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与肝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2015-12-17 01:22宁邓华亮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9期
关键词:络脉舌下分度

张 宁邓华亮

舌下络脉与肝硬化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张 宁①邓华亮②

目的:探讨中医舌下络脉与肝硬化诊断的相关性。方法:观察30例肝硬化患者的舌下脉络,分析中医舌下络脉与肝硬化诊断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的舌下络脉有变化者占100%(Ⅰ度占30.0%,Ⅱ度占70.0%),显著高于健康组(3.3%)及浅表性胃炎组(10.0%)(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扭曲、瘀点,其严重程度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呈正相关,说明舌下脉络迂曲扩张可作为肝硬化临床诊断主要指标之一。

舌下脉络; 肝硬化; 临床观察

舌下静脉在祖国医学中称舌下瘀筋、舌下络脉。当机体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气血运行障碍时,可以较明显地反映于舌下静脉[1-3]。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对照观察,发现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变化具有一定特征性,以探求肝硬化舌下络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对象共90例,其中健康人30例,来自社区人群;肝硬化组30例,来自本院门诊与病区;浅表性胃炎30例,来自本院门诊与病区。健康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3~63岁,平均(43.50±12.31)岁。慢性浅表性胃炎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45.15±11.95)岁。肝硬化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8岁,平均(46.81±12.52)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健康人:无全身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正常,近1个月内无口腔、呼吸道、舌部病变。

1.2.2 慢性严重肝病 (1)肝硬化代偿期组:符合肝硬化代偿期诊断标准[1]。(2)肝硬化失代尝期组: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1]。

1.2.3 浅表性胃炎 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病例均可纳入。

1.4 排除病例标准 (1)合并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和或全身性疾病;(2)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年龄<18岁或>68岁。

1.5 评价指标

1.5.1 舌下络脉观察 清晨空腹洗刷后进行,排除吸烟、药物染苔等因素后,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舌下络脉。以舌系带为标记,两侧伞襞为界,左右各分内、外两侧带。正常舌下络脉隐现于黏膜下,无粗张,润而有津,黏膜有透明感,无混浊、白斑或色素沉着;无瘀丝、瘀点、瘀斑、瘀血颗粒。其直径不超于2.70 mm,其长度均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的3/5。呈支条分布,线条清晰流畅。异常者分度参照靳鸿江报导:异常者分为三度,中侧带有血管轻度充血、瘀点5个以下者为Ⅰ度;血管在中侧带内有扭曲,充血较重,伴瘀点在5个以上者,为Ⅱ度;血管在外侧带扭曲、充血,伴有多个瘀点,其瘀点为黑紫色、串珠者为Ⅲ度。

1.5.2 肝功能损害 对慢性严重肝病患者进行临床及生化检查,针对包括腹水、血清蛋白总量、血清蛋白电泳、A/G比值测定及凝血酶原时间等综合判断。

1.5.3 门脉压力 用B型超声检查门脉主干内径宽度,以≤13 mm者为正常,以>13 mm者为门脉高压。

1.5.4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 用B型超声检查脾脏肿大情况,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比较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舌下络脉观察 肝硬化组的舌下络脉有变化者占100%(Ⅰ度占30.0%,Ⅱ度占70.0%),显著高于健康组(3.3%)及浅表性胃炎组(10.0%)(P<0.01),见表1。

表1 三组舌下络脉分度的比较 例(%)

2.2 肝硬化门脉压与舌下络脉的关系 对30例肝硬化进行B型超声检查,根据门脉内径判定有无门脉高压,肝硬化病存在门脉高压症状者,舌下络脉分度变化明显高于非门脉高压者(P<0.05),见表2。

表2 肝硬化门脉压与舌下络脉的关系

2.3 肝硬化脾脏肿大与舌下络脉的关系 对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B型超声检查发现脾脏肿大者21例,占70.0%。肝硬化存在脾脏肿大症状者,其舌下络脉分度变化显著高于无脾脏肿大者(P<0.01),见表3。

表3 三组病例的舌下络脉分度比较

2.4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舌下络脉的关系 对30例慢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21例不同程度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现象,占70.0%。肝硬化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其舌下络脉分度变化显著高于无脾脏肿大者(P<0.01),见表4。

表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舌下络脉的关系

3 讨论

肝主一身之气,《血证论》:“夫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疏泄气血和储藏血液、调节血量[4-7]。肝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厥阴肝脉络于舌本,无脉不通于舌,肝脏疏泄气血的功能失常在舌上表现最为明显[8-10]。

舌下望诊主要通过观察舌下络脉的长短、粗细、形态、颜色及是否有瘀点、瘀斑、红肿等,在辨证上分析患者对致病因素的整体反映态势,是人体血液循环障碍的主要体征之一,而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出现在舌体变化之前[2]。近代沪上名医张赞臣有“舌下经脉与心肝之经密切关系,不论身体任何部位有痕积痰湿内阻,脉道不利时皆可现之于舌下经脉”的论述[3]。有人研究认为肝硬化以血瘀为基础证型[11-14],而本研究临床数据统计显示,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扭曲、瘀点,其严重程度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存在相关。

[1]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4-2696.

[2]黄东华.舌下络脉望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6,21(1):12.

[3]陈群,徐志伟,柴雅倩.舌下络脉诊法的概况研究[J].新中医,2003,35(3):70-71.

[4]陈培琼,两玩珠,田广俊.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1,43(4):33-35.

[5]杨倩,冯玉彦,蒋树林.姚希贤瘀血论治慢性肝纤维化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3):56-58.

[6]姜嫄嫄.从舌下络脉辨血瘀发热[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74-76.

[7]司秀芳,王雪峰,刘殿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5):25-27.

[8]邓海燕,郑丽平.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舌象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41-43.

[9]李卓玲,李西坡,尚勇,等.调肝解毒丸治疗慢性肝纤维化48例报告[J].甘肃中医,2006,19(6):124-126.

[10]冀爱英.益肝胶囊治疗血瘀脾虚型慢性肝纤维化6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2(4):1427-1429.

[11]王发渭,刘毅,王治宽.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对照观察[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4):1104-1106.

[12]莫国艳,李洪梅,李小芹,等.肝硬克颗粒抗复合因素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1):47-49.

[13]史琦,陈建新,赵慧辉,等.212例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73-78.

[14]王发渭,刘毅,林明雄.112例冠心病人舌下络脉的观察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4):51-53.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31

2014-07-20) (本文编辑:蔡元元)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2HM051)

①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②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宁

猜你喜欢
络脉舌下分度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弧面分度凸轮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