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润群
【摘要】当今不少语文老师在课前都会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前演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要对学生课堂演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从课前演讲的准备、课前演讲的指导、课前演讲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前演讲;演讲的准备;演讲的指导;演讲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不少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都会有意识地在课前设置一个演讲的环节,操作的方式是一般在3-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完成演讲,教师或其他学生对演讲进行点评。
课前演讲是语文教学大餐中的一碟开胃菜,如果能较好地实施,会在相当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缜密度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点的正确性、行文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实现“说”与“写”的结合,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每个学生都会有课前演讲的机会,对胆小害羞的学生来说,课前演讲的机会,给了他们一个舞台。为了不让自己在这个舞台上尴尬,他们会在课外多次练习。几次这样的练习下来,大多数学生能慢慢克服胆怯心理。
虽然“课前演讲”有种种好处,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时间掌控不理想;演讲稿没有中心,条理性不够,逻辑性不强;各种多媒体方式轮番上阵,演讲反而退居次席;演讲的选材太过随意,有的论题非常粗浅,没有论证的必要,有的论题则比较深奥,不适合做口语表达。
“演讲”是一种综合性的当众口语表达活动。它追求理性思维的形象性,口语表达的艺术性,内容阐述的针对性,演讲活动的有效性。是口语表达活动,就要注意不需要其他的多媒体辅助,而应侧重口头表达,通过“说”来让听众明白你的观点,信服你的分析。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为了提升演讲的效率,我们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学生的课前演讲进行指导,并作出相应的要求。
一、前演讲的准备
(一)介绍相关知识
在开展课前演讲之前,教师就应向学生介绍演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演讲是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的。
(二)做出相应的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前演讲要顺利开展,同样需要做出相应的规定。一方面要规定演讲的选材范围,另一方面要规定演讲内容的顺序。怎样规定选材的范围呢?笔者认为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笔者在操作时从大的方面是这样规定的:先书评、影评,然后是时评以及对文化经典的评述;从小的方面则规定书评、影评一定是经典的书籍和电影,时评应是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或有典型性的社会现象。这样避免了学生选材的无头绪,同时也避免了学生选择一些畅销书或是不入流的作家作品,或没有多少思想内涵的商业电影,或没有多少评述价值的八卦新闻,至少保证了书评、影评或时评可作深入挖掘。同时要规定演讲内容的顺序,遵循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保护学生的兴趣。提出相应的要求。严格控制好演讲时间,为保持演讲的纯粹性,规定只能是口语表达。
演讲应要求脱稿,如果第一轮做不到,第二轮一定要做到。脱稿演讲,学生为了不在讲台上忘词,就会在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演练。即使是忘词,也能考查他们的应变能力,增加临场经验。第三轮则不仅要做到脱稿,还要能较娴熟地运用各种演讲技巧,使演讲更有感染力。
二、前演讲的指导
要使课前演讲顺利、高效开展,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包括选题、演讲稿写作、演讲技巧等的指导。
(一)选题的指导
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多方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定一定的主题。主题确定后,就要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运用一定的技巧架构演讲稿。
(二)写作的指导
演讲稿的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体验,它类似于议论文的写作,力求做到客观,结构缜密、逻辑性强。
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次打磨演讲稿。演讲是通过口语表达,向观众传递你的态度、观点,要以口语为主,不要艰涩的书面语言或文言。同时书评、影评、时评等多是议论性文体,如何切入也是有讲究的。书评可以从书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艺术技巧、表现的主题等方面切入;影评除了这些方面,还可以从镜头的运用,色彩的选择,构图的方式等电影技巧方面论述;而时评则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去挖掘。
(三)演讲技巧的指导
同一篇演讲稿,不同的人演讲效果全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演讲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
演讲技巧包括口语表达技巧和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在开展“课前演讲”前,教师要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气、语速和语调等;指导学生运用重音与停顿等技巧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告诉学生在演讲时有观众意识,要与观众有必要的眼神交流,在演讲中需要不同的手势来加强论述的力度。
当然眼神的交流要适度;同时手势的运用也要恰当,既不能没有手势,也不能全场“手舞足蹈”,在表达的重点处用手势来加强,在结尾时用手势来收场。手势的动作不应过快,而是缓慢的、自然的。
三、前演讲的评价
评价可以从演讲稿的内容和演讲技巧这两个方面展开。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老师的点评,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的评价。笔者在操作时,先是教师示范点评,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自己找其他同学点评。
当然,演讲稿的展示同样是评价的一部分。对优秀的演讲稿,笔者都会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展示: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展示;放在QQ空间上;放到班级博客上。
课前演讲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开胃菜,如果我们一线教师能好好地经营,相信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提升,那语文教学的大餐不是更加丰盛了吗?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