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
身份-方法-意义的确认:庄惟敏教授设计评述
葛明
论文试图分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教授的设计,并分别从身份、方法和意义三个角度展开讨论。
庄惟敏,身份, 方法, 意义
1992-2001年开始中国当代建筑发生了重要转向,建筑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高速发展阶段,引发了空间的快速扩张。那么,如何描述和阐释这种境况?这成了一项特定的“历史”研究,一种试图使“当代成为历史”的研究。
这一研究有着迫切的需要,其原因主要在于如何理解这一过程引发的建筑学知识状况的变化?简言之,当代建筑学怎么了?李华博士和我为此曾提出了一种考察方法,那就是集中分析当代建筑学的知识构成变化,分析条件、形式、机构、工具、身份等等的变化来展开研究[1],这也是对当代进行的一种现代性考查。
同时,作为具体置身于当下这一历史过程的个体建筑师而言,尤其是有责任的建筑师,也比以往更在意“当代作为历史”,在意自身在其中的定位。如果说国外建筑师面对时代的变化常常需要自我调整的话,那么当代中国建筑师更多地需要通过这种自我定位,帮助自己寻找设计的方向,使自己对设计的理解进入新的阶段。
但是,怎样进行合适的定位,会引发一系列的焦虑,首先是如何确认身份,接着是如何追寻自我的方法,随之而来的是自我如何呈现建筑的意义。因此,寻求突破焦虑的途径,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需要面临的挑战,作为国内高校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的清华大学庄惟敏教授以其作品和言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以何种身份诠释设计、进行设计?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常常忽略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若对设计有所追求的话,又是需要做出选择的问题。
中国建筑设计人员的身份大致在1992-2001年间开始发生各种分化,具体说来有国有设计院、私营事务所和高校建筑师之分等,但这些分类在政府和房地产意志主导下,经常会发生变化,角色也常常交叠。其中,高校设计教师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也成为难以清晰描述的一个群体。
就实质而言,我们说机构建筑师和知性建筑师之分,才能更为明晰地反映个体对于现代性影响下的反映,但对于许多具体的建筑师而言,这两种身份往往会纠缠在一起难以区分。因此,是否在意知性,是更为重要的身份确认方式。
那么,何为知性?简要地说,知性关心当代建筑学的整体知识构成,关心建筑师个人对现代性的反映。坦率地说,在1992-2001年期间,只有极个别的建筑师初步确定了身份,但那时知性的普遍意义还未彰显,对知性的定义也还较为单薄。但自2001年以后,如何有意识地提升对知性的认识,又如何更好地结合机构建筑师和知性建筑师的角色,成为许许多多不同建筑师共同的追求。
可以说高校建筑师对于追寻设计中的知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可以面对市场相对超脱,保持距离,培育创新所需要的方法,使教学成为思想的资源;但同时,也可能使他们疏离社会,把问题过于简化。而当代中国建筑最大的资源之一就是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各种类型的迅速呈现和消失,带来了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冲击,对于这一状况的敏感认识和深入分析,使它成为思想和方法的起点,并非概念化一种方式就可行。
因此如何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并做出有意识的整合成为关键。高校建筑师群体之中产生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在我看来,庄惟敏教授等人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寻求知性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庄惟敏教授在应对当代建筑现状的整合过程中具有一个特殊优势,他曾师从日本建筑计画学名家服部岑生教授,回国后继续深化相关研究,并出版了建筑策划学方面的专著[2]。这一研究使他能直接介入对空间快速扩张的条件分析,从而有意识地培育策划意识和方法意识。他指出当代中国的不少类型比如住宅经常是只过30年就需要拆掉,一是质量问题,再就是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而这种情况在日本比较少见,因为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进行策划,策划的过程可以使建筑的定位更周全[3] 8。更重要的是,策划的过程,其实就已经把设计过程给延长了,并为空间的配置留下了更多的机会。
1.2 清华大学专家公寓一期外景
3 清华大学专家公寓一期一层平面图
4.5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外景
7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馆
8 东北大学文科2楼
