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兴杰
GREAT ARTICLE登坛论道
森林康养新业态的商业模式
文/吴兴杰
本课题主要研究森林康养的商业模式,从市场角度分析森林康养是否可以形成一种新颖的、有价值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可以形成内在的经济循环系统,是否可以自动产生经济增值系统,是否可以具备利润源泉功能。如果具备这些功能,森林康养的商业模式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相反,如果不具备这些功能,森林康养的商业模式就面临挑战甚至失败的风险。本课题研究属于理论探索型分析,因为我国森林康养还未形成一个新业态、新产业,所以商业模式探索也只能建立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论证其科学性与实施的可行性。
人类从森林走来。300万年前,人类刚刚与动物界分离时,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园,“走出森林”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起点。如今为了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健康乐园,我们又“回归森林”,这一轮回具有特殊的人文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一节 什么是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正在国际上流行,德国是森林康养的鼻祖,日本、韩国的森林康养已经比较成熟。我国的森林康养正处于产业萌芽期,作为面向13亿人口的大健康产业,我国的森林康养应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巨大的天然康养场所,是大健康产业的最佳天然载体,可以创造多个社会功能,条件成熟后可以构成新的产业集群。
森林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是最珍贵的天然资源。森林的自然功能十分突出,发展森林经济也比较火爆,但将森林与人类健康结合起来却是一件新鲜事情,这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森林康养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森林康养并没有一个清晰、科学、准确的定义。从产生历史和现实意义来看,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健康美味的森林食品、深厚浓郁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延缓生命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养生等服务活动。
森林康养是借助森林天然资源的多维度功能给予人们健康并据此诞生的新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生态经济意义。
森林康养的核心概念是其身心健康功能。为什么森林具有特殊的身心健康功能?森林的特殊自然性质产生特殊的功能:人们在茂盛的森林里融入大自然之中,感受森林环境下的特殊心灵体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彻底放松精神世界,获得愉悦的心情。“精神盛餐”是森林康养的一个特殊功能,也只有在森林里才会有这一独特的感受。森林还可以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物质——植物杀菌素(芬多精),这种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明显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具有特殊的医学功能。正因为具有这一特殊的疗养功能和医学功能,森林才让现代都市人迷恋,吸引他们回归。身心健康功能是森林康养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而森林康养的其它功能,将与其身心健康功能完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维度的、超时空的、大范围的、深层次的大健康产业链。
第二节 康养产业的起源与现状
国际上森林康养的发展如火如荼。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森林康养,又称“森林医疗”,其重点在医疗环节的健康恢复,德国公务员被强制性地进行森林医疗,成为一项国策,结果让人意外:德国公费医疗费用下降30%,每年节约数百亿马克;公务员的生理指标也明显改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这一数据得到德国政府的高度认可,森林康养因而受到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森林康养在日本叫“森林医学”,重点是医学方面的健康保健。日本的森林康养比较发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日本的国民教育素质比较高,在理性健康方面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对森林康养的接受度比较高;二是日本森林比较发达,森林覆盖率高达62%,而我国仅为21.63%,相差可谓悬殊;三是日本消费能力比较强,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健康消费支出,这是森林康养的市场基础。
目前,德国的森林康养并不规范,没有真正形成新业态、新产业,市场化进程并不显著。日本森林康养基本上在民间,没有上升到政府层面、国家层面、产业化层面,没有纳入全社会的主要产业范畴。
第三节 森林康养的医学价值
为什么森林康养具有特殊的医学价值?因为森林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可以产生特殊的医疗功能。
全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
2005年9月日本长野县饭山市进行了一项森林康养实验,实验对象是12名在东京工作的37~55岁的男性公司职员。这12名男性在森林浴后的第二天,体内杀死癌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度即NK活性上升26.5%,第三天上升了52.6%,他们血液中的NK细胞数、抗癌蛋白质数量均明显增加。研究发现,从树林中散发的植物杀菌素(芬多精)舒缓了人体的紧张,使得抑制NK细胞机能的压力降低,从而增强人们的抗癌能力。
人本身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在森林里,人的生理系统朝着健康的方向变化,表明森林康养是具有严格医学意义的新兴的医学分支,对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特别是预防癌症这一人类第一杀手,具有特殊的医学价值。
第四节 森林康养的时代背景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三个里程碑:第一个是平衡饮食,第二个是有氧运动,第三个是心理状态。森林康养的兴起,是有氧运动的创新和心理疗养的新发明,也有利于平衡饮食,这是森林康养的国际意义,完全符合《维多利亚宣言》的本质要求。
森林康养的诞生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属于21世纪人类先进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手段,具有无比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医学维度看,森林康养属于一种先进的医学理论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医学理论,往往把人们当做一个被动者,当身体出现病态后才进行医疗,这种医疗方式属于被动型、抢救式、高风险的“生命赌博”,因为一旦身体病入膏肓,无论多么先进的医疗手段都是徒劳的。人们为什么不提前进行健康预防,而非要等到疾病危及身体基本功能时才选择被动医疗呢?森林康养的一个医学意义就是改变医疗观念,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从消极型转变为积极型,从高风险型转变为低风险型。这一医学观念的转变相当深刻,成为21世纪先进的医学理念。这是森林康养得以发展的医学基础。
