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18 19:58:01赵斌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高中数学

赵斌

【摘 要】 高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延伸阶段,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在这个时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尤为重要。在我国的教育国情下,我们在要求素质教育的同时又期待很高的升学率,这就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尖锐的矛盾。高中时期的学习,两极分化问题十分突出,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矛盾,就需要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高中教学状况来看,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并没有做出实际行动去因材施教。本文就分层次教学做出了一定阐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分层;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也就是教学方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分层教学就是为了能够适应每一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学生的个别性差异将学习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和不同阶段,进行因材施教,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教学任务。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下,要求數学的教学应当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数学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随着教学的不断实施,我们会发现学校经常会弄出一批“实验班”的学生,所谓“实验班”也就是将好学生放在一起,在这种班级层次划分的过程中就会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信息的接受方面也就会大有不同。长期下来,学生之间就会拉开很大的差距,优生渐渐地就会失去动力,潜在的能力得到不更好地激发,后进生也会逐渐的失去学习兴趣,使得数学学习出现严重的困难。

另一方面,面对现如今的普通高中教学,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起来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困难。高中数学的学习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课后习题和课下习题量较大,然而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却普遍偏差,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已经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这就导致教学陷入困境。

鉴于上述原因,为让高中学生能够全面的提升自己,进一步巩固普高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技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据此,提出了下列应对措施。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要实现层次化教学,首先就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在分清楚学生的层次之后,教师就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秉着“兼顾两头”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能力融合在一起,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并将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的层次可以分为五个方面:识记;领会;简单应用;较复杂应用;复杂应用。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它们所要达到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时候,对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优秀生而言,它们在掌握最基本公式的基础上也能够学会推导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复杂的三角函数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中等生来讲,同样也是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公式去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实际问题;然而对于后进生来讲,由于本身的数学基础较差,所以在要求上不必太苛刻,能够牢记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即可。

(二)课前预习的层次化

在确立了教学目标之后,为让学生提高自主的学习能力,在课前预习方面也要考虑到层次化。明确每一层次的学生在预习时应当掌握怎样的知识。

比如,优秀生在预习的时候掌握相对更多一些,他们必须在浏览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深刻理解和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能自觉地对出现的公式和定理加以推到,对于一些例题也应当提前完成,并能够在解决完自己的问题之后帮助其他的同学;中等生在预习的时候需要初步掌握课本的教学内容,能够参照相关定理和公式自主完成相对简单的练习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询问解开问题死结;对于后进生来讲,学习新知识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能够参透旧知识,在参透旧知识的就出上适当的进行预习,书本内容要大致了解,完成最简单的例题,不懂就要问,最好带着疑问去听课。

(三)课堂教学的层次化

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在分层教学中是相对有难度的一部分,因为课堂是一个融合性的大集体,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怎样调动起双边的活动是重点所在,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首先让全班学生去会议有关函数单调性的问题,包括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回顾完之后再给学生讲解解题的攻略,教师就可以举出教材23页的例1和例2两个例子来说明。对于后进生来讲,对于指数不等式,看到它的第一眼就需要确定出能不能转化成底数相同的不等式,随后根据指数函数单调性的特点能够算出两个指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但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而言,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后进生需掌握的内容基础上,也就是在熟练掌握例1和例2的基础上还要熟练地掌握例3。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水平制定不同的要求,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语

在应试教育转换成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的落实尤为重要,能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的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仍在探索阶段,两极分化的状况仍在不断地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袁缘.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D].吉林大学,2013.

[2]高雪芬.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邹丽嫦.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3.

[4]韩智明.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若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高中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