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发 花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北京 100028)
“动画速写”教学改革初探
王 发 花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100028)
摘要:“动画速写”是动漫专业的一门造型基础课程,与传统速写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动画速写”教学内容的再设计、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再探索,会极大优化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基础绘画课与专业课的对接。
关键词:动画速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动画速写是随着动漫专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新名词,与传统速写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动画速写鉴于动画造型的特点和特殊要求,对艺术对象的形态特点、运动状态格外看重,更侧重于对艺术对象特点的提取和空间运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某一动作进行科学分解并最终重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链。通过“动画速写”课程的训练,学生能掌握独立设计动画造型、场景和运动表现的基本能力,因此,它是培养学生进行动画设计与制作必不可少的一门新型专业基础课程。
一、教学内容的再设计
目前,我国很多艺术院校都为动漫专业开设了“动画速写”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却大多延续传统速写,体现不出明显的专业特色,无法实现基础绘画与专业课的良好对接,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鉴于此,为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训练目标,有必要在强调速写训练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动漫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对《动画速写》的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
1.升级课程内容的体现形式。“动画速写”作为衔接基础绘画和专业课的重要桥梁,在内容设计和体现形式上都应该区别于传统速写。
“动画速写”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拘泥于建筑速写、场景速写、动物速写、人物的着衣和裸体速写等这些传统内容,还可以有更丰富、更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内容设计。如鼓励学生在场景速写中增加适当的创意设计,使写生训练和创意设计相结合;人物速写训练中加入明确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设计相结合,并加入表情练习、发型设计、服饰设计等内容;引导学生将动物速写与动漫角色设计相贯穿,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学习的需求。
角色是动画设计最基本的元素,动画人物速写是“动画速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物速写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尽量结合专业需要,避免照搬传统速写的训练模式。如能让模特尝试角色扮演,并带动学生一起为模特化妆,适当为模特进行发型、服装、道具和场景等的设计,必能为课程增添无穷的趣味。写生用的衬布质地丰富、花色繁多,能满足很多富有个性的服装和服饰设计,稍作搭配,就能造就成衣所没有的视觉效果,十分富有张力和视觉特色;场景的布置更是简单易行:一张沙发、一面镜子、一套茶具、一串辣椒、一支香烟、一个雕花木凳、一束腊梅、一面小扇,甚至于简单布置的窗台、半开的门口都是充满特色的场景要素;再配上能彰显角色特点的基本动态,“动画速写”的课堂就变换成引人入胜的情景剧舞台。面对这样活灵活现的艺术对象,学生怎会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与“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相结合。“动”作为动画的重要内容,是动画存在的根本所在。“动画速写”作为动画专业的一项基础训练课程,对研究艺术对象“动”的状态、把握艺术对象“动”的规律有着重要和根本的意义。在“动画速写”的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对“动”的研究和训练,即注重对各类角色运动特点的观察和运动规律的分析,看重对运动过程的把握和运动规律的合理再现。“动画速写”和“动画运动规律”在训练内容上有很大的交叉点,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更具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动画速写”应该结合且可以结合“动画运动规律”的课程需要来设计。比如,在“动画速写”的动物和人物速写训练阶段,教学就可以侧重对艺术对象运动特点的分析和运动过程的解析,并鼓励学生亲自扮演和体验,使学生在实践中系统而深刻地掌握艺术对象的基本运动规律,为“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联合作业。联合作业是指几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作业,或者把几项有联系的作业合并成一项完成的作业形式,其目的是避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合理、重复浪费等现象。目前,联合作业形式在国内外很多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备受推崇,一方面,它有效解决了学生作业多、作业重、重复作业的问题;另一方面,联合作业模式也明显改善了课程间衔接的问题。
动漫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把“动画速写”和“动画运动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式教学和联合作业是非常合理的。在“动画速写”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运动规律训练,让学生形象而深刻地了解艺术对象运动规律的同时,也为“动画运动规律”课程积累了丰富素材;以记录性的动画速写为基础,经过动态的提炼加工,生成运动设计的草图,再经过进一步的归纳、概括和细节调整,完成成图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整个运动过程,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动画速写”和“动画运动规律”两课联合的作业考核形式,不仅把造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紧密联系起来,也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有效调动其学习造型基础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4.结合线描艺术的表现手法。从形式上看,与传统速写相比,“动画速写”淡化了对明暗关系的表现,更注重线条的作用,多用“线”的形式来创作。用“线”表现和绘制的动画速写作品,便于对艺术对象轮廓线和动态线的提炼,对后期的动画制作来说更为方便。线描作为一种单纯用线来表现艺术对象的造型手法,对培养学生观察线条、理解线条的主次和组织关系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动画速写”的教学实践中,适当结合线描艺术的表现手法,对课程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5.重视对画面构成设计的引导。动画作为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会动的画”那么简单。好的动画作品除了富有卓越的创意、经典的形象和合理的动态,也应该具备美好的画面构成关系。在“动画速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重视对艺术对象瞬间状态的把握和某一运动的解析,却往往忽略对画面构成关系的审视。其实,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构成关系并不难做到。比如,引导学生在圆形、六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不常见的画面空间中构图,鼓励学生适当夸大艺术对象抽象的点线面关系,提示学生在画面布局上注意黄金分割点、黄金涡眼、三等分线、九宫格的四个交叉点等关键点,会有效帮助学生改善画面构成的组织关系,引导学生养成注重画面设计和构成关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结合以上方法,把“动画速写”的教学内容与动漫专业的特点和学习需要相结合,不仅会增强基础绘画课程的专业特色,更好地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对接,而且对改进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魅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也有着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再探索
速写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造型基础课,通常课时量大、课程周期长、具有浓郁的实践色彩,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单一。“动画速写”作为速写的一个门类,在很多院校的教学实践中亦是如此。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必要对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再探索。
1.翻转课堂。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主人”的翻转课堂模式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动画速写”的理论部分已经非常成熟,且难度不大、易于理解,适合学生自学。教师只需制作合理的电子教程,安排学生自学完成,无须占用课堂时间讲解。课堂的时间交由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并对学生做适当的辅导和必要的课业引导,如安排学生定期收集和赏析经典案例、与学生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让学生主宰课堂,实现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目的。
2.设立作品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动画速写”作为视觉艺术的基础训练课程,其学习效果几乎全靠“作品”说话。因此,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看重速写作品的质量。 在“动画速写”的教学实践中,加入作业展示、作业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环节,能给教学带来诸多好处:首先,作业展示和讲评能有效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增强竞争意识,提升作品质量和学习效果;其次,作业展示和评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和吸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审美素养,还能使学生分享彼此的创意、思想和经验,让学生直观了解作品中的不足和缺陷,扬长避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好更快地成长;再次,作业的自评和互评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当众表述的胆量,也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优化了教学效果;最后,作业的自评和互评环节也能让教师了解到“画外之音”,有利于教师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责任编校:徐希军
中图分类号:J218.7-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4-0156-03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39
作者简介:王发花,女,山东临沂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5-04-13
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2:5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