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为我们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一条红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贯穿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他“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客观分析国情、党情和世情实际,从客观规律出发,观察、认识问题,导引出解决当前中国一切复杂难题的良方益药。始终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观察分析处理一切问题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着高超的辩证思维水平。他反复强调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地观察分析事物,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主动性。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明,是共产党人认识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原则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科学理想激励和鼓舞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牺牲。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学习讲话贯穿的思想精髓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李高山:当代中国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指引党和国家工作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讲话是当代中国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为党和国家新30年的发展提供了指南。一是讲话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把党领导人民进行救国、兴国、强国的奋斗历程概括为“完整”的事业,体现了习总书记独特的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习总书记的新观点、新论断,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探索、坚持、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贡献进行了整合,融会贯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毛泽东同志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同时,是否以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是检验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和运用真理、认识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的试金石。习总书记提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习总书记的新观点、新论断,不仅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探索的思想脉络融合贯通起来了,而且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革命、建设、改革近乎“三个三十年”中始终坚持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努力融合贯通起来了,在新的理论高度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进而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这一最根本问题上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核心链接,形成了我们党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且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创新理论,将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价值提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新的境界。二是讲话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国家、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如何对接?一直是个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三是讲话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融合贯通,开辟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通道。
(来源:《山西日报》2015年3月31日)
陈之骅:历史虚无主义怎样掩人耳目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噪音、杂音仍不时响起。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它们是脱离实际和无法实现的。还有人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史学领域的一个流派,是研究工作的一种“理论创新”和“范式转换”,是一些学者的“一家之言”。我们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要针对诸如此类的观点,搞清楚历史虚无主义是怎样掩人耳目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能被“虚无”掉?其实历史虚无主义并非虚无所有历史,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和否定的主要是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群众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是革命领袖们的功绩,是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以及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而不虚无并竭力加以美化的则是一切与上述历史活动逆向而行的事件、人物和思潮等。无论虚无还是不虚无,历史虚无主义者都打着“重新审视历史”的旗号,无视历史事实,使用经过精心裁剪的所谓“史料”“档案”,恣意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将完整的历史现象碎片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是进行毫无根据的假设、推理,甚至不惜编织谣言、伪造历史。显然,当前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什么学术思潮,更不是史学领域的什么流派,这些都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位不在学术领域,而在政治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为实现全盘西化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制造舆论。回顾一下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便会暴露无遗。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我们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和恶劣影响,高度警惕并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一要加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和宣传。二要加强历史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充分表明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开展历史教育,才能使历史虚无主义不攻自破。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日)
党圣元: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不断深入,市场、资本、商业等要素在文艺领域大幅介入和渗透,各种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我国的文艺发展状况变得更为复杂,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生产格局、文艺传播方式、人民的文化需求、审美习惯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多样化发展的趋向更为明显。在当下中国语境中,在正确把握文艺发展的多样化趋向与规律的同时,人们对文艺“多样化”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来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和值得警惕的问题。第一,文艺发展的“多样化”不等于文艺的“多元化”和“自由化”。第二,以文化产业与文艺事业的协调发展促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只有实现文化产业与文艺事业的“双轮驱动”,才能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日)
张乾友:西方民主理论的认识论转向
近期美国著名公共政治刊物《波士顿评论》刊文指出:“民主不再有对手,但它实践公平和制定好的政策的能力受到广泛的质疑。”简便起见,“实践公平”与“制定好的政策”可假定为评价一种好的政治模式的两大标准。其中,实践公平并不意味着存在一种特定的公平观,而是说,当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时,有一种公平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冲突;好的政策则意味着,无论它是否符合我的利益,我都有足够的理由支持它。显然,“实践公平”代表了一种程序性要求,并在实践中走向了一人一票的程序设置。民主决策之所以受到日益广泛的质疑,既有可能是因为民主过程在根据证据得出事实判断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有可能是因为民主过程的参与者持有存在根本性对立的价值观。相应地,西方理论家们证成民主的努力也采取了两条思路,一条着眼于价值问题,一条着眼于事实问题。在以上方案中,罗尔斯所说的是,民主依赖于人们之间共同的基本价值基础,只要满足了这一点,其他所有价值分歧与认识分歧都不影响民主决策的真理性。几种方案共同表达的是,民主不只是一个多数统治的过程,更是一个在公共协商中达致某种具有真理性的信念的过程;并且,正是其作为一个认识过程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使民主能够回应对它的各种质疑。且不论这些理论是否真的能够帮助民主回应了质疑,单从这么多理论——事实上还有更多理论——试图重新证成民主的事实来看,民主陷入了某种困境当属无疑。从以上理论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西方主流学界对民主具有时代性价值的反思。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对手”是文明进步的最大敌人,当西方学界认为民主已经“没有对手”时,这样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