举例来说庄惟敏教授的建筑较多地喜欢运用纯粹体量的交叠,体量往往暗含了对某种功能的直接反应,同时也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这就需要逻辑的策划作为支撑。但一栋建筑又是对行为的整体考虑,不止是把功能进行直接分解,而是一种空间的配置,所以体量和体量的交接过程,显示出功能的交叠和分化需要得到细致的照顾,这些娴熟的处理应该与他对建筑策划的研究不无关系。此外,可以揣测这一研究对于他设计类型的选择有所作用,甚至可以说引导他对设计进行了有意识的类型化。一种类型比较明显,比如,体育建筑、文化建筑,这自然需要策划的积累;另外一种类型似乎偏重于从训练设计方法出发,比如说,他经常处理一些功能复合的综合体,突出功能策划、空间策划、环境策划的结合。
设计是否具有自觉的方法意识和方法?这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又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它作为衡量设计师的一个准绳,其实比起建筑师是否有风格更为内在。
纵观庄惟敏教授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研究和设计中独特的部分,尤其是他处理类似建筑群体的时候有着特别的优势,因为他对于建筑策划研究有扎实的积累,所以功能、建筑、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十分得当。他几个出色的建筑,都体现了这一点。
6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9 华山游客中心
其中之一是清华大学胜因院的专家公寓(图1-3)第一期,它由3个院落组成,连同二期容积率约为0.47。庄惟敏教授对户型进行了专门处理,除了一般的起居空间,还重点设置了书房、LOFT、内院,从而突出了读书研究的空间。这个作品的特殊之处是每个院子的体块和其余院子的体块之间似乎建立了一种连接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整体性的群体,让人感觉到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院落。为了加强建筑群体的连续感,各个体块作了细分化处理,与挑檐、围墙各种元素呼应。这一方法的好处是让人身处其中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群体,从而使尺度整体降了下来,更为宜人。此外,通过因借院子内外的树,更是显示了建筑群在尺度上的优势。
其中之二是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图4、5)。庄惟敏教授开始的时候感觉到是犹豫的,因为他曾经想做一个有雪花网格的外立面,所以设计了一个斜置正交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作为主体结构的围护,后来这一结构并不现实,于是进行了分离式的处理,把一个大体量似乎分成了两栋建筑。一部分覆以复合铝板,突出肋以强调光影,另一部分采用了直接反映框架结构的方式。但是这一处理似乎比原方案更好,因为采用雪花状外立面的房子其实是因为概念而形成一个难以判断尺度的大单体建筑,现在的做法则让它成了一个类似“建筑群”的建筑,出现了互相对比,有意思的是这个“建筑群”单体在平面上是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方法,既获得了应对环境的灵活性,又具有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与刚才的设计方法相呼应,还有3栋建筑可以作为代表。一个是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图6),它被处理成3个体量,而且每个体量的做法各不一样。设计说明中提到因为避免浪费,没有设计成一个独栋建筑,但是如果把它们做成完全不相干的3个建筑,又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这个建筑有意思的地方同样在于又分又合。在这一点上,另外两个建筑或剖面或平面展现了更多的技巧。
一个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馆(图7),它与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一样形成了一种“建筑群”单体。它有3个主要功能:展览、办公,还有地下的工作空间,那么在这样一个起始平面为大方块的建筑里,如何做出几者之间的连接和分化,需要充分的策划。庄惟敏教授配合他所擅长的建筑策划,以图解的方法实现了剖面上的空间构成,最后的状态是体量之间既能互相支撑,又能明显地进行分离,从而以合适的尺度,巧妙地应对了周围复杂的环境。
另外一个是东北大学文科2楼(图8),平面为两个方块的交接,采用了一个整体的交叉格构梁屋顶进行控制,导致空间的连接方面有了新的推进。建筑从A楼到B楼,B楼到A楼之间转接的时候,空间互相渗透,同时呈现了连贯而又分离的空间感受,既扩大了空间的纵深,又维持了各自空间的独特性。
建筑是人类复杂的意义世界的载体之一,因而寻求建筑对于意义世界的表达是对建筑师更高的要求。意义世界常常来源于建筑对当代生活连续性和文化特性的批判性思考和吸收,来源于对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区分和结合。
对于自己的设计如何追寻意义世界?它是否等同于文化性、地域性、场景性?对意义世界的追寻是否等同于每个建筑对于意义的直接表现?意义的表现是否只有象征,又如何摆脱象征的束缚?它如何还可以来自于当下的日常生活?这些问题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师来说是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难题,也是普遍心境的反映。