近现代社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市化迅猛发展,世界城市化率从1800年的5%提升到2015年的50%,发达国家突破70%甚至80%,我国提升到53%。但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高强度、高密度、高压力、低质量的生活,使人们时时刻刻都倍感紧张与压迫,心理压力倍增,心理疾病迅猛增加,亚健康人群快速增加。我国至少有80%的人群属于亚健康,真正健康的人还不到20%,表明我国13亿人口中至少有10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这是相当严峻的社会问题。怎么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或许可以解决一时,但是不能解决根本。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心理疾病,药物根本不能解决。怎么办?唯有寻找一片生活的净土,让人们心灵得到放松,而森林康养将是最好的现实选择。城市里的人们走进宁静的森林里,心情会一下子变得舒坦,精神处于轻松状态,心理疾病就会逐步消除,森林氧吧的特殊功能也就显现出来。如果人们每个月能在森林里度过一周,每年进行12次森林康养,亚健康状态将减轻,心理疾病也将得到根治。森林康养与城市化发展具有高度的跨界相关度,养生需求将是未来最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是都市居民的头号需求。
目前我国精神类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其中,严重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人,精神类疾病成为全社会的“头号杀手”。之所以出现如此严峻的精神问题,根源之一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不幸事件太多,人们受到的打击太大。森林康养将从精神层面彻底放松人们的心情,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感受幽静环境的美妙,这种生理治疗方式,也许是治疗精神病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初期的精神病患者来说,将是心灵层面一次难得的修复、休养、滋润,从而消除本来并不严重的精神疾病。这是森林康养的一大社会价值,也是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个特殊贡献。
老年社会的到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的国家,养老将成为一个社会难题,不少城市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地政府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养老模式均面临不少问题,而森林康养将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提供一条新途径。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活到89岁,是因为他特别懂得保健:第一,爱好运动;第二,爱吃蒸发糕,注重粗细粮的搭配;第三,爱好旅游。
森林康养是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新事业,其主要社会职能是养生养老。广大市民的切身需要,将为森林康养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第五节 森林康养的产业发展
森林康养首先以人的生命意义为基础,自然地集聚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涉及到土地、房产、旅游、税收、交通、医疗、保险等多个政府部门,也融合了养老、养生、旅游、文化、体育、体验、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化,足以形成一种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诞生出一种新业态——森林康养产业,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森林康养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业态、新产业,根源是森林康养具有强烈的医学意义,即生命意义,这是其他健康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社会价值。医学的本质是人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是人的最大需求,问题是传统意义的医学思想根本不能解决当今社会的生命问题,而森林康养创新医学思想,让被动化为主动,机械转化为灵活,在森林中进行生理与心理的康养,具备医院所不具有的医疗功能,人们感受不到医院的压力和紧张,也不会产生厌恶感和压抑感,反而心情愉快、心灵放飞、心旷神怡,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样的医疗方式完全是一种享受。森林康养是一次医学革命,也是人类健康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让传统意义的医疗手段升级到心理保健与心灵净化的新境界。因为森林康养具有医学革命的伟大意义,有严格意义的医学价值,所以会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接受。这是森林康养可以培育出一个新业态、新产业最深层的社会根基。
森林康养不仅具有生理医疗的自然功能,而且还具有广泛的市场经济功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一切活动均属于市场经济范畴,森林康养需要投入相关产业,包括养老、养生、旅游、文化、体育、体验、休闲、娱乐等高水平的服务业,这些产业一旦集聚在森林这一天然载体上,就可以构成一个高度密集而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集群,互补互生,协同发展。森林康养的市场功能,可以培育出超大系统的产业链、产业网、产业集群、产业基地。
近期出台的中央6号文件明确了国有林区“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并将“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国有林区的基本职能。目前四川省对森林康养进行先行先试,这不仅是一个优化利用森林资源的新创举,也对推动我国的大健康产业、促进我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占领支点,完全符合习总书记关于实行全面经济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节 森林康养的市场含义
森林康养可以培养一个新业态、新产业,无论是产业链源头,还是源中、源尾,均可以自动形成严密的、协同的新型产业链。所有的森林康养项目投资均可以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这是森林康养产业最大的商业意义。森林康养是一种高水平的、多维度的、新鲜的健康服务方式,能发挥传统健康方式根本不具有的新功能,这是森林康养得到广大消费者喜欢的根本原因。
森林康养能够解决目前社会的三大难题:养老难题、资源配置难题、国民体质难题。我国存在未富先老的现实问题,创新养老模式需要全社会努力,森林康养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养老的缺陷,开拓一种新鲜的养老模式。资源配置一直是一个社会难题,将森林这一天然资源配置到现代社会的大系统之中,发挥其天然的养生养老功能,又可以自动形成新型产业链、产业集群,将带来我国多个行业、多个产业的全流程协同与发展。国民体质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根基,城市化带来了生命质量下滑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未来10年、20年我国国民的整体体质也许会出现历史性断裂,积累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没有实质意义。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国民体质的整体增强是一个政治任务。
