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纳厂区。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从设备使用者到设备制造者,康平纳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强调科技创新,打通纺织新材料、染整工艺、染整设备,摸索出一套“三维立体创新体系”。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攻关过程中,康平纳团队在各种高难度的梅花桩上稳扎马步,步步为营,目标坚定,让项目得以完美执行。康平纳创新模式赢得了全行业高度关注。
现在整个纺织工业普遍存在装备和工艺脱节的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曾指出:“中国印染装备的制造水平并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差,但却老是跟不上需求,其最大的根源就在于装备和工艺的结合出了问题。”行业内做设备的人不完全了解纺织工艺,负责纺织工艺的人又不懂设备,这样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印染装备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涉浅水者捉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做毛纺起家的康平纳,凭借自身多年来对面料生产工艺的深刻理解,摸索出一条“三维立体创新体系”的独特路径,塑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深知,纺织新材料、染整新工艺、染整装备是一个涉及纺织、印染、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现代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决定借助‘外力’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康平纳集团董事长陈队范介绍说。
2012年康平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装备在“ITMA ASIA + CITME 2012”展会上吸引行业广泛关注。图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等领导在企业展台了解产品技术。
在一次产学研对接会上,康平纳负责人与同为山东老乡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单忠德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了研发团队。“企业需要有更宽的知识面,以及更广的技术视野人才,是很困难的。这种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相当于企业雇了我们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如果完全靠企业自主培养这些人才,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单忠德说。
团队中,机械科学总院30人,这些人在人事关系上仍属于院所,但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和科研经费都由康平纳来承担,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企业里。因为科研需要时间,这项工作在前期研究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看不到任何经济效益。而根据以往经验,有些企业往往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合作最终搁浅。
“这样做企业压力也不小,内部也有分歧。企业是个大集体,股东们需要一起坐下来商量,共担这种风险。经过大家一起讨论,统了一思想,决心依靠创新驱动,走一条充满困难和挑战但更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康平纳集团总经理刘琳说起这些依旧感慨不已。
通过依靠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技术、人才优势与康平纳的工艺、资金优势相结合,协同创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今,康平纳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已经成功合作了10个年头。这种长时间、深层次的院企合作在国内是极其罕见的。
有心人天不负。2012年,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制成功。“平时按照课题的任务书指标做完并提交验收,康平纳这个项目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并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我们在完成了相应的国家课题指标之后,又持续研究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保证整条线能够稳定运行,这个周期要比前期研究更困难一些,所遇到的干扰因素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第三完成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成型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吴双峰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课题做八年,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机械研究总院的研发人员也是第一次,此前,他们经常接的是短期合同。”单忠德对这种模式有着独到的认识,“一定是市场驱动,利益共享,如果说就是单一的合作,没有利益的共享,没有市场的需求驱动,是走不远的。”据悉,如今康平纳公司已经向布匹、散纤维等自动化染色装备发起攻关,科研人员也有望入股企业,这个租来的团队将正式成为企业的一分子。
康平纳这种“借船出海”的技术创新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合作,用市场化的机制,把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到一起,使企业成为科研院所开放式的试验基地,科研院所也成为企业最大的科研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对此高度评价:“康平纳借助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战略合作,解决了装备无法完全满足工艺的缺陷,‘康平纳模式’的成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对我国印染装备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积极作用。”
“对民企而言,创新并非痴人说梦,高不可攀,只要把握准市场的脉搏,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主体,进而完成从资源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要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就必须进行管理制度变革、生产流程重组及商业模式改造。这不仅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也是有追求的企业家理应回答的时代命题。”陈队范表示。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作后盾,还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机制。康平纳创新资金方面,采取企业自筹、争取政府支持等多形式、多渠道筹集方式相结合,以保障创新资金有效投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康平纳筒子纱染色数字化车间。
但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康平纳总经理刘琳所说,科研项目光靠国家的引导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企业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康平纳除了维持正常的企业运转外,几乎把利润全部投到了科研上。
在2014年召开的主题为“跨界融合 智能纺织”的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上,康平纳的技术创新做法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在《创新驱动 跨界融合》报告中作为跨界合作典型案例介绍。
康平纳之所以能从大企业林立的中国纺织行业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动力就来自科研机制的持续创新。在持续创新过程中,康平纳深深感到高、精、尖人才作用巨大,所以想尽一切方法吸引聚集高精尖人才。
“这些年公司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为企业储备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梯队建设、后备人才储备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产业技术更新及终端多领域应用不断创新的需要。”在谈到近几年康平纳遇到的最大困难时,陈队范反复强调的就是两个字“人才”。
构建灵活的激励机制,让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的人才脱颖而出。康平纳实行项目(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技术人员工薪制+课题成果收入”的收益管理办法和推行计划;设立专利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专利发明人、设计人等;建立完善了课题招标制、项目责任制、技术创新奖励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推进非行政职务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挂钩,构建起以绩效为衡量标准、以劳动、智力等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分配体系;技术人员收入按照基薪加课题成果收入一定比例发放执行;形成“创新——奖励——创新”的良性循环。
靠事业留人,靠机制留心,让研发人员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康平纳实行“事业部项目负责制”。通过量化目标任务,严肃考核制度,给任务、压担子等多种形式,鼓励员工勇挑重担,展示实力。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康平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引聘培养、借助外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是通过大专院校,引聘培养专业人才;二是高薪引聘高科技人才,先后从荷兰、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台湾、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引进数位纺织专家和机械专家。三是依托产学研合作,培养引进人才,双方在进行技术合作的同时,建立了稳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除此之外,康平纳还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巩固创新人才基础。在高薪引聘高科技人才的同时,聘请合作院校专家教授作为企业客座专家,通过授课、带学生等方式,把知识传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选拔专业技术员工到合作院校进修学习,合作院校研究生到企业一线实践。
康平纳模式高度融合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变革、生产流程重组及商业模式改造。
科技无边界。康平纳在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鲁泰等国内外大型科研机构、企业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次出席“海峡两岸研讨会”、“亚洲纺织论坛”,了解行业最新资讯,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公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技术骨干到意大利、荷兰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及技术交流,全面提升了技术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扩大与技术发达国家合作,康平纳建立了纺织数字化染整装备合作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构建起国际化的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康平纳不遗余力地吸引高科技人才,用优势产业聚集人才,用高科技项目吸收人才,积极构建人才成长创业的载体平台,引导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建功立业,实现企业、个人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