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牛禄青
互联网+体育如何布局下一个金矿?
越是落后的行业,留给互联网的改造空间就越大。在中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于是留给了互联网乘虚而入的商业机会
文/ 牛禄青
古语有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一个传统行业还比较封闭和落后时,预示着这里将有新事物施展拳脚的机会。O2O模式在中国比美国好,就是因为前者传统服务业太落后;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最快,则是因为传统零售业不发达……当前,越是落后的行业,留给互联网的改造空间就越大。在中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于是留给了互联网乘虚而入的商业机会。
体育在过去就跟“信息”和“服务”息息相关,它是典型的服务业(第三产业),而赛事新闻、赛事直播、明星效应、营销效果,都有非常强的信息属性。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让信息更透明,服务更容易获取,因此,互联网与体育可以在内容、营销、数据、电商、社区诸多方面都有很自然的结合空间。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求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空间,传统体育企业也在借势互联网积极转型升级。相对于餐饮、零售、影视、旅游等已互联网化多年的行业而言,体育产业还处于价值洼地,尚待发掘。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的目标,以及体育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让体育产业处于风口浪尖,成为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眼中的“蓝海”,其中“互联网+”成为了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大有可为的细分领域。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PC端互联网体育月度平均覆盖人数超2.7亿,人均月浏览时长52.8分钟;PC端互联网体育月度平均观看人数8258万人,人均月观看时长18.4分钟;PC互联网体育用户渗透率达30%,体育App用户渗透率26%。
目前,国内体育用户参与热情高,体育用户痛点突出,部分痛点需要互联网帮助解决。据艾瑞咨询统计,体育观看方面,球类运动成最受欢迎观看项目(篮球54.3%、足球53.1%),群众基础雄厚,现场观战模式持续升温(50.5%的观看者曾去现场看过比赛),球票市场网络化进展顺利(49.2%的用户通过网络购买体育门票),体育观看用户需求多样化(93.3%的用户希望看到更多素材的视频)。
体育参与方面,跑步运动成为参与度最高的体育项目(44.2%),用户对运动环境现状满意度低(94.5%的用户对运动环境现状表示不满),体育参与者消费力强、学习诉求高(80%有体育消费行为,73.6%有体育学习诉求),体育消费者总体满意度低(仅14.4%对消费体验感到满意)。
全民健身方面,国内体育用户中有健身行为的用户占比逐年提高(21%),收费制健身用户占比低(26.7%),健身私教聘用率不足三成(34.9%),用户满意度低(20.3%),健身馆总体满意度低(2.5%),收费过高成最大问题。
智能穿戴方面,体育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普及率高(40.3%的体育用户曾使用过),智能穿戴设备用户的用户粘性偏低(46.2%的用户难以坚持使用),女性用户对智能穿戴设备比男性更感兴趣。
总体来说,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运动APP、可穿戴设备、体育网络平台、智慧体育馆的发展,是互联网与体育结合的几种代表。
阿里体育是将电商、媒体、营销、视频、家庭娱乐、智能设备、云计算、大数据和金融等平台整合在一起,融合形成一个贯穿赛事运营、版权、媒体、商业开发、票务等环节的全新产业生态。
尽管46号文件出台被体育产业圈的人形容为“破冰之旅”,但各互联网巨头在此之前已经涉足体育产业,只是今年以来加快了产业布局,加大了投资力度。
【1】阿里体育:创造IP平台
从成立时间来看,阿里体育很年轻,这家公司在9月8日刚刚宣布成立。不过在去年6月,阿里巴巴投资了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以12亿元人民币获得后者50%的股权,并将球队改名为“恒大淘宝队”。
阿里体育由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新浪与云锋基金共同出资。原SMG副总裁张大钟出任阿里体育CEO,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担任阿里体育董事长。
