冮 勇,杨馨婷,孙立名,刘 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0035;.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00
高水平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
冮 勇1,杨馨婷2,孙立名2,刘 阳2
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赛后运动动机研究是运动员赛后心理调节与训练工作的重要方面。抽取166名高水平运动员,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进行自我评定,以此间接考察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倾向。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由“运动能力”“注意力集中”“放松(或焦虑)”“团队意识”四个因子构成。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过程中不存在自我增强倾向,但是存在显著的自我验证倾向。运动员追求来自重要他人的客观评价,以确定自我概念,这对于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增强;自我验证
运动心理学领域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向:自我效能(包括集体效能、能力知觉、主观能力、自我能力评价、自信、自我表现效能)、自我概念(包括身体意象、自尊、身体自尊、自身肌肉满意感、身体自我、道德自我知觉)、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谈话和自我设限)和自我表现。从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来看,对于运动或竞技活动中的自我研究,已经从“自我构念(或内容与结构)”研究向“自我过程”研究转变,如对自我控制、自我设限的研究。已有研究的目标大都旨在考察良好的“自我”状态如何促进运动表现的提升,而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生活是持续性的生活事件,面对每次竞赛后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如何面对由运动成绩所带来的评价与反馈,他们赛后的自我评价如何,这对其日后的训练与竞赛具有重要影响。而有两种动机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评价的反映,这两种动机就是自我验证动机与自我增强动机。自我验证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喜欢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现在的自我概念相一致;而自我增强动机理论则认为,人们喜欢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而不是消极的评价。对于运动员赛后的自我动机研究,也是运动心理学中有关自我调控研究的重要领域。
Shrauger等人(1975)正式提出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理论假设,他们指出,人们总是尽可能多地积极看待自我并寻求积极的评价反馈,因为这能提高个体的自尊和价值。Swann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理论,所谓自我验证,是指个体努力去寻求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的过程。个体通过寻求与自我评价一致的反馈来保存他们固有的自我概念,从而使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是可预测、可控制的。通俗地说,就是个体试图寻求与自我概念一致的评价反馈,以证实自己是否是自己认为的样子。自我一致性和自我增强的争论,一直持续到Epstein和shrauger提出自我验证和自我提升是既平行又相互作用的认知——情感双重模型。他们认为个体存在两种自我体系:一是理性、认知的自我系统(可看作自我验证),另一种是由情绪驱动的知觉体验自我系统(可看作自我提升)。他们既是两种不同的适应系统,也是两种不同水平的加工系统。自我验证是经深思熟虑、有意识努力的抽象的认知反应系统,而自我提升是以一种迅速有效、无需意志努力、能自动化进行加工的情感反应系统,二者既平行又相互作用。
高水平运动员竞赛后的自我动机是自我验证还是自我增强,抑或二者兼有,在同一运动员个体,两种动机的强度关系又是怎样的,对此问题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对运动员赛后动机的了解,进而有助于运动员赛后的心理调节与训练;而我们将自我研究拓展到赛后的心理过程,可以丰富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的自我研究内容。
(一)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量表的编制
我们通过考察运动员对某项赛事后运动表现的“自我评价”与“期望他人评价”的差异,来验证运动员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两种动机的存在。因此,确定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评价指标构成了本研究的基础工作。主要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文献词汇收集方法,确定有关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评价项目。我们面向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的20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向他们提问:“在这次重要比赛中(让学生回溯最近的一场重要赛事),你自己(或者教练员)认为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表现得又不够理想?”据此收集运动员运动表现评定的原始项目;此外我们阅读以“运动员运动表现”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从中收集运动表现的评定用语。对于两种来源的评定用语,按照三级编码结构进行项目收集与整理(表1)。
综合考虑词汇的3个指标:(1)评定的客观性(2)评定指标的全面性(3)出现频数,筛选出23项运动员运动表现特征,每一个项目都是由同一维度的两个反向语义词语组成,如身体状态良好——身体疲劳。选取300名大学生运动员,利用23个项目组成的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量表,对其最近参加的一项重要赛事的运动表现进行5个等级的自评,对所得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9个不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项目后,发现可提取4个因素和14个项目,将其作为正式“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评价量表”的基本项目;同时采用相同项目,转换指导语,以“你认为教练员对于你的运动表现会做出怎样的评价,制成由同样14个项目组成的“教练员评价期待量表”。
表1 运动员运动表现评定用语的编码结构
(二)正式量表的测量
1.对象。对来自于辽宁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的运动员,随机选取二级运动员等级以上的运动员200名,进行正式量表的测量。回收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66份。男运动员109名,女运动员57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4名,一级运动员16名,二级运动员146名。
