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实现生活化

2015-12-18 17:59:11孙振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教学

孙振江

【摘 要】 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不竭源泉,所以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就必须建立在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来实施。如果切断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必将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单调的境地,成为一潭“死水”。基于此,本文拟在大语文教育观的统率下,就语文教学与生活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探讨,目的在于寻找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基础,剖析语文教学化的内涵和内因,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战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2

纵观语文教学的发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语文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本身的封闭性与保守性。现阶段语文的教学,仍然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泥沼里挣扎;一方面,语文教学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全球正逐步跨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社会公民应将具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几种基本本领。波利安说:“学习任何新的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语文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所以纵观语文教学生活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才能真正构建学生的美好未来。历史的发展,现实的进步,未来的美好,都要求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呢?个人认为:

一、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

语文和生活之间不应隔着一道墙。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学习场所不仅仅在课堂,学习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课本读物。因此,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做到围绕生活取教材,拓展教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1、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教材资源就有多丰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都可以看作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要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就必须依靠多彩的生活,采掘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第一,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课程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个体,都有着探索生命意义、创造生活体验和感悟人生智慧的生命热情,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感悟生活的真谛,进而丰富学生个体的情感和认识。第二,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反映学生眼中自然世界的自然性资源,也有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社会性资源,这些资源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取之不尽,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第三、充分挖掘环境的资源效益,力求第一个空间释放出温馨的生活气息,例如,将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让学生围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便于交流、互动、对话的平台,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的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技能,更培养和塑造了他们强烈探索精神与合作探究的品质。

1.2、贴近生活,活用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去体验、感悟和领会教材,在教学中不断进行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例如阅读教学,按照传统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围绕语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进行,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扫除文字障碍,课内围绕文章串讲串问,课后练习也是追求一些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在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观支持下的阅读教学,语文只是教学的一种凭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托课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自主观察、调查体验,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的体验和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与互动,使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主构建;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练习趣味化,使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培养。这样,把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化为以观察、体验、调查、交流、研讨等为形式的生活过程。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双赢。

1.3、再现生活,拓展教材。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基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现行语文教材里,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夹杂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课文就是在唤起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找出与主观理解相对应的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出体验与认识。但由于受学生的生活阅历所限,现有的许多语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活画面,拓展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相关知识浓缩在一起,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把距学生较远的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二、语文教学方式必须生活化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进行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具体说,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2.1、创设生活情景,实施语文情景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感悟能力之上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本源,豐富多彩;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情景教学,就是架设在书本知识与学生感情之间的一座桥梁,情景教学,是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创设出具体生活情境里的教学方法。情景的展示,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还可用图片,师生口头描写等多种途径。可为三种形式:形化情景,包括实物展示、师生动作神态或课件图片的物体运动等;声化情景,包括师生语言、放录音、音响等;立体情景,即课堂本身或录像伴杂音的声与形结合情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情景,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明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把学生的注意力、情感、想象引入到个体的生活情景中,有感有悟,打通认识通道,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2.2、进行社会实践,体验感受多彩生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决定了要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中去。语文教学要突破课堂时空,给学生学习时空上的自由,让他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演讲、演说、课本剧等形式,组织各种文学、艺术社团,开展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上街头,调查研究。让他们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食粮,在生活的大舞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实施以及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双边关系的互动来完成。而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不是一种机械的输出与输入的信息传递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关系。新生活教育需要把握师生关系的内在结构,通过完满的师生关系的展开,体现教学活动的生活意义,概括的说,就是要求语文教学的双边关系生活化,即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因为在教学生活中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是生活中本真的、有真情实感的人,所以我们要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就必须构建一种在生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的相处,真诚的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做到体贴入微。比如在平时的交往中,合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习惯,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适当的时候称呼学生的“小名”,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兄长,总的来说,教师和学生只有以“生活化的人”的形象出现,才能让双方彼此接受,真诚合作,从而创造出许多生活的乐趣,学习的激情和生命的价值。

总之,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应该也必须寻找一条突破教学封闭模式的新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而这条道路则只可能是语文教学生活化,只有它才能扩大学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也只有它,才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我们走出一条通向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新路吧!

参考文献

[1]丁莉娟、趙志昇编著的《初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