对于阿里体育的定位,张大钟称是做一个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创造IP的平台。张大钟认为阿里体育首先不是利润导向,也不是电商导向。他觉得IP应该是要靠创作,而不是花大价钱买。他提到了NBA版权这些年的水涨船高。在他看来,阿里体育不是与其他公司竞争去买版权,而是要创造出像NBA那样的赛事。
阿里体育是将电商、媒体、营销、视频、家庭娱乐、智能设备、云计算、大数据和金融等平台整合在一起,融合形成一个贯穿赛事运营、版权、媒体、商业开发、票务等环节的全新产业生态。作为核心的内容环节,阿里希望平台用户自己创造。阿里体育可以帮助其进行赛事运营,进行推广、预售、大数据分析、资源对接等。
阿里体育的这一定位也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2014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时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
除了投资恒大外,阿里体育未来还会投资一些运动员。阿里体育还显示了对电子竞技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带有休闲性的、自发性的项目,代表着体育的未来。
虽然阿里体育想弱化电商对其的影响,不过电商平台本身也是阿里体育所独具的优势之一。目前天猫国际与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等球队达成旗舰店的合作。另外阿里体育成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与美国大学Pac-12联盟结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在未来两年内在阿里不仅会包揽Pac-12中国区常规赛的比赛直播、票务,还将在天猫国际平台上线销售Pac-12联盟的球队周边商品。
【2】乐视体育:构建体育生态圈
2014年1月份,乐视体育独立。乐视体育提出了生态+的概念,希望以视频版权为依托,通过智能硬件、产业布局构建一个体育生态圈。目前,乐视体育有四大业务板块:内容平台、赛事运营、智能硬件、增值服务。
乐视体育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赛事版权方面的覆盖:目前拥有17类运动项目,121项顶级比赛的版权,实现了平均每年4000场的赛事直播。另外乐视体育最近还拿下了香港英超三个赛季的独家转播权。除了意甲、英超、CBA、欧冠篮球、亚冠、中超、WTA与ATP巡回赛这样的大众赛事,他们还买下了自行车、高尔夫等相对小众的版权。
在赛事运营方面乐视体育与国际冠军杯(ICC)签订4年合约,乐视体育负责截至2019年ICC中国区赛事的信号制作、内容转播、版权分发、票务赞助等全部工作。乐视体育还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承办的首个赛事是10月25日开跑的重庆国际女子马拉松。
在智能硬件方面,乐视体育8月份发布了3款超级自行车,今后还会推出智能手环等新产品。
未来,乐视体育方面会加速全球化进程,香港的英超版权可以看作是一个开始。另外,乐视体育意识到自主IP的重要,因为版权购买给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有意思的是,阿里与万达都是乐视体育的投资方。乐视体育A轮由万达投资领投,融资8亿人民币,A+轮由阿里旗下的云锋基金领投。
【3】PPTV体育:背靠苏宁发力
今年7月,PPTV体育独立,依靠“大树”苏宁云商以及庞大的球迷资源,立足于视频播放平台的同时,向体育产业链的两端延伸。PPTV体育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全体育产业公司。换句话说,与阿里体育、乐视体育一样,PPTV体育也要做全产业链。
未来,PPTV体育的产业布局将涵盖六大板块,包括全媒体平台建设、赛事运营、体育培训、体育智能、体育金融、体育投资。其中“足球”、“跑步”、“棋牌”三大垂直领域是PPTV体育在2015年下半年率先发力的重点。
跑步作为全民运动,相对于竞技性赛事是一个比较轻量级的运动。在这种参与度比较高的运动上运营赛事也被业内视为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另外PPTV体育最大的资本,是获得西甲5年、荷甲及俄超3年中国大陆地区全媒体的独家版权。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PPTV的客户端原本在乐视TV上可用。但在PPTV拿下西甲版权前后不久的时间,PPTV在乐视TV的客户端已经不能使用了,其中意味不言自明:“想在电视上看西甲,还是来买我的电视吧。”目前,PPTV体育还没有授权其他视频源的意思,对于西甲球迷而言,想要看西甲,只能选择PPTV。
