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钢球开裂原因分析

2015-12-22 06:21:24王艳丽欧阳琦高秋江田伏庆陈瑾瑜
河南冶金 2015年3期
关键词:韧窝钢球晶界

王艳丽 马 鹏 欧阳琦 高秋江 田伏庆 陈瑾瑜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0 前言

某厂生产的Ф125 mm 的耐磨钢球,主要用于球磨机的粉碎介质,用于粉碎球磨机中的物料。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耐磨钢球破碎率高于行业平均值1%[1],寿命明显低于钢球的常规使用寿命,影响了现场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以上问题,找出耐磨钢球破裂的原因,提高其利用率,我们通过分析耐磨钢球的化学成分、断口形貌、金相组织、硬度等来查找钢球开裂的原因,为现场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切实解决耐磨钢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开裂问题。

图1 球磨机

图2 钢球

1 钢球制造工艺及服役状态

Ф125 mm 的钢球,其制造工艺为:圆钢定尺—圆钢加热—轧制—空冷—淬火—空冷—回火—时效—包装。

热轧钢球具备钢的一切优点,通过热处理后成为硬度高、金相组织细密、晶粒细小、抗变形、耐磨性好、冲击韧性好的钢球[2],硬度达到56 HRC ~63 HRC。

在直径为3.2 m 的球磨机(如图1 所示)中进行研磨矿物,物料和钢球(如图2 所示)进行充分接触后,料粉通过卸料板排出,完成粉磨作业。钢球在服役状态下受到球磨机筒体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矿物充分接触的磨檫力、钢球下落时的冲击力等作用。

2 试验分析

2.1 化学成分分析

在失效试样上取样,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 送检试样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和规范要求

由表1 可知,标准钢球含碳量在0. 15% ~0.70%间波动,属于亚共析钢范畴,此发生开裂的钢球试样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因此排除材料成分不符对钢球的影响。

2.2 断口分析

钢球断口形貌分析从宏观形貌与微观形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断口分析初步判断钢球开裂原因。

2.2.1 断口宏观形貌分析

破碎钢球的断口宏观形貌,如图3 所示。

图3 断口宏观形貌

从图3 可以看出,断口宏观形貌为典型的脆性断口,断裂面可分为三个区域:处于中心位置的纤维区(为裂纹起始源);由中心裂纹源向外呈放射花样状的放射区;由放射区向外扩展并导致最终断裂的剪切唇区。断裂面上粗大的纤维对光的反射能力弱(散射能力很强),所以断口表面呈暗灰色[3]。该断口的中心纤维区所占面积比例适中,说明基体材料的塑性适中,整个断裂面呈现强烈的脆性变形痕迹。断口相对齐平并垂直于载荷方向。此外中心裂纹源向外扩展出较明显的放射区,这也是脆性断裂的宏观特征。断口的剪切唇区和放射区相邻,所占面积比例较小,放射区的每根放射花样均平行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于断口轮廓线,并逆向指向中心裂纹源。

2.2.2 断口微观形态分析

在SEM 下观察断口的微观形貌,中心裂纹源区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电镜图片如图4 所示。

从图4(b)可以看出,裂纹源区分布有小面积的“冰糖状”区域,说明存在晶间断裂,同时晶粒比较粗大,尺寸超过100 微米,沿晶晶粒表面光滑。从图4 (d)可以看出,局部能观察到小的韧窝,韧窝形态为交错分布的等轴韧窝[4]和拉长韧窝。

图4 裂纹源区微观形貌

放射区及剪切唇区微观形貌图如图5 所示。

图5 放射区及剪切唇区微观形貌

从图5 可以看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以准解理穿晶断口为主,局部可见少量沿晶断口,沿晶断口位置通常可观察到垂直于断面的沿晶微裂纹,表明钢球材料局部区域存在晶界弱化甚至开裂的问题。放射区也观察到垂直于断面方向的穿晶裂纹。

2.3 钢球基体组织分析

从钢球上取样,制取金相试样,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光学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如图6 所示。

图6 金相组织形貌

从图6 可以看出,图6(a)为竹叶状的贝氏体组织;图6(a)、(b)中均观察到大量的沿晶界分布的屈氏体组织[2],屈氏体本质上是极细的层片状珠光体组织,片层间距较索氏体更小,在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如墨菊状的黑色形态,如图中箭头所指处。由此可见,钢球基体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贝氏体+屈氏体组织,基体组织回火索氏体比较粗大,低倍下仍可见枝晶状偏析。图6(c)为在高倍下观察,部分原奥氏体[5]晶界上可见一层薄的碳化物析出,这种沿晶碳化物的存在会弱化晶界,导致异常的沿晶开裂。

