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欣欣
聚焦镜 FOCUSING MIRROR
创业孵化器如何增强孵化功能
文/徐欣欣
前 言
如今正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时代的潮流,亿万中国人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情和勇气,特别是年轻的90后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锋,彰显出创业创新的强大活力,涌现出一批创业成功者。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这场创业大潮中,最短缺也最重要的环节是创业孵化器。不少创业者虽然有好创意,但是实力不足、本钱不多,希望借助创业浪潮开拓自己事业的一片天空,又由于没有好的创业孵化器而失败,实在可惜。目前,全社会最急迫的战略使命是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创业孵化器,将一粒粒创业的“金种子”播种在祖国大地,从而长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实。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孵化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从诞生至今的30多年时间里,为一批科技型、服务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足,最大问题就是不少创业孵化器的功能设计比较简单,资源配置不足,条件简陋,功能单一,不能提供适合现代市场竞争所需要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没有形成产业链、产业网和产业集群,也就没有真正起到创业孵化的特殊作用,有的甚至沦落为物业租金模式,将创业过程的巨大风险全部转移给创业者,使得本可以培育成一株株优质“幼苗”的好创意因为缺乏最基本的扶持而最终失败。今后我们要从制度、体制、机制、市场、文化、产业链、资源整合等层面构建适合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创业孵化器,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企业。
孵化器的英文为incubator,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又名孵化机、孵化设备,这是孵化器原始层面的意义。孵化器也有引申层面的意义,专门指创业与创新过程中的新企业培育。现在很多人也把创业孵化器简称为孵化器。
创业孵化器是指专门培育新型企业的跨界资源整合与集聚时空的组织,其最大功能就是为刚刚进入市场的创业者提供最基本的扶持,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人才、市场、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资源整合、公共关系协调等多种便利条件,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好的创意进行专业化孵化,培育出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企业。这一工程复杂程度大,涉及面广,配套条件要求高,一旦某个关键环节缺失,往往会出现致命的缺陷,直接导致创业失败。这类案例比比皆是。
美国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认为: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是具有特殊用途、发挥特殊功能、产生特殊价值的新型企业组织,专门为经过挑选的知识型、科技型、服务型的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的培育服务,直到这些新企业能够不用或很少借用其他帮助就可将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成功打入市场,具备独立生存发展能力。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次惊险的跳跃,风险极大。
企业外部孵化器的5种类型:
传统意义上讲,企业孵化器在中国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器在台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er)。
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然,要建设适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孵化器,面临的困难不少,主要是高科技时代市场规则快速改变,传统办法往往失灵,孵化器也面临巨大压力,按照传统办法孵化出来的企业,往往没有生命力。如何增强孵化器的培育功能,成为一个世纪难题,也是我国不少孵化器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0世纪50年代,企业孵化器最早发源于美国,它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在工业3.0时代发挥着独特的推动作用,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繁荣的一个引擎。
1956年,在美国纽约附近的一个农业小镇,诞生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传统产业大衰退,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失业人员创业,开始关注孵化器的培育与发展,希望通过企业孵化器来促进新企业的创立,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动力源泉。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孵化器开始加速发展,大多数孵化器都由政府直接投资,基本属非营利机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企业孵化器涌现出大量的孵化项目,大多数州通过了企业孵化项目的立法。从1980年以来美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4个阶段:从着眼于企业创立、单个孵化器向孵化系统转变、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到创业孵化集团化、产业链化的方向发展。最初,企业孵化器只提供办公场所、基本设施以及部分企业管理职能,之后企业孵化器服务内容不断扩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企业提供培训、人员招聘、风险融资、市场开拓、产业链构建等方面的服务。随着孵化器不断向多元化发展,也为孵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成为商界明星。
欧盟的企业孵化器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5年英国发明了现代形式的管理工作空间,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建立第一批孵化器。欧洲大部分的孵化器建于1990~2000年,主要收入来源为入孵企业的租金和服务费用,能基本做到自给自足,但是整体上的功能并不强大。到2014年,欧盟已有孵化器1911家,平均孵化面积5860平方米,平均在孵企业24.7家,77%是非营利机构。孵化器最多的行业为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B2B商务、研发、金融部门。
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孵化器进一步推广到波兰、以色列、韩国等国家。波兰第一家企业孵化器始建于1990年,1992年波兰成立企业孵化器协会,至2014年波兰已有163家企业孵化器。以色列第一家企业孵化器始建于1991年,至2002年已达到23家。韩国的企业孵化器始建于1994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成为韩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契机,当时经济的萧条导致大量失业,为了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韩国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至2014年韩国已有489家企业孵化器。随着科技革新以及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与就业中贡献突出,企业孵化器受到各国广泛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速发展。
