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根,沈俊良,喻锡成,倪 健,衡向峰,赵红旗,邵壮超,罗琦琨,方勇军,于东方
医院船伤员检伤分类信息系统研制
曹保根,沈俊良,喻锡成,倪 健,衡向峰,赵红旗,邵壮超,罗琦琨,方勇军,于东方
目的:实现医院船伤员检伤分类信息共享管理,提高海上伤员医疗后送的总体效能。方法:运用战伤救治、软件工程、综合集成等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医院船检伤分类信息化工作模式。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JAVA中文版开发系统主体,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便携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软件接口参照HL7。结果:该系统可实现伤员接收、检伤分类、分类后送和收容救治等信息综合集成,已在多项活动及医疗信息系统中获得集成应用。结论:使用医院船伤员检伤分类信息系统,可充分利用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提升伤员整体的救治能力。
医院船;伤员检伤分类;医疗信息系统;海上卫勤保障;海上医疗后送
检伤分类是伤员医疗后送中根据救治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对批量伤员按轻重缓急从总体调节、优化确定伤员的救治类别与顺序,使批量伤员获得最佳救治效果的工作,是救治机构伤员医疗后送的重要环节[1]。在制式医院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同步研制并配置了医院船伤员检伤分类信息系统。
1.1 医院船医疗系统
医院船医疗系统设有直升机换乘区、舷吊与接舷换乘区、检伤分类区、抢救区、医生办公室、护士站、专科诊室、检查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设置10个伤员留治区,共300张病床,并设置有术前准备室和8个手术室的手术区。
1.2 伤员医疗后送流程
伤员从换乘区至医院船,经过检伤分类后分转至抢救室、病房、手术区等进行收容与救治。伤员在医院船完成救治或伤情稳定后需进一步后送,由病房经过检伤分类区后送至下一级救治机构。伤员医疗后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医院船伤员医疗后送流程
1.3 检伤分类区的主要工作
主要进行伤员接收检伤分类和伤员后送分类。
1.3.1 伤员接收检伤分类
由换乘区接收的伤员,在检伤分类区进行登记、检伤分类。按照战伤救治理论与海上医疗后送体系的要求,通过伤员携带的伤票了解伤员信息,对伤员进行检伤,佩挂伤标,纠正、补填、完善伤票信息,结合伤员的伤情、救治需要和各收容、救治区的动态,确定伤员的救治分类和转送的收容救治区域,并佩戴分类牌。检伤分类区转送的收容、救治区域主要有10个留治区与手术区。接收的伤员按批次、时间等进行统计,形成分类报表上报。
1.3.2 伤员后送分类
伤员在医院船完成救治或需进一步后送,按照伤情、后送要求和后送工具条件等,确定后送伤员的名单。伤员后送时由各收容救治区携带医疗后送文件和后送途中用药等至检伤分类区集结,按伤员伤情和后送要求等确定换乘后送顺序,并核对与确认每批伤员后送交接清单,编制战伤登记簿。
1.4 检伤分类信息化需求
1.4.1 伤员接收检伤分类信息化需求
快速识别伤员信息,自动记录伤员到达时间,便捷地浏览伤票与了解伤员的伤情,方便地填写伤票信息,伤员信息能及时通过网络共享。实时显示各收容救治区域的动态,并统计与上报伤员检伤分类动态信息。
1.4.2 伤员分类后送信息化需求
后送集结前按照批次自动生成野战医疗后送文件,随伤员后送携带,或由通信系统传送至后一级救治机构,便于做好伤员接收与救治准备。集结后送时,根据伤员的伤情和后送要求等排列换乘后送顺序,自动记录伤员后送时间、换乘时间和其他后送信息,生成后送统计报表、战伤登记簿和交接确认清单等。
2.1 总体设计
检伤分类信息系统是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以战伤救治理论和批量伤员医疗后送的信息化工作模式为基础,选用适应海上环境和舰船条件、稳定可靠的技术产品,确保系统满足检伤分类主要业务工作的信息采集、处理、应用与集成共享的要求,提升检伤分类和医疗后送的总体效能。
采用军事信息系统一体化结构的体系结构,流程与操作方式满足医院船医疗后送工作的要求和海上医疗后送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系统支撑平台、数据结构等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兼容。
2.2 技术体系
局域网络通信协议为TCP/IP,使用Windows中文版网络操作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JAVA中文版开发主体应用软件,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便携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软件接口参照HL7。
2.3 功能设计
检伤分类信息系统以医院船医疗信息网络和电子伤票为基础,结构及功能与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确保信息的无缝连接与一致共享。
检伤分类主要包括伤员接收检伤分类和伤员分类后送信息管理2个部分,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4 配置设计
2.4.1 设备配置
图2 检伤分类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结构
在检伤分类区设置网络信息点,每个检伤分类区设置加固型网络终端和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伤票桌面读写器(如图3所示),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彩色标签打印机,并共享医疗信息系统网络打印机。
2.4.2 软件配置
图3 电子伤票桌面读写器
