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粮仓确保粮食仓储安全

2015-12-19 08:01阮晓东
新经济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粮情如云粮库

文/阮晓东

智慧粮仓确保粮食仓储安全

文/阮晓东

运用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式,充分利用物联网、商业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对粮食仓储进行科学、高效、低成本、绿色生态的管理

我国现在粮食收储设施比较老化,如何减少粮食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确保粮食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百姓吃到放心粮、优质粮,装有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慧粮仓”正在全国各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智慧粮仓”通过软件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可以跟踪大气和粮堆一系列参数变化并通过快速反应防止粮食霉变,并大幅降低能耗。“智慧粮仓”还能通过识别代码的应用,解决了粮食流通中的标准化的问题,使粮食各环节实现可追溯。信息化监控还能让粮食库存统计数据更真实准确,未来将有助于形成中国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

粮食储备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是既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所以粮食安全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保证粮食生产、粮食进出口和合理储备来实现的。我国最近十年左右粮食生产一直保持增加,这样就避免了粮食进口带来的风险,但由于粮食生产受到天气变化的、病虫害的影响较大,所以建立一套完整的粮食储备体系就成为避免粮食短缺的有效手段。这套储备体系的运转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重视的问题。

据悉,对于我国来说,粮食储备包括周转储备和后备储备两个部分。相关资料显示,为了克服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与粮食消费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粮食周转储备体系;而用来补救因作物歉收造成意外的供应不足,或者用来平抑社会所无法承受的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则需要建立后备储备体系。我国在1990年后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2000年组建了中储粮总公司,则在这一垂直体系肩负起重要历史使命。

粮食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稳定,党和政府对其十分重视。近20年来,粮食储备平稳运行,不仅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创造了条件,更为维护农民利益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1年聚焦农业,也凸显了粮食安全及粮食储备的战略地位。不过,由于近年来我国粮食实现连续增产,国际粮价也比较低,国内粮食库存大量增加,仓储能力却面临严重不足的局面。

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粮食产量1.2万亿斤,商品粮产量为7200亿斤,全国粮食仓储的有效仓容却只有7718亿斤,去除问题仓容,可用的仓容实际上只有5000多亿斤左右,所以仓容的缺口比较大。

此外,目前我国现用粮库多数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设备老旧已不符合现代粮食安全储存的要求。我国有1500亿斤—2000多亿斤的粮库是危老仓库,这些老旧仓库一方面难以满足“三低”(低温、低氧、低剂量)、机械通风和电子测温等现代粮食储藏技术要求,另外清查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比如我国每隔几年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清仓查库”活动,需要动用国家十几个部门的几十万人力、耗资数亿元才能查清楚全国储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

另外,粮食储备安全也关系到食品加工产业链的安全运行。只有储备源头的粮库能够对成品粮进行安全追溯,那么后续的成品粮原料出入库、生产加工、质检以及物流信息才能进行全程跟踪与追溯。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所以建立现代化、智慧化的粮食仓储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粮仓”如何智慧

2015年7月,全国粮食识别代码试点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就是在这个全国性的粮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会上,“智慧粮仓”应运而生,因为会议将议题直接指向了粮食仓储安全和“智慧粮仓”的建设。会议指出,在粮食行业这个最为传统和基础的产业,“智慧粮仓”的建设和应用必然会给粮食流通领域带来强烈的冲击和变革,加快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深化粮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智慧粮仓”的建设在我国的确有着重要意义。据悉,我国目前有2亿农户,3万多家粮库。由于传统的粮食储存科技含量较低,劳动力使用量大,智能化控制系统成为粮食储存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那么如何建设“智慧粮仓”,“智慧粮仓”相比传统粮仓又有哪些优势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并针对“智慧粮仓”的建设、关键环节、使用效果等做了如下总结。

首先,“智慧粮仓”是通过一系列技术的集成,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粮食仓储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使用量大的问题。

“智慧粮仓”通过软件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集成,系统可以精确预测粮堆的平衡湿度和露点变化,同时跟踪大气和粮堆的温差、湿差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则通过控制通风防止粮食结露霉变,并大幅降低能耗。同时,“智慧粮仓”还具有预测的功能。比如其智能控制系统可运用自动学习和推理分析技术,建立智能分析模型,进行粮温变化曲线的推理拟合,能准确分析和预测粮情变化等。这样,就推动了粮库管理模式向着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向转变,其运行过程不会使用过多的劳动力。比如我国每隔几年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清仓查库”活动,动用国家十几个部门的几十万人力、耗资数亿元查清楚全国储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而如果利用“智慧粮仓”管理系统,就可做到实时监控排查,省掉或减轻“清仓查库”的资源消耗。另外工人的作业水平,安全生产系数也会提高。

其次,“智慧粮仓”的核心是通过识别代码的应用,解决粮食流通中的标准化的问题。

识别代码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粮食这种通用货物的标示问题。以德州鹏达粮食物流有限公司的数字粮库为例,由于使用了全省通用的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该公司粮库的粮食购销存管理系统就能够自动按照标准生成识别代码,并在粮食出库时实现“码随粮走”的要求。所谓“码随粮走”,即基层收纳库收购粮食形成稳定货位后,生成识别代码,出库时带码销售;大型粮食储备库收购带有识别代码的粮食,收满一仓形成新的货位,并产生带有来源码的新的识别代码;储备库将粮食带码销售到面粉加工企业,加工企业记录下原粮的识别代码信息,作为质量追溯的依据,从而实现整个原粮流通环节的码随粮走。