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截止2014年底,世界上已有13300多家企业孵化器,其中北美拥有750家(并以每周新建一家的速度增长);欧洲拥有2334家;中国大陆有3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00万平方米的孵化产地、40000余家的在孵企业以及15000多家的毕业企业,以令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孵化器大国。
1.我国孵化器的起源。
我国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年我国诞生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经过28年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持续增长,孵化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但整体而言,我国不少孵化器功能不足,最终孵化成功的企业并不多。
1987~1993年,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为引进探索阶段,1994~1998年是简单复制阶段,全国各地在各级政府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一批创业服务中心。从1999年起,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及孵化对象方面都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孵化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我国孵化器的主要特点。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是在专门的机构——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的指导与协调下进行的,由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负责组建,得到科委或高新区的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到2015年我国已有3500多家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是质量不尽如人意,真正好的孵化器很少,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并不大。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3.我国孵化器的主要作用。
据2014年底的统计,全国有包括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500家。中国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孵化器基地,规模位居世界前茅,列发展中国家之首。经过孵化器这个“高新技术企业摇篮”的培育,涌现出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一批毕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企业孵化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孵化器规模增长,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市场贡献度、对行业的影响、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的推动上,均取得了重大发展,孵化器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市场创新、行业创新、新业态创新的重要力量,不少孵化器也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吸引和集聚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力量。
4.我国孵化器的设计原理。
①制度性机制。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孵化器获得了纳入政府机构框架的组织设计和超出政府机构框架的组织创新空间,制度化的创新机制和准公共机构的体制使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获得了特殊的生存和发展机遇。
②制度性产品。
如今,不少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取大量的政府投资,成为政府的大规模采购品,政府并不要求这种制度性投资的产品或采购品短期内有多少直接的回报,其作为重要政策工具的社会性与当初发展高新区的初衷也大不相同,可以说,孵化器和高新区是两种不同的制度性产品。
卵化器全流程专业服务运作
③制度化服务。
科技企业孵化器享有特别的法律地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特别立法或政府文件的形式,支持和保护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先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得以有组织地为本土和回归本土的创业者提供公共的、完整的、制度化的服务。创办新企业变得空前的容易,启动新创意和开展技术创新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拥护和支持。
④制度性目标和产品。
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实现明确的政府目标或者说是公共目标,即三大战略目标:创造并维持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创业环境;迅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批量生产企业、批量提供就业。其中,企业、企业家、提供就业被很多人认同为孵化器生产的公共产品。
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孵化器诞生到今天,体现上述四大制度性特征的制度性框架不仅没有弱化,还有日益增强的趋势。
5.我国孵化器的基本类型。
我国孵化器正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发展时期,也称为中国孵化器第二次创业时期,持续时间在20~30年左右,主要特征为从向在孵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逐步过渡到为创业者的直接服务、专业化发展、创业投资、网络化发展、盈利性发展、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上。
全球化发展时期,或者叫做第三次创业时期,跨国公司、多国政府和跨国投资机构的支持,依托全球资源对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发明进行跨国孵化是其主要标志。
形式多样化。不仅有综合性的创业中心,而且发展了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海外创业园等。如今有依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的58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依托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立了5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提供创业的全程服务;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创业园。
功能专业化。兴建一批以中小型的软件开发企业为主要培育对象的软件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北京医科大学医药孵化器、北京863软件孵化器、北京北内制造业孵化基地、北京新材料孵化器、陕西杨凌农业专业孵化器、天津塘沽海洋技术专业孵化器等一批专业技术孵化器投入运营。