2.材料与程序。测评材料由“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量表”和“教练员评价期待量表”两种工具组成。“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量表”由14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5等级评定,如:“在比赛中作战能力弱—2…—1…0…1…2在比赛中作战能力强”(在录入数据时由低至高进行相应5等级的数据转换);“教练员评价期待量表”作同样处理。采用团体评价,首先进行“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量表”的施测,休息5分钟后,进行“教练员评价期待量表”的施测。
3.统计工具。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一)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的确定
对166份“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量表”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4个,解释总变异的56.83%。斜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2。
从表2看到,抽取的4个因子共包括14个题项。因子S1主要反映了运动员对于自身运动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比赛中思维反应能力快慢、比赛中身体运动强度和力量、比赛中作战能力、身体灵敏性、比赛是否达到最佳状态5个项目,将其命名为“运动能力”因子。因子S2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注意力,其中包括:比赛中抗干扰能力、比赛时过分警惕、比赛中专注于技术发挥的熟练程度、比赛时注意力集中水平、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5个项目,将其命名为“注意力集中”因子。因子S3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放松(或焦虑)水平,包括:比赛中担心害怕会失败、比赛时过度关注比赛结果,将其命名为“比赛中放松(或焦虑)”因子。因子S4主要反映了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表现,包括:比赛中团队意识、对自己状况了解程度,将其命名为“团队意识”因子。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1~0.75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6,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量表”可以可靠测量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难度系数、各因子间的相关矩阵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到,运动表现自评量表总分与各因子之间均呈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汇聚效度;而各个因子间相关系数总体较低,表明该评定量表的区分效度较好。以上信息说明该量表评定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表2 “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因子分析
表3 运动表现4因子相关系数矩阵
我们依据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说(lexical hy⁃pothesis of personality),从运动员的体验和学术研究文献中收集描述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本词语,通过这些词语探寻表征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本语义范畴。第一种途径试图从“经验”的角度出发,从运动员的个体经验中寻找运动表现自我评价的基本范畴,而第二种途径试图从“理性”的角度审视运动表现的基本范畴。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的“运动能力”“注意力”“放松(或焦虑)”以及“团队意识”四个运动表现评价因子,恰恰反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表现的基本认知范畴。“运动能力”因子反映了运动员对于应对比赛挑战所需基本竞技能力的认知,主要涵盖了运动思维、体能、身体灵敏性、比赛压力应对、唤醒水平调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是完成比赛的基本保障。“注意力集中”因子反映了运动员对于比赛的高度专注,该因子在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中得以体现,恰恰说明了“注意力集中”对于运动员取得良好运动表现的重要性。“放松(或焦虑)”因子主要反映了运动员对于失败和受伤的担忧,结果焦虑和受伤焦虑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王进等(2013)对于运动中的“Clutch”(高压力下的出色运动表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Clutch””运动员的能力表现解释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专项运动能力”、“压力认知应对能力”和“运动员人格”3个方面。我们研究中所发现的“运动能力”因子与其“专项运动能力”是相当的,都反映了取得优异运动表现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注意力集中”和“放松(或焦虑)”因子则恰恰反映了运动员在高压力情境下的注意力控制和焦虑调控,与王进等人研究中的“压力认知应对能力”有相似的含义。而“团队意识”因子则鲜明地反映了运动员生活情境的特异性,即便是个人项目也需要与团队中其他成员(如教练、领队等)进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运动表现。对“运动表现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结果也表明,该量表可以有效且可靠地测量运动员赛后对其运动表现的基本认知。
(二)运动员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的确证
通过观察运动员运动表现自我评价与期望他人(教练员)评价之间的关系,考察运动员赛后是否存在自我增强动机:如果期望他人评定显著高于运动表现的自我评定,则说明自我增强动机的存在。分别对运动表现自评、期望他人评价的总分及4个因子求算术平均数,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运动表现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4在自我评定与期望他人评定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仅仅在因子3:放松(或焦虑)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的评价中没有表现出自我增强倾向。
表4 运动表现自我评价与期望他人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表5 期望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高低分组间的t检验
