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博,汤 池,罗二平,王 晓,漆家学
基于条形码技术构建高值耗材管理追溯系统
李业博,汤 池,罗二平,王 晓,漆家学
目的:建立高值耗材管理追溯系统,实现高值耗材在医院内部使用情况的全程可追溯管理。方法:制定高值耗材统一编码标准,生成“高值耗材条形码追踪卡”,结合高值耗材管理系统,有效全程监管高值耗材的院内流通情况,实现追溯管理。结果:准确高效地实现了高值耗材院内全程可追溯管理,有效杜绝了临床使用中少费、漏费和错费的现象,真正实现了高值耗材“零库存”,占用资金“零成本”。结论:该管理方法在提高科室效益、保障医院资产、保护患者利益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值耗材;全程管理追溯;编码标准;条形码
随着医学诊断和临床诊疗技术的更新发展,以新技术、新材料为特点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不断增加、性能不断完善,其使用范围和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高值耗材大都应用于重要手术或需长期植入人体,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监管不力、保管不善,就会造成资产流失、形成医疗隐患等诸多问题。如何对高值耗材实施有效监管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利益,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有效全程监管高值耗材的院内流通情况,实现追溯管理,我们基于条形码技术建立高值耗材监管追溯系统[1]。
目前,许多大型医院的器材供应管理部门已对高值耗材实行计算机管理和二级库管理,但相应的管理系统大多功能简单,仅能建立出入库账目,实现报表统计等,并无专门针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块。而且不具备对二级库物资消耗使用情况的监管功能,造成器材供应管理部门对高值耗材的监管仅限于采购和供给,并存在以下弊端。
1.1 使用计费难精准
高值耗材专业性较强,品规较多,完全依靠使用科室器械护士人工记忆辨识计价,易发生错误或遗漏,导致医院资产流失,或因错费导致医患纠纷。
1.2 成本核算难精准
成本核算是以临床科室当月从设备科请领物资全部数量为依据的,但是高值耗材是在患者使用后才收费,因此造成科室成本的结算和院方付款给供应商的时间有出入,使科室和医院成本相对增加,实际收益减少。
1.3 无法实现真正的监管和“零库存”
设备科库房作为一级库房,对特殊科室使用的高值耗材基本上做到“零库存”,使用科室的库房作为二级库房,是高值耗材的直接保管点,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器材供应管理部门无法完全掌握高值耗材的真正使用情况。
1.4 无法规避质量风险
缺乏完整的高值耗材从采购到最终使用的档案,不良事件无法追溯,问题产品无法召回。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很可能无据可查,不便于责任落实。
2.1 条形码识别技术
条形码是一种可印制的机器语言,它具有保密性好、差错率低(可达百万分之一)、收集以及处理数据省时省力等特点。在工业发达国家,条形码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自动输入代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生产管理、商品销售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它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而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志符。更直接地说,条形码就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黑条(简称条)和白条(也叫白空,简称空)组成的,条形码符号也可印成其他颜色,但2种颜色的反射率差必须足够大[3]。
条形码识别属于光学识别的范畴。识别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光学扫描或成像把沿空间一维方向分布的条形码信息传递到光电变换器件上,然后转换成以时间为变量的时序脉冲串,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编码识别。
2.2 制定高值耗材统一编码标准,依靠条形码技术进行自动识别
虽然部分高值耗材外包装上带有标志码,但由于没有国家强制标准,其编码规则和编码长度都很随意,如果直接使用耗材本身自带的标志码进行机器阅读就会导致系统解析困难。所以院内流通的高值耗材应依据其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品牌、供应商、价格等基本信息按照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编写产品商品统一代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UPC)基本字典。UPC共计14位,1~4位标示产品分类,5~8位标示产品名称,9~12位标示产品规格,13~14位标示品牌,价格与供应商信息通过UPC字典维护与UPC相关联。系统可自动根据产品UPC按照一定的规则衍生出产品唯一标志码(UMMC),UMMC在14位UPC码的基础上扩展6位码,共计20位标志产品唯一性。系统可根据生成的UMMC打印出“高值耗材条形码追踪卡”,将其分发给相关供应商,供应商送货时找出与物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相对应的“高值耗材追踪卡”,一一贴于物品外包装上。这样每一个进入我院流通使用的高值耗材都拥有了唯一的身份标志,在院内流通各环节,工作人员使用条形码扫描枪扫描“条形码追踪卡”,通过系统解析,就可迅速准确地获知产品相关信息。
2.3 结合高值耗材监管追溯系统实现全程监管
高值耗材全程监管是指对高值耗材从计划采购、入库验收、出库直到患者使用等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质量跟踪[4]。高值耗材监管系统是应用于大中型医院,专门针对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全程监管和备案的管理信息系统。我们早在2006年就成功研发了高值耗材监管系统[5],并已在我院成功运行。下面就系统的模块架构和业务流程做简单介绍。
该系统主要由科室登记模块、设备科归档模块、计费验证模块和中央管理模块4个模块组成。这4个模块的组成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值耗材监管系统组成架构图
2.3.1 中央管理模块
中央管理模块总体控制整个系统,存储各个模块处理后的数据。
2.3.2 科室登记模块
科室登记模块接受各个科室对高值耗材的使用登记,将科室的登记数据存储在中央管理模块之中。同时具备查询和打印功能。
2.3.3 计费验证模块和设备科归档模块
计费验证模块把科室登记的高值耗材使用信息和“军卫一号”HIS中的患者计费数据进行比对,审核通过的即可通过设备科归档模块调用设备科耗材管理系统办理高值耗材正式出入库并进行归档,否则将拒绝归档。
2.3.4 设备科耗材管理系统
我们对设备科耗材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加入了高值耗材监管模块,主要负责实现“高值耗材条形码追踪卡”的生成、高值耗材预入库、高值耗材使用情况实时组合查询等功能[6]。
系统实施的具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整个高值耗材监管流程在本系统的介入下可以分为7个重要的管理环节:
(1)环节一:高值耗材准入(编码授权)。高值耗材产品UPC字典的维护要严格依据医院耗材供应合同所附的产品报价清单如实录入,不得随意添加或变更。这样由高值耗材产品UPC衍生的“高值耗材条形码追踪卡”可作为耗材准入的标志,没有贴示标签的物品说明未经严格资质审查,也就不能在院内合法流通使用。
(2)环节二:送货前加贴条形码追踪卡。获得准入许可的高值耗材供应商可根据自身产品日常使用量提前打印一些“高值耗材条形码追踪卡”备用,送货时需找出与物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相对应的“高值耗材追踪卡”一一贴于物品外包装上。
