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波 田艳
摘要:为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笔者结合所在学院的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构建了一套以工科学校为背景,以专业工程素质和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基于“研究型学习”为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专业课程学习与研究平台、研究型学习成果展示平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运用“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课程教学;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52-03
一、问题的提出
大力实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1]。从根本上改变大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固定模式,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2];改变课程教学的应试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学习能力;着力建立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考核方式和具有激励性功能的评价机制,是推进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家对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2005]1号文件和教育部[2007]1号文件和2号文件都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强调“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和改革”。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方法不变革,创新型人才就难以涌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难以实现。为了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目前学生对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不满,“满堂灌”、“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方法仍占据着中国大多数大学的课堂。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注重课程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只注重教知识而忽视了教学习方法;只注重理论传授而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的学生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课程教学的固定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课程教学的应试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考核方式由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建立和完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够,层次性不够。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的讲解和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将同一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或二级学科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实践学习和实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连贯性,不知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不知道知识原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使学生产生求索的欲望。(2)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联系。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学生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多是虚拟工程项目,缺乏真正的实践平台。培养内容单薄、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难以适应新时期创新性、实践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3)专业课程教学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学”上,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知识,实践教学基本脱离了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重视不够,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较弱。
为了切实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结合石河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特点,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发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综合性、灵活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专题进行学习,结合相应的学习和实训平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使研究型学习贯穿于教与学的活动中。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正如张胤谈说的:“大学是最适宜,而且是最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场所,大学生则应当是最适宜并最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能够为大学生的后续以及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高校的办学宗旨来说,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对培养高级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型学习模式
目前大学本科教育面临学生群体庞大、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复杂繁多、课时有限的特点,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的研究学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改变目前“满堂灌”、“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培养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学习内容综合度高,开放性强;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参与性和自主性要求较高;学习成果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我校对水利水电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达到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了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营造研究型学习环境和氛围,逐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步摆脱中学阶段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系统训练,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团队通过搭建课程内和课程外的专业课程科学研究训练平台,将整个培养体系划分为3个大的模块,如图1所示。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和学术前沿讲座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意识;通过理论课程学习研究平台和工程认识与设计实训平台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研究型学习考核和反馈机制,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考核,并对研究型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和评价,对课程研究型学习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完善。
(一)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
为了让广大学生在大一阶段就自觉自愿地进入研究型学习的过程之中,设置较为完备的专业基础课程群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搭建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非常重要。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查阅文献、相互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定期开展学生对教学环节的意见收集工作,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研究型教学内容的心得体会,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系统开展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收集工作,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建立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并持续对该体系进行改进。
(二)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平台的建设
对于逐渐习惯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学生来说,需要结合目前现有的本专业的科研资源和研究型项目,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化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并利用构建的研究型学习意识培养体系、学生学习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网络课程平台等有效载体,结合SRP、挑战杯等项目建立多个专业型的课程研究学习平台,通过答辩环节以及定期组织汇报等来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理论知识研究平台。该平台皆在构建以学科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的理论课程教学研究活动,学生可通过此活动对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个人感兴趣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验进行自由探索,另外可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工程结构认识与设计实训平台。该平台以工程结构模型、工程结构实训基地以及工程结构试验平台为核心,以工程结构的认识和设计为主要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后,引导学生成立研究型学习小组,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和学院的科学研究项目,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试验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论证,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技术指导。
3.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设计平台。该平台旨在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针对实际工程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和加强学生的自主研究型学习能力。
(三)研究型学习的考核和反馈
我们设置了与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平台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和成果展示平台,以及相应的反馈机制。这些考核方式、成果展示平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对优秀学习成果的评定和表彰,也有助于研究型学习模式在专业层面、学院层面,甚至在学校层次形成辐射,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求知探索的良好氛围,可以保证新的教学模式尽快在学生层面得到普及。
三、研究型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倡导启发性教学和研究型学习模式,并不是将被动接受式的课程教学学习模式孤立起来。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研究型学习与接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将两种教学模式联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针对石河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教学实际,如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进行接受型学习又能进行研究型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研究型学习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去观察、尝试、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课程教学中还要贯彻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的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一方面要精选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展开教学;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研究项目,例如:SRP、挑战杯等项目,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学习空间,一个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在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型学习项目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研究型学习的精髓,得到研究型学习的全面培养、锻炼,为他们今后的持续学习和创新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战胜困难的毅力。
(二)灵活布置课外作业
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课程作业内容的布置上。专业课程的研究型作业不仅仅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更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是一种研究型学习的体会过程,即在作业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自主的研究型学习能力。改变学生以训练基础知识为主的练习,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能独立思考,通过自主的学习和研究,提出设计方案和试验方案,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提供了第二课堂。网络课堂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在网络课堂中,更需要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对有扎实基础的学生来说,网络资源中课外拓展训练部分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提高。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可对学术研究状态进行了解。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互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解答难题,并且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都可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交流探讨的机会。
四、结语
由于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之间要统一实施教学计划,统一论证教学内容、教学模块和研究型学习内容模块,经常性地开展观摩教学和讨论,及时听取学生建议,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不能将“研究型学习”教学过程等同于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型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能力和知识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为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是不可轻视,需要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研究型学习。
在专业课程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部分“研究型学习”的教学内容或研究型学习项目耗时很长,这样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有限,造成文献资料查阅不全等现象;“研究型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理论及技能素质、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教学进程的掌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需要充裕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作保证,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在学生数量较多的专业推广。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优化“研究型学习”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化分组,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在学科团队内,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通过派出学习、聘请校外专家讲座、老教师带教等措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刘贵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1-14.
[2]丁亚金.基于学生学习的大学课程教学方法核心特征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0):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