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问题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例

2015-12-19 03:10:06古桂琴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

古桂琴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一、前言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背景下,河南省许昌市作为中原经济区中的一个重要城市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机遇。十八大报告中谈到“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句话说明了党中央对我党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好不好、科学化水平高不高,既体现着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又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和执政使命能否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及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农民工不断涌向城市,同时,农村城镇化使得城乡人口的界限正在日趋模糊,社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归依。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增强了农村党员流动性的同时,也导致一些乡村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情况下,研究新型农村社区中如何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使新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高效率地完成承接原村级基层党组织转移出来的功能这项工作,创新领导方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的理论解读

随着新农村社区中的农民变居民、村庄变社区、城乡分割变城乡融合的动态发展,区域内土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了集聚整合,各类组织快速成长,对传统的党组织体系提出了挑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替代村落成为农村基本社会单元。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工作,贯彻了我党在群众路线中所倡导的贴近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的光荣传统,这也是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时代要求相契合的。处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双重时代背景下的河南省许昌市是河南省所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近几年来,许昌市先后通过实施“并村迁村、整治空心村”等一系列的优化组合方式,通过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使得试行区域内的农民搬进了新型农村社区,而村子里原来的村民宅基地则可以按照规定流转使用。新农村社区里的人可以到附近的产业集聚区上班,也可以接受安排就近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同时,许昌市还注重做好新型农村社区中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工作,如构建统一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把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纳入该范畴。同时,深入推进城市与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社区里的人也能按照规定享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此外,许昌市还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向新农村社区的延伸工作,并且该项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服务型党组织构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公众拥护的关键要素。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现实条件均要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及时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准,拓宽服务平台,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更加契合普通公众的需求。[1]从而增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与渗透力,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通过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营造安定有序、团结和睦的社会环境。新型农村社区中的党组织应该努力为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合理、运作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把发展经济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新型农村社区中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可以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从而最终促进中原经济区长期均衡发展。

(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是构建和谐新型农村社区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的缩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同样日趋成为各种矛盾、利益的汇聚点。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形势下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必须紧密围绕和谐社区建设这一中心,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协调处理好各类矛盾,以公众满意为目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和谐农村社区构建中的良好作用,把和谐社区建设落到实处。[3]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近些年来,农村的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解读。

(一)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脱钩

相比传统农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对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张,对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期望更加强烈。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党组织公共服务重心不能很好地与群众的迫切需求相结合,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不紧密,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4]党员服务组织或流于形式,或开展工作针对性不强,与群众需求结合不紧密,缺乏对群众急需的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就业培训等的宣传与辅导工作,不能很好组织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思想教育工作等。

(二)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形态由封闭走向开放,需要社区干部具有发展经济的头脑、管理社区的经验、现代文明的理念、动员群众的本领。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许昌市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考验,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服务群众的意识有待提升。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在为群众提供服务工作时存在对任务重视不够,服务的方式与公众诉求不契合等现象。此外,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办公经费不足,服务平台的建设较为滞后,一些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备,以至于服务功能不能得到高效率的发挥。

(三)服务实效不高

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服务实效不高,缺乏采用新的思路和视角分步骤地创新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首先,各级服务型党组织不能及时回应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各项需求,不能积极主动而又量力而行的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在继续教育、职业指导、就业促进、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等方面也没有很好地提供制度供给。其次,信息化水平尚待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农村社区党组织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普遍较为滞后。

(四)服务能力尚待提升

目前,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榜样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党员干部甚至受“理性经济人”和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趋利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分亲疏远近提供服务等不良现象,从而引起普通公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质疑和不信任。[5]一些农村社区新建或改建了办公室,缺少办公场所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仍然经常出现办公室“没开门”的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依旧认为“有事的时候才需要到办公室”,影响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构建工作。

(五)新型农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亟待创新

表1 新型农村社区党员接受教育管理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9.2%的新型农村社区党员接受过多次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型农村社区党员成分越来越复杂,且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给农村社区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6]此外,农村社区党组织较多成员专业知识面狭窄、接受信息较慢,素质有待提高,在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服务型党组织构建路径

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消除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真空、滞后状态。这种“公共服务下沉”的趋势对农村治理的主体——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建设提出了挑战,即要求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功能从过去的“管治”走向“服务”,从“资源吸纳”走向“资源创造”。[7]