图2 高值耗材监管系统业务流程图
(3)环节三:验收扫描预入出库。设备科工作人员核查货物验收合格后,使用高值耗材批量预出库功能将所收货物的条形码一一扫描并打印预出库单。然后直接发往订货科室(此时费用不计入科室消耗成本),科室即可登录使用登记页面在线查询浏览“在科高值耗材”实时信息。
(4)环节四:使用登记(扫描产品自身条形码,关联产品追溯信息)。科室在使用高值耗材后,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追踪卡条形码扫描登记,系统将自动识别出高值耗材的相关信息(名称、品牌、规格型号、价格等),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即可进行患者信息登记(如患者ID、病案号、诊断结果、使用日期等),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对产品自身贴示有生产信息追溯码的高值耗材,需一并扫描登记产品序列号,并将相关信息资料与条形码追踪卡一并撕下贴于手术护理单或手术知情同意书背面作为病历资料留存;亦可即时打印出详细的高值耗材使用清单交患者留存。
(5)环节五:收费审核。对于科室登记的高值耗材使用信息,设备科工作人员会在24 h内进行对应收费信息的审核,对错费漏费情况进行及时纠正。
(6)环节六:正式出入库,报账归档。根据医院账务结算周期,每月由各科室汇总打印当月高值耗材使用清单交各供应商,各供应商根据各种高值耗材汇总数量开具发票,并前往设备科办理正式出入库报账手续。无异议账目上报财务归档处理(此时出库金额才计入当月科室成本)。
(7)环节七:使用效果追踪回访,不良事件上报登记,建立产品质量信誉评价体系。一方面,科室可实时查询到高值耗材的使用历史记录,对于术后复诊的患者,可调阅相关资料,并可具体到每一件所使用的高值耗材,以进行术后效果登记。另一方面,器材供应管理部门应加强与临床使用科室的沟通,采集高值耗材临床使用效果评价信息,对于发生临床使用不良事件、引发医疗安全事故的高值耗材将进行登记备案,建立产品质量及供应商生产厂家信誉评价反馈机制,为以后的器械准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7个管理环节,一条完整的从高值耗材生产、销售、流通直至使用甚至使用后的信息数据链就形成了。借此也就实现了对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全程实时管控。
(1)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了高值耗材“一物一码”唯一性标志,为实施高值耗材全程追溯提供了准确而高效的管理手段,并由此建立了完备的高值耗材信息档案,实现了上至生产信息、下至患者使用信息的全程可追溯;实现了耗材流通状态全程可视,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院有据可查,便于责任落实。
(2)与医院收费系统实现了“零干扰”无缝对接。条形码的唯一性,收费信息审核环节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临床计费工作的准确性,而且设备科工作人员可以对收费信息进行逐条比对,及时纠正错漏费情况的发生,有效地避免了少费漏费带给医院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降低了由于错费情况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3)实现了科室高值耗材的实时管控,使得以高值耗材实际消耗量作为医院成本核算的依据成为现实。对科室来讲,所有耗材按需使用,降低了科室运行成本;对监管部门来说,可以有效掌握科室耗材的使用情况,实时掌握耗材在院内的流通管理;对医院而言,真正实现了高值耗材“零库存”,占用资金“零成本”。
基于条形码技术构建的高值耗材管理追溯系统投入使用后,有效杜绝了漏费和错费现象,在提高医院效益和维护患者利益方面作用明显。
[1] 崔亮,苏燕平,张敏刚.高值耗材的溯源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6):150-151.
[2] 严洪范.条形码技术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1992,15(5):355-360
[3] 熊建文,何宝鹏,陈丽.条形码识别技术[J].大学物理,1996,15(7):36-38.
[4] 梁燕妮,曹铁军.基于军卫医院信息物资管理系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方法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4):144-145.
[5] 徐淑娟,刘吉祥.初探高值专科医用耗材的全程监控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12(7):12-13.
[6] 张健,王晓,乔亚男,等.Web based B/S结构在EIS系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9):94-95.
(收稿:2014-01-15 修回:2014-07-14)
High-value medical consumable management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based on barcode technology
LI Ye-bo1,2,TANG Chi1,LUO Er-ping1,WANG Xiao2,QI Jia-xue1
(1.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2.Tangdu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high-value consumables management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to realize traceable management of high-value consumables in the hospital.MethodsUniform coding standard was established for high-value consumables to form the barcode tracing card,which could be combined with high-value consumable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lement whole-course monitoring of high-value consumable intra-hospital circulation.ResultsThe mistakes in charging for the high-value consumable were avoided,and the cost for it was reduced greatly.ConclusionThe system has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4):141-143]
high-value medical consumable;whole-course management and traceability;coding standard;barcode
R138;R197.324
A
1003-8868(2015)04-0141-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5.04.141
李业博(198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医院器械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215425721@qq.com。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业博,汤 池,罗二平,漆家学);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业博,王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