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萍
(北方民族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在我国古代,善于歌唱的人们就已经总结出“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择具最难,声色岂能兼备?但得沙喉响润,发于丹田者,自能耐久”的歌唱理论。这里所说的“发于丹田”是歌唱发声的重要条件。
声音靠气息传出,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如果歌唱者掌握、控制不了呼吸,他就不可能成为好的歌唱家。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需要歌唱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呼吸,从这两个字可见,是吸气和呼气的结合,两者对立运动并产生气息。歌唱者会运用气息、调节控制气息然后把气息转换成声音。要想唱出动听的歌声,气粗、气弱、气浊、气散,都是其阻碍。好歌声的前提是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这样唱出的歌声才会具有穿透力,才会让欣赏者接受。
我国第一部研究声乐理论的著作——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唱论》,对唐宋以来的歌唱艺术作了简单的阐述和总结,对后代人们的声乐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歌唱者都非常重视歌唱中的气息问题,而在《唱论》中这一问题也有体现,其提出的呼吸方法有“偷气、换气、歇气、爱者有一口气”。“偷气”就是在歌唱过程中气息不够用的情况下偷换一口气,但前提是不被察觉和发现,又不影响节奏。“换气”就是在每一句旋律结束时换气。“歇气”就是停顿的地方歇一口气,情绪不能断,不能有明显的换气的感觉。“爱者有一口气”就是唱的过程中要多利用气口,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是气息饱满,感情不断,整首歌曲唱下来很顺畅。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总结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在这三种呼吸方法中,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歌唱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法,是胸部和腹部两个部位同时发力并且互相制约、互相对抗和作用,此时气息会形成一种双向的运动。吸气时,气息流入,就会使腰部和背部形成一种向下的压力,并且横膈膜会随着气流的下降而下降。呼气时,同样,腰部和背部应保持吸气时的力量,而且呼气时冲击声带发声的支点是靠腹肌形成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会相互作用,并且形成一种状态——呼吸对抗。如果歌唱者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掌握胸腹式呼吸法,那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否找到了呼吸对抗的状态,而然这种状态的获得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歌唱者接受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
我们在吸气时要学会叹气的感觉。叹气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常见,它是完全放松的,并且力是向下的,叹气时吸气肌肉群会随之放松,有利于更好地吸入气息。我们在歌唱时要认真体会叹气的感觉,对声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歌唱的过程中,首先要吸气,吸完气一定要保持住,腰和背要挺直,不能弯曲、塌陷,然后在腹部的横膈膜部位就会有一个支点,这时再慢慢地放松,腹部和腰部的肌肉也慢慢地放松,气息就会均匀地呼出,呼吸就会更加平稳。
每个歌唱者对支撑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支撑点就是歌唱时感觉到气息用力的地方,还有的人认为支撑点就是开口吸气然后唱歌时气息冲击的地方,其实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首先要打开口腔吸气,在气息冲击的部位发音,然后运用气息歌唱,找到用力的支点,气息流通就会顺畅。丹田是歌唱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位,吸气要吸入丹田,然后找到气息运用时的一个支撑点,慢慢地运用气息歌唱。气息顺畅、流通就很容易找到支撑点,如果吸完气后,不会运用气息,就不会找到气息的支撑点。
唱高音时气息的运用:很多歌唱者在唱高音时,就只顾着“喊”声音,而忘了运用支撑点去支持,这样发声就会造成压喉,脖子就会紧张,声音憋在嗓子部位,而且声音冲击了声带,唱出的高音不但没有穿透力,而且还很尖锐、很僵硬。唱高音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吸气要深,要稳,腰部、背部和腹部都感觉到很有力地向外扩张,这时就会感觉到气息是向下走的,声音是向上走的,气息和声音的距离拉开了,这样的气息就能集中,声音就会丰满、有穿透力。所以唱高音时我们不能逃避,深吸一口气,轻松地演唱,气息会往下走,声音就能上去,这样气息也流通了,高音也唱好了。