投资主体多元化。商业性孵化器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管理体制从事业型为主向企业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重模式转变。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创建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北京为例,在2014年统计的130家孵化器中,大学投资的孵化器为55家,国企投资的孵化器为17家,民营企业投资的为10家,政府投资的为37家,国外公司投资的为10家,其他孵化器为13家。
组织网络化。为了促进孵化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企业孵化器的工作组织网络也应运而生。1993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组织,至今已拥有1000多家正式会员,每年都举办研讨、交流活动,并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系。设立在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心城市、连接本城市各类型孵化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立;中西部12个省市、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先后建立了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
1.平面化发展模式,孵化功能明显不足。
我国投资界有一个现象:一旦某个行业有商机,投资者蜂拥而至,导致投资热。孵化器也不例外,在政府的号召下,各地孵化器犹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投资力度很大,寄予的希望也很大,但是数量型的扩大,发挥的效果并不好。
2015年我国企业孵化器有3500多家,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各地区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质量良莠不齐,孵化效果差异明显,其中一个原因:没有充分估计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市场规则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根本不能适应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大批孵化器功能落后,孵化出来的企业没有市场生命力。
国家级孵化器发展迅速
为什么要建立孵化器?这是因为不少创业者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好的创意、好的技术、好的项目不能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而孵化器可以帮助这些创业者度过创业初期的危险期,培育出适应市场竞争的新企业。
企业孵化器要为新企业提供“自生存力”,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竞争,在创业初期提供优惠的办公场所、创业经验分享、市场竞争套路,深度整合稀缺资源,各种配套措施成为新企业发育的基本条件,培育企业家具备市场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还停留在初级的甚至粗放的阶段,无论是孵化器功能设计还是资源跨界整合平台,均没有按照移动互联网环境来设计与运作,孵化质量都不高,甚至有的只提供物业条件,收取租金,创业过程的风险没有化解,创业者面临的市场难题没有办法解决,资源瓶颈没有消除,商业模式没有形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艰难。
从创业者角度看,创业初期最需要的支持不仅是资金,还有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创新,也就是明确谁是最终的消费者,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到底由谁埋单。如果不能形成创业闭环,只进入单纯的烧钱模式,肯定没有前途。
因此,孵化器的最大功能应该是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建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业闭环,才有可能让好的创意转化为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市场利润,新企业才会具有初步的市场竞争力,度过最初的危险期,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
2015年我国各类型机构与孵化器结合的效果
2.要提高孵化器的运行效率,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快速孵化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不少孵化器具有政府背景,多由各地的科委、高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或高校投资兴建,主要依赖财政扶持来运作,主持孵化器运营的管理人员也大多具有政府背景,甚至是公务员。孵化器的运作性质与事业单位性质相类似,孵化器的运营缺少有效的、标准化的、规范的制度、机制;不少管理者缺乏市场意识,也没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本身定位不准、发展目标模糊、员工素质偏低,甚至个别经理人寻租行为、职责不明、服务效率低下等,这些均会导致孵化器的功能下降,不可能孵化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企业。
3.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滞后,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特别是融资能力偏弱,成为孵化器的一大瓶颈。
孵化器的融资问题要解决五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孵化器自身运营的资金,二是入孵企业的融资,三是产业链形成过程的融资,四是孵化器功能提升的融资,五是孵化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融资。
各地政府在企业孵化器的创建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孵化器的发展制定扶持政策,注入财政资金,但是,单纯的财政扶持并没有形成自循环系统,输血式的模式肯定没有出路。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孵化器陷入发展困境,自身收入有稳定的来源,主要来自孵化器所提供办公场所的租赁金,成为一种物业模式的孵化器。不少孵化器严重依赖财政补贴,虽然企业孵化器的定位是非营利机构,但孵化器的成熟发展总要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不能长期依赖财政扶持。因此,孵化器应当积极构建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形成强大的自创能力,具备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跨界资源整合平台。
目前,孵化器的主要孵化对象为科技型企业,科技型研究人才往往没有市场意识,也不熟悉市场规则,对于如何参与市场竞争更是一头雾水,在此情况下,孵化器的一大任务就是尽快培育创业者的市场竞争意识,熟悉市场竞争规则,按照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要求,培养最基本的竞争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再好的科技项目也会被市场吞噬。
4.孵化器自身能力有限,但是孵化的企业要求很多。
孵化器的政府背景,限制了孵化器的市场化功能。孵化器自身资源单一,基本上只是提供场地、公用设施和少量的启动资金,但在产业链构建、商业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然而新企业往往最需要孵化器提供这些市场功能,只有具备了这些市场功能,新企业才有可能度过创业之初的危险期,这一矛盾构成一个难题。孵化器应尽快完善自身功能,尽快从政府型转化为市场型,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市场化孵化,才有可能培育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新企业。
5.国际市场环境快速变化,需要全面提升孵化器的整体功能。