按照运动表现的自评成绩将运动员分为积极自我评价和消极自我评价两组,如果积极自我评价组的期望他人评定成绩显著高于消极自我评价组,那么就证明了自我验证动机的存在。对运动员运动表现自评成绩进行升幂排序,取前27%为低分组,后27%为高分组,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在期望他人评价总分及4个因子上,积极自我评价组均显著高于消极自我评价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积极自我评价的运动员,在赛后期望他人对其运动表现的评价较高,而具有消极自我评价的运动员,在赛后期望他人对其运动表现的评价也较低,二者均期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后对其运动表现的评价过程中存在明确的自我验证倾向。
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对于重要赛事后运动表现的评价过程中,并不存在自我增强倾向,但是非常明确地存在自我验证倾向,即他们期望教练员能够做出与自身一致的评价。自我增强理论与自我验证理论的调和观点认为,当情境是高压力时,如评价带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信息时,人们更加倾向于做出自我增强的评价。而当情境是低压力、人们有更多的认知资源时,人们则更加倾向于做出自我验证的评价。从本研究的评价过程来看,被试是在没有任何时间或者其他外在压力下对自身运动表现进行评价,因此其评价性反应是更为理性的认知性评价反应,从而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自我验证评价动机。此外,Swann(1990)认为评价者与反馈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评价反馈接受者的自我增强抑或自我验证,当评价者之于接受者是可信的人,人们会更加倾向于自我验证。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特别在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下,运动员对于教练员的信任甚至要超越父母,他们特别希望得到来自教练员的真诚反馈,以此找到自身在训练、比赛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还有,Swann (1990)认为所评价内容的重要性也会影响到自我增强或自我验证,当所评价的自我概念对于评价反馈接受者非常重要时,人们更加倾向于验证自我概念。运动员上次比赛运动表现如何,对于运动员赛事后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反馈价值,它是教练员与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案、手段、进程的重要依据,关系到运动员的成长与运动成就的获得。所以,运动员就特别希望能够得到教练员真实的评价,以验证自己对于运动表现的评价,形成有关自身运动表现的比较确定的自我概念,而这将有利于运动员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以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动力。
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指标充分反映了运动员对于其自身运动表现评价的基本范畴,我们从研究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的需要出发,编制了“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量表”,该量表由“运动能力”“注意力集中”“放松(或焦虑)”“团队意识”4因子构成,它构成了我们研究“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增强与自我验证动机”的基础,而其信效度分析结果也表明,该量表可用于运动员运动表现评价相关领域研究。
由于运动员与教练员间的亲密关系、运动表现评价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等因素,运动员赛后自我评价过程中更倾向于做出自我验证性的评价。运动员希望获得更为真实的评价反馈,以此为运动表现相关的自我概念提供确证信息,而这显然会帮助运动员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不足,以为后续比赛投入更为艰苦的训练、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充足动力。
[1]李晓东,张力为.国外运动心理学领域自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6).
[2]Fiske,S.T.&Taylor,S.E.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self[M].In:Fiske,S.T.,Taylor,S.E.Social cogni⁃tion NY:McGraw Hill,1991.
[3]Shrauger J S.Responses to evaluation as a func⁃tion of initial self-percep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5(82).
[4]Swann W B Jr.Identity negotiation:Where to roads mee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
[5]Swann,W.B.Jr.,Griffin,J.J.,Predmore,S.&Gaines,B.The cognitive-affective crossfire:Whenself-consistency confronts self-enhanc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
[6]Delroy,L.,Paulhus,P.D.,Harms,M.,Nadine,Bruce,Daria,C.,Lysy.The over-Claiming Tech⁃nique:Measuring Self-Enhancement Indepen⁃dent of Abi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1).
[7]John,O.P.,Angleitner,A.&Ostendorf,F.The lex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A historical review of trait taxonomic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8(2).
[8]王进,娄虎等.解读竞赛压力下的运动表现:一个“Clutch””视角的运动能力初探[J].体育科学,2013(6).
[9]Swann W B Jr.To be adored or to be known:The interplay of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verifica⁃tion[M].In:Sorrentino R M,Higgins E T.(Eds.). Motivation&Cognition(Vol.2).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
(责任编辑:宁沈生)
冮 勇(1977-),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本文系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成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WJQ2012026)。
2015-05-10
G8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