(1)公用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关系型网络数据库系统、办公文字处理系统、JAVA开发软件运行支撑环境套件等。
(2)应用软件。包括研制开发的检伤分类网络终端应用软件和检伤分类PDA应用软件。
2.5 接口设计
2.5.1 设备接口
采用航插型以太网接口,网络终端与电子伤票桌面读写器间采用USB接口,与大屏幕显示器间采用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s array,VGA)接口,与PDA间采用一对多无线接口。
2.5.2 软件接口
软件内部数据库层级的数据接口通过使用JDBC API和StorgeDataBase类共用集中数据库而实现。主控软件与各模块间参照HL7。各模块间使用公用变量、类、函数、容器或局部变量等形式传递数据,使用控件的方式实现相互的接口功能。
3.1 战伤救治理论与软件工程技术
依据战伤救治理论、战伤救治规则和医院船战伤救治的工作内容,运用信息化工作模式和电子伤票对检伤分类业务流程进行创新设计与重组优化,并按照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与步骤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综合测试和部队应用[2-3]。
3.2 嵌入式开发与射频识别技术
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检伤分类PDA信息读写,数据处理与呈现、存贮,通信接口等模块。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电子伤票的PDA与桌面读卡器读写,实现伤员身份与伤票信息的快速自动识别与记录[4]。
3.3 标准化与系统融合技术
应用TCP/IP、USB、蓝牙、VGA、HL7等标准化协议与接口进行系统各设备间连接及各软件功能模块间的信息联通共享[5]。运用系统集成与融合技术,实现检伤分类PDA、检伤分类网络终端以及伤员收容救治、手术治疗等分系统、子系统信息的有机融合。
3.4 环境适应可靠性与综合试验技术
医院船处于海上舰船冲击、振动、盐雾、湿热、霉菌等特殊环境,检伤分类区内使用的硬件设备或采用初级军用加固类设备,或为具有高防护等级的工业级产品,并在应用软件的关键节点采用循证方法提高可靠性,增强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对系统进行陆上联调、系泊试验、航行试验、效用试验等,综合测试、验证、完善系统的功能与性能。
4.1 实现功能
4.1.1 伤员接收检伤分类信息管理
(1)伤员接收计划。按照医院船指挥部门制定的伤员接收任务安排和实施情况,记录每批伤员的来源、换乘与后送工具、气象海况和具体时间等信息,作为每名伤员的关联信息。该功能由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组织指挥分系统的院办值班战位信息管理终端实现,检伤分类终端可进行浏览、查询与调用。
(2)伤员信息自动识别与记录。使用伤员携带的电子伤票在桌面读卡器或PDA自动读取下载伤员信息,识别伤员身份和医疗后送信息,自动记录伤员到达检伤分类区的时间。对无伤票的伤员补挂电子伤票,采用“刷卡”自动记录到达时间。
(3)伤票信息填写。根据对伤员进行综合检伤的结果,在网络终端或PDA中填写伤票信息。采用2006版《战伤救治规则》中规定的伤票与医疗后送文件格式,并根据海上战伤救治的特点进行适当补充。PDA及伤票信息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可进行伤票信息的补充、纠正与完善。界面输入中主要使用单选、复选等便捷、快速的输入方式。图5为检伤分类网络终端伤票信息操作界面。
图4 检伤分类PDA及伤票信息操作界面
图5 网络终端电子伤票信息操作界面
(4)收容救治动态。在检伤分类区,大屏幕以柱状图、饼图和数值等方式显示各单元伤员接收的动态信息,图6为病房伤员收治量及床位占用信息。可根据检伤分类情况和床位信息确定伤员转送的收容救治区域,及时调节、控制各伤员收治区的状态。
图6 病房收治伤员及床位占用信息
图7 检伤分类终端伤员接收救治分类界面
(5)收容救治分类。每个检伤分类区接收的伤员按记录的到达时间自动排序(如图7所示),登记而未检伤分类的伤员以蓝色显示,左部为伤员列表,右上部为收容救治区域的动态,右下部为伤员检伤分类统计数据。已确定收容救治的区域显示于“分类去向”栏,伤员接收的区域显示于“转送目标”栏。完成检伤分类信息处理的伤员信息可在各网络终端按授权进行伤员信息查询与调用。在各伤员收容救治的护士站和术前准备区的大屏幕显示本区域的接收分类伤员、已处理数和等待数等队列信息。
(6)伤标与分类牌。根据检伤分类信息,利用彩色标签打印机即时制作伤标与分类牌,并补挂伤标和佩挂分类牌,以直观了解伤员状态。
(7)检伤分类统计。按伤情、伤部、收容救治区域、时间区间、接收批次等进行综合统计,可输出报表,也可对伤员的等待时间、从检伤分类区接收到收容救治区域接收间的时间间隔等进行深度统计与数据挖掘,分析伤员救治的运行动态,及时调节、统筹救治力量的分配。
4.1.2 伤员分类后送信息管理
(1)后送伤员队列。根据各收容救治区域上报及批复的后送伤员,按优先级排序形成伤员队列,显示后送队列伤员的概要信息,可通过该队列查询、确认伤员救治与后送的各类信息。
(2)医疗后送文件与伤标生成。可在救治区域生成、打印纸质伤票、野战病历和医疗后送文件袋(正面、背面),并生成、制作、佩挂后送伤员的伤标。将后送队列伤员医疗后送文件的电子文档和详细诊断与救治信息上传至指定存贮单元,并可存贮于移动介质随该批伤员后送携带至后一级救治机构。
(3)伤员后送集结。伤员在检伤分类区集结准备后送换乘时,系统自动检查确认后送队列内各伤员的医疗后送文件、电子信息文档和后送准备状态,并处理伤员床位信息,使信息系统可处理收容该床位后续伤员信息。
(4)伤员后送确认。伤员后送准备就绪并逐个离开检伤分类区时,可在如图8所示的伤员后送操作信息界面进行电子伤票“刷卡”确认,或用鼠标使伤员从左部待后送队列移至右部确认后送队列。
图8 伤员后送确认信息操作界面
(5)战伤登记簿与交接清单。对已后送确认的伤员根据战时医疗后送要求按伤员单位、姓名、战伤或疾病信息、处置类型和后送去向等进行统计、形成报表,并打印输出,生成战伤登记簿。对每批后送的伤员按后送交接手续要求打印包含伤员清单和交接双方单位名称等内容的信息表,供交接核实、确认。
(6)伤员信息提交与后送统计。将每批已后送伤员的救治信息以电子档案模式进行封存,并将伤员医疗后送文件的电子文档和详细诊断救治信息提交至通信系统,择机发送至后一级救治机构。可按战伤特征、救治类型、收治区域、留治时间、后送目的地等对伤员进行综合统计。