唱低音时气息的运用:很多人都认为低音很简单,只要声音放小了,不用气息也能唱好低音,这是极其错误的。唱低音时,气息的位置比唱高音时要低一些,但是气息的流量却是很大的,腰部、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可以稍微放松,但跟高音相反的是,唱低音时反而要更激动一些,气息的支点应该稍微上提,这样就能达到唱低音时圆润又不漏气的效果。
很多歌唱者在唱强音时都觉得只要力气加大了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强音是指声音要有共鸣。唱强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如果一个强音唱好了,就会让欣赏者感到歌唱者使用身体在发声,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是用气息在发声。唱强音时感觉气息是从整个腰部和腹部发出来的,用力的地方是背部、腰部,整个头腔共鸣特别明显。
如女高音曲目《斑竹泪》中C调转到F调其中的一部分:
强音都是从弱音过渡过去的,不可能一开口就是很强的音,在上述谱例中,“欢情薄,美梦破,苍穹星辰落”,这一乐句是弱唱的,到后面“帝驾崩,二妃惊”是强的,“苍梧散魂魄”是弱的,到这一段的最强音“哎哎哎,散魂魄”,这一乐段情绪的过渡是很难把握的,先是轻声细语地说美梦都破碎,引出主题——帝驾崩,人都没了魂魄,三个“哎”是整段的最强音,等于哀怨、感叹,这一部分的感情是很重要的,所以气息一定要把握好。从这三个强音引出“长天黑,大地倾,泪飞如水泼……”这一部分是撕心裂肺的,感觉天都塌了,地都陷了,感情是特别强烈的,也是整曲的高潮部分,真的是感觉整个身体都在发力,但并不是用身体在唱歌,而是用气息。
歌唱者如果能把一个弱音唱好,那就代表歌唱者的声音已经慢慢迈向成熟了。跟唱强音一样,很多歌唱者认为弱音就是弱唱,只要是身体不发力就代表弱唱了,这也是错误的观点。弱音的要求同样是位置要高,声音要集中,要达到这种声音效果就要求歌唱者控制气息的能力要强,控制好音量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本条件之一,但要演唱一个字音从“f”到“pp”再从“p”到“ff”过渡,对任何一个演唱者来说都不简单,这需要歌唱者有很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例如《鸟儿在风中歌唱》中的第二部分:
连续的“啊”,从“f”——“mf”——“mp”——“pp”——“mp”——“mf”——“f”——“ff”的过渡,鸟儿从哀叹到愤怒,再从愤怒到哀叹,这种一连串的情绪变化、强弱的变化、音量的把握,必须要控制好气息,把整个腔体打开,找好着力点,像鸟儿真正地在诉说、哀怨一样,歌唱出鸟儿要表达的愤怒、哀叹的情感。
唱弱音时,身体和情感都不能完全放松,弱音比强音更难控制情绪。演唱者若想唱好每一个音区的音,就必须把握好情绪和音量,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气息的控制。
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歌唱前已经开口吸气了,但在歌唱的过程中还是觉得气息很浅,一个乐句都唱不完气息就用完了。这种气息不够用的现象是不会运用气息的表现,再就是吸气之后气息不会保持。虽然歌唱者自己觉得气已经吸得够深了,一旦开口发声,气息就会慢慢地上浮,或者是出现漏气的情况,气息一下就没有了。吸气完成以后应该怎样去保持和运用气息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吸气时的状态保持不住,二是身体状态不放松。歌唱的过程无论是对歌唱者还是欣赏者都是一种享受,歌唱者应该好好享受这个过程,气息要在保持一定的情感状态下放松,而且身体不能紧张,声音和呼吸要自然,这样唱出的歌声才会自然。
身体的僵硬就是气息掌握不好的表现之一,这种现象不但会影响歌唱者的歌唱水平而且容易造成欣赏者的审美疲劳,尤其是高音,很多歌唱者在唱高音时都是脖子用力发音,唱的音越高脖子就越紧,唱出的声音发白、没有穿透力,并且很刺耳。吸气时气息要深入丹田,而且一定要保持住,这是歌唱时最基本的条件。有的歌唱者在演唱时,总喜欢把嘴巴张得太大,以为嘴张大了声音就出来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嘴张得太大就会造成面部表情僵硬,气息集中不到一起,发出的声音是散的,并且还会声音沙哑,也就是嗓子漏气,这是歌唱过程中一个较大的错误。歌唱时的身体状态应该是放松的,面部表情是微笑的。嘴巴张得过大,吸入的气息也不会深入丹田,反而会很浅,并且造成身体僵硬,所以说,歌唱时嘴要适当地张开,掌握好气息的运用,这样歌唱才能让欣赏者舒心享受。
很多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担心气不够用,就大口地吸气、大口地换气,这样吸进大量的气息后,反而憋在胸部无法运用,这样声音出不来,嗓子还一直漏气,这是因为气吸得过多,身体过度用力,这样想唱好一个完整的乐曲是不可能的。再就是大口地吸气换气肯定会不自觉地抬胸、耸肩,这种现象在舞台上不可能达到欣赏者想要的审美效果。
自古至今,气息都是歌唱者最重视的因素,要表达作品中的情感、控制字词的音量、吐字咬字等,都要把气息作为前提。总之,“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通过“调其气”来“得其术”,才能使歌唱者达到“遏云响谷之妙”的境界。
[1]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316-318.
[2]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
[3]周跃云.歌唱艺术中气息的运用[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4(6).
[4]李强.“气”在古代声乐理论中的基础地位[J].中国音乐(季刊),2004(4).
[5]叶雅歌.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M].台湾:天同出版社,198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