森林康养是地方经济转型的方向,培育现代生态经济方式,将原本天然的森林资源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解决就业、培植税源、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贡献。
大健康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的领航者,可以率先培育出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元的大产业。
森林康养可以提升人们的生命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运作平台。
森林康养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个先进业态,适合21世纪的世界市场环境,适合全球72亿人的健康需求。
第二节 森林康养的需求分析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话题,目前我国至少有8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至少30%的人群属于亟待医疗保健范围,至少有3亿人需要医疗保健,这是森林康养产业最基本也最可靠的市场基础。目前我国每年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亿。森林康养的生命意义非常突出,完全符合21世纪人们回归自然、追求生命质量的心理需求。
1.疾病类人群。
这是森林康养首先要满足的特殊人群。在我国,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数量非常庞大,预计有4.5亿人。混乱的生活方式是三高人群大量出现的根源,其饮食、锻炼、休息、睡眠、精神等方面没有科学化、合理化、理智化。传统的药物治疗的方法对三高人群来说效果很差,不能治本;森林康养则从改变三高人群的生活方式入手,在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下,利用食物调节、睡眠调节、休息调节、锻炼调节、心情调节等综合手段,让三高人群回归大自然,顺其自然,吃得健康,提高睡眠质量,心身愉快,精神兴奋,从根本上增强三高人群的免疫力。其实,不少疾病均由人类免疫力下降引起,通过森林康养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于构筑起一道预防疾病的牢固长城,这种积极预防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因此,通过增强疾病患者的免疫力,森林康养可以大大降低疾病患者的痛苦指数,具有强大的医疗价值,而这正是疾病患者最需要的科学调养方式。
2.亚健康人群。
亚健康是现代社会的通病,也是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问题。俗话说:“好人常有三分病。”不少疾病来自亚健康,亚健康往往导致重大疾病的爆发。因此应从源头消除疾病的根源,防止各类疾病的爆发。其实,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们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疾病并没有呈现出压倒性趋势,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期,投入的治疗成本和生理上的痛苦度都很小,还可以提前消除重大疾病隐患,挽救生命。从这一层面上讲,亚健康的生理保健是现代人的头号任务,其中最急切的任务是改变人们“亚健康=健康”的认识误区,改变这一错误观念和思想非常重要,这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的思想基础。
2014年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身体状况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叫苦。”其实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其免疫力还处于强势地位,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健康保养,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森林康养作为一项新型的保健方式,从增强自身免疫力角度入手,从根本上提供坚实的预防功能。非常适合亚健康人群的身心调养和恢复。
3.养生人群。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一切。养生需求将是现代人最强烈的需求,谁都希望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这不仅包括生命的长度,也包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如今不少人的养生方式存在误区,最明显的一个误区就是单纯依靠养生食品,特别是所谓的保健品,而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养生模式。
森林康养是一种全系列、多形式、多工具的养生方式:一是森林食品,让人们吃到纯天然、在城市中很难吃到的食物;二是森林体验,让人们在森林中获得特殊的锻炼,体验森林的宁静、森林的景观、森林美妙的生态系统、森林里的攀爬锻炼、森林的睡眠方式、森林的漫步方式等,这些在城市中无法实现的体验方式将是养生的最佳工具;三是休闲方式,创新和改变休闲方式,将文化、旅游、修身养性等结合起来,使人们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提升自我的修养水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事业的使命感。这些养生方式将是高水平的养生创新,远比单纯依靠养生食品高级得多,效果也会好得多。
4.养老人群。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城市养老成为一大社会难题,预计我国目前1.5亿老人需要养老,城市养老人群难以保障。森林康养将提供一种新颖的养老方式,给有经济实力的老人群体提供最舒适、最健康的养老条件。老年人喜欢宁静的环境,森林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森林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不少老年人的心愿。
5.旅游人士。
旅游成为大众化行为,我国每年的旅游人次超过8亿,其中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人们喜欢到森林中旅游,体验特殊的森林旅游,这是森林康养的社会基础。喜欢森林旅游的人士,将是未来森林康养的主要人群之一。传统意义上的森林旅游,大多是走马观花,时间比较短,医学价值并不大,健康恢复功能也不大,不能纳入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程序,也不能形成完整的森林康养产业链。森林康养必须严格遵循医学规律,才能从生理指标上真正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为期一周的森林康养才有可能大幅度地改善人们的生理指标,将人们从亚健康状态调整到基本健康状态,如果能坚持两周以上,医疗效果会更好。
6.爱好锻炼人士。
锻炼是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森林康养将提供一种森林环境下的锻炼方式,人们在森林里可以开展各类锻炼活动,比如在树木之间的索道上攀走,这对人们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不仅可以锻炼体魄,还可以修炼心灵、倍增勇气,可以成为锻炼人士最喜爱的锻炼方式。
森林行走锻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森林步道有硬道路、软路、石子路、泥泞路、斜坡路等各种方式,人们行走在不同的森林步道上,取得的锻炼效果不同,心境也不同。
7.修行人士。
森林康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性质的心身康养。比如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修行人士在森林里进行禅宗文化修养,将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
