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2015-12-20 03:21:28王玉勤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轴心贵州省物流

王玉勤

WANG Yu-qin

(西安外事学院 物流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77)

(Logist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Shaanxi, China)

贵州省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王玉勤

WANG Yu-qin

(西安外事学院 物流管理系,陕西 西安 710077)

(Logist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Shaanxi, China)

通过分析贵州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轴辐理论为基础,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各个城市的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确定轴心城市,并借助城市空间引力模型确定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从而构建贵州省轴辐式物流网络。经过综合分析,贵州省应构建 3 大物流圈,即贵阳物流圈,以贵阳为轴心城市,其辐射范围包括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物流圈,包括遵义市和铜仁市;六盘水物流圈,以六盘水为轴心城市,其辐射范围包括毕节市和黔西南州。

轴辐理论;物流网络;贵州省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物流需求不断上升,2014 年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 326.25 亿 t · km,比 2013 年增长 12.7%。贵州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周边近邻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滇中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外部发展环境良好。同时,贵州省的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14 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 17.91 万 km,比 2013 年增长 3.8%;高速公路里程 4 006.81 km,比 2013 年增长 22.0%;内河航道里程 3 663.99 km,比 2013 年增长 0.3%[1]。但是,由于贵州省物流业发展基础薄弱,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物流网络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节点之间衔接不畅,物流网络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整个区域内物流成本偏高。轴辐式物流网络是一种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能力行之有效的网络结构,在发达国家物流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

1 轴辐式物流网络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和支撑作用越来越突显,只有不断完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增强区域物流的竞争能力,才能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物流网络的完善,物流节点之间必须改变传统的点对点模式,形成网络化的空间布局。

国外轴辐式网络出现并引起重视与美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国外学者关于轴辐式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 个方面。一是关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设计、优化研究,如 O’Kelly M E[2]提出轴辐式网络设施选址和网络设计模型,是最早提出轴辐式网络这一概念的学者;之后,相关学者对模型设计及模型算法、求解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大量成果。二是关于轴辐式网络运行效应及实际应用研究。相比国外,国内对轴辐式网络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多集中于对轴辐式网络的应用研究,金凤君[3]较早将轴辐式网络的概念引入国内,李文博等[4]、赵慧娟[5]、李明芳等[6]、苗恩标等[7]对轴辐式网络在区域物流网络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吴旗韬等[8]分析轴辐式网络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应用。

构建轴辐式物流网络,首先要确定处于支配和枢纽地位的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即轴心城市;然后确定轴心的辐射范围,即辐网;最后通过连接线路将各层次节点连接形成轴辐式物流网络。通过轴心城市集散功能,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辐射范围内的物流经过支线通道向轴心城市集散,再经过干线通道在轴心城市之间流转,使区域物流的空间联系更加密切[6]。

2 贵州省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

2.1轴心城市的确定

轴心城市的确定是构建轴辐式物流网络的关键。为划分不同层级的物流节点,合理确定轴心城市,需要综合评价贵州省各个市、州的实际情况。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2.1.1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贵州省经济和物流发展现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从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物流市场供需状况、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化 4 个维度共选取 13 项评价指标,测算贵州省各个市、州的综合实力。其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包括 GDP (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3) 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4);物流市场供需状况指标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6) 和货运总量 (X7);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包括境内公路里程 (X8)、铁路货运量 (X9)、水路货运量 (X10);物流信息化指标包括全年邮电业务收入 (X11)、移动电话用户数 (X1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X13)。贵州省各市、州物流中心节点评价指标如表1 所示。

2.1.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各城市物流中心节点评价

针对表1 中贵州省 9 个市、州的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原始评价指标转化为若干个综合指标,综合指标通常被称为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评价指标的线性组合,并且互不相关,第 1 主成分的特征值最大,第 2 主成分次之并依次递减。通过 SPSS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如下。

(1)对表1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计算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 (λ)、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某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该主成分所包含原始评价指标的信息越多,即对原始评价指标的解释力度越大。主成分个数主要根据其累计贡献率决定,一般要求累计贡献率达到 85% 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准确反映原始评价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主成分提取分析情况如表2 所示。

表1 贵州省各市、州物流中心节点评价指标

表2 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2)提取主成分。选择主成分的原则是 λ>1,由表2 的计算结果可知,满足条件的主成分为前 3个,而且累计贡献率为 91.777%,基本上能够反映13 个原始指标的相关信息,以及贵州省各市、州的物流发展水平,因而选择前 3 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3 个评价指标。

