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超声电机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5-12-18 01:16赵静毅张宏飞吴文才
机械与电子 2015年6期

赵静毅,张宏飞,吴文才,朱 华

(1.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9;2.陆航驻洛阳地区军事代表室,河南 洛阳 471009;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6)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DOF Ultrasonic Motor

ZHAO Jingyi1, ZHANG Hongfei2,WU Wencai3, ZHU Hua3

(1.CAMA (Luoyang) Measurements & Controls Co., Ltd.,Luoyang 471009, China; 2. Military Aviation in the Luoyang

Area Chamber of Representatives, Luoyang 471009, 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 China)



多自由度超声电机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静毅1,张宏飞2,吴文才3,朱华3

(1.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9;2.陆航驻洛阳地区军事代表室,河南 洛阳 471009;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6)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DOF Ultrasonic Motor

ZHAO Jingyi1, ZHANG Hongfei2,WU Wencai3, ZHU Hua3

(1.CAMA (Luoyang) Measurements & Controls Co., Ltd.,Luoyang 471009, China; 2. Military Aviation in the Luoyang

Area Chamber of Representatives, Luoyang 471009, 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 China)

摘要:设计了一种锥型结构的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电机定子采用单足驱动方式,利用四分区的叠层式压电陶瓷作为激励元件,在两路相位差90°的正弦信号激励下,驱动足分别产生沿X-Z平面、Y-Z平面的椭圆运动轨迹,进而驱动电机动子作直线运动。针对多自由度超声电机定子结构及实现2个自由度运动输出的要求,自行设计两自由度平台解决方案。

关键词:超声电机;多自由度;振动模态;ANSYS;两自由度平台

0 引言

目前,单自由度超声电机在一维旋转及直线运动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装置对驱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单自由度电机驱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若每个自由度的运动都由1台单自由度电机来完成,这必然造成机构复杂、体积庞大、动态性能差等不足。因而,研制出由性能良好、功能齐全的单一电机来完成多个自由度的驱动控制,已成为超声电机研究的一个新的热门领域。目前,有关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的研究,多集中于球形转子的三自由度或二自由度旋转驱动[1-3],而有关两自由度直线输出[4],相对应用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研究了一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由机械结构与电路驱动一体化集成,实现两自由度直线运动输出。

1 多自由度电机所利用工作模态

提出的多自由度超声电机定子由锥型头、支撑板、叠层压电陶瓷 (PZT)、下配重和预紧螺栓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叠层压电陶瓷采用四分区结构,沿Z轴纵向极化,用以代替4个纵振振子结构,电机定子的工作模态为空间上2个正交的二阶弯振模态B2_X、B2_Y及一阶纵振模态L1_Z,当同时激励出电机定子在X-Z平面的弯振模态B2_X与沿Z轴的纵振模态L1_Z,可驱动压在其上的平板动子沿X轴方向作直线运动,如图2所示。同理,当同时激励出电机定子在Y-Z平面的弯振模态B2_Y与沿Z轴的纵振模态L1_Z,可驱动压在其上的平板动子沿Y轴方向作直线运动。

图1 电机结构

图2 电机定子沿X轴直线运动原理

2 对激励信号的要求

假设叠层压电陶瓷片各分区分别以A、B、C、D作标记,如图3所示。当对A、B及C、D分别加sinωt、sinωt、cosωt、cosωt正弦信号激励时,可激发出驱动足沿XZ平面逆时针方向椭圆运动轨迹,进而驱动平板动子沿X轴负方向运动。切换A、B及C、D所加正弦信号相位差,可激发出驱动足沿XZ平面顺时针方向椭圆运动轨迹,进而驱动平板动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对A、D及B、C分别加sinωt、sinωt、cosωt、cosωt正弦信号激励时,可激发出驱动足沿YZ平面逆时针方向椭圆运动轨迹,进而驱动平板动子沿Y轴负方向运动。切换A、D及B、C所加正弦信号相位差,可激发出驱动足沿YZ平面顺时针方向椭圆运动轨迹,进而驱动平板动子Y轴正方向运动。

图3 PZT四分区及激励方式

3 电机定子设计

3.1定子振动理论基础

电机定子所利用的二阶弯振模态,本质上为弹性梁的弯曲振动,而电机定子所利用的一阶纵振模态,本质上为弹性杆的纵向振动。

梁在两端自由-自由条件下的弯曲振动固有频率为[5-6]:

(1)

杆在两端自由-自由条件下的纵向振动固有频率[5-6]:

(2)

ωn为梁的第n阶固有频率;n为模态频率阶数;A(x)为坐标x处的横截面面积;l为梁的长度;E(x)为材料弹性模量;ρ(x)为质量密度;I(x)为截面关于中性轴的惯性矩。

从式(1)和式(2)可知,电机定子的弯振频率及纵振频率主要与横截面积A(x)、长度l、密度ρ(x)、弹性模量E(x)有关。而一旦陶瓷片的外径确定,则定子的横截面积A(x)是确定的,因而只剩下长度l、密度ρ(x)、弹性模量E(x)成为影响模态频率的影响因子,其中,密度ρ(x)、弹性模量E(x)又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设计电机结构时,既要使工作频率落在合适的频段内,又自然期望减少定子的轴向尺寸长度l。超声电机的谐振频率一般选择在20 ~ 100 kHz之间[7]。谐振频率过低容易把支撑装置(基础)的固有频率激发,干扰机械系统运动精度,谐振频率过高,则容易诱发出电机更多的高阶混叠干扰模态,且对驱动电路的匹配造成困难。由前面分析知,结构长度尺寸、材料密度及弹性模量成为影响电机工作频率的关键,综合考虑拟定定子所选择的材料如表1所示。