【4】腾讯体育:打造O2O体育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腾讯体育也并不愿意只作为一个信息提供商,作为拥有中国最大互联网用户群的腾讯,它希望通过“互联网+体育”的模式营造一个全新生态的体育场景。腾讯在今年年初耗资5亿美元拿下5年NBA在中国大陆的网络独播权,相当于每年一亿美金,为2013年版权价格的5倍。同时,腾讯还是中国奥委会独家互联网合作伙伴,并拥有英超、欧冠联赛、NFL、CBA、中超联赛等众多合作伙伴的赛事版权。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对话快船老板史蒂夫·鲍尔默的对话透露了腾讯的野心,腾讯并非只想扮演媒体角色,而是想要从手里的数亿用户赚到更多的钱,固然赛事广告能获益颇丰,对腾讯而言更肥的肉应该是来自用户。刘炽平表示用户越来越喜欢O2O,既要有线上又要有线下体验,腾讯可以把更多赛事的互动带给用户,未来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地纵向加深。腾讯的“互联网+体育”还受一个重要因素影响,那就是游戏。腾讯试水NBA如果能获得成功,不排除会签约更多的国际赛事,开发或取得相关体育游戏运营权。
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兼具娱乐和健身功能,赛事内容仅仅是一小块蛋糕,为娱乐功能的一个分支。
2013年11月11日,耐克(Nike)在微信上推出了针对跑步目标人群的公众服务账号Nike+RunClub,这只是其线上社区的一部分。耐克在体育智能硬件方面的开发一直在进行,2010年耐克推出针对跑步运动的手机应用Nike+Running;2011年,同TomTom公司合作推出具有GPS定位功能的运动腕表;2014年,先后推出两款可穿戴设备:运动腕带Fuelband及其升级版FuelbandSE;2014年11月初,Nike+Move正式登陆AppStore。
Nike还于2014年12月在上海iAPM购物中心设立线下女子体验店。该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除提供100款左右的运动产品外,还安装有Nike+运动步态分析系统。场馆还会不定期地邀请健身教练、健康专家以及私人运动造型顾问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目前,Nike搭建的O2O生态平台已初现端倪,利用移动互联网新科技,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并通过分析品牌用户的运动习惯以及位置信息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并进行精准营销。
阿迪达斯在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兴起的背景下,其推出了可穿戴智能设备和应用。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期,阿迪达斯发布了miCoach智能足球,足球内置传感器,可将数据传输到智能手机上进行分析。2015年8月6日阿迪达斯以2.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欧洲健身O2O创业公司Runtastic。通过此次收购,双方将在智能运动领域深入合作。
李宁公司的“互联网+”,集中体现在智能硬件以及数字化经营两方面。以智能化实现差异化,给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运动”的全新体验。2015年7月,李宁联合华米科技推出了两款智能跑鞋——烈骏和赤兔;2015年5月,联合极简科技公司推出李宁-WiCore智能足球;2015年3月,推出其独立研发的智能球拍。
李宁将消费需求、渠道、营销实现数字化,其中线上渠道现阶段主要通过天猫、京东等渠道发售产品,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361°跨界合作,打造智能生态。2014年9月,361°与百度跨界合作,联合成立“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并于2015年3月联合推出无线充电技术可拆卸智能童鞋——361°智能童鞋,其具有实时精准定位、运动数据监测等功能。
2015年5月,361°与SmartMozo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欲打造“中国唯一的国际性体育用品在线交易平台”,平台将在移动电商和垂直电商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集中和细分的产品选择。2015年6月,361°与乐视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共同打造智能运动生态系统,这标志着双方开始在智能运动设备领域展开部署。
匹克试水O2O。2015年6月,作为预订和交易平台的匹克体育团购官网正式上线,标志着匹克试水O2O模式。现阶段,平台大致可分为综合运动、专项运动和跑步团购三部分。
平台将品牌所有的资源,比如服务、资源、价格、产品、商品、库存等整合为一整体,以对消费者进行统一的输出服务,使其获得较好的用户的体验。该模式,解决了其曾在线下销售中遇到的货品不全,经销商与匹克沟通滞后导致的库存等问题,以及为消费者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提供便利。
今年年初,贵人鸟完成了对国内最大的体育垂直媒体+社区虎扑的 2.4 亿元投资,双方还与景林资本共同合作成立了体育基金动域资本,通过资本手段,贵人鸟初步完成互联网化,接下来投资的12个项目,许多都与互联网有关,譬如智慧运动场、Zepp(通过硬件记录用户运动数据,面向所有需要“挥杆”的运动项目:高尔夫、棒球等等),还有酷玩部落,直接做健身设备,加上 App 和线上内容,后期会引入增值服务。
