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2015-12-18 00:58:38邓文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美术高考美术教学

邓文杰

【摘 要】 美术高考教学多年来一直是普通高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近年来虽有某种程度的提高,但美术高考人数的逐年增加,数量越来越大,使其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让美术教学焕发新活力,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新课程理念教学,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尺度对传统美术课教学重新审视。本文依据新的教育理念,从美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客观实际出发,浅述了本人的收获和感悟。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术高考;新课程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近年来艺术考试大热,美术高考考生数量增速迅猛,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得美术高考教学与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的要求拉开了距离。然而学校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技术教育,而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是一项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

一、当前美术高考折射出的美术教育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高考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校美术教育的环节,也是高校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对文化课成绩的低要求,使得许多考生和家长为了能在高考中有最大的把握和保障,毅然选择艺考。所以出现了当前的“美术高考热”现象。有些学生,本身对于美术毫无兴趣,只是将此当做考上大学的捷径,临时突击报考各种培训班。使得艺术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许多普通高中学校也在艺考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美术教学方面的目的与动机更为功利化和务实化。让人忧虑的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美术高考教学中常常存在许多误区。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方面简单、粗陋、贫乏。忽略了文化素质培养,过于侧重技巧,忽视创造力、想象力使美术创作失去灵魂。美术本身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没有逻辑性学科的特定的规律公式。更多的时候是绘图者思维、经历、情感等的综合表达。艺术实际上是艺术者内在修为的具体体现,在美术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美术功底十分好,但是作品却往往缺乏创作力。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美术的人来说,真正需要练习的是不仅仅是对于艺术继承和发扬还要加入自己的的创造。

当前我国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的地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本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就当前美术教育应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二、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美术教育应体现全面育人的观念,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1.美术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感知美

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我们应当还原美术的本来面貌,让美术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正意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首先,美术课堂学习内容不能单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并自己体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时,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表现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比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深研教材,从中挖掘出感人至深,且富有哲理与启发性的小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设计制作课单元,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或电视片画一张宣传画,或为自己的亲友同学制作新年贺卡,并鼓励用各种新技法像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此外,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风情来打造课堂。如蛋壳画、葫芦雕、剪纸等,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应有的可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自然课堂,在大自然中体会美术,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教师可以在写生课时带学生去郊外、市场、湖边采风,观察生活中的千姿百态。另外,手工制作课也是一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不妨带学生去郊外放风筝,或者迎着风玩一玩风车;用制作的彩带、挂饰、窗花装饰周围环境,做到学以致用。业余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知识来欣赏事物,也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

2.美术教学要尊重学生及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

赞科夫说过:“教师要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教师要了解一个班不仅要知道学生的姓名、成绩、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爱好等,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关注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學生的个别差异性。

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观察、分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能力。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的学生,就会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所以老师应当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

3.美术教学应注重综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是体现在美术学科的内在,同时也是十分强调对其他学科的强力渗透。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艺术给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也担负了另一种使命,这就是从精神上陶冶了人,开发了心智,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用以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融合各种学科,使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可以达到扩展学生兴趣的目的。此时当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将自发的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与生活当中,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敏锐的艺术感。

总之,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重的是“人”的塑造。美术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上,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下,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在课堂内外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美术高考美术教学
美术高考素描教学的技巧与审美培养研究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28
细说场景速写
新一代(2017年4期)2017-05-13 09:57:38
高三美术高考中的速写训练分析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40:18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7:26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2:2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5:13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4:25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4:26
美术高考专业考试中的作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