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洛阳伊滨区为例

2015-12-17 05:52张富田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河南省

张富田

(许昌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洛阳伊滨区为例

张富田

(许昌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摘要:在阐述洛阳伊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岗位不足限制了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知识技能水平低限制了就业领域的开拓;农村居民就业信息流通不畅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生活差异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难以适应等。并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知识技术水平、完善就业信息传输渠道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

一、导论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一直很高,截止到2013年末,河南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依然高达56.2%,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只有14.2%。说明河南省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如何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也逐步在各地实施,农业用地随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移到现代工业生产领域,因此农业部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河南省在转型经济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洛阳伊滨区是河南省省政府确定的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和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及时有效地转移因搬迁失地而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整个伊滨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而且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社会的建设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在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区域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归纳起来存在以下观点。一是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蔡昉(2002)认为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增长缓慢,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现象不断加剧。[1]许经勇(2012)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部门的非劳动力要素向工业部门转移,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劳动力资源迟迟得不到转移,导致农业人口相对于农业资源严重过剩。[2]二是认为城镇化水平低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周勇(2008)认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带来的结果是,大量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排除在城镇之外,这样就抑制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三是认为现有的户籍制度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温淑春(2008)认为现有户籍制度的存在造成了地位上的不平等,农民工政治认同感较低,工资待遇差,没有社会福利和保障,并且常常受到歧视,这些都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4]四是认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限制农村人口转移。王刚、李放(2013)认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就越能适应非农工作,越具有竞争优势。[5]这些研究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缺乏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可行性的对策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突破点。

二、伊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分析

洛阳伊滨区包括5个乡镇,共106个行政村,总面积为280平方公里,现住人口25.5万人,伊滨区建设面积52平方公里,涉及35个行政村,26 000户近11万人,拆迁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伊滨区产业集聚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村集中发展,建设新型社区,集中管理。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土地集中开发。土地集中后,农村劳动力闲置,为解决就业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向新的产业。农民的主要就业方式有: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乡镇企业、当个体户、外出打工等。其中,农业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承担着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伊滨区现有农业的经营发展方式粗放,没有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就业要求,尤其是农闲时期,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各方面支出增加,农业收入不足以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农民急需寻找新的就业途径。而工业企业大多为乡镇企业,规模小,发展慢,能吸纳就业的劳动力有限,因此,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增收,也与新农村的建设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三、伊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岗位不足限制了劳动力转移

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打破了城乡经济二元化模式,加快了城乡的融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在伊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的调整规划,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促进了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同时也有利于农业部门自身效率的提高,实现了人口红利。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型后工作岗位不足又成为其阻力。

伊滨区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农民根据意愿与政府签订流转协议书,伊滨区共流转土地49 960亩,占全区农村土地总面积的37.9%。花卉苗木规模经营面积21 703亩,占总流转面积的43.4%;牡丹规模经营面积12 741亩,占总流转面积的25.5%;蔬菜规模经营面积6 213亩,占总流转面积的12.4%;优质良田规模经营面积5 100亩,占总流转面积的10.2%;生态林规模经营面积4 203亩,占总流转面积的8.5%。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农民转型为非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农民工对工作稳定性要求加强,而区域经济也由原来的依附式向内生式和激发式转变。土地流转以后,农民由农产品供应者变为需求者,基于生存压力,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劳动力,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地劳动力市场达到饱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将长期存在的矛盾,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异常艰难。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水泥产业和家具产业,由于资金技术的短缺,近几年发展缓慢,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其他乡镇企业也不能满足劳动力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造成僧多粥少的就业局面。

(二)农村居民知识技能水平低限制了就业领域的开拓

一般来说,劳动力知识技能水平越高,人力资本含量就越高,而伊滨区农村劳动力整体上来说数量庞大,但是知识、技能水平较低,综合素质相对薄弱,人力资本不足,因而难以满足农村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结构性失业。低素质的劳动力不仅影响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还将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011年,洛阳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比例为3.83%,其中,男性文盲率为2.14%,女性文盲率为5.5%,在非文盲人群中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达1.86%,接受过大学专科文化教育的人口占比为4.56%,接受过高中、中专教育的人口占比为15.42%,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占比为48.96%,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占比近24.9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高,伊滨区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伊滨区城乡一体化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低的劳动力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非农业部门在技能层次上的错位,进而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在创新和风险方面意识淡薄,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就业领域。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导致就业竞争力弱,已成为阻碍其转移的“瓶颈”因素。

(三) 农村居民就业信息流通不畅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

在信息化时代,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致使农村信息化水平低,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农民工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桥梁和纽带,对企业用工信息难以知晓。信息鸿沟的存在使得农民获得信息有限,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现有就业信息的传达往往是通过政府部门向下级乡镇传达,再传递给各村委会,之后通知到农民个人,这样一来,就业信息往往传递不及时或失真,影响农民工就业。农民对就业信息的获取缺乏主动性,他们很少从正规的就业机构获得就业信息,而政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也不能进行有效调节。政府部门对当地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有关的具体问题缺乏详细的了解,对于哪里有工作岗位,需要什么人才,需要多少的情况不能掌控,因此,对劳动力就业难以进行系统的规划,难以制订有效的措施促进劳动力有序的流动。

