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运娥
摘 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忽略了对其能力的培养,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跟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较大,影响了小学生后续的发展。为了改善现有教学方法,本文就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效性
新的教学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目标进行了修改,要求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语文是小学生的基础学科,其学习程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学习的进行。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阶段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下面我们就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扩大阅读量
阅读中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单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增加课外阅读部分,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结合。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原因进行阅读。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带头作用,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还要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进行提供丰富的资源,如在班内设置读书角,并且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面。最后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使其能够善于读书,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二、提高阅读质量
图书阅读量不能够单纯的以量进行检测,而是应该注重阅读的质。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能够只看其读书的数量,而是应该看其掌握的程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小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内容。鉴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一些比较简单且容易读懂的图书,也可以选择那些跟社会生活非常贴近的图书,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体会书中的乐趣。其次还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朗诵、浏览、说唱以及表演等等,让学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最后还要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受,并且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抒发自己对材料的认识,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三、教会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理解阅读材料中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其次还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最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探讨,引导他们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获取的正确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辅助工具,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其阅读中出现的障碍;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灵活运用;要教会学生如何集中注意力,使其能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要教会学生学会做笔录,边阅读边做笔记。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对小学生阅读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首先要使他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还要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以及生句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勤于阅读的习惯,这就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上学时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回到家则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使阅读成为其生活中的一种习惯。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发现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跟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使其能够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五、实现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结合
阅读是一种手段,能够为学生写作或者口语的表达奠定基础,阅读能力提高了,其写作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六、结论
閱读是小学生认知世界和掌握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要不断拓宽小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其阅读能够更好的进行。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跟其交流,真正成为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本文就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量以及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小学阅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许海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2]黄之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
[3]张岩.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
[4]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