中国道教之所以将修道场所选在名山大川,根源之一是发挥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下的修身功能。森林康养的真正鼻祖在中国,就是因为道教文化。如今现代人追求高素质、高品位、高品德,最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里修身养性,森林康养正好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必将得到修行人士的青睐。
8.家庭幸福需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满幸福是所有人的最大希望。森林康养可以提供最令人满意的家庭幸福方式。森林康养基地可以满足一家老小各个年龄段的特殊需要:老人可以欣赏森林宁静的环境,感受禅宗文化的魅力,在富氧环境里放松心情,回顾人生,分享幸福;中年人可以进行森林锻炼项目,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还可以在放松的心情中总结事业、感悟人生、理清思绪;小孩可以在森林环境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人生信心和勇气。总之,森林康养的各类活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成为家庭幸福的一大源泉,必将受到家庭的欢迎,成为一家人出游的最好选择。
第三节 森林康养的经济内涵
森林康养具有三重性:一是生命意义,增强健康是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二是经济意义,森林康养的所有服务均属于市场经济行为,以创造新价值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三是社会意义,森林康养可以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增强民族体魄,增加社会价值。
森林康养的经济意义十分明显,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方式,森林康养的内容正在扩充之中,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将从目前设计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中全面延伸到新的高度,这一市场化进程是森林康养产业的自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从萌芽状态到初创时期、再到发展时期、成熟时期的市场过程。若我国从现在开始进入森林康养产业的萌芽期,预计两三年就可以顺势进入产业初创期,五年左右进入产业蓬勃发展期(2020年),十年左右进行产业成熟期(2025年),从而形成一个超万亿元的新型产业链,带来数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就业机会,这是朝阳产业的强大生命力。
目前我国拥有2.08亿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1.63%,森林康养快速崛起,可以成为新常态下的一个新业态、新产业。森林康养产业的生态经济模式十分先进,依托森林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净土”,可以集聚养老、养生、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育、保健等各个关联产业,快速地集群化、基地化、规模化,培育数万亿甚至更大的产业规模,这一新业态、新产业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遇,可以培育出类似于房地产市场这样的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产生巨大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一节 森林康养可以融入的产业外延
森林康养是当今时代最先进的一种大健康服务方式,以人们的生命为轴心,开展的各类相应专业化服务,因此,森林康养可以融入的产业非常多。这里,可以按照产业链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
1.处于森林康养产业核心圈的产业:医学意义上的生命保护类产业。
医学意义上的生命保护类产业是森林康养的本质规定性,也是人类社会需要森林康养的根本原因。在德国诞生的森林康养,其本来意义就是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日本的森林医学也是这一层意义,因此森林康养最先拉动的产业是涉及到人们生命保护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人们崇拜森林康养,就是希望借助森林这一大自然馈赠的礼物,使生命力得以增强,提升生命质量。例如,森林康养过程中的医疗手段、治疗理念、疾病预防思想、亚健康消除工具、心身健康恢复方式等方面,均可以开展各类医学意义的专业化服务。这是森林康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也是其他大健康产业所不具有的专业优势。
2.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二圈的产业:养生类服务。
最近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齐伯力教授称北京有两个冠军:一是高血压冠军,二是高血脂冠军。现在,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30~50岁,而国际标准认为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7倍者为长寿,也就是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75岁之间,为什么没有达到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看不起保健,这个问题在我国非常严重,虽然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多数人老死而少数人病死应成为常态,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根源于养生文化的缺失,人们不重视平常的养生。因此,今后的养生问题会成为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也将成为最火爆的产业,而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鲜的养生方式,必将得到人们的青睐。今后,森林康养开展的养生服务,包括有形的服务,如运动、饮食等;也包括无形的服务,主要是理念、思想、观念、意识、意志等方面的服务,改变人们错误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是森林康养的延伸服务项目。
3.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三圈的产业:饮食平衡服务。
所谓平衡饮食,包括饮和食两大类。目前社会上的一大误区就是乱饮乱食,不少年轻人认为最好的饮料是可口可乐,其实可口可乐在美国和国际上都得不到承认,它只有解渴功能,没有任何保健作用。真正的保健品应该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而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保健品。国际上定出了6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绿茶的保健作用很多,绿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抗癌功能,如果每天喝4杯绿茶,癌细胞就不会分裂,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绿茶含有氟,可以坚固牙齿;绿茶含有茶甘宁,可以提高血管韧性。红葡萄皮上有“逆转醇”,具有抗衰老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酸奶可以维持细菌平衡。骨头汤里含琬胶,可以延年益寿。喝蘑菇汤可以提高免疫力。食的问题,亚洲金字塔最好,因为人体需要弱碱,而谷类、豆类、菜类是最好的食物,凡是健康国家都是蔬菜、水果的消耗最大。谷类第一是老玉米,美国医学会做了普查,发现原始的美国人、印第安人没有一个高血压,也没有一个动脉硬化,原因就是食用老玉米。森林康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入研究平衡饮食服务,让人们在享受森林氧吧的同时也能够科学合理的饮食,从吃这一方面提高健康水平。
