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丹,庞靖雯
(1.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粤港澳一体化在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关于珠三角发展的议事日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强调珠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促进人员流动、经济合作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融合,以及优化政治-行政合作方式。粤港澳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粤港澳均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已成为粤港澳一体化背景下重要的实践之一,因为3地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互补性,发展跨境旅游具有较好的基础[1]。同时跨境旅游涉及相关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合作[2]。因此,粤港澳之间旅游业的发展既受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又能够促进一体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出入境政策和边界管理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粤港澳之间的跨境流动越来越便利。例如2000年实施了外国人短期旅游免签制度,已到香港和澳门的外国人可以进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及汕头旅游,实行简化手续,提供144 h入境便利签证的政策,使得访问香港和澳门的外国游客也能方便前往广东旅行;2003起首先在广东4个城市实施,此后逐步对其他省市开放的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个人旅游业务,使广东居民出入港澳更加容易;2009年正式实施的深圳居民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的个人旅游签证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深港之间的跨境流动;深圳和香港之间的皇岗口岸、珠海和澳门之间的横琴口岸相继实施24 h通关以及e-通道等政策也极大缩短了访客通关的时间,使得进出港澳边界更为便利。
在上述背景下,粤港澳之间的跨境旅游究竟有什么发展趋势,以及跨境游客在广东省的地域分布如何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地理学对香港和珠三角一体化的研究最先集中于经济一体化的探讨,早先的“前厂后店”模式及后来的大都市绵延区的概念,例如香港-深圳跨境城市经济区的形成[3],以TCL集体为例研究粤港合作模式[4],以及大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5-6]。其后的拓展方向则是对珠江三角洲的跨边界管制问题[7]和跨边界的环境管理问题[8]。香港回归后,跨边界的联系及其影响[9]、边界地带的变化[10]、日益增加的跨边界流动[11-12]受到特别的关注。此后,有关跨边界旅游与消费的研究开始出现,例如分析香港居民到深圳消费和购物动机[13]以及中国居民的跨境消费的实证研究[14]。
当前对粤港澳旅游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游客行为研究,例如探讨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消费的行为[15],内地赴澳门自由行游客特征[16]。2)探讨政策对3地旅游业的影响,例如“个人游”政策对香港和澳门旅游业的影响分析[17-18],一年多次往返签证制度对跨境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19],以及CEPA对澳门[20]、广东旅游业的影响[21]。3)一体化背景下粤港澳3地之间旅游互动和旅游业合作是研究热点问题,例如澳门与广东[22]、澳门和珠海[23]、香港和大陆[24]以及粤港澳区域[1]。本文上述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粤港澳之间跨境旅游流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广东省各地级市进行市场细分,分析各地级市出境港澳以及港澳入境各地级市的旅游流动态变化进行探讨。
本文从跨境旅游人数和地域均衡性来考察粤港澳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数据来源于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官网、香港政府统计处官网及《香港统计月刊》、香港旅游发展局官网及《访港旅客分析报告visitor profilereport》、《广东省统计年鉴》和广东省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并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本文选取2001、2007和2012年3个关键时间截面进行对比分析。选择2001年来探究港澳回归后广东省与港澳的旅游流互动关系,选择2007年来探究中国政府实施“取消香港游配额”和“启动赴港个人游”两项重大政策以及澳门自由行开放后的3地之间的跨境旅游情况,选择2012年则探究赴港澳购物旅游成为潮流后粤港澳旅游流关系的变化。
2001—2012年粤港澳之间跨境互动游客量如图1所示。
图12001—2012年粤港澳之间跨境互动游客量
从图1可以看出,2001—2012年之间,广东省入境港澳的旅游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只有在2009年出现减少的现象。2001年广东入境港澳的人次为419.05万人,而2012年增长为2569.96万人,增加了近5倍。港澳入境广东省的旅客人数自2001年以来逐年增长,2001年游客数量为869万人,2012年则增长到2414.91万人。其原因是:1)一体化进程中广东和港澳居民跨境日益便利,旅游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入,促进了跨境旅游的发展。2)在旅游产品方面,粤港澳资源互补。
随着自由行尤其是深圳居民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签证制度的推出,前往香港以购物、餐饮或休闲为目的的深港跨境旅游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广东省的旅游产品体系也不断地完善,“活力广东”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共建成星级酒店有121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94家;大型旅游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86个,以及世界遗产地2处。
