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沁文 程飞 马尔旦·马合木提 张智慧 吐尔洪江·吐逊 张金辉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食管反流所致的一系列症状和食 管 黏 膜 损 害,包 括 食 管 裂 孔 疝、反 流 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消化性食管狭窄和短食管[1]。对于中、重度 的 GERD 患 者,外 科 行 胃 底 折 叠 术 治疗已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已成为治疗 GERD 的“金标准”[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 年1 月至 2014 年 6 月共完成 82 例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 GERD,现报道如下。
本组 82 例,男 61 例,女 21 例,年龄 28 ~ 75 岁,中位数 63 岁。病史 2 个月至 10 年,平均 4.5 年,其中 52 例 > 5 年。临床表现以反酸、烧心症状为主 47例,以恶心、呕吐症状为主 22 例,以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症状为主 10 例,以呕血、黑便症状为主 3 例,查体均无明显阳性体征。82 例均行电子胃镜及上消化道数字化 X 线钡餐造影,32 例行食管测压及食管24 h pH 监测检查,明确诊断为 GERD。其中单纯性反 流 性 食 管 炎 18 例 (22% )(1 例 合 并 Barrett 食管),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 64 例(78% ),其中Ⅰ型为 21 例(33% ),Ⅱ型 19 例(30% ),Ⅲ型21 例(33% ),Ⅳ型 3 例(4%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标准[4],其中 50 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3 例合并中度贫血,2 例合并支气管哮喘,5 例合并胆囊结石(结石最大 2.2 cm),见表 1。
表 1 82 例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
纳入标准:(1)电子胃镜、上消化道数字化 X 线钡餐造影或食管测压及食管 24 h pH 监测,明确诊断为 GERD,经内科 6 个月以上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患者;或不愿长期药物治疗,要求手术的患者;(2)明确诊断为 GERD,伴或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3)可耐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不能耐受全身麻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既往结核性腹膜炎病史者。
1.术前准备:常规行电子胃镜及上消化道数字化 X 线钡餐造影,了解食管、胃解剖位置及是否合并食管裂孔疝,如合并食管裂孔疝,了解疝囊大小及分型,更好的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术前 2 d 给予全流质饮食,术前 1 d 口服 50% 硫酸镁充分导泻,术晨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术前留置导尿。
2.手术方法:全身麻醉生效后,患者取截石位,头部抬高 10°~ 30°,主刀医生位于患者两腿之间,使用 4 个 5 ~ 10 mm trocar,1 个王秋生[5]自制 3 mm肝叶拉钩。第一个 10 mm trocar 位于脐上,调整气腹压力为 12 mmHg(1 mmHg = 0.133 kPa),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第 2 个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由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第 3 个 5 mm trocar 为辅助操作孔,左腋前线肋缘下置入第 4 个 5 mm trocar 为助手操作孔。自制肝叶拉钩于剑突下置入腹腔后套乳胶套,挑起肝左外叶显露术野。探查腹腔,助手将胃大弯拉向左侧,暴露膈食管筋膜和肝胃韧带,用超声刀离断,充分游离显露食管下段、贲门、二侧膈肌脚及胃底部,如合并食管裂孔疝,先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于食管下方两侧膈肌脚不可吸收线 2 ~ 3 针间断缝合,缩小食管裂孔至 1.5 cm 左右。24 例食管裂孔疝 > 5 cm,行补片修 补,可 降 低 术 后 复 发 率[6]。 我 们 使 用 Bard Crurasoft PTEE /ePTEE Mesh 补片修补,缝合加钉合固定。根据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综合考虑,施行个体化胃底折叠术。术前反流症状重和食管 24 h pH监测反流严重者采用 Nissen 术式,反流轻或伴有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者采用 Toupet 术式。Nissen 术:将左侧胃底穿过食管后方,并与右侧胃底前壁用 0 号不 吸 收 线 间 断 缝 合 2 ~ 3 针 。 完 成 食 管 周 围 的360°折叠。Toupet术:食管左侧胃底通过食管后方,包绕食管,与食管右前侧壁缝合用 0 号不可吸收线缝合 3 ~ 4 针。胃底外缘与右侧膈肌脚用 0 号不可吸收线缝合固定 3 ~ 4 针,完成食管侧后方的 270°胃底折叠。5 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同时行胆囊切除术,53 例留置术区引流管,术毕时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关闭气腹去除 trocar,逐层关闭切口。
