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5-12-18 22:43:12薛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职高数学课课堂教学

薛燕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职高数学课程教育,是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当前很多职高数学教育并不理想,教学成果差,学生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成果。鉴于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及参与过的有关课题调研,对如何上好职高数学课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 职高;数学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更好地挖掘潜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势必会影响其它一些相关科目的学习。作为职高院校数学科目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的畏难心理,逐步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应当的责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对职高数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转变观念,理念先行。改善职高数学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理念,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对数学的重要性都要有正确的理念认识。在不少职高院校,基础学科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从职业学校的办学初衷来讲,这是对的,但从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各行各业对员工的学习思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提高,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障,综合素质差的学生势必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学校要为学生负责,就应该在观念上正确认识到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应逐步将这种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科目教师要在正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不断强化教学和考核,推动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完成严谨的教学设计

教者平时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笔者的做法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很多课堂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假如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千万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传统教学大多收效甚微。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这样让学生更能明白生活角与数学角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什么是“任意角”这一概念。再如教学《数列》,可以先举一个兔子繁衍的例子,然后再说明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三、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应恰地当处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信息反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注意倾听各层次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每一个回答可能都会对他本人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正确的回答当然好,因为这能反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若是回答错误,教师应冷静以对,要查查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不出,可能是学生没理解没掌握回答不出来,也可能是这一知识点太难,大部分的学生都没理解等等,与学生们讨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把学习内容要消化掉,落到实处。

四、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決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五、艺术性地设计练习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吸引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习了《排列组合》,笔者设计“小鸡吃米”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学习了《概率》,笔者设计了在多项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加强了思维深刻性和敏捷性训练。丰富多彩的练习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学生在“英雄有用武之地”中增强了兴趣、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毅力。

六、通过调动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培育良好班风

职高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这也是可以循循诱导的地方。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课堂的观察来了解哪些学生具有更好的课堂积极性或数学发展潜力,然后制定一份数学学习积极份子名单。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遭遇课堂气氛不好、教学成果不够理想的情况,可以通过与积极分子的配合调动课堂气氛。建立与部分学生的良好教学关系,有两种方式:一是进行课堂激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精神激励可能比物质激励更加有效,学生正确问答问题之后获得老师的肯定和激励,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老师要经常通过肯定、表扬等方式保持同学们尤其是积极分子的数学学习热情。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与数学老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培养师生感情。比如,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找一些积极性高、有号召力的学生参与到收发作业、帮助老师处理普通的教学任务中来,让学生自发产生责任意识。

七、尝试课堂评价制度与考试评分体系相结合

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果能够参与到考试评分体系中来,应该可以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这类似于大学的德育分设计,通过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折合一定的比例放在学期考试评分中,再将成绩与学生的职业教育推荐、定向培养、优秀学生资格评定等项目联系起来,将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该课堂评分的具体实施和折中的比例应该谨慎考虑;应该避免对学生群体的积极性造成过大的刺激或者引起学生由重视实践到重视理论课程的转变。职高院校依然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的教学风格设计。

八、结束语

在职高院校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这既有职高院校本身的教育教学特色问题,又有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及学校如何做好引导和调整工作。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及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高院校学生获得更好的理论教学成果是势在必行的,职高院校也应该抓住机遇,适当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逐步探索用新的方式和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教学成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鹏程.建立激励教育培养知名教师[J].北教育学院学报,2014(07).

[2]袁顺兵.数学的探究与欣赏[J].信息技术教育,2014(02).

[3]刘棣荫,于成龙.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贯彻与德育课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

[4]徐世翔.在职专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职高数学课课堂教学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40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18
有趣的数学课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2:57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2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网红”数学课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8:48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4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