孵化器培育的新企业,要进入市场经济轨道,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规则。因此,孵化器要根据每个行业、产业的竞争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孵化,构建新企业的文化基因,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过程往往十分复杂,需要高超的专业能力,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企业。
创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如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创业者类型复杂,创业面很广,涵盖高科技产品到传统产品的各个领域,只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创业成功。正因为创业的范围很广,创业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孵化器必须有强大的孵化功能,才有可能将各类创业者培育成优秀的企业。
1.哲学有一个著名理论:中介理论。
对于事物的发展,列宁指出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发展是事物简单的增加或减少,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这是一种机械论;另一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辩证统一,发展的过程是指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
量变的依据是序,量变的过程是序的增加或减少,量变的一定程度是指序变,度是序变的表现,序变是量变到质变的中介,是质变的依据,人们正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精彩的序以及序变来描写、反映、说明量变以及量变是如何引起质变的。
统一物分为两个部分,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不能简单化,而应该更深刻地理解为相互对立的因素、方面或者倾向,在构成统一物时或者在演化过程中,只有通过相互作用或作为中介才能依存和联系。而中介或相互作用不同于部分本身,由此出现的多极差异,正是导致统一物或过程所具有的统计规律。
2.企业孵化器是中介性的智能服务体系。
企业孵化器是专业化培育新企业的新系统,是为科技型企业、文化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的诞生而设计和运作的市场体系。其中的“体系”二字特别重要,这是一个“中介性体系”。
企业孵化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可以盈利的“特殊中介服务机构”,关键是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服务模式,将孵化的企业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这里,跨界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孵化器的一个客观标准,将培育的新企业的数量与质量作为检验孵化器的核心指标,按照市场规则衡量孵化器的孵化功能。这一新机制要求孵化器具有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具备新企业基因构建能力,将一个个好的创意转化为好的产品或服务,开拓大市场。因此,孵化器要成为一个资源跨界整合平台,要变成最集中、最有效、最佳组合的资源整合器,需要具备通往官、产、学、研、银行、风险投资的广泛渠道和网络,还要具备自我繁衍、自我发展和孵化新企业的能力。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以咨询和中介为根本手段的高级智能服务产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智慧,以团队、个人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和全程服务;智能服务的结果自然是智能资源的外化,尽可能多地为在孵企业开拓、挖掘、配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在内的大规模的咨询服务和经纪、融资等中介服务都在此之列。
2014年我国区域孵化能力评价指标总体排名
3.协同整合全社会稀缺资源,产生跨时空的资源集聚增值效应。
一是国家战略落地问题。孵化器要为全社会培育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企业,为完成这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国家战略,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设计,按照当今时代的要求,设计最基本的孵化功能,才有可能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棘手问题,成为创业者开拓事业的乐园。
二是战略定位问题。目前部分地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定位出现偏离,有的将其作为争取优惠政策的工具,有的将其作为政绩工程,导致部分地区的孵化器建设规模很大,但服务始终跟不上。
三是产业链全流程的服务协同。孵化器给创业者提供的很多服务是无偿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必须由政府买单,但是部分地区的政府补贴等系统扶持政策不到位,很多孵化器面临生存问题,只能把场地房屋出租给当地的大企业,或通过招商引资来维系生存,与孵化器帮扶科技小企业的内涵背道而驰。
四是税收导向问题。部分地区给孵化器强行摊派了招商引资指标和较高的税收任务,但单纯靠创业者,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难完成这些硬指标。今后,要从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战略高度,正确看待创业者的社会贡献,专业化、系统化、全流程、市场化地提供孵化功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企业。
4.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稀缺资源整合平台。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孵化器,要建立面向世界大市场的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加强与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入孵企业间的资源协同、集成、互生、互补,关键是创新资源集聚功能,使孵化器成为吸引全球稀缺资源的集聚器,才有可能为创业者提供最佳的发展环境。这里,高校专家资源特别是著名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将是我国孵化器的第一战略资源,要打通高科技成果与创业孵化平台的连接点,形成直线化运作轨道,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好企业。
5.建设国家级创业孵化的云计算中心,利用云计算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战略层面的精准指导,规避创业过程中的市场陷阱。
现代市场竞争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精准锁定消费者成为商界的一大杀手锏。目前,创业者大多是90后,他们具有现代科技意识,但是要每个创业者进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并没有相应的条件,这就需要孵化器的大力支持。孵化器应按照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市场进行精准化的大数据支持,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体系,增强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建立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孵化器要提高孵化功能,其中一个必要元素就是导师服务,只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才有可能从战略高度规避创业过程的不少风险,特别是致命的错误,否则,再多的投资都会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