4.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四圈的产业:体验运动类服务。
生命在于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森林康养中可以体验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适合各类人群的不同锻炼需求。
5.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五圈的产业:文化类服务。
森林是一个非常宁静的环境,在这里学习读书是一种享受,人们可以在宁静中融入知识的海洋,而这一读书品书的过程将是心身的一大修复,从而提升思想境界。
2001-2014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6.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六圈的产业:娱乐类服务。
森林康养的一大目的是修身养性,娱乐是心灵碰撞的工具,高雅的娱乐方式将是人们最喜欢的追求幸福的方式。
7.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七圈的产业:交通类服务。
森林往往在农村,特别是山区,远离城市,人们到森林去康养,需要现代交通工具。
第二节 森林康养可以融入的产业内涵
森林康养产业具有高度的集合力、集聚力,形成类似于原子核式的产业链。这里,森林康养的相关产业可以构成一个产业逻辑链:
处于产业逻辑链起点的是医学类专业服务产业,正在因为这一专业服务,森林康养才会诞生;处于产业逻辑链中间的是体验类服务产业,森林里开展的各类体验活动,均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处于产业逻辑链终端的是文化类专业服务产业,将森林康养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人们在森林中康养,收获的不仅是看得见的身体强壮,还是看不见的思想观念创新、意志品德提升、心理健康、心灵优美,成为一个体魄健壮又修养素质高的健康人,这是森林康养的一个创新,也是未来人们所希望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森林康养可以培养的产业链、产业网
森林康养涉及的政府部门很多,发改委、林业、卫生、民政、国土、教育、旅游、体育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涉及到土地、房产、旅游、税收、交通、医疗、保险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相关政府部门要开展专题研究,制定诸如立项、规划、国土、林业、税收、金融等配套政策,尤其要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和运营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培育现代产业链、产业网,发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生、养老、文化、娱乐等现代智慧服务。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具有新的商业模式,即:借助地方政府的资源,建立国际资源合作的机制面向全球消费者进行高端化的康养服务。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
森林康养产业是以天然森林资源为依托而形成的以养生养老为主线的大健康产业,其与传统大健康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借助了森林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从而创新了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品质,实现了自然资源与市场资源、社会资源、金融资源、政府资源等各类资源的跨界整合,形成了新鲜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健康产业链。
森林康养产业的商业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提前锁定森林康养的最佳群体,以定制服务为主体开展健康型商业活动,建设高水平的森林康养基地,提供专业化的康养服务,在创新大健康服务方式基础上获得森林康养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
这一商业模式的关键点:
一是市场需求分析与目标人群锁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提前锁定目标人群,这是森林康养产业成功的关键点。谁是森林康养的最佳需求者,分布在什么社会阶层,从事什么职业,消费习惯是什么,消费能力如何,消费方式怎么样,身体健康状态如何,健康细分要求是什么,消费时间多少,只有这些信息数据化、定位化、精准化、动态化,才有可能确保森林康养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森林康养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高端消费人士和部分中端消费人士,也就是具有保健要求、养生需求、养老愿望的富裕人士,他们具备相当强的消费能力和健康动机,需要提供面向他们的专业化、高水平、深度化的森林康养服务。普遍大众群体作为补充类消费对象,也要提供面向他们的普通级的森林康养服务。
今后可以借助国家、政府的资源,让政府官员、国企特别是央企成为首批消费者。借助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把森林康养基地列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疗养的地名录,将职工的生态教育和减灾急救教育引导到森林康养基地进行。推动医保卡适用地延伸到森林康养基地,方便老人异地就医。
二是服务方式创新。森林康养产业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针对性要强,在服务细分上下功夫,提供高、精、尖的专业化健康服务,以最终服务效果为检验标准,保证服务品质,产生良好的口碑。
创新大健康的专业服务产业链。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多产业互补化、互动化构成的现代产业链,对进入森林康养基地的顾客,最好提供一揽子的服务项目,让顾客感受到各类森林康养服务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从生理上、心灵上、精神上等多个维度得到完美的享受。
三是财务分析精准化。精细分析运营成本,把握产业利润率,核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可以采取等级制与会员制结合方式,将森林康养服务项目分高、中、低档次,收费标准等级差异化,以会员为主要群体,实现长周期优惠政策。其中关键是建立量—本—利财务模型,分析每个森林康养基地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创新成本,核算最低消费量,制定灵活的、有弹性的、季节化的收费标准,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也要将其他健康类服务的收费标准作为一个参考系。
四是市场开拓。作为一种新鲜的大健康产业,森林康养并不被消费者知晓,也不被真正理解,要采取各种市场策划手段和工具,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论坛、峰会、交流会、座谈会,形成精准化的市场宣传态势。
第二节 森林康养的商业运作分析