通过比对港澳入境广东旅游人数和广东入境港澳旅游人数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变化过程。2001—2003年之间,粤港澳边界的旅游流并不均衡,港澳入境广东的游客明显大于广东入境港澳的游客数量,2001年港澳入境广东的游客大约是广东入境港澳的两倍,此后差距逐年缩小。2001年港澳两地经济极大领先于广东,2001年广东省人均GDP为1869美元,而港澳人均GDP则为38732美元,港澳人均GDP是广东省的21倍。中国出境旅游始于1983年的港澳探亲游[25],至2001年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相比于港澳仍较为落后。此外,自由行还未开放,港澳入境广东则相对更为便利。因此,2001—2003年广东在粤港澳的旅游流互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边界流动呈现“不对称”状态。
随着内地赴港签证制度的变化,广东居民可以以个人旅游方式前往香港和澳门,2004年广东入境港澳的旅游人数首次超过港澳入境广东的人数。2007年广东入境香港澳门的旅客人数为1654.8万人,访港澳旅客是2001年的3.9倍,人均年增长率为25.73%。而香港澳门两地入境广东旅游的人数为1477.8万人,访粤旅客是2001年的1.7倍,人均年增长率为9.25%。广东入境港澳旅游人数增幅较大,总游客数量也大于港澳入境广东游客数量,粤港澳旅游流互动呈现均衡状态。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先后分别签署了CEPA框架协议,标志着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实质性一体化的新阶段。在CEPA放宽市场准入的34个服务贸易行业中,旅游业是影响面广和获益多的行业,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产业[21]。CEPA的签署推动了粤港澳3地旅游大三角的形成,创造出有利于3地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合作环境,从图1跨境旅游人数对比可以看出,CEPA的签署尤其推动了香港和澳门旅游业,广东居民赴香港和澳门旅游人数增长较快。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广东入境港澳旅游人数有所下降,至2011年虽然前往港澳旅游总人数仍然少于港澳入境广东旅游人数,但历年增幅大于港澳入境广东旅游人数,至2012年跨境旅游人数再次超越香港和澳门。
2001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及港澳游客入境广东各地级市的分布情况分别如图2、3所示。
图22001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分布
图32001年港澳游客入境广东各地级市分布
从图2与3可以看出,2001年广东省无论是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游还是港澳旅客入境各地级市旅游的地域分布都极其不均衡。广东省港澳游旅客出入境人数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等珠三角地区,江门、惠州、汕头出入境人数次之,而粤西、粤北地区出入境人数较少。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在总体上具有高度相关性[26]。2001年广东省经济各地级市生产总值地区差异较大,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出游率较高;粤北、粤西地区经济收入较低,出游港澳的人数较少。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其港澳旅客到访的人数越多,地理位置导致的差异也会对粤港澳之间的旅游人数的地域差异产生一定的影响。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与港澳相邻,而粤西和粤北等地靠近内陆,在区位上呈现明显的弱势。
2007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及港澳旅游入境广东各地级市的分布情况分别如图4、5所示。
图42007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分布
图52007年港澳游客入境广东各地级市分布
从图4与5可以看出,2007年广东省无论是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游还是港澳旅客入境各地级市旅游的地域分布仍不平衡,但与2001年相比旅游流分布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2007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的地域分布。2007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旅游的人数主要还是集中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江门、惠州、汕头次之,但是清远、肇庆、韶关等粤北城市和湛江、茂名、阳江等粤西城市的居民出游人数明显增加。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港澳自由行政策,简化了广东居民赴港澳旅游的手续,降低了费用,缩短了办证时间,促进了粤北和粤西城市居民的出游。
2012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及港澳旅客入境广东各地级市的分布情况分别如图6、7所示。
图62012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分布
图72012年港澳游客入境广东各地级市分布
从图6与图7可以看出,2012年广东省无论是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游还是港澳旅客入境各地级市旅游的地域分布均相对均衡。2012年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旅游的人数主要还是集中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江门、惠州、汕头、汕尾次之,清远、肇庆、韶关等粤北城市和湛江、茂名、阳江等粤西城市的居民出游人数明显增加。广东各地级市旅客出境港澳游的地域均衡性较2001年明显提高,出游人数相对均衡,地域均衡性较强。从图7还可以看出,2012年港澳游客入境肇庆、潮州、清远入境人数较2007年明显增加,其他各城市入境人数虽有增加但是不明显。
总之,2001—2012年港澳与广东各地级市之间旅游互动地域分布逐渐从不均衡走向均衡。
通过对2001、2007、2012年粤港澳旅游流互动关系分析以及对广东各地级市与港澳地区之间旅游互动地域分布分析可以看出:2001年由于政策上对港澳出游仍有较多限制,旅客只能随团出游,粤与港澳之间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港澳经济较发达,港澳在旅游流互动中处于强势地位,这时期的粤与港澳间旅游流互动处于不均衡状态。2003年CEPA的签署,粤港澳之间经贸关系愈加紧密,各类措施的实施促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港澳自由行的放宽,港澳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旅游形象,不断刺激广东旅客到港澳旅游欲望,粤到港澳旅游人数急剧增加,2007年粤港澳旅游流互动逐渐走向均衡与成熟。2012年,随着广东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资源的互补、旅游服务要素的完善,粤港澳旅游流互动更加均衡化。2001—2012年,港澳与广东各地级市之间旅游互动的地域分布虽然还是以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为主,但是却随着经济发展,各地级市旅游人数的增加,逐渐从不均衡走向相对地均衡。