再次,“智慧粮仓”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打通数字鸿沟,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与依据。

再以德州市智慧粮食云平台为例,该平台包括粮食业务云、行政管理云和公共服务云三个平台,下含数字粮库业务管理系统、粮油仓储管理系统、库存粮食识别代码系统、预警应急保障系统、粮食质量监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地方储备粮油管理系统、监督检查系统、粮油统计系统、放心粮油系统、财务人事管理系统、综合展示系统等十二个子系统。这些系统与山东省仓储管理云平台实现了无缝融合,并且具备了与国家粮食局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对接的条件,从而防止了“信息孤岛”的出现。另外粮食系统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对这些平台隐含的信息进行精确抓取,生成粮食行业分析报告。目前分析报告已经能够对德州和山东省的决策支持系统给予信息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与依据。

综合以上分析,“智慧粮仓”是运用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式,充分利用物联网、商业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精确采集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粮库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粮库信息管理平台对所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综合分析,从而达到对粮食仓储企业进行科学、高效、低成本、绿色生态的管理。

通过“智慧粮仓”建设,不仅可以通过粮情测控系统实现粮仓内温度、湿度、气体、虫情等数据的自动采集,还能通过智能决策模型实现通风、熏蒸、调温等粮油仓储保管作业的智能化控制。

“智慧粮仓”在全国多地启用

“智慧粮仓”建设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粮食作为“活体”储藏,对温度、湿度、水分的要求极高。过去,储粮基本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而现在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粮油仓储业务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智慧粮仓”建设,不仅可以通过粮情测控系统实现粮仓内温度、湿度、气体、虫情等数据的自动采集,还能通过智能决策模型实现通风、熏蒸、调温等粮油仓储保管作业的智能化控制。

也就是说,“智慧粮仓”的建设和使用让粮仓具备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统计的功能,使得储粮信息的传输更实时、更准确,还能让整个储粮过程有规可循。所以“智慧粮仓”对于一些产粮大省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目前,湖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等产粮大省都在积极建设数字粮食管理平台,并积极建设“智慧粮仓”。

2014年7月1日,湖南省首个“智慧粮仓”,湖南数字粮食管理平台正式在金霞粮库建成。在金霞粮库,粮仓中装有检测各项粮情指标的传感器,监测粮食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等关键指标数据的变化;同时仓内还配套全景摄像机及激光测量仪,可实时观测仓内情况、精确测量仓内粮食的体积和数量。该系统将采集的粮情数据自动与预警规则进行分析判断,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示,并通过播放警报音及发送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检测数据统一通过企业专线网络传输至集团总部储粮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存储,管理人员可远程实现对粮仓的可视化管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储粮信息的传输更实时、更准确,具备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统计的功能,达到了高效、科学储粮的目的。

另外,浙江省也建立了完善的智慧粮仓集成控制系统。

浙江桐乡引进应用了国家储粮技术行业最新的“四合一”智慧粮仓集成控制系统,同时通过工业自动化集成技术,建立了现代化智能粮库综合管理平台,将粮食储存必需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空调控温以及粮情测控系统进行高效融合。

浙江嘉善通过“智慧粮仓”通过工业自动化集成技术,建立了现代化智能粮库综合管理平台,将粮食储存过程中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控温调温及粮情测控四项技术融为一体,通过这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储粮设施设备,以达到提高粮食储存安全系数,减轻保粮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有效提升粮库的综合保障能力。

得益于我国在“智慧粮仓”建设中的巨大需求,我国的龙头企业在该领域也频频获得大额订单。比如要技术支撑单位包括航天信息、远望谷等。比如国有上市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该方面的主导公司之一。该公司近两年为江苏省省内200余座粮仓配套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又建成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管理平台设备采购项目”等几十个“智慧粮仓”项目。目前航天信息的“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整合了射频识别、卫星定位、移动通讯位置服务等技术,不仅能对区域粮食物流进行监管,还能实时监控区域内各物流通道的流量和流向,为粮食物流应急指挥提供服务,提升粮食宏观调控水平。

有助于建成“粮情监测预警体系”

粮情监测预警非常重要。由于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国内粮食安全和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粮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美国农业发达,金融工具手段多,信息发达,美国农业部国际粮情预测分析系统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美国农业部每月发布一次国际粮情分析预测,每周发布一次美国粮食进出口分析报告,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粮食监测预警系统。我国国家粮食局也多次提出要强化各地各级粮食部门的粮油统计信息工作,建立灵敏准确的粮情监测预警机制。

2015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粮油仓储设施、打通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障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等。这次规划首次提出了建立国家粮情监测预警系统机制,能比较准确掌握国家粮情和国际粮情。规划要求要整合现有粮食信息资源,建成包括信息采集、警情分析、信息发布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和完善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制度,推进“智慧粮食”建设,增强国家调控市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业内人士指出,要形成中国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首先就要从建设粮情信息采集平台入手,通过构建粮情监测预警分析系统、推进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来建设和提升行业信息服务水平。