森林康养是典型的商业行为,属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投资方式,所有森林康养的承担者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市场法则进行商业化运作。现实问题是所有的投资能否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森林康养的企业化运作能否形成正常的市场运作机制,如何在社会效应、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和协同发展点,是森林康养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
1.森林康养的商业价值分析。
森林康养的企业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现代企业,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意义。
第一个特点是以自然资源为事业第一推动力。和农业依赖于自然条件一样,森林康养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建立在一片片的森林基础上,森林自身的商业价值也就成为该企业的第一价值源泉,也是该商业模式的第一特点。其他新业态、新产业诞生时,商业价值的形成过程往往从零开始;而森林康养的企业,其商业价值从一开始就有森林这一天然的基础,可以将森林的商业价值纳入市场经济轨道,进行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开发。
2001~2014年林业投资完成额与国家投资
第二个特点是生命的商业价值。森林康养的核心是身心健康,也就是围绕人的生命进行的商业活动。其实,人的生命没有直接的货币尺度,谁能说清楚每个人的生命到底值多少钱呢?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命,愿意投入的开支上限是其最大经济承受能力,如果针对富裕阶层,这一开支的具体数额就非常可观了,而这一点正是森林康养企业的最大利益源泉,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商业化开发痛点。森林康养的医学功能成为问题的关键点,森林康养不是简单意义的健康活动,而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的医学层面的健康活动,通过各种数据的医学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正是森林康养能够得到高端人士青睐的根源之一。
第三个特点是增强人们体质的经济循环价值。森林康养的商业分析,从广义上看涉及到增强人们体质带来的经济循环价值,人们在森林得到真正的康养,身体体质得到明显增强,带来的社会价值非常巨大。人们通过森林康养这一特殊的健康方式,显著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经济利益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经济循环系统正是森林康养的社会意义,森林康养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经济引擎,从人们的体质增强入手,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经济循环系统,可以推动全社会的经济进入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态势。
第四个特点是森林康养的需求很多。前面已经分析,从核心需求到外围需求,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的、科学的、大范围的需求网络,正是这一需求网络才有可能构筑森林康养的商业活动网络。
森林康养产业链上的各种需求,将会自动形成一个内在的逻辑链条,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推动力,成为一个特殊的市场有机体,这正是森林康养的商业模式创新。好比一棵棵树木可以组成一片森林一样,建立在森林康养这一事业基础上的所有需求,均可以自动构成一个商业活动有机体,相互之间有一个个自动构筑的内部市场链条,相互产生市场需求,层层推动,形成多圆圈化和金字塔式的市场组织,在相互循环中构成新的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
处于核心和塔尖的是森林医学类需求产生的商业利益,是森林康养的本质意义,也是最基础的利润源泉。
处于第二层级的是森林养生类需求,也就是以亚健康类需求为主的养生类服务,这一需求群体非常庞大,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
处于第三层面的是森林养老业的需求。针对高端人士的养老需求,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利润源泉。能够进入森林进行养老的人士,经济上比较富裕,政治上具有一定地位,因为森林本身具有稀缺性,不可能为社会上的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功能,只针对高端人士提供。这一稀缺性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处于第四层面的是森林运动类、文化类、休闲类需要等构成的普遍需求,这些需求在其他环境下也可以满足,但是不如在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下产生的效果好,比如跑步,在森林这一富含负氧离子环境下的深呼吸,对于肺部功能的增强十分明显,于是森林跑步可以成为一种收费运动,产生可观的利润。
处于第五层面的是森林大型社会活动。森林体育比赛、摄影比赛、航模比赛、攀爬比赛等各类大型活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利益。
处于第六层面的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可以带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
2.森林康养的企业化构造。
森林康养的所有功能能否最终顺利实现,关键是建立一个正规化、专业化的现代企业,只有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构造组织机构、制度、体制、机制、文化,才有可能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细胞。
3.森林康养的财务化构造。
森林康养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操作,一切操作均需要付出财务成本,在财务核算方面要建立一个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财务指标系统,核准森林康养所涉及的各种开支,建立一个精准化、数据化的财务管控体系,这是森林康养企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之所以投资森林康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期望的利润值。这一利润值可以是长远的也可以是短期的,既可以以10年、20年作为一个投资长周期进行大范围的利润分析,也可以针对3年、5年的投资周期进行利润预期分析。
构造森林康养的利润来源系统,是战略投资的关键环节,也是本课题最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森林康养能够挣钱?凭什么挣钱?能够挣多少钱?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战略投资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森林康养的量——本——利分析
森林康养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财务行为,所有活动均要纳入正规化、专业化的财务管控之中,要建立严密的、系统的、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首先要建立量—本—利分析,这是通用的财务分析模型,适用于森林康养企业。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5年可以培养成10万亿元的大产业。当然,每个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源,要建立严格、系统、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和机制,将各种投入进行财务指标数据化,按照财务规则进行精准化的财务分析,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制度,通过量—本—利模型精准把握最低成本线,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保证财务运作正常稳健。