(3)计算主成分载荷。主成分载荷是主成分与原始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用以揭示主成分与原始评价指标的相关程度。通过 SPSS 软件可以直接得出成分载荷矩阵如表3 所示,其中 X1~X6、X9、X11~X13在第 1 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 1 主成分能够反映这 10 个指标的信息;同理,第 2 主成分能够反映 X8、X10这 2 个指标的信息,第 3 主成分能反映 X7的信息。

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分别除以 3 个主成分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可以得出主成分载荷值,主成分载荷值计算结果如表4 所示。

(4)确定各市、州的综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 为各市、州综合评价得分;λi为第 i 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i = 1,2,3;Fi为主成分值,i = 1,2,3。

表3 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4 主成分载荷值

Fi的计算为

式中:kij为主成分载荷值;ZXj为第 j 个原始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无量纲值。

将各主成分特征值代入 ⑴ 式,则

由上述公式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后,根据数值大小对各市、州进行排序。综合评价得分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评价得分

2.1.3物流轴心城市的确定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的排名,结合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缘优势,贵州省应选择 3 个物流轴心城市作为物流枢纽。

(1)贵阳物流枢纽。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贵阳市作为省会,在整个贵州省占有绝对优势,其经济、物流的发展水平远超其他市、州。因此,应依托贵阳市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将其建设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的互联互通,带动整个贵州省物流的快速发展。

(2)遵义物流枢纽。遵义地缘优势明显,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应以联运为重点,形成服务贵州省,衔接川、渝的重要物流枢纽。

(3)六盘水物流枢纽。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川、滇、黔、桂结合区域中部,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 5 个城市的距离均在 500 km以内,区位优势明显,煤炭资源丰富,应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提高物流的承载能力,形成服务贵州省、衔接相邻省份的重要物流枢纽。

2.2轴心城市辐射范围的确定

城市之间的物流活动具有空间联系,特别是当 2 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相近或经济特征相似时,这种联系更显突出。因此,轴心城市辐射范围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物流活动的空间联系。通过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和物流隶属度,确定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城市空间引力模型为

式中:Pij为物流联系隶属度,表示城市 i 归属于轴心城市 j 的概率;Lij为 2 城市物流联系强度;Hi和 Hj分别为城市 i、城市 j 的物流量;Pi和 Pj分别为城市 i、城市 j 的人口规模;Dij为城市 i 与城市 j 间的距离。

考虑贵州省内轴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内的城市之间运输距离较短,主要适宜公路运输,并且贵州省部分市、州未通铁路或没有水路运输,因而城市的物流量使用公路物流量计算,城市间的距离也采用公路运输距离。贵州省各市、州物流联系强度和隶属度计算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贵州省各市、州物流联系强度和隶属度

由表6 可知各市、州与轴心城市的物流联系强度及隶属度,据此分析,贵州省可以划分为 3 大物流圈,即贵阳物流圈,以贵阳为轴心城市,其辐射范围包括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物流圈,包括遵义市和铜仁市;六盘水物流圈,以六盘水为轴心城市,其辐射范围包括毕节市和黔西南州。

2.3物流通道分析

(1)干线通道分析。干线通道是连接贵阳、遵义、六盘水 3 个轴心城市之间的通道,是贵州省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支柱部分。这 3 个轴心城市之间依靠 G75 兰海高速公路、G60 沪昆高速公路、G56 杭瑞高速公路及贵广 (贵阳北—广州南)、沪昆 (上海虹桥—昆明南)高速铁路等实现互联互通,又与贵州省外区域相互衔接。贵州省要优化物流布局,必须充分发挥这 3个轴心城市的枢纽作用。

(2)支线通道分析。支线通道是轴与辐的交通线,是连接轴心城市与其辐射范围内其他城市的通道。它是干线通道的衔接与补充,有集疏作用,其通行能力较干线通道小,运输方式多为公路运输。支线通道的建设要达到一定密度,覆盖贵州省所有地区,甚至到一些边远地区,物流通过支线通道在不同层级的物流节点城市之间快速流动。

3 结束语

有效应对贵州省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实现贵州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升现代物流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贵州省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系统,而轴辐式物流网络可以借助轴心城市的集聚规模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总成本,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益[9]。

[1] 贵州统计局. 2014 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5-03-23)[2015-11-13]. http://gzrb.gog.com. cn/system/2015/03/23/014198212.shtml.