(一)按新型农村社区群众需求设置和建设党组织

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牢牢把握服务群众这一准则,真正地发挥好新型农村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党组织和党员搭建在农村社区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良好平台。作者在调研中还发现,近年来,许昌市的许昌县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依托,坚持党的组织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起谋划、共同推进,以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保障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质量。该县对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党员教育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做到“建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健全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例如,许昌市鄢陵县的A 农村社区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设置了花卉苗木协会党支部。这种专业党小组吸纳了不同专业特长的党员,为农村发展提供产业市场信息,带领广大新农社区成员尽快致富。

(二)激发党组织、党员的服务与奉献精神

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要转变传统观念,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一定要认清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构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新型的社会关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要根据群众自主意识不断提高的实际,引导广大党员调整服务心态。每个服务者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都不应该有赐予的想法。[8]要摒弃轻服务重管理的思想,加强社会服务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纵深方向发展,人们的需求更加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基层党组织要正确分析群众多样化的需求,高瞻远瞩的关注群众社会生活中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图1 :激发党组织、党员的服务与奉献精神图

作者在许昌市调研时发现,一些新农村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党小组”之类的组织,这些党小组均有党员干部轮流值班,办好群众关心的事情,即使党员干部无法解决的事情,也要予以规范记录,及时呈交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拉近了干群关系。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便民服务制度”,基层党支部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均得到了大大提升,也吸引了一大批回乡创业人员和知识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来,[9]村两委班子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如许昌市的B 农村社区为充分调动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推出了党员义工制。党员义务巡防队充当起村民的“守护神”,党员们的付出让村里的青年对党心生敬意,入党积极性高涨。

(三)构建工作平台,实现服务网络化

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要通过与市、县、乡镇党组织的联络,搭建起多层次的立体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网络。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许昌市的多个新型农村社区均设立了农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以该综合服务站为节点,进一步搭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于公众的多级平台,并且效果比较显著。如长葛市的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均建立了党务服务中心和信访维稳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多数与县级和乡镇党务服务中心实现了联动和办公的无缝对接,通过公开联网办公,办公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的督促考核工作

1.加大和创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工作。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自查—平时抽查记录—重点事项督查—年终实施考评”这一思路,深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考核工作,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的督促考核工作。例如,加大群众满意度和群众幸福指数测评在考核总分中所占的权重。此外,用创新性的思维开展考核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来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系统,坚持群众打分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制,切实把服务成效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奖惩以及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10]

2.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群众的民主评议工作。民主评议工作对于督促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聆听人民群众的各类需求,通过举行座谈会、恳谈会、茶话会等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来广泛了解群众的需求。此外,还要组织当地的普通党员、群众代表及普通群众对当地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予以民主评议,该评议的结果要作为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五)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表2 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困难群众的建档情况

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0 位受访者中,仅有12.8%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很完整地对困难群众建立了档案。

1.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以“分层走访”的方式服务群众。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要推行“察民情,解民忧”的“工作法。一是走访特困户,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二是走访上访户,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三是走访普通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11]

2.不断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服务范围。调研发现,一些新型农村社区逐渐打破了原来的服务范畴,正在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如一些新型农村社区注意到了养老这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鄢陵县的好几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均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还有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了社区儿童爱心之家、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这些组织一般针对社区内的儿童、少年开展免费的辅导。此外,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如长葛市的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成立了社区居民参加的篮球队、健身操队等文体团队,活跃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区内的不和谐因素。

(六)抓好新型农村社区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近几年来,许昌市的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途径,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地党员培训,提高基层党员的党务工作水平。同时,举办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如长葛市的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发挥农村种养能手、务工返乡创业大户的带动辐射效应,激发群众的创造性精神。此外,许昌市的多数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建立“党员服务站”等途径,为社区党员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项目。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工作牵动全局,关系长远,需要广大党员、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多方互动和参与。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社会价值及意义,还要认识到该项工作任务艰巨。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更多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性、政策性手段来搞好新型农村社区中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践行在这一问题中的责任。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对该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地关注和探索。

[1]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1):125.

[2]郭庚茂.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21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3]盖国平.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有益探索[J].物业研究,2012,(5):147.

[4]马以.推进农村社区党建 服务城乡统筹发展[J].党建研究,2012,(10):46.

[5]杨光辉.转型时期创建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探索与思考[J].中共同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5):14.

[6]孙玲,竞松.社区服务型党建的难点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9):47.

[7]付建军.农村党组织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一种个案经验的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2):22.

[8]刘彦昌、朱朝寅.社会发展与“零距离服务”机制的构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5):25.

[9]赵温强.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载体[J].科学咨询,2011,(31):125.

[10]李桃德.关于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8):57.

[11]杨翠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城郊结合部的和谐稳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116-117.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学习与探索(2016年4期)2016-08-21 12:36:56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48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