1.森林康养企业的固定成本分析。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需要投资,各类森林康养的投资规模不尽相同,大型的森林康养基地,投资总额也许超过数十亿元,包括森林保护费用,维护费用,森林康养的医学设备,森林锻炼的设施设备,吃、住、行等方面的设施设备,通讯设施设备,交通条件提供等。不少森林往往在深山之中,修建高速公路的投资也比较大。
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数据,很难深入分析大型森林康养基地的投资回报率。今后有条件,可以将各类基础设施设备的投资进行细化,建立精准清晰的数据库,从而实现精细化的财务投资分析。
例如,某片森林距离城市并不远,交通方面的投资并不大,投资重点是森林康养基地自身的建设,那么,就可以将交通投资这一项目列为次要分析类别,重点分析森林康养基地的自身建设投资。相反,如果某片森林距离城市比较远,且还没有高速公路,修建基地时就要投资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交通方面的投资就比较大。
森林康养企业的固定成本:一是基地外围投资成本,如通往森林康养基地的高速公路建设,理论上这种投资不应该纳入企业的固定成本,因为这是一笔社会化投资,应当纳入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范围,采取PPP模式进行投资,今后凡是进入森林康养基地的车辆均可以收取费用,形成自身的盈利点。二是森林康养基地的自身建设投资,这是森林康养企业的固定成本范围,初步可以分为五大类投资成本:
一是森林康养基地的道路修建投资;
二是森林康养基地的吃、住、行等基础投资;
三是森林康养基地医学条件的投资;
四是森林康养的运动类、文化类、养生类、养老类条件的投资,这些投资均需要细化,形成一个系统的投资结构;
五是森林康养基地人员工资成本。
现在人力资源成本比较高,森林康养涉及到专业化健康服务,需要一批专业化人才,在工资待遇方面要有市场竞争优势,也就要承担比较大的工资成本压力。按照一个大型森林康养基地最低需求计算,高级专业人员5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资50万元,需要2500万元;中级专业人员20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资20万元,需要4000万元;初级专业人员40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资10万元,需要4000万元;普通的服务人员10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资5万元,需要500万元;管理人员5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资20万元,需要1000万元。初步计算,人员为800人,每年工资成本为1.2亿元。
2.森林康养基地的收费标准分析。
收费标准可以初步分为5个等级:
一是医学类服务收费,每人每天3000元;若以一周为一个医学治疗周期,每人每个周期的收费为2.1万元;严重病人需要三个医学治疗周期,每人收费为6.3万元。
二是养生类专业服务,每人每天收费1000元;如果是长年养生类顾客,每年在森林康养基地养生1个月收费3万元,2个月收费6万元,3个月收费9万元。
三是运动类、文化类、比赛类服务,每人每天收费800元;如果这些活动每次按照3天计算,每人收费2400元。
四是养老类服务,每人每天收费500元,全年为18万元左右。
五是旅游类服务,每人每天收费300元。
3.大型森林康养基地的财务收益分析。
处于森林康养产业核心圈的产业:医学意义上的生命保护类产业,这一类服务是森林康养的核心和支柱。将目前医院的相关病人转移到森林康养基地,进行针对性的医学治疗,是森林康养基地的最大盈利点。可以按照医院的收费思维方式和收费标准进行制定,而病人也能承担这一治疗费用,从而形成可观的利润点。如果一个大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可以治疗此类病人1000人,每人每年按照3个治疗周期计算,可以收费6.3万元,1000人可以收费6300万元。
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二圈的产业:养生类服务。这类服务的内容比较丰富,收费标准还可以细化,以每年接待1万人次、每人养生1个月计算,每人收费3万元,1万人次可以收费3亿元。
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三圈的产业:饮食平衡服务。这类服务的收费标准非常复杂,要根据每个饮食的类别、档次进行细化,初步计算,每人每天消费为1000元,每年可以来的顾客为5万人次,可以带来的消费为5000万元。
处于森林康养产业第四圈的产业:体验运动类服务。这类服务的对象比较广泛,热爱森林运动的人士很多,每年可以组织多次大型森林比赛,按照每月组织一次计算,每次500人,每次3~5天,每天收费800元,每次每人可以收费2400~4000元,每月可以收入120万~200万元,全年可以收入1.44亿~2.4亿元。
初步分析,一个大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总收入为5.5亿~6.5亿元,总成本预计为3.5亿元(其中,工资成本为1.2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3亿元,经营费用为5000万元,管理费用为1000万元,市场开拓费用为1000万元,财务费用500万元,科技创新费用2500元)。按照这一财务预算分析,大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利润为2亿~3亿元。
4.中小型森林康养基地的财务收益分析。
总体来看,大型森林康养基地与中小森林康养基地的最大区别:森林自身的规模与性质不同。北方和南方的森林自身的功能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地理因素十分明显,小气候的影响也比较大。
从面积上初步界定:森林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为大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最大服务总收费为5.5亿~6.5亿元,总成本为3.5亿元,利润为2亿~3亿元。
森林面积在500亩左右的为中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最大服务总收费在4亿元左右,总成本在2.8亿元左右,利润为1.2亿元左右。
2020~205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及森林覆盖率预测
森林面积在100亩左右的则为小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最大服务总收费为2.5亿元左右,总成本在1.8亿元左右,利润为7000万元左右。
面积在100亩以下的森林,不能称为森林康养基地。如果这些森林自身的条件非常优越,小气候很好,交通也便利,可以建设小而精的森林康养所,突出森林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在医学治疗类服务和养生类服务,也可以形成一定的服务规模。如果每年专业化服务对象超过5000人次,每人每年收费在2万元左右,也可以收入1亿元,若总成本控制在5000万元左右,每年的利润也有5000万元。
5.森林养康基地的投资策略。
森林康养的投资,可以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没有必要一步到位,这一思路可以减轻投资压力,也可以比较快速地形成盈利点。如果采取大规模投资,很容易陷入投资陷阱,增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森林康养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可以先粗后细,首先形成盈利点,靠自身的利润来维持后续投资,减少投资的财务压力。
例如,森林康养基地的宾馆建设,可以按照豪华型修建,也可以按照普通型建设,还可以采取原始型修建,给人们回到原始森林的感觉,从而大大节约投资。
例如,森林康养基地的增值服务项目,可以逐步建设,根据自身的服务对象、服务水平、服务需求进行完善,最好能够按照顾客的订单化需求,进行专业化设计,锁定一批VIP顾客,形成比较稳定的顾客群体。