4.2 软件应用
检伤分类信息系统集成于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分别在医院船全员齐装满负荷检验性训练、新型海上医疗救护装备展示、“卫勤使命-2013”军地联合海上医疗救护和热点方向海上医疗后送训练等多项活动中进行使用与检验、考核,并在救护艇、码头救护所和新建大型舰船的医疗信息系统获得集成应用。
以战伤救治理论为基础,充分结合海上医疗后送的特色和医院船战伤救治的特点,利用海上网络通信,采用适应舰船环境的电子伤票系统,在军事一体化平台技术体制下,首次建立了适应批量伤员医疗后送、具有多个检伤分类与后送单元并行作业信息处理、伤员信息快速自动识别、信息自动化处理程度高的检伤分类信息系统;既实现了检伤分类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又具备了传统工作的信息表现形式,提高了伤员检伤分类信息的处理效能,提升了医院船伤员整体救治能力,并达成了与医院船医疗系统有机融合及医疗后送信息一体化集成共享的目标,为海上医疗后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陈尧忠,蔡建明.军事航海医学概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109-114.
[2] Lillian A A.Information sharing for medical triage tasking during mass casualty/humanitarian operations[D].Monterey California: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2009.
[3] 许家珆.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4-63.
[4] 史今弛,于敏,王彦.RFID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6):120-122.
[5] 李子建,朱晓龙,乔正福,等.基于RFID技术的“三防”医学救援战备物资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9):38-40.
(收稿:2014-03-31 修回:2014-10-25)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riag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hospital ship
CAO Bao-gen,SHEN Jun-liang,YU Xi-cheng,NI Jian,HENG Xiang-feng,ZHAO Hong-qi, SHAO Zhuang-chao,LUO Qi-kun,FANG Yong-jun,YU Dong-fang
(Nav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433,China)
ObjectiveTo realize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wounded medical triage in hospital ship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asualty evacuation at sea.Methods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injury treatment,software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nd etc were used to study and establish informatized mode of medical triage,and the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medical triage of hospital ship medical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Results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uld be used for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casualty receive,triage,evacuation etc.ConclusionThe wounded medical triage information system can make full use of medical resource allocation,and thus can enhance the ability for casualty medical treatment.[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4):40-43]
hospital ship;wounded medical triage;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medical support at sea;medical evacuation at sea
R318;R821.89;TP311.13
A
1003-8868(2015)04-0040-04
10.7687/J.ISSN1003-8868.2015.04.040
曹保根(1964—),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军卫生勤务、海军卫勤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fstitit@163.com。
200433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曹保根,沈俊良,喻锡成,倪健,衡向峰,赵红旗,邵壮超,罗琦琨,方勇军,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