虎扑体育携手百米生活打造“互联网+体育”智慧体育馆。6月30日,虎扑体育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首次对外正式公布新项目智慧运动场。项目全新体验模式:“互联网+体育”以免费Wi-Fi为入口,实现利用互联网科技、软硬件集成的体育场地升级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等场地。能让普通比赛也获得NBA、欧冠级别的直播和视频剪辑服务,能让普通体育爱好者也获得如球星般的专业集锦体验。通过摄像头对运动者的技术动作,跑位等影像进行捕捉,实现场内屏幕直播和场外网络直播,并提供录像回看和下载功能。
目前已覆盖全国41个城市3000多家场馆,7月前已经上线120家重点球馆,以创新的互联网和智能软硬件技术,全面升级运动场馆,打通场馆、运动消费人群和服务提供者,进而构建O2O全球化运动服务平台实现运动场馆“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同时,为场馆内的运动者与场馆外的相关人群提供实时、实地、多屏多渠道互动共享的全新体验模式。
作为国内最大的Wi-Fi运营商——深圳市百米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顺丰速运、元禾控股联合投资,金额为8000万美元。基于百米生活的商业模式优势,再加上元禾控股、顺丰速运又分别是各自领域内的领军者,虎扑智慧运动场项目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体育的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智慧体育小镇。浙江富阳作为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区,一直在打造“休闲杭州•运动富阳”特色品牌。今年上半年,中国智慧体育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富阳,总投资逾50亿元。富阳将借此契机打造智慧体育小镇。
据了解,智慧体育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项目一期用地约300亩。将打造集智慧体育相关领域的总部经济业态(产业园区、孵化基地、会展中心、大数据云计算)、旅游休闲娱乐业态(智慧体育公园、商业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业态(运动社区、智能健康社区、医疗中心)为一体的新型产业聚集区。
“有的智慧体育项目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用电脑、键盘来玩,而是更有互动性和体验感。”富阳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可以通过虚拟画面,跟李娜对打网球;还可以将顶尖专业运动员运动时的各种数据上传到云端,在培养运动员时,做数据对比,可以明确看到各方面的差距等等。
腾讯旗下的QQ拥有8亿用户,而微信则拥有6亿用户。体育社交功能也成为腾讯体育“互联网+”方向的一个新突破口。
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兼具娱乐和健身功能,赛事内容仅仅是一小块蛋糕,为娱乐功能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不可忽略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吸引亿万用户,但如何从更深层次挖掘这些用户的潜力长久以来被忽略了。
用户在体育新媒体平台上观看赛事直播、相关资讯,仅仅满足了作为体育迷的一种需求。他们还有社交的冲动,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展开讨论。另外,每一个用户在整个体育场景中,还存在线上体育用品交易、线下锻炼、预定场馆、预约教练、线下聚会等多重需求。
基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观念增强、审美标准转变,传统运动方式已无法满足个性化的运动需求,O2O模式发展成熟,用户消费习惯已养成,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扩大体育产业的外延和内涵,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乐视体育依托的是智能硬件进行这方面的延伸,而腾讯体育则是依靠强大的社交产品线,阿里无疑也离不开电商平台。
他们尝试以“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方式来运营推广。以中国最热门的NBA赛事为例,腾讯体育每赛季多达1500多场的直播场次和包括腾讯网、腾讯视频、腾讯体育APP等在内的多终端,颠覆了观众在赛事选择上的被动,而与QQ、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打通后,球迷们就能实现边看边玩得全方位互动观赛模式。腾讯体育还依托自身的强大资源,将体育同娱乐、游戏、电商等资源进行嫁接,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腾讯体育社区。