通过对近年来粤港澳之间跨境旅游流的变化以及对广东省各地级市进行市场细分,分析广东省各地级市出境港澳以及港澳入境各地级市的旅游流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旅游流的互动关系。在未来研究中,随着旅游人数的增长如何协调地域关系,促进各城市的协同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随着粤港澳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港澳跨境旅游的增长也将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尤其体现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社会文化冲突。在此影响下,签证和边境管理政策将如何变化,如何协调粤港澳之间的旅游互动关系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秦学.特殊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粤港澳区域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697-703.
[2]章平,钟坚.内地与澳门,粤澳经贸合作对澳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澳门回归十年以来的数据[J].经济与管理,2010,24(7):23-26.
[3]薛凤旋,杨春.香港-深圳跨境城市经济区之形成[J].地理学报,1997,52(S):16-27.
[4]许学强,王欣.粤港合作模式研究——以TCL集团为例[J].热带地理,2004,24(3):246-250.
[5]顾朝林,陈果,黄朝永,等.论深圳新工业空间开拓——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重建与转移的结果[J].经济地理,2001,21(3):261-265.
[6]林耿,许学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77-681.
[7]YANG,C.Cross-boundary integ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Hong Kong:an emerging global city-region in China//Globalization and the Chinese City[C].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6:125-146.
[8]LEEY F.Tackling cross-bord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Hong Kong:initial responses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J].The China Quarterly,2002,172:986-1009.
[9]GULDIN G E.Toward a Greater Guangdong-Hong Kong’s sociocultural impact 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yond//The Hong Kong-Guangdong link-partnership in flux(=Hong Kong becoming China,the transition to 1997)[C].Armonk,NY:ME Sharpe,1995:89-118.
[10]BREITUNGW.Transformation of aboundary regime:the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cas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2,34(10):1749-1762.
[11]LIN G,TSE P H M.Flexible Sojourn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Cross-border Population Mobility in the Hong Kong-Guangdong Border Reg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5,29(4):867-894.
[12]LAI HAR CHIU R,HO CHEUNG HO M.Cross-border migration of Hong Kong residents under the‘one country,two systems’policy[J].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2005,23(3):305-327.
[13]WANG D.Hong Kongers’cross-border consumption and shopping in Shenzhen:patterns and motivations[J].Journal of Retailingand Consumer Services,2004,11(3):149-159.
[14]LAU H,SSIN L Y,CHAN K K.Chinese cross-border shopping: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2005,29(1):110-133.
[15]宋国惠.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6]曾忠禄,张冬梅.内地赴澳门自由行游客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3):38-42.
[17]戎志涛,郑秀妍.内地赴港“个人游”政策对香港旅游业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8(3):34-36.
[18]李晓晨.港澳自由行政策及变化对澳门旅游业的影响[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64.
[19]李鹏,张进晖.签证制度对跨境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5):112-116.
[20]张珺,帅桥昌.CEPA签署后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6(1):59-62.
[21]龚唯平.CEPA对广东旅游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04,7:31-36.
[22]叶岱夫.澳门旅游业的经济定位与粤澳旅游互动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0,9(3):53-56.
[23]保继刚,朱竑,陈虹.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J].热带地理,1999,19(4):348-352.
[24]王洁洁,孙根年,黄柳芳.香港-大陆旅游流与贸易流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1990~2009年数据[J].经济问题,2010(12):118-122.
[25]周露,孙根年.20年来中日韩三国出入境旅游互动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175-182.
[26]苏振,杨永德.世界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初探——基于库兹涅茨标准结构分析思想[J].商场现代化,2010(2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