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岳 娅,马云飞(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300384)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农村、农民这三方面[1]。从中国的现状和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决定性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谋求新的发展出路。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就是外贸农业。
实际上,“三农”问题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这三个问题。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三农”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国家领导人对于“三农”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央领导鼓励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不断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面临的不仅是已经解决的温饱问题,还有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综合国力的提升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基于大国效应,我国农产品出口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将会使农产品出口增加,促进农产品外贸的发展。不断调整涉农外贸产业结构,以适应新市场的需求,将会对国际市场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我国农产品外贸的竞争力占有绝对的优势和广阔的国际市场。
涉农外贸的发展必然会增加对涉农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更加注重翻译人才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的英语知识,在农产品外贸交易中遭遇“瓶颈”,需要专业人才来提供服务。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预示着涉农专项翻译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近年来农产品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农产品贸易发展速度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部分。涉农外贸翻译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专业人才却少之又少。笔者所在项目组对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从事贸易行业的专业人员进行了采访。
通过对从事外贸的专业人士的采访,以及对当地情况的调查发现,该地区大部分人都从事生产制作丝网的工作,但是对外出口的企业较少,一般都是出口加工型产业,主要负责加工,不直接与国外客户接洽,很少有直接出口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外贸翻译人才。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大量涌现,对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的外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外语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一种能力。专业翻译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专业领域的翻译工作,很难将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翻译中去。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只把外语当作一种工具,而未有意识地去培养相关的能力,如了解相关的外贸知识、涉农专业术语以及国际交际能力等。这种状况和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是息息相关的[2]。目前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只涉及理论方面,而很少涉及专业实际应用领域的能力培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无法借助在校学习的翻译理论知识去解决,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涉农外贸翻译人才综合性较强,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对涉农外贸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较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服务“三农”,“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提高自身能力与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三农”。其次,专业素养方面,要求精通外贸农业专业词汇。最后,要亲身实践了解真正的需求,结合自己的能力与知识做到认真服务“三农”。具体要求如下:①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一名涉农外贸翻译人员,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把国家的发展时时刻刻记在心间,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把服务“三农”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②深刻理解“三农”问题的具体内容与重要意义。学习“三农”问题的核心,真正了解“三农”问题在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③熟悉农产品外贸的形式与现状,掌握农产品外贸的市场形势与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都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然而,这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出口产品单一化,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低价竞争等。在实际的涉农对外贸易中,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农民谋求最大的福利。④具备基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熟练掌握与运用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专业知识,培养中西比较的思维方式,拓宽思路,用多重视角去分析涉外涉农中的实际问题[3]。⑤掌握涉农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词汇。要掌握涉农的中英文词汇及其内涵,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好涉农翻译工作。⑥熟练运用外语,有能力与海外人士进行口语和书面交流。⑦了解海外国家农业、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外贸易中一定要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在洽谈中掌握主导地位,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⑧运用外语和本民族语言的专业知识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翻译和农业专业知识,以创造性思维解决农产品外贸问题的能力。⑨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于农产品外贸要亲身实践,真正了解农民及外贸农业的需求,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好本职工作。
这些要求可能并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贸翻译人员,必须要不畏惧困难,坚持到底,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积累经验。
在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谓T型人才是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而外贸翻译人才同样也属于T型人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名合格的涉农外贸翻译人才。
首先,学校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不能一味地教授课本上的死知识,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实打实地锻炼自己。学校可以与一些涉农的外贸企业合作,学校提供人才,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外贸活动中的各种技巧,成为一名合格的涉农外贸翻译人才。涉农院校应该不断拓展平台,利用自身的理论和科研优势,培养一批合格的涉农外贸翻译人才。
其次,要将涉农院校外贸翻译人才的培养注入到教学中,专门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在学科中增加实际翻译能力的考察。学校可以定期举行翻译大赛,对于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和期末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提高其对翻译的兴趣。将平时成绩与外贸实际翻译成绩相结合。这样既避免了考试形式单一,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就一个学期而言,将平时成绩与实际翻译水平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是对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较为全面的检验。鼓励学生不断地参加课外实践,找出自身翻译的不足,及时改正,不断进步。
最后,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创业。涉农外贸翻译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少,或许这也是一个商机。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推荐或在网络上寻找电商客户,与外贸进出口企业合作。大学生翻译企业感兴趣商品信息,并告知家庭私营企业,使他们之间展开广泛的合作关系。而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实际业务能力,又逐渐积累了商业人脉,最终有助于实现自主创业[4]。
中国的涉农对外贸易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中国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以及广泛的农业劳动力等先天优势,只要能充分认清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必然能将涉农对外贸易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近些年,国家政策支持大力提倡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交流。涉农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外贸翻译人才,将外语专业知识与涉农的相关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中去,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将来,涉农外贸翻译人才将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
[1]三农[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1185451 -1253983.html.
[2]中国对外贸易遭遇专业翻译人才短缺瓶颈[EB/OL].(2013-04-19)http://kfq.ce.cn/kfqsy/gdxw/201304/19/t20130419_708632.shtml.
[3]孔勇.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0(8):16-17.
[4]姚宇星.浅谈本科院校外贸翻译人才的培养[J].华章,2013(15):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