表1定子材料参数

定子结构材料名称弹性模量E/GPa泊松比μ密度ρ/(kg·m-3)锥型头、下配重磷青铜920.338500支撑板45#1980.247900预紧螺栓304#2040.37800叠层压电陶瓷PZT8--7500

3.2有限元软件求解

对于简单的模型可以直接离散为振动方程求解,但对于复杂结构的压电振子来说,要求出其模态频率、模态振型以及谐响应解,需借助于通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来建立定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求解。模型中,叠层压电陶瓷简化为两片极性相反的压电陶瓷叠加在一起,采用三维八节点六面体压电耦合单元Solid 5,定子上其他金属弹性体(驱动头、后配重块和预紧螺栓)采用三维八节点六面体Solid 45单元,建立分网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电机并联谐振模型

3.3实验样机制作与实验

加工制作的电机定子实物如图5所示。利用德国Polytec公司的PVS-300F多谱勒激光测振仪对电机定子进行扫频测振实验,得电机二阶弯振频率及一阶纵振频率,并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作对比,如表2所示。

图5 电机实物

Hz

4 电机平台应用

4.1平台结构设计

对于单定子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目前市场上没有现成的二维直线导轨或二维平台可供利用,由于定子纵向尺寸较长,实现电机定子的夹持、预紧及预压力的调节比较困难[8-10]。从电机定子性能测试需要及简化结构装置的复杂程度考虑,提出了如图6所示的夹持预紧方案。

图6 夹持预紧方案

在图6中,阶梯平板成凸出台肩结构,增大其与滑动导轨接触滑配面积,防止导轨憋死。预紧弹簧一端顶紧阶梯平板,另一端对压板施加预紧力,压板沿滑动导轨压在轴肩上,进而挤压定子支撑板使驱动足与动子接触。预紧弹簧与压板留有一定可调空间,方便调节螺纹轴进而调节电机定子与动子之间的预压力。

图7为所装配完成的两维测试平台实物,其中平板动子为一凹形平板,底下嵌入轴承滚珠及轴承保持架。当定子施加如图8所示驱动器发出的信号激励时,驱动足可驱动平板动子在平面上沿2个正交方向(X轴向及Y轴向)作直线运动。

图7 两维测试平台实物

图8 驱动器所发出激励信号

4.2平台电机性能测试

以图8所示匹配的驱动器输出信号,对平台多自由度超声电机作负载力测试。实验发现,电机在谐振频率处达到最大负载力,现将电机2个正交方向的负载情况列于表3。

表3平台电机测试结果

方向f/kHzVpp/VG/NX+68.10400.503X-68.10400.421Y+68.20400.436Y-68.20400.483

表3中,X+、X-、Y+、Y-为电机在XY平面沿X轴正负方向及沿Y轴正负方向的带负载情况;f为电机谐振处激励频率;Vpp为正弦激励电压峰峰值;G为所带负载质量块换算所得负载力。因受实验条件限制,负载力是以绳子一端系于质量块,另一端系于平板动子上的方法测得。由测试数据可知,所设计的多自由度超声电机最大负载力接近0.5 N。

5 结束语

讨论了多自由度超声电机所用工作模态、激励方式和振动原理。用ANSYS仿真计算出所要的模态频率,并与实际样机测振结果作对比。构建了小型的二维平台,测试电机实际负载情况,验证了多自由度超声电机从理论模型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Purwanto E, Toyama S. Development of an ultrasonic motor as a fine-orienting stage[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1, 17(4): 464-471.

[2]Zhao Chunsheng, Li Zhirong, Huang Weiqing. Optimal design on stator of cylinder-sphere 3-DOF ultrasonic motor using structural dynamics method[J].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2005, 121(2): 494-499.

[3]傅平, 郭吉丰, 沈润杰,等.二自由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驱动和运动姿态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23(2): 25-36.

[4]泮振锋. 多自由度压电执行器驱动的运动平台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5]胡海岩. 机械振动基础[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6]Thomson W T. Theory of vibration with applications[M]. Taylor & Francis, 1993.

[7]赵淳生. 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8]张小凤, 张光斌.多自由度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物理,2009,38(1):41-45.

[9]Zhang Minghui, Guo Wei, Sun Lining. A multi-degree-of-freedom ultrasonic motor using in-planedeformation of planar piezoelectric elements[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8,148: 193-200.

[10]清华大学.多组压电叠片堆换能器组成的弯曲摇头超声微电机:中国,CN200410071152[P]. 2005-03-02.

版权声明

各位作者:来稿凡经本刊录用,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复制、发行及进行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本刊所支付的稿酬中。

机械与电子杂志社

Abstract:An MDOF-USM having a cone-shaped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 one-foot drive mode was used. A piezoelectric stack having four quadrants was employed as the exciting element, which was driven by two sinusoidal signals with a phase difference of 90 degrees. The elliptical motion of the driving foot along the X-Z or Y-Z plane was able to make the motor move linearly.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ator structure of MDOF-USM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achieving two DOF motion output, a two DOF platform solution was independently designed.

Key words:ultrasonic motors (USM);multi-DOF;vibration mode;ANSYS;two DOF platforms

作者简介:赵静毅(1982-),女,河南新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精密仪器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 (2010011200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S20100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基地创新创优基金(NJ20120002)

收稿日期:2015-03-17

文章编号:1001-2257(2015)06-0043-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