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婕,谭小梅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三个自信”是基于对党和人民九十多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的自信,是对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发展当下以及发展未来的三重肯定。然而,追溯历史,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自信的国家。世界其他种族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封建主义中国紧闭的大门,先进的生产力、民主的政治制度、开放的文明思想都使生活于“天朝上国”的国民惊愕赞叹。而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国中之国,国家和人民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的傀儡和肆意践踏的蝼蚁,国家和人民的自信也消失殆尽。在探索自救与自强的道路上,康梁的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制度都宣告失败,封建制度的几番复辟更是以闹剧收场。人们不禁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曾经的泱泱大国重返世界强国之列,获得民族骄傲和自信呢?
俄国革命的胜利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可以帮助备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和民族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是指引人民在黑暗中摸索的灯塔。从1918年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百年使命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这份骄傲,这份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1956年后历史拐了一条波折的曲线。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60年“大跃进”运动惨痛失败,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隆冬,最后到1978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既走过苏联模式,又尝试过“人民公社”,也曾经备受过走“资本主义”的质疑;社会发展经历过道路上“姓资姓社”的迷茫,理论上“言必称希腊”的僵化,制度上“个人崇拜”的专断。这一切都是因为科学的真理被“左”或“右”的思想扭曲了,失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态度,对国内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把握程度都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形成的也只是盲目的自信。列宁曾经指出,“沿着马克思的力量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历史的实践证明了人类伟大导师的正确性和先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局面,重新找回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人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2]在新的时代主题之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过程中重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仅成功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同时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气象、新发展。因此,如果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3],那么,今天我们所取得的一切自信也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自信。“三个自信”从根源上说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指导意义,更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未来仍将继续指导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三个自信”形成的根源,“三个自信”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这种自信主要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自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表现在其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发展性三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前提、根本和动力。
“唯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具备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4]。“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742-743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首先,马克思提供了人类研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即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以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为终极目标。马克思之所以是人类伟大的导师,是人类千年的思想家,是由于世界亿万人民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而获得了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历史是人民的历史,发展是人民的发展。只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人类才能真正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体来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客观分析事物的方法。恩格斯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用来让人们背得滚瓜烂熟,机械套语的教条、教义,而是随时随地以历史条件为转移的供人们参考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般来说,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很多在以往被认为是正确的观点、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证明是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被历史所淘汰,反而越来越被人类广泛运用,在今天依然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工具”不是提供给人类依样画葫芦的条条框框,而是辩证的、批判的、发展的灵活方法和视角。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在今天依然适用,并没有过时。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并没有消亡,而社会主义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引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应对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也利用商品经济以增强发展的活力。因此,在今天,虽然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但是贫富差距、劳动剥削、经济危机等在马克思主义时代便已经存在的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即使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形态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但是这些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论、剩余价值论以及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观点对分析和解决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问题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实践哲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来源于实践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经常深入工厂生产内部,走进工人群体当中,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现状,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和规律。在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主义社会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重要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让社会主义由不切实际的空想转变为可以付诸实践的科学。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构建于实践和认识的双重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导言中就曾指出,经过25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实践,马克思的某些地方是需要“作一些修改”的,某些原则在实际运用中也“已经过时”了,但是“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体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6]。从恩格斯写在宣言导言中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始终在以实事求是的开放态度虚心接受着各国实践运动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不仅批评地考察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也批评地对自身不符合实际的思想观点进行“扬弃”,从而通过实践的千锤百炼锻造真正的理论成果。正是在实践中的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形成了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世界“永恒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实践与认识在整个历史时空中是交替循环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果将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或许它今天只会成为泛黄轻薄的书页,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实践性,思想才真正变成物质的力量从而改变而不是解释世界。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根植于实践土壤,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思想内核中蕴含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决定了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不是某一时期的只言片语,而是与时代一同前进,与人民一同开拓未来的伟大思想。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5]680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阐明”,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自由王国取代必然王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对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阐明”,揭示了积累与消费、平衡与危机、革命与改革等众多问题。无论是发展的过程问题还是发展的阶段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拥有无数的继承者。马克思主义与它的继承者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的最大实践主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与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从而突破了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代的某些民族性和局限性,既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具有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又让马克思主义更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探索建设和改革的特殊规律中形成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当代最重要最典型的体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是在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德里达曾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了至今仍无人超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最终的社会形态。“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力及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7]。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8]。道路自信是对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样式的自信。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不能引领亿万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正确路径。虽然中国依然处于“三个没有变”的历史阶段,国情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正如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对量变和质变关系进行论述时所谈到的,“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9]。而“边”便是阶段之间的界限,在“边”与“边”之间既不断积累着量变,也同时发生着部分质变。在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发生着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突破,尤其是“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中国梦”的提出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都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级阶段的已经发生某些质变。中国必须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巨大的发展成果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10]这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改革开放的攻坚区和深水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坚持理论自信,一方面要求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价值,正确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分析和认识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同时,明确发展目的,掌握发展规律,厘清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坚守自我,迈出前进的正确步伐。另一方面,坚持理论自信,并不是故步自封,骄傲自满,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和解决新情况时不断发现理论不足,进行理论反思,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理论体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制度是道路具体化的载体,是理论现实化的基石。拿来主义的照搬或千篇一律的模仿都是要么朝令暮改,要么死气沉沉,社会制度唯有量体裁衣才能众望所归。不仅外交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内政亦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照搬,不是模仿,而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形成的制度设计,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制度自信,就是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对各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制度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既有的制度文化和传统,又要理性地看待和吸收现代制度的优秀成果,既要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体系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又要不断增强底层制度设计的完备性和合理性,构建更加人性化、法制化、民主化的基层制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28.
[3] 宋才发.再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6):1-8.
[4] 吴传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255-25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9.
[9] 毛泽东文选: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1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