腾讯旗下的QQ拥有8亿用户,而微信则拥有6亿用户。体育社交功能也成为腾讯体育“互联网+”方向的一个新突破口。现在微信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上比拼他们做了多少运动。
“互联网+体育”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正是“社交”。无论是观赛、监测数据等,让用户持之以恒的关键就是“好玩和有趣”,而社交就是“天然的动力”且“体育的受众是全民。”对于热爱广场舞的大妈而言,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召集人、找地方、记录运动,分享给孩子和朋友”的需求,把她们聚合在一起,日益壮大队伍,广场舞也可以互联网化。
当体育社交发展成熟之后,线上与线下的打通也就是顺理成章了。传统的模式下,用户与新媒体平台是割裂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缺乏连接通道。社交功能改变了这一切,志同道合者会有线下约球、线下聚会的需要。当进入到线下体育活动场景中,则会产生购买体育商品和体育服务的需求。
通过运动获得健康和乐趣,是人们坚持走进健身房等运动场所的主要原因。广义上的健身包括体育运动类和器械类健身运动,相比后者体育运动类健身更加讲究技巧性,也更容易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因此也更加需要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
倡导“无运动不快乐”的动乐网,是一家集赛事报名、场馆预定、约活动约教练、培训、动乐商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类网站,在O2O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智美集团董事局主席任文对“互联网+体育”有着独到的理解:“‘互联网+体育’在当前环境中,一定是O2O发展的轨迹,它不可能割裂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已成为习惯和常态。互联网对于体育来讲是一个渠道,会起到黏合作用,但实际上,所有盈利都在线下,动乐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动乐网实际上是智美集团实施体育O2O的一个重要棋子。智美集团通过与动乐网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已签署14个省市群众体育赛事系统报名平台,全面服务于各省市大众体育赛事的报名线上服务,涉及1300多场赛事、640多个项目,预期将会有1000万人次参与。通过系统报名平台的搭建,将大众体育运动人口沉淀在集团的资料平台上,为后续B2C业务全产业链开发奠定庞大资料和人群入口,将体育服务、体育培训、体育旅游、衍生产品等B2C延伸消费,通过体育互联网平台搭建得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O2O模式。
同时,智美集团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美红土体育文化产业基金联合入股北京酷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此次投资,将客厅健身人群、户外运动人群、各个赛事参与人群进行关联互动,促进智美集团凭借线下赛事及直接用户数量的巨大优势,将线下赛事人口、各类运动人群通过互联网智能互动手段形成黏合,贯通线上线下用户,扩大用户群,形成多屏互动O2O健身生态圈。
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任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赛事的群众性基础。智美集团也曾运营一些高端体育赛事,但由于缺乏群众性基础,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智美集团2015年半年报,公司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2.95亿元。其中,赛事运营收入同比增长49.9%,达到1.07亿元。新赛事的开展成为赛事运营方面增收主要来源。智美集团目前掌握着国内5场马拉松赛事的独家运营权,并开发包括自主IP“四季跑”、“CBL篮球赛”、“幸福足迹城市徒步大会”在内的多个成功赛事活动产品,仅在今年上半年就聚拢超300万体育参与人口,同比增长500%。而这些快速增长的参与人口,将成为智美集团布局体育O2O的一个强大支撑。
对于体育O2O项目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体育场馆的整合。体育类O2O将直接对接需求方和供给方,去除中间环节,让用户用最短时间、最少成本找到合适服务,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但实际情况却是,体育O2O看似前景广阔,现状却很“骨感”。线下在体育O2O中所占比重很高,而要保证用户的线下体验,需整合大量场地、教练资源。而动乐网在场馆预定、约活动、约教练等方面的尝试值得借鉴。
