在推杯换盏、畅谈逗趣中,我情不自禁地梳理起几天来酒店里住、街上走、景点中游,尤其是酒喝高后的攀谈,带给我对南京暨南京人的考量。我是真切地感到:南京大气、厚重、正统、有定力,具有朴素的美;看南京的古城墙、古树木、中山陵、中央饭店、总统府、玄武湖、夫子庙和长江大桥的建设,总会强烈地感到中国古老基因的存在,中国儒教文化的主流的迹象、审美视界和西方文化、佛教文化与禅宗精神的融会贯通。那些规划、雕塑、草塑,及市政设施,显得很沉稳、很典雅、很和谐,彰显着“中和”之美的审美意识。南京,是中国的南京。不像有些城市,学西方而不得法,造出一些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建筑怪胎。那则南京市民宁肯路窄点也要坚决反对政府砍伐古树的消息,曾经震动全国,捍卫民心的举动,至今记忆犹新。观南京市民的穿着,举止言行和情态表现,感到南京人平实、恬淡、闲适,具有真切的美。南京的女人不穿特艳丽的服装,不戴另类的服饰,也不着特暴露和反季节的衣服,穿戴得实用大方而又不失典雅,是天然的质朴的美,而不是浓艳的妩媚。南京的男人从容、旷达、本真、不自傲也不自卑,没有把所谓的大官、巨富、大老板、暴发户之类的特别当回事。那么多人数次相聚长谈,都无心谈及,你向这方面引甚至直接问,人家也不热心理论,回答频率最高的是“多大点事”、“我们不眼馋这些”,表现得极为平静与达观。我看他们还有一种坦然自乐、万事不慌的感觉。按照北方人的见面礼仪,我常常问候“最近忙吗、累吗?”听到的回答大都是“不忙,不忙,很正常”。没见那种风风火火,急急忙忙的举止,也没听见那种“忙忙忙,忙死了,累死了”的表述,给人一种有定力、很有序、很和缓的感觉。城市居民的性格,往往就是其城市的性格,而这个城市的人又自然而然地秉承赓续着这种性格并上升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内在的气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京是独特的卓然而立的南京。拜访南京,致敬南京,这次的南京之旅,遂了三分之二的心愿,还有一个心愿未遂,就是因故没见到我的书法老师朱寿友先生,这可能是老天留给我一个再访南京的理由。
在南京游览的时间里,战友曹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携办公室李主任全程陪同,安排车辆、食宿、聚餐交流,他是把最纯的热情、最大的精力、最好的条件,献给老部队的战友了。对此,我们心存感激,甚至心不落忍。在握别的车站上,听着叮咛的话语,望着即将离开的十朝故都南京,脑子里猛然间跳出了一遥远而又亲近的遐想——
公元581年,杨坚即隋文帝,打垮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通过强化中央机构,设立科举制度,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使国势日渐强盛,但而后的隋炀帝暴虐无道,骄奢淫逸,这个王朝仅仅支撑了37年,就被李渊父子打败,从而开启了近300年的大唐盛世,疆域扩大,经济雄厚,文化繁荣,法制严明,国泰民安,成为世界的大国强国,给伟大的中华民族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005年后,孙中山推翻了大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又是因了后续者的政治腐败、违背正道民心,招致了外敌入侵、国内混战,同样也是37年的时间,又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垮,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航程,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经过66年的奋斗,终于走进了大国之列,政治稳定、经济强盛、文化繁荣、国泰民安,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世界大国的作用,维护着世界的和平发展,给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了光荣的希望。历史是无情的,有动荡就会有安定,有短暂就会有久长。古代37年的隋朝之后,接着的是近300年的大唐辉煌;近代37年的民国之后,接下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也会创造出300年乃至更长更大的辉煌?!此乃吾之想之盼之,是否是伊之想之盼之,是否是众之想之盼之?这,很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