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的中国创新与绿色增长

2015-12-17 13:26姜巍
中国发展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融合

本刊记者 姜巍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的中国创新与绿色增长

本刊记者 姜巍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低要素成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使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在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上,中外政、商、学各界代表就此进行了探讨。

中国实现改革创新和绿色增长的战略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用“一大背景,两大战略”来概括当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一大背景,就是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两大战略——改革创新和绿色增长。

关于改革创新和绿色增长这两大战略,赵昌文进一步阐释说,可以概括为“一主多业”。所谓“一主”,就是在当前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创新和深度应用是主要的潮流和趋势;“多业”,是指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融合交叉、广泛使用。

中国如何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两大战略?赵昌文认为需要做到六个转换:一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二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换;三是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引领的角色转换;四是从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相对割离向高度融合的转换;五是从制造业与服务业各自分工发展到一体化发展的转换;六是从传统城市化模式向绿色智慧城市化模式的转换。

同时,实施两大战略还必须有四个支柱:高效低碳的工业化道路;绿色智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智能建筑;提高全社会的能效管理水平。

在政策方向上,赵昌文强调,中国只有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创新财税方式,体现绿色导向;加大人才培养,夯实人才基础;增强金融支持,促进虚实结合;发展环保市场,搞好市场交易,推进国际合作,加强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改革创新和绿色发展两大战略。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杜邦公司董事长、CEO柯爱伦也对中国的相关政策提出建议。她说,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但其实这也是一个好的机遇。中国要转型成为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国家,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减少投资的障碍,鼓励跨国公司将先进技术带入中国,加速中国在新产业态势下的发展。

柯爱伦还表示,希望中国采取更多的鼓励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举措,继续实行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引入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绿色技术和企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制造的技术路径

“中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走一条新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也表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给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他说,当前以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技术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这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极大的挑战,也是极大的机遇。

在周济看来,应用新技术将极大降低制造业的能耗,成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他着重介绍了以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制造的三条核心技术路径。

——推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尽可能用少的能源来完成生产既定目标的消费,从源头上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大改善环境污染情况。利用新技术研发新设备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采用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张玉雷 摄

“中国制造2025”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克难、力求实现突破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介绍说,“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不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不够高,基础能力不强,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生产要素传统比较优势日趋弱化,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随着全球发展进入深度调整和深度变革的新时期,苏波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从产业形态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从创新模式看,创新载体由单一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创新网络转变;从生产方式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智能制造加快发展;从组织形态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特征日益突出。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各国都在加快发展理念的革新,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

苏波特别提到,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格局正在加快调整。从比较优势看,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继续深化,各国资源、能源、人力技术的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特征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加紧重振制造业,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值得重视的是,新一轮全球产业的深刻变革中,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更是注重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这一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建设制造业强国的蓝图。苏波说,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产业结构调整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链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基础,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形成一个让创新创业能够源泉涌流、活力迸发的社会环境。

第二,坚持质量为先。把产品质量和品牌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提升质量监管体系和先进的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第四,坚持融合发展。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变革的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的各类各层次人才,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制造业绿色融合
绿色低碳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