目前国内市场运动健身O2O应用有很多,有基于PC端,有手机APP,也有可穿戴设备,且呈现出细分化的发展势头。比如专注于跑步运动的“咕咚”,比如健身女王郑多燕创办的主打减肥运动的“也瘦网”,再比如专注于体育运动的“初炼”,等等,都是基于O2O模式的运动健身应用。这些应用均有各自的用户群体,也分别解决了某些“用户痛点”,那么O2O模式究竟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
1、去中介化。场馆相当于横亘在运动者和驻场教练之间的中介,运动者要将费用交给场馆,场馆再支付给教练,一方面用户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另一方面教练也仅获得所有支付费用中一小部分抽成。
关于这个问题,运动O2O产品“初炼”的创始人章恒曾做过调查:目前健身场馆的教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仅拿工资的驻场教练,一种是与场馆合作赚取抽成的合作形式的教练。无论哪一种都只拿到消费者支付费用中的很小一笔,大部分费用都归场馆所有。这导致许多教练开始明目张胆地在场馆内“上私课”,刻意绕开场馆这一环节。
同样专注运动健身O2O的“约教练”,其创始人赵龙在市场调查中也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许多人认为运动是个麻烦事儿,定场、找人、约教练,每个环节都把人的热情磨掉一点儿。”O2O模式能够解决的最大痛点在于,它直接将用户与教练对接,去除了中间环节,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教练,同时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2、解放教练。雕爷在做河狸家的项目时曾有一句口号叫“解放手艺人”,将美甲师从店面中解放出来,砍掉店面租金和老板抽成,实现手艺人自由定价。对于运动健身来说同样如此,通过O2O模式,教练可以摆脱对于场馆的依赖,直接接受用户预约订单,并针对运动项目和陪练时间的不同自主定价。
在章恒看来,目前体育运动健身的门槛和成本依然较高,原因在于传统运动模式的场地成本和地域限制。通过O2O模式,教练可以在平台上零成本接单教学,每个教练都拥有自己的专属主页,用于展示个人信息,管理课程和订单,改变传统私教招收学员渠道唯一且封闭,闲时无单可接的局面。从根源上降低了运动健身的门槛,摆脱了场地限制,实现跨城市学习,避免课程断档。
3、打破场地限制。“大众体育运动的O2O服务,用户对教练的黏性要高于场馆,高水平运动员和大众运动私教更是运动健身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章恒认为对于用户而言,教练相对场地更为重要,打破场地的限制,突出教练的作用将是运动健身O2O的关键。
基于O2O模式的体育运动健身在场地的选择上更为灵活自由,小区、公园或者用户指定的运动场馆都可以满足场地需求。另外运动O2O应用本身也在加快场馆的布局,通过与健身房等运动场地合作,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的运动需求。比如北京的用户到上海出差,同样可以通过平台预约到相应教练,继续之前的课程。
4、社交化。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健身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尤其是在学习某一项新的体育运动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技巧,用户很难在运动中获得乐趣。移动应用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建立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的社区,通过社交增加运动的乐趣。此外用户还可以在社区中与众多教练交流运动心得,使运动更安全和快乐。
未来运动健身O2O产品保持可持续性,需要注意几点:一是生产智能设备盈利。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设备的出现为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运动健身O2O项目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二是定制化服务。为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收取相应费用。三是健康管理咨询。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对用户的运动状况进行跟踪,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大数据为用户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素材,后期可针对有需求的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