经苦味酸盐酸腐蚀后,做晶粒度检测,晶粒形貌如图7 所示。

图7 晶粒形貌

从图7 可以看出,钢球材料平均晶粒度仅为1.0级,钢球材料晶粒粗大,大小分布均匀,远无法满足用户技术协议要求的≥6 级。

2.3 硬度检测

在金相试样上,分别测试材料回火索氏体基体和屈氏体组织部位的显微维氏硬度[6],每个组织区域打5 个点,取算术平均值,结果见表2。根据GB/T 1172 -1999《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换算获得洛氏硬度值。

表2 显微维氏硬度(HV0.5)测试结果

由表2 可知,晶界上的屈氏体区域硬度为52.5 HRC,明显低于基体硬度(60 HRC)。

3 分析与讨论

扫描电镜微观形貌显示断口中心裂纹源区域存在小的韧窝(如图4 所示),而韧窝为金属材料断裂的主要微观特征,分析其原因为:钢球加工原材料为热轧圆钢,一般来说大直径的圆钢心部均存在一定的疏松;后续在钢球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回火温度控制的不当,导致钢球晶粒粗大不均匀(如图7 所示)。这两种因素导致钢球的中心区域存在一些微小的空洞,而韧窝形成的先天条件为基体材料内部存在一些空洞,在钢球服役过程中,受到正应力、冲击应力、剪切应力的作用,小的空洞开始滑移、聚集、长大、连接、断裂并最终导致韧窝断口的形成,宏观表征为开裂断口。

正常调质后的钢球金相组织为均匀致密的回火索氏体组织,钢球试样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贝氏体+屈氏体,分析其原因为热处理工艺质量控制不当[7]。首先,粗大的晶粒会导致马氏体界面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会加剧材料淬火时应力分布不均,导致局部出现严重的应力集中甚至出现沿晶脆性开裂,并降低导致材料晶界部位强度[8]。其次,大小分布不一的晶粒,在钢球受外力时,其晶粒交界面聚合力减弱,导致其抗冲击、抗剪切性能均远低于合格钢球。另外沿晶析出的碳化物和沿晶分布的屈氏体组织,也会大大降低材料晶界部位强度,在外力作用下,这些晶界弱化的位置更易于出现沿晶开裂,导致钢球失效。

显微硬度结果显示,屈氏体组织的硬度远低于正常回火索氏体的硬度(相差近10 HRC),受外力时,两种组织应力分布不均匀间接导致了钢球开裂失效。另外,若钢球整体硬度降低,在球磨机内物料硬度高于钢球硬度时,加大钢球的开裂倾向。

4 结论

(1)钢球晶粒组织粗大不均匀,导致局部出现严重的应力集中甚至出现沿晶脆性开裂,恶化钢球力学性能;沿晶析出的碳化物和沿晶分布的屈氏体组织,都会导致材料晶界部位强度降低。晶粒粗大和晶界弱化是导致钢球发生开裂的原因之一;

(2)韧性断口的形成与钢球心部区域的空洞有直接的联系。

[1]郭建红.耐磨贝氏体钢球开裂原因分析及工艺改进[J]. 金属热处理,2006,31(2):85 -86.

[2]周树根,薛小敏,颜色勇.高碳马氏体钢球淬火开裂失效分析[J].金属热处理,2004,29(6):74 -75.

[3]尹志新,马常祥,李守新,等.超高强度钢靶板穿甲过程中层裂断口形貌分析[J].金属学报,2002,38(3):273 -277.

[4]王小增,杨久红等.大型轴承钢球热处理过程中瞬态温度和应力分布[J].热加工工艺,2014,41(20):199 -201.

[5]苏德达.奥氏体晶粒长大与晶界迁移[J]. 金属制品,2004,30(5):51 -54.

[6]胡水江,李生初,杨航飞,等.金属材料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金属制品,2009,35(1):59 -60.

[7]刘云旭.金属热处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1-32.

[8]季梅,党淑娥.高温形变热处理对20 双相钢晶粒细化的影响[J].金属制品,2007,33(3):31 -32.

猜你喜欢
韧窝钢球晶界
晶界工程对316L不锈钢晶界形貌影响的三维研究
上海金属(2022年4期)2022-08-03 09:52:00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AA6063 铝合金韧性断裂断口分析
铁/镍基奥氏体多晶合金晶界弯曲研究进展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6:54
纯铁在大应变速率范围内的变形和断裂行为
A7N01S-T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头低温韧性研究
电焊机(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哈尔滨轴承(2020年4期)2020-03-17 08:13:52
轧后热处理工艺对Gr.5钛合金棒材断口形貌及组织的影响研究
自动控制的钢球分离器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