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笔善款都应成为“烫手山芋”

2011-08-15 00:51邓海建
当代贵州 2011年31期
关键词:私权善款流向

据《新闻晨报》报道,佛山女童小悦悦家庭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善款,小悦悦不治身亡后,其父王持昌决定将善款捐出。但随后,王持昌接到了大量短信电话,除求助信息外,不少人质疑善款去向,指其敛财。王持昌称这笔善款已成烫手山芋。

我们对慈善理念的群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既有那么一丝丝洁癖,又有那么一些些偏执。小悦悦善款事件上,就是“质疑等于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善款是捐给小悦悦的,如今人去钱在,关注一下善款的流向,不是最简单的监督意识使然?善款涉及公共利益,已经不是私利与私权的范畴,那么,秉持一些“无赖假设”,哪里算得上什么“恶意”?相反,这种监督必将促使善款更好地流向应该润泽的地方。至于当事人王持昌的说法与做法,只要涉及善款的去向,都当在情绪之外而接受公共监督,这是呵护爱心之需、也是宽慰慈善之意。

历史一再证明,在慈善事业的进程中,从无绝对“可靠”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善款来自民众的“节衣缩食”,当比财政支出更值得敬畏,更需要付出十二分的小心;另一方面,每一笔善款的去向都必将对日后的慈善事业起到标杆的作用,“清”则能吸聚更多能量,“乱”则让爱心折戟于心灰意冷。(作者:邓海建来源:《扬子晚报》)

猜你喜欢
私权善款流向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见证(2)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公开善款去向才能拉直问号
知识产权之冲突法的新发展及反思
论私权救济中司法与传媒的被动勾连
公权与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