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的动态翻译过程

2015-12-19 01:02吴均霞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源语言昭通语言学

吴均霞

(昭通学院,云南 昭通657000)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动态翻译过程

吴均霞

(昭通学院,云南 昭通657000)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和认知翻译学的提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探索与发展方向。通过对语言中概念隐喻内涵的探索和根据认知理论而进行的动态翻译过程,对提高翻译质量与品质都有较大的作用。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有着文化转向和向心智构建的内在转向的特征。

概念隐喻;动态翻译;认知语言学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其中取得的许多成果被应用到了翻译的实践过程之中,对传统的翻译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国外语言学家马汀在2010年时提出了认知翻译学的说法,并表示应尽快建立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性研究[1]。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翻译过程由之前对于词汇、句法和语篇之间的意义的转换与解码的过程,转变为译者通过语言的认知能力对源语言内容进行识解和概念转换的一种动态性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作为人们思想和语言赖以生存的概念隐喻对译者在处理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化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概念隐喻研究在翻译中的应用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讲,隐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 成为了人们进行言语活动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这种隐喻并非是一种刻意的修辞手法,而是完全渗透在日常生活和人们的语言交际过程之中,对一种语言引导下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这种人们语言中无处不在的概念隐喻,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文化同目标语文化之间形成了一条差异的鸿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完成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的转换过程,就要处理好两种文化中概念隐喻的转化与衔接的过程。如例所示,

例1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teacher, Tom is making amazing progress.

译文:在新老师的指导下,汤姆进步神速。

在此例中,“amazing progress”和“进步神速”两种表达方式在各自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概念隐喻结构,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这种隐喻的翻译则要从译者自身对于概念隐喻的认知与识解的角度出发,从而完成两种隐喻结构在文化之间的合理转化。随着这种隐喻翻译与文化渗透程度的加深,源语言的隐喻结构可能会影响到翻译目标语的隐喻结构,从而形成文化上新的概念隐喻。

二、概念隐喻下动态翻译的特征

1、翻译过程由外在转向内在

从语言的认知角度上来讲,一个文本和言语的形成是说话者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世界的过程,在一定的语言语法的规约下,经过一定认知能力的运作而产生的[2]。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做的就是探索说话人在言语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目的下认知心理过程。针对英语中谚语“every road leads to rome”的翻译我们可以观察到。

例2 Though all roads lead to rome, you have to start out at the bottom.

译文:虽然行行出状元,但你得从基层干起。

例3 Even if every road led to Rome, when our mind is indecisive, constantly wandering, and unable to concentrate, we will never make it to our destination.

译文:尽管条条大路通长安,但是要是心智不坚定,经常徘徊游离,三心二意,那是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

在上述两例中,根据语境和语者思维和言语目的的不同,译者的翻译结果有着巨大的差异。“every road leads to rome”,“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长安”的用法是一种隐喻式的用法,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根据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语境和文化的不同,在具体的翻译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译者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概念跨域的方式将两种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意象衔接在了一起。这种衔接的过程就是译者对源语言话语内容中认知与思维过程和隐喻内涵的追溯的过程[3]。

2、翻译过程的文化转向

在整个概念隐喻的系统之中,隐喻的交际功能、语言形式到意象、含义等,在翻译过程中都会受到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不等值现象的影响,并给隐喻转化为目的语的过程之中带来了一些差异与模糊[4]。译者要依据文化、语境、听话人的认知心理等不同变量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源语言隐喻形式尽可能地转化为目标语中的隐喻形式。例4:

(1) 加强法制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2)加强市场管理 energize market administration

(3)加强领导 exercise more effective leadership

(4)加强廉政建设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build up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在上述例4的四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加强”的概念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就使用到了strengthen、energize、exercise和make greater efforts等不同概念范畴之中的内容。一种语言中的一个隐喻可能会投射在目标语中多个认知域的范围之中[5]。在对待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关注两种语言之间概念隐喻之间的转化,逐渐将文字翻译转化成为文化的转向过程。

三、概念隐喻对翻译主观性的影响

1、译者对原作中概念隐喻识解的经验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出了要完成源语言到目标语言之间语言文字形式上的转换,同时也要对完成原文本中语者的思维过程进行追溯与重构。译者本身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都对于概念隐喻的识解能力,都对源语言概念隐喻在目标语认知域中的投射有着很大的影响[6]。

例5 Funny how people despise platitudes, when they are usually the truest things going.

译文:很奇怪,人们会瞧不起老生常谈,实际上老生常谈的一般都是最真实的东西。

例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Yangtze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

从上面两个汉英互译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例5中的“platitude”在翻译的过程中投射到了汉语中“老生常谈”的这个概念隐喻中去,这个成语本身就是用“老书生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烦了听腻了且人云亦云的话,这一概念在英语认知范畴中是不存在的。而例6中,“萧萧下”、“滚滚来”这种表示拟声和拟态的隐喻范畴在翻译过程中投射到了英语中shower by shower, hour by hour的隐喻概念范畴中去。在整个概念隐喻下的动态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语境、心理、认知思维等因素及时调整自身的翻译策略,因此认知心理的内在过程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性的影响在不断的加强。

2、意象衔接的创造性

如上文所述,翻译过程是译者对源语言文字中作者的认知心理和思想活动的探索与重建的构成。这个过程并非是死板而单一的意义解码和转码的过程,而是包括了译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认知能力与习惯的在创造过程。

例7 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收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

译文:We Chinese hold that one should be as tolerant as the vast ocean which admits hundreds of rivers and should draw upon other’s strengths.

在上述译文中,译者的翻译过程可以说是对原文中所涉意象在目标语言进行再构建的过程,如例7的译文就是译者对原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拆解和重组并使用英语进行重现的过程。不但通过意象的衔接,如“海纳百川”与“vast ocean”,使得目标语的使用者能够理解源语言中概念隐喻所涉部分,从而通过这种对隐喻从识解到再创造的过程对整个句子的意义内涵有了深入的理解。

结语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认知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不断成熟将对现有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过程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概念隐喻的视角之下,翻译的过程跳出了词义、句群和语法限制规则的束缚,而转向对文化、对认知、对思维的动态分析与探讨的过程。

[1]Martin, R·M· On Paradigms and Cognitive Translatology[A].In Shreve, G. M. & Angelone, E. 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 [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0: 169-187.

[2]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12,04:17-23.

[3]储常胜,高璐夷·翻译过程认知研究的整合动态翻译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05-108.

[4]肖家燕,李恒威·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 中国外语,2010(05):106-111.

[5]邓宇·概念隐喻翻译的文化适应性探要[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76-81.

[6]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 外语学刊,2003(03):1-7.

(责任编辑:颜建华)

The Dynamic Translation Proces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Wu Junxia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657000, Yunnan, China)

Both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and the Martin’s cognitive translation provides a new fiel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A dynamic transl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cognitive theories can ensure a better quality of translation between languag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meaning and the inner mental 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will provide a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transl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theories from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point of view.

conceptual metaphors, dynamic transl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4-11-28

吴均霞(1973.08~)云南省昭通人,云南省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

H059

A

1673-9507(2015)02-0024-02

猜你喜欢
源语言昭通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