3.术后处理:术后 1 d 晨去除胃管及尿管,根据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可由全流饮食,逐渐半流饮食,直至普食。术后继续服用 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 周。如患者无并发症,无特殊不适,可出院。
4.术后随访:术后 3、6、12 个月随访反流症状是否消失,6 个月后至少复查电子胃镜 1 次,根据内镜诊断标准,如反流性食管炎 0 级,则为治愈,如反流性食管炎等级降低,则为好转。同时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复 查上消化道 数字化 X 线 钡 餐造影,明确有无疝复发及消化道梗阻。
本组 Toupet术 73 例,Nissen 术 9 例,手术时长75 ~ 240 min,平均 92 min,术中出血量 5 ~ 200 ml,平均 14 ml,均无输血。无术中转开腹,均未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腹腔引流管 1 ~ 3 d 后拔出,平均 2 d 后拔出,术后住院时间 4 ~ 10 d,平均7 d。9 例 Nissen 术,1 例出现进食后哽咽感,1 个月后自行缓解。73 例 Toupet术,5 例术后哽咽感,1 ~3 周内自行缓解。64 例合并食管裂孔疝中,42 例术后复查数字化 X 线上消化道造影,均无疝复发,无梗阻,22 例患者未配合复查。按内镜反流性食管炎分级诊断标准,术后 6 个月共 32 例复查电子胃镜,25 例 治 愈 (75% ),7 例 好 转 (22% ),1 例 未 愈(3% ),50 例未配合复查;术前 3 例呕血、黑便,术后出血自行停止,3 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正常。5 例胆囊切除术后无胆道相关并发症。术 后随 访 1 ~ 24个月,平均 15 个月,64 例术后无术前症状,无需药物治疗,17 例出现轻微反流症 状,间断药物可控制,1 例患者症状不改善,X 线钡餐造影发现胃底折 叠 撕 脱 ,再 次 腹 腔 镜 手 术 行 Toupet 术 后 症 状缓解。
GERD 在西方国家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6%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显示,GERD 在我国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7]。目前常用的腹腔镜抗反流术一种为360°Nissen 胃底折叠术,另一为 270°的Toupet胃底折叠术。
手术中应当注意:(1)术中应当先探查有无食管裂孔疝,如存在应当先行疝修补术。国内外报道疝环直径 > 5 cm 者应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8]。本组 24 例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均使用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2)术中应充分游离腹段食管,使胃底折叠活瓣能够在腹段食管从容实施,可避免折叠活瓣再向上疝入纵隔。充分游离胃底部,保证胃底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实施折叠操作,既可以避免由于胃底包绕食管下段太紧、导致术后发生吞咽困难,又可以减少折叠的胃底对食管下段牵拉、导致食管扭曲,影响运动功能[9]。(3)Nissen 术胃包绕食管不宜过长,2 cm 左右为宜[10]。(4)分离肝胃韧带近食管裂孔部时要尽量靠近肝脏,以防损伤迷走神经前干肝支和胃左动脉及其变异支。在游离胃短静脉时尽量靠近胃壁,以免脾侧血管断端回缩造成止血困难,同时避免损伤脾脏,导致出血难以控制。(5)体型肥胖者肝胃韧带处有较厚的脂肪,术中将多余的肝胃韧带处脂肪切除,这样可更加方便手术行胃底折叠术[11]。(6)术式的选择应参考症状、胃镜、X 线钡餐造影和食管测压及食管 24 h pH 监测综合考虑。
1.吞咽困难:腹腔镜手术治疗 GERD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吞咽困难,早期发生率约为 17% ,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12]。术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的原因可能与术中胃部包绕食管过紧有关,术后瘢痕挛缩可能引起晚期的吞咽困难。一般发生术后吞咽困难都是暂时性的,3 个月内可随时间延长自行改善,部分严重患者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解除症状。本组 6 例出现进食后哽咽感,考虑胃部包绕食管区水肿,致使患者出现哽咽感,待水肿消退后症状消失。
2.胀气综合征(gas bloat syndrome):术后早期可偶发胀气综台征,发病率约为 11% ~ 12%[13],主要表现为腹胀、嗳气、餐后饱胀等症状,可能与术中折叠形成的活瓣过紧有关,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再次手术松解过紧的折叠活瓣。
