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布人群癌症生存数据

2015-12-18 06:15医师报
癌症康复 2015年1期

我国首次发布人群癌症生存数据

众所周知,癌症的特点之一是病死率高,且短期内不能明显改善预后,最终评价癌症防治效果主要是看能否降低死亡率和延长生存期。生存分析是肿瘤临床研究的重要方法,通常需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一定年限以后的生存或死亡,以判断预后情况。而人群恶性肿瘤的生存分析是反映一个地区肿瘤负担、医疗资源及评价防治水平的重要信息。

随着我国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目前动态监测人群发病死亡机制基本健全,每年肿瘤登记年报能及时提供不同地区、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较为可靠地反映癌症负担和动态变化。然而,我国仅少数肿瘤登记处开展了病例随访工作,人群生存率始终缺乏有代表性的数据。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于2012年在21个肿瘤登记处开展随访和生存分析,对2003—2005年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开展随访信息收集,通过与死因库的比对和主动收集患者生存状态信息,并通过这些地区人口数据和寿命表计算5年相对生存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最终17个登记处的资料纳入分析,病例共138,852例,是有史以来覆盖人群最大的、多中心人群为基础的生存率分析。

分析发现,我国人群5年相对生存率为30.9%,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主要癌症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城乡癌症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与农村地区癌症相关知识普及性差、医疗资源缺乏、中晚期病例比例偏高、诊治水平相对较低有关。而食管癌生存率城市低于农村,可能与部分农村地区开展食管癌的早诊早治项目,从而提高早期癌检出率有关。

美国最新数据表明,目前癌症5年生存率已达68%,远高于我国。比较中美两国主要癌种的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症5年生存率差异不大;而对于预后较好的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我国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美国。我国癌症患者生存率整体低于美国的原因与癌谱的构成相关,当然也存在防治水平的差异。

在我国开展人群癌症随访和生存分析工作,可反映不同地区人群癌症负担情况,客观评价癌症防治效果,可指导癌症防治策略的调整,对我国不同地区有的放矢开展癌症防治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4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特别增加随访工作经费,这将对加强病例随访工作的顺利铺开起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医师报 因版面所限,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