由于“智慧粮仓”与“粮情监测预警体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智慧粮仓”的建设可谓是目前建设的重点。据悉,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通过“智慧粮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以粮食供需和市场价格监测为重点,加强动态信息监测和数据深入挖掘,建立以主要粮油品种为核心的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信息监测预测体系;另外,通过对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分析,可以增强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助于建立粮情预警模型,实现预测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比如通过识别代码的关联信息,可反映库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为粮食的监督检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改变现有的分解登统方式带来的重复工作、人力物力的消耗,粮食信息更加准确。

正因为如此,目前建设国家粮情监测预警系统已经被放多地区提上日程,最近粮情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招标公告也屡见报端,淮安市粮食购销公司的粮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粮库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粮情检测系统、市级粮食流通实时动态平台以及办公设备为例,中标金额在268万元,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粮情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中标价格则为130多万元。

正在我国实施中的“智慧粮仓”和“粮情监测预警体系”也有助于实现我国粮食物流供需信息的智能匹配。目前,国内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一旦出现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减产、连续减产,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将被打破,可能引发粮价上涨和粮食抢购。“智慧粮仓”和“粮情监测预警体系”的实施将能实现粮食物流供需信息的智能匹配,为粮食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业务管理服务,合理规划和引导粮食物流需求,降低空返率,提高粮食物流组织水平。

所有的这一切,将会组成一张严密的粮情监测预警网络,对确保粮食安全,防范和应对粮食价格异常波动,保证我国粮食的顺利流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发挥积极作用。

客如云发布国内首台餐饮智能终端OnPOS 餐饮业迎来智慧时代

10月28日,客如云在北京召开2015秋季产品发布会,一款经过客如云自主研发的面向餐饮业的智能硬件产品正式上线,表明客如云正式进入软硬件一体的SaaS模式,也揭开了“互联网+”餐饮的新篇章。

本次发布的新产品是客如云通过近三年在餐饮行业的发展和分析,并经过精心研发所推出的独立自主生产的软硬件一体智能终端——OnPOS。客如云创始人兼CEO彭雷正式揭幕新产品后,令与会者眼前一亮,伴随着细节影片的展现,在简约黑白色覆盖下的是客如云专注于体验的精湛工艺,其所搭载的On OS应用系统也是客如云深耕餐饮业多年的精心之作,深度定制的内核确保安全,丰富的功能令所用即所得,专业的报表数据实时分析展现。

OnPOS是国内首台自主研发、面向下一代服务业的餐饮智能终端,不仅全方位整合了餐饮流程中散落的服务,更是颠覆了传统的就餐体验,为顾客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消费体验;为商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简单的经营平台。内嵌的On OS全场景应用内置收银、会员营销、供应链、外卖、排队、预订等覆盖餐饮各个场景的应用,让使用者变得无所不能。On Cloud集成了丰富的Cloud App云端应用,含分析报表、CRM会员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功能使用者可以按需选用。On Store旨在引入第三方软件开发机构,建立开放式的APP市场,为服务行业打造更多应用,以满足各种场景中的经营需求。未来不仅有帮助商户提升管理和效率的操作工具,还将针对顾客用餐体验提供许多奇思妙想的APP。

OnPOS的正式推出意味着客如云将旗下的产品架构正式升级到由硬件OnPOS、软件On OS、云端On Cloud,开放平台On Store所组成的四个完整架构。拥有全新构架的客如云已经成为国内首创的面向服务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云端到终端的全系统SaaS公司。就像当年苹果推出安装iOS的iPhone那样,一夜之间让C端走向智能时代,客如云相信搭载On OS的OnPOS也能让B端商家进入全新的智能时代。

本次发布会是客如云自2012年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发布会,今年4月客如云获得B轮融资,为其后续发展补充了弹药。目前客如云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国内18个城市,员工超过700人,服务商户五千家以上。

今年的互联网风起云涌,继滴滴快滴、58赶集、美团大众合体成功之后,携程与去哪儿的换股也已尘埃落定。作为服务行业规模最大、覆盖收费商户最多、面向B端的SaaS公司,客如云将通过快速扩展商户、深度掌握线下商户数据入口的方式建立竞争壁垒。连接人与服务是互联网未来5-10年最大的市场机会之一,客如云深耕B端的模式使得它在这一行业竞争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优势,最终有望成为服务业大市场格局中基础性的关键环节。据悉,近期客如云已经启动了在国内新三板市场上的挂牌工作,计划在12月底完成挂牌。彭雷相信在服务业To B的市场里面,还有足够的空间诞生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而这个空间就是未来客如云的机会与挑战。

猜你喜欢
粮情如云粮库
粮库粮情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粮库竣工
立足赣州粮情实际 确保区域粮食安全
粮库里的机器人
喘息的红对联
智能化粮库现场见闻
CGSR-GDCSIV型粮情测控系统通过中国粮油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我为抗日政府管粮库
未来,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故事
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