3.食管裂孔疝和 GERD 复发:GERD 合并食管裂孔疝 的 患 者 存 在 食 管 裂 孔 疝 复 发,复 发 率 约 为7% ~ 11% ,主要原因可能与张力缝合的肌性膈肌脚机械性撕裂有关。对于巨大型食管裂孔疝,需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以补片超出疝环缘 2 cm 左右为宜。腹腔镜下充分的缝合加钉合固定补片,可有效的降低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复发率。本组 64 例合并食管裂孔疝,24 例为巨大食管裂孔疝并行补片修补,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本组 1 例患者 GERD 复发,X 线钡餐造影证实胃底折叠撕脱,患者再次接受腹腔镜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原折叠完全撕脱,重新行腹腔镜 Toupet术后症状缓解,考虑患者术后剧烈恶心及呕吐可能是撕脱原因,建议术后重视患者麻醉反应,积极对症处理。
综上 所 述,腹 腔 镜 胃 底 折 叠 术 治 疗 GERD 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Ludvigsson JF,Aro P,Walker MM,et al.Celiac disease,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n adult populationbased study[J].Scand J of Gastroenterol,2013 ,48 (7 ):808 -814 .
2 Lamb PJ,Myers JC,Jamieson GG,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revisional surgery following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 [J].Br J Surg,2009 ,96 :391 -397 .
3 Varela JE,Hinojosa MW,Nguyen NT.Laparoscopic improves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antireflux surgery at US academic centers[J].Am J Surg,2008 ,196 :989 -993 .
4 罗金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类 型 及 表 现[J].现 代 消 化 及 介 入诊疗,2011 ,16 (1 ):41 -42 .
5 王秋生.腹 腔 镜 手 术 基 本 原 则 与 操 作 基 本 功[J].临 床 外 科 杂志,2009 ,15 (9 ):586 -588 .
6 季 锋,沙 红,韩 新 巍,等.腹 腔 镜 Nissen 胃 底 折 叠 联 合 高 选 择 性迷走神经切断治 疗 食 管 反 流 病[J].中 华 普 通 外 科 杂 志,2014 ,29 (6 ):473 -474 .
7 Bello B,Zoccali M,Gullo R,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antireflux surgery-what is the proper preoperative work-up?[J].J Gastrointest Surg,2013 ,17 (1 ):14 -20 .
8 张成,克力木,汪 忠 镐,等.食 管 裂 孔 疝 合 并 胃 食 管 反 流 病 的 外科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4 ,(9 ):644 -646 .
9 蔡逊,张建新,金炜东,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附 84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 ,22 (8 ):576 -577 .
10 克力木 ,张成 ,牛 伟亚 .腹 腔镜 下 Toupet 胃 底 折 叠 术 式 治 疗 食 管裂孔疝 的 临 床 应 用[J].国 际 外 科 学杂志 ,2009 ,36 (9 ):594 -597 .
11 Rickenbacher N,Ktter T ,Kochen MM ,et al.Fundoplication versus medical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urgical Endoscopy,2014 ,28 (1 ):143 -155 .
12 VanMeer S,Bogte A ,Siersema PD,et al.Long-term follow up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 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reflux symptoms,use of anti-reflux medication and anti-reflux surgery outcome:a retrospective study[J].Scand J Gastroenterol,2013 ,48 (11 ):1242 -1248 .
13 邰沁文 ,张金 辉 ,温 浩 ,等.腹 腔 镜 食 管 裂 孔 疝 修 补 术 的 初 步 探讨[J /CD].中 华 疝 和 腹 壁 外 科 杂 志 :电 子 版 ,2011 ,5 (2 ):153 -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