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 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2-18 01:18张志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功能评分

张志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无锡 214023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自罪自责等抑郁情绪,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认知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所以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适当的认知干预十分必要[1-2]。我院对39例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早期认知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10—2014-01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7~81岁,平均(63.7±4.2)岁;出血性脑卒中16例,缺血性脑卒中23例。干预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5~79岁,平均(62.7±4.5)岁;出血性脑卒中15例,缺血性脑卒中24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宣教、休息与活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心理护理等内容。干预组实施早期认知护理干预:(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患者过程中,态度应热情、和蔼,使用诚恳、体贴、安慰、鼓励性的语言使患者减轻对疾病及预后的过分担心,为其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治疗环境。(2)采取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了解患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及过往病史,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正确认识存在的抑郁情绪,并积极进行疏导。(3)认知矫正:其问答方式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的负性自动思想及认识过程中错误思维,通过患者自身内省、顿悟的方式,改变不合理认知。

1.3 评估工具

1.3.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包括了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睡眠情况、工作和兴趣、胃肠道及全身症状等内容,共17项,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在7~17分可能有抑郁症;轻度抑郁:17~19分,中度抑郁:20~29分,重度抑郁:>29分。注意应由经过培训的评定者对患者进行HAMD检查。

1.3.2 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来评定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判断标准:0~10分视为严重认知障;11~19分为中度认知障碍,20~25分为轻度认知障碍。

1.3.3 生存质量评分(SF-36):采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疼痛、体力状况,每个方面均为0~100分,表示状态从最差到最佳,总体得分越高,功能损害越轻[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表1 2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组别 n 入院时 治疗后 差值干预组39 26.20±3.34#15.29 ±6.73*12.19 ±4.65*对照组39 25.98±3.45 20.54±3.63 6.45±4.12

2.2 2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采取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出现轻度认知障碍5例,中度认知障碍3例,重度认知障碍0例,认知障碍总发生率为2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n(%)]

2.3 2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 经过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疼痛、精力、体力等方面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s,分)

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躯体功能 角色状态 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 疼痛 精力 体力干预组 39 72.3±5.6*79.2 ±6.4*68.9 ±6.6*81.2 ±7.6*65.5 ±5.3*78.9 ±6.8*69.0 ±6.6*对照组 39 63.4±5.5 69.8±5.8 61.3±6.3 73.4±6.9 74.7±5.5 66.4±6.5 56.9±6.3

3 讨论

3.1 脑血管事件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影响 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CVA)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3]。脑卒中不仅使患者生理上承受极大痛苦,且后期巨大的康复治疗费用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长期卧床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因素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反应迟钝及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4-6]。当患者处于长期抑郁状态时,治疗积极性下降,依从性不高,影响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产生脑卒中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必须关注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3.2 认知疗法的理论背景及治疗原则 认知是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7-8]。认知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和改变患者适应不良性认知,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eck首次提出,吸取了行为科学的某些理论,通过疏导教育改变患者不合理的信念,达到治疗效果。在实施干预认知时,必须具备:(1)要求患者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2)掌握患者习惯性的适应不良的认知方式;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方法具有结构性和可操作性;(3)教会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通过改变患者思维、情绪和行为,最终使患者走出抑郁状态[9]。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早期认知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其认知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1]邹丽娟,李春霞.脑卒中后抑郁症心理干预66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1,54(6):520.

[2]钟美容,马秋平,朱秀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9,31(10):1 553-1 555.

[3]李锋,张琰,马琳.早期抗抑郁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 371-2 372.

[4]陈丽华,廖晓春.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 842-2 843.

[5]吴艳,许冬梅,李菲菲.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395-396.

[6]杨伯泉,朱慧民,王灵红,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1,10(1):47-54.

[7]王尚臣,唐蕊,李聪慧,等.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17):2 585-2 586.

[8]王岩,车媛,曹樱花.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5-136.

[9]刘亚利.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332-333.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功能评分
也谈诗的“功能”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我给爸爸评分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