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2-22 06:37汪晓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肢体脑出血康复

徐 文 汪晓蓉 陈 敏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 宜昌 443000

·诊治体验·

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 文 汪晓蓉 陈 敏△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 宜昌 44300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采用Fugl-Meyer(FMA)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语言交流、肢体运动功能四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

认知行为干预;高血压脑出血;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自发性或原发性的脑出血,是脑血管微循环相关障碍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偏瘫或意识障碍等神经或肢体功能障碍[1]。该病多由血压骤升引起动脉破裂所致,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2]。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已不仅包括对患者生命的救治,还包括采用有效地护理方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疾病的知识介绍与行为指导,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干预手段[3]。本研究选取2013-01—2014-0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01—2014-02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2)存在高血压病史。(3)经头颅CT检查证实脑出血。(4)意识清楚,能够回答量表的问题。(5)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2)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116例患者中男64例,女52例;年龄53~75岁,平均(61.02±3.2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55~75岁,平均(62.64±3.68)岁。对照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53~70岁,平均(60.53±4.74)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步骤如下。

1.2.1 认知干预:认知干预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来改变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认知干预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掌握患者的在治疗过程中的认知需求,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由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介绍疾病形成的原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高血压对脑出血发病率的影响机制,使患者了解到有效控制血压能够防止脑出血的复发。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可通过及时的护患沟通进行缓解,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授有效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如通过深呼吸放松、不良情绪转移等方法。护士还可以定期组织患者间的相互交流,由康复情况良好的患者向新入院患者传授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

1.2.2 行为疗法:患者出现了对疾病认知方面的改变后,能够产生康复意识,此时可采用行为疗法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由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患者的康复计划,护士应督促并指导患者的肢体康复锻炼,在病房内尽量为患者营造适合康复的环境,如将床头柜及日常用物摆放于患侧,在与患者沟通或进行治疗时站于患侧肢体旁,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促进患者患侧脑功能及神经调节的恢复。鼓励患者进行合理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控制血压方面,告知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为促进定时服药行为的改变,制作服药记录表格,由患者填写每日服药的次数、剂量及时间,以防止患者漏服。

1.3 评价指标(1)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该量表共有113个条目,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及疼痛五个维度,采用Likert三级评分,总分226分,运动功能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5]。(2)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该量表用于调查患者穿衣、进食、修饰、洗澡、如厕、爬楼梯、转移、活动、排便等日常生活的活动,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活动能力越好[6]。(3)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包括自我护理、心理健康、语言交流、社会功能、肢体功能五个维度,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比较 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FMA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3,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5,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59 41.3±15.4 69.4±18.1对照组57 44.5±13.2 54.3±15.7

2.2 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59 40.4±13.7 61.6±16.5对照组57 44.1±16.3 55.6±10.3

2.3 生活质量比较 将2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语言交流、肢体运动功能四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s)

表3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自我护理 心理健康 语言交流 社会功能 肢体功能实验组 59 68.4±14.5※ 64.3±12.8※ 58.8±10.5※ 54.7±16.7 69.2±18.1※对照组 57 51.0±10.9 48.1±16.7 42.1±9.8 50.2±14.2 61.2±11.3 t值7.322 5.850 8.859 1.567 2.86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发患者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而在众多的高血压患者中,能够遵医嘱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不足患者总数的25%[8],如何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认识高血压的严重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是护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促使其行为的改变。本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评估患者的认知需求,实施对应的护理内容以改变其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再通过行为指导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服药依从性。本研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后,从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语言交流、肢体运动功能四个维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这说明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动的方法来改善其生活习惯,使其主动意识到认知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从而通过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促使其发生行为的转化,这样的认知行为改变模式能够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4):19-26.

[2]游潮,李浩.进一步重视和规范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57-758.

[3]郭晓娟,张运生,杨卫芹,等.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2):128-132.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梁天佳,龙耀斌,曹锡忠.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2011,26(5):339-341.

[6]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7]许绵绵,骆翠娥,林美华.中文版SF-36量表对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的评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69-370.

[8]游潮,刘鸣,李浩.高血压脑出血诊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4):169-171.

(收稿2014-07-20)

R743.34

B

1673-5110(2015)10-0062-02

△通讯作者:陈敏,副主任护师,E-mail:695948623@qq.com

猜你喜欢
肢体脑出血康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