庄惟敏教授对于建筑意义的持续思考似乎主要体现为两种倾向:其一,他自觉地把建筑和生活的连续性思考联系在一起。他的不少想法源于对日常体验的认识,比如,华山游客中心(图9)用体量和行为与山势发生关系;比如,2008奥运会飞碟靶场(图10)采用院落的组织方式;其二,他在多个设计中希望设计能直接和一些文化意象联系在一起,比如钓鱼台七号院对红砖幕墙系统的使用,希望通过建筑立面以传达意义,比如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初期外立面上对雪花、对白桦林意象的提取。可以发现,他不希望他的建筑只是一个社会内容的容器,而且还能够去影响这个社会容器。坦率地说,追求生活连续性的作品如2008奥运会飞碟靶场和华山游客中心等等,比起直接追求文化抱负的设计,相对来说表达意义的方式更为自然。
10 2008奥运会飞碟靶场
当代中国自1992-2001年间建筑学发生剧烈变化之后,“大”席卷而来,建设量大,规模大,体量大,密度大,同时,这一洪流涌现了许多之前的建筑学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大量计划不清晰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如何找到应对策略,还如何保持对意义世界的持续思考,这些叠加在一起对于个体建筑师而言显得过于困难。类似巴西、印度等也有在不同时段面临快速建设的状况,但他们似乎更为在意“集体意识”层面的思考,重视技术的工业化和生活类型的多样化,从而为个体对意义世界的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混凝土成型或者预制化能力,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形式探讨,那么像尼迈耶、多西这些大师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技术本身和居住多样化本身就构成了他们当代文化的特殊部分,并更为直接地传达了意义。可以想象,当建筑中的元素如梁、柱,当建筑的自然组织方式都能传达意义的时候,追寻建筑意义的压力会减轻不少,而这是我们20年来普遍忽视的,或者说面对快速建设这一具体条件的集体认识似乎一直不够。
11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50米靶壕及挡弹板
12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资格赛馆25米靶壕
13 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二层的10米靶比赛厅(本文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中国当代的许多优秀建筑师表现了对文化传达的自觉意识或焦虑意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当代人的责任。当然,文化只是传达意义的一种手段,文化也不止来自传统。对于庄惟敏教授来说,以技术运用和日常使用而表达意义有过出色的表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射击馆中的一系列场景(图11-13),有效传递了自然、平静、力量的感染力。
在当代,如何讨论日常生活以产生意义,或者如何讨论日常技术以产生意义,都是重要的议题。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师来说,还有一个迫切的议题是关于中国空间的意义问题,因为空间本身可以成为一个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意义传达的工具,而中国空间不是一种抽象的空间,它是当代空间的一种,它的讨论无法脱离日常生活和日常技术的深入思考。对于这些,庄惟敏教授所擅长的建筑策划研究和设计方法的结合有着长远的潜力。
在行文结束进行修订的时候,读到了庄惟敏教授和张利教授最新的对谈录,对他的坦诚、执着和敏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得他曾提到老师这个职业,是令他安心做设计的基础,因为当教师可以让他有一种获得理论补给的渴望,必须要有研究[3]12。这些研究对他的设计能发生作用,同时也给教学带来益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有这些对高校建筑师群体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鼓励。
在我看来,庄惟敏教授结合设计与研究所展现的特长,他的有效探索,对于国内的建筑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能为促进当代中国建筑师“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结合,为共同提高设计中的知性成分提供了有益参考。□(鸣谢清华大学庄惟敏教授、张利教授、东南大学李华博士的指正!)
[1] 李华,葛明. 知识构成——一种现代性的考查方法,以1992-2001年中国建筑为例(未刊稿).
[2]庄惟敏. 建筑策划导论.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庄惟敏. 筑·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Confirmation of Identity, Methodolgy and Meaning: On Professor ZHUANG Weimin's Works
GE Ming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design works of Professor ZHUANG Weimin from School of Architectur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discusses three views on identity, methodology, and meaning.
ZHUANG Weimin, identity, methodology, meaning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