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娜张振华
留守的代价
□龚娜张振华
爸爸妈妈去哪儿了?这不是荧幕中的亲子互动节目,而是一些盼望家人团聚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疑问。他们的父母到外地打工,自己却留在农村家里。这些被迫骨肉分离的孩子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诞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统计,我国现有1.5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工作,因户籍和经济原因,近2200万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中。
在母亲外出、父亲外出、父母外出3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对于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大。由于母亲外出打工,儿童在母爱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父亲对于孩子的管理相比于母亲会差很多。况且,父母两地分居,夫妻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孩子身心成长。
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能在生活中有所照顾,但对于学习,年迈的祖父母却给予不了任何辅导,只有近50%的留守儿童在周末选择学习。由于缺乏家庭管教和自我约束能力,有52%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勒索同学财物和辍学打工的事情时有发生。
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9%。在过去的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受过意外伤害,其中割伤、烧伤烫伤、猫抓狗咬、坠落摔伤分别占5.3%、1.6%、3.9%、3.1%。
针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父母外出对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影响最大,感觉在父母外出后更容易被欺负和歧视。进入初二后,42.7%留守女童觉得更加孤独,高于留守男童6.2%,高于非留守女童6.7%。而对于留守男童,则在实际行为上更令人担忧,因迟到、打架等受罚的比例高于非留守男童5.4%。由于青春期与父母外出的影响叠加,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大。
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加剧,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已逐年降低。其中,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比往年降低了1.5~2.2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政府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捐助也逐渐增多,仅2014年,就收到捐助留守儿童的善款近8000万元,对改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