[2] O’Kelly M E. A Quadratic Integer Program for the Location of Interacting Hub Facilit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7(3):393-404.

[3] 金凤君.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 地理研究,2001(1):31-39. JIN Feng-jun. A Study on Network of Domestic Air Passenger Flow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1(1):31-39.

[4] 李文博,张永胜. 浙江轴辐式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8):1335-1340. LI Wen-bo,ZHANG Yong-she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Hub-and-Spoke Logistic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2011,31(8):1335-1340.

[5] 赵慧娟. 基于轴辐理论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物流网络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2013,32(6):141-156. ZHAO Hui-juan. Research on Logistics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Peninsular Blue Economic Zone based on Hub-spoke Theory[J]. Logistics Technology,2013,32(6):141-156.

[6] 李明芳,薛景梅. 京津冀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与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06-111. LI Ming-fang,XUE Jing-mei. Construction and Suggestion of Hub-and-spoke Logistics Network for Beijing-Tianjin-Hebei[J].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5(1):106-111.

[7] 苗恩标,赵春雨. 基于轴-辐理论的皖江城市带物流网络空间构建[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3):238-241. MIAO En-biao,ZHAO Chun-yu.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Network based on Hub-and-Spoke Theory in Wanjiang City Belt[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12,28(3):238-241.

[8] 吴旗韬,张虹鸥,陈凤桂,等. 轴-辐网络模型及其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701-708. WU Qi-tao,ZHANG Hong-ou,CHEN Feng-gui,et al. The Hub and Spoke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6):701-708.

[9] 颉栋栋,盖宇仙,李 成. 构建以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物流网络系统[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32(4):62-64. JIE Dong-dong,GAI Yu-xian,LI Cheng. Establish Logistics Network System with Railway Logistics Center as Core Nodes[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0,32(4):62-64.

责任编辑:刘 新

汉十高铁全线开工

2015年12月2日上午,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汉十高铁为双线客运专线,由湖北省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筹资建设,投资估算 527.5 亿元。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全程设孝感东、随州南、枣阳、谷城北、武当山西、十堰北等 13 座车站,线路全长 399.126 km,设计时速 350 km,计划 4 年建成。建成后,旅客乘火车从汉口到十堰的时间将缩短至 2 h 内,武汉到襄阳仅需 1 h。

作为湖北省主导建设的第一条特大铁路,汉十高铁将沟通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旅游圈,串联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促进“两圈两带”协调发展,对完善湖北省铁路路网格局和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湖北省对外开放水平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秦巴山区脱贫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摘自《人民铁道》报)

西安铁路局梯次优化运力提前布局春运

2016年春运,西安铁路局梯次优化运力资源,优化客车开行方案,提前整治行车设备,做好节日重点物资运输准备,全力满足旅客和客户需求。

受 2016 年春节时间提前影响,西安铁路局春运将呈现出学生流、探亲流、务工人员返乡流高度叠加的特点。其中,春运客流密集的重点干线有陇海、襄渝、宝成、西康线,西安站和西安北站为全路重点始发站,全局春节前旅客出行的重点地区为关中地区。

根据春运客流特点,西安铁路局统筹安排运力资源,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干线和重点车站,采取基本方案、应急方案配套运行的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和突发客流。春运期间,西安铁路局将增开直通旅客列车 48 对,其中,担当的始发直通旅客列车 14 对、管内图定旅客列车 37.5 对。

西安铁路局提前强化设备检修,利用集中修“天窗”,整治陇海、襄渝干线固定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在其他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摘自《人民铁道》报)

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Hub-and-spoke Logistic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existing in log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based on hub-and-spoke theory and Guizhou’s actual status, the logistic capacity of each city in the province was evalua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axis cities and their radiation scop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urban spatial gravity model, so as to establish hub-and-spoke logistic network in the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3 large logistic circl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province, namely Guiyang logistic circle taking Guiyang as axis with Anshun city, Qiandong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Qian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its radiation scope, Zunyi logistic circle comprised of Zunyi city and Tongren city, Liupanshui logistic circle taking Liupanshui as axis with Bijie city and Qianxi’n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its radiation scope.

Hub-and-spoke Theory; Logistic Network; Guizhou Province

1003-1421(2015)12-0041-06

F259.27

A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5.12.09

2015-11-1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JK2130)

猜你喜欢
轴心贵州省物流
贵州省种公牛站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分析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矩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