从大量的投资案例可以看到,森林康养产业的前景美好,但是市场初期压力比较大,因为消费人群还不稳定,也不饱和,很难超过盈亏临界线,容易出现暂时性的财务亏损。因此,要充分考虑市场初期的经营压力,充分准备,精心策划,精细组织,严密操作,留有余地,保证现金流正常,平稳度过市场初期,尽快缩短市场初创期,尽快进入成长期,减轻财务压力,建立高水平的产业链,这是森林康养产业需要跨过的一道门槛。
森林康养基地的最大财务风险就是固定成本的化解思路与策略。如果固定成本太大,而初期的服务量不大,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因此,投资策略就是初期投资最需要的基础设施设备,根据服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逐步增加投资量,形成一个螺旋式的投资结构,这样固定成本的财务压力也较小,从财务角度可以增强森林康养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这是稳健的财务策略,也是森林康养基地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策略。
第四节:森林康养产业的资源整合平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森林康养产业的上游环节是森林资源所有者,林业部门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森林的保护与开发、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与发展的责任,并在法律范围内规范森林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要出台省级森林康养产业规划,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星级评分标准和流程,发布当地森林食品基地名录,开展国际森林康养交流合作,引入高水平的国际森林康养专家,指导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跨界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是这一平台的核心环节,借助地方政府的协助,推动医疗部门在森林康养基地建立疾病康复中心和辅助治疗中心,减少城市医疗资源占用,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提高身体素质。通过森林医学理论,研究和测试优质空气质量对人体情绪、心理变化、各项生理化指标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数据证明森林康养的实际效果,唤醒人们对森林康养的深度科学认识,从而积极参与森林相关的各种活动。
建立气象预报制度,通过医学院、医院、防疫站、气象台等专业机构,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空气监测点,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并定期向社会发布权威的气象信息,特别是PM2.5含量、负氧离子含量等核心数据,保证森林康养基地的空气质量良好。
森林康养基地的医学资源整合,当地权威的医学院、医院与森林康养基地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深度整合医学优质资源,提供专业化的健康服务。
建立森林康养医学研究会,在森林康养基地设立森林疗法实验基地,发布志愿者森林沐浴生理指标。
借助地方民政部门的资源,将森林康养产业纳入地方养老产业规划,将森林康养基地作为实验基地。
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和各养老机构的战略合作,使森林康养基地成为城市养老的最佳选择,解决城市养老难题。
地方教育部门开展各级学校的森林教育、森林体验和森林防火减灾教育,集体组织城乡中小学生每个学期到森林进行教育和体验;组建完善和科学的森林讲解员和理疗师队伍,实行森林养康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培育专业化的人才;地方教育资源与森林康养相关专业院校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地方旅游资源与森林康养基地的战略合作。国家森林公园一般都是旅游景区,通过省级旅游部门,对接各地市州旅游主管、省内外乃至国外内旅行社、新闻媒体、旅游商品企业、旅游酒店等资源,专题挖掘、策划、包装和推广本地森林特色旅游。森林康养基地可以开展各种森林旅游活动、摄影、书画创作、根雕欣赏、禅宗文化、茶文化等活动,体验和传播森林美景、美食,形成新的服务链和价值链。
地方体育部门可以开展具有森林特色的各项体育运动和比赛,指导森林运动项目的场馆建设,给予各项认证,组织相关专业比赛和群众体育运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森林马拉松比赛、森林徒步穿越比赛、森林自行车比赛、森林攀爬比赛等活动,将森林康养体育化、运动化,如开展万人森林瑜伽和太极拳表演活动等。这是森林康养基地的一大利润增长点,也是森林康养的一大主要内容。
与地方航空运动协会合作,举行森林康养基地的滑翔表演赛、航模比赛、无人机摄影比赛等活动,增强森林康养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节:森林康养产业的市场循环机制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先进的市场循环机制,将政府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智慧资源等各个资源纳入一个市场循环轨道,关键是建立一个资源价值贡献分享机制,谁的资源投入其中,创造了多少净价值,在总净价值中的比例是多少,最终分享多少。由于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跨界资源整合平台,涉及的资源相当多,而一旦这些资源进入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如何精准地核算每个资源的实际贡献度,成为一个理论难题,需要建立高水平的数学模型,才有可能比较精准地分析每个资源的净价值和贡献度。
例如,地方体育部门在森林康养基地引入各类比赛活动,带来的利润怎么分配?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微妙,如果地方政府部门的资源投入很多,最终利润分配很少,容易伤害其积极性,今后就很难组织类似活动;如果分配过多,森林康养基地的利益又没有保障。
2006~2014年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与造林面积比较
为了最大程度整合各类资源,最好建立一个跨界资源贡献度分析制度和机制,模拟各类资源进入森林康养基地的经济运动过程,寻找到各类资源组合力度和强度,在此基础上比较精准地分析各类资源的实际贡献度。
在我国,森林康养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均是一个空白,今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在试验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才有可能培育出新业态,发挥新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森林康养的理论探索是一个极其艰苦、细致的过程,由于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也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方案可以复制,森林康养的商业模式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因为面临着这些研究风险,就更加需要研究者冷静、沉着、理智,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工具,将哲学分析、逻辑分析、市场分析、财务分析、法律分析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功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森林康养产业,为国家培育出一个数万亿元的新产业,解决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构成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