(四) 城乡生活差异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难以适应

推拉理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归结为良好的就业环境,居住环境和受教育机会的推动, 城乡一体化建设,撤村并居,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虽然有利于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镇的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提供便利生活环境,但由于经济文化差异,农民在向城镇集中过程中存在一些担忧和困惑。首先,就居住情况来说,农村一直以来就是每户有自己独立的院落,农户在自家院落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用以补贴家用,而进入居民小区以后,农民生活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其次,从经济方面来看,城乡一体化建设前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获取一定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的生活,但农村城镇化后,他们失去了农业这一固定收入,加上各类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的增加,农民对经济问题甚是担忧。另外,从社会保障方面看,农民虽然转为非农业劳动力,但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农民却迟迟不能享受。

四、城乡一体化条件下伊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一) 通过扶植原有产业和引进外来企业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首先,政府要扶植乡镇企业发展。对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制订优惠的政策措施,使其做强做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伊滨区经济发展,城乡融合。比如对支柱性的建材产业要对其进行技术支持,引进技术人才和机械设备,对厂房设备进行改进,提高其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和谐发展。对苗木产业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与高等学校建立联系机制,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对花木种植业进行指导。

其次,政府也应当积极引进外资,使更多的企业进驻该区,减轻就业压力。伊滨区2012年全年获得省、市支持的项目15个,共计3 089万元,这些项目的开展和投入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引进企业入驻伊滨区一方面促进了该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该区农民就业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民有效就地转移。

最后,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吸收劳动力就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的失业率很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却在逐渐加强,为了减轻城市的压力,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伊滨区建设应建立在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潜力,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面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经济效益,必须改变以往的农业经营模式,合理规划农业用地,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使农业经济逐步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这样一方面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二) 通过加强教育投资来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农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农民综合素质过低是阻碍其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和文化技能,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素质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重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剩余人口多的劣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的问题,应该继续重视对普及义务教育的投入。首先,区政府应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发挥基础教育的主体作用,财政支出应向教育上倾斜,加大扶贫助教力度,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其次,政府应面向市场,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培训模式,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兴办职业培训学校,如以花木种植作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单位,区政府就应该兴办农林培训班,培养花卉种植方面的人才。最后,要让技能培训进入社区,在每个社区要设立技能培训咨询中心,根据需要对居民进行培训。

(三) 政府要完善人才市场同时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渠道

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导,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第一,政府要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该体系必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技能水平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置,同时对用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用人要求待遇详细了解,及时发布招工信息,对工作岗位和劳动力进行匹配,筛选合适人群,减少劳动力在用人单位的奔波。第二,要加强区域内各小区与用人单位的衔接与沟通,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在每个小区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并构建小区就业网络系统,方便农民查询就业信息。第三,政府必须建立劳动力培训体系,对就业人群进行技能培训,并建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使农民工了解劳动安全法、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知识,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四,政府与各小区应积极筹办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搭建桥梁。伊滨区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4次大型农民专场招聘会,实现了1 200人成功就业,5 000余人参加过关于农业的培训,1 000余人次参加过就业专业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要加快村通工程建设,实现农村通讯通畅,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消除农村信息贫困,使农民及时从网络等渠道获得信息。

(四)针对农民习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解决转移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社区的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的切身需要,使农民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政府应该以统筹城乡,合理利用资源为宗旨,从农民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规划小区建设。

一是,在生活区内留设公共活动区域。伊滨区城乡规划建设的农村社区内要留出部分公共活动区域,一方面,供农民休闲活动之用,另一方面,农民可以种植蔬菜瓜果,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减少开支。二是,居民区建设要以小低层为主,方便农民出行和邻里交流。三是,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特色建设小区。例如,临近工业园区的居民区要以楼房为主,节约建筑用地;远郊区的农村集中建设农家小院,方便农民耕作生活需要;在万安山开发区农村社区建设要突出特色,结合旅游资源特色,建设农家休闲院落,构建旅游社区,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四是,重视农村社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社区应该建立社区保障服务系统,该系统应包括在住农民的年龄、学历、技能培训状况、工作经历等,其中针对失业及就业难农民建立辅助就业机制,对其进行系统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并根据这些农民的特点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保证就业难的农民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蔡昉. 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1-72.

[2]徐经勇.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现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7-38.

[3]周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农人口转化与产业转化的均衡调整[J].学术研究,2008(9):20-21.

[4]温淑春.农民工城市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前沿,2008(5):23-24.

[5]王刚,李放.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代际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3):18-19.

[责任编辑邓先友]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5)01-0031-04

收稿日期:2014-09-24

作者简介:张富田(1976-),男,河南许昌人,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会计学。

Analysis on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Taking Marina Area in Luoyang as an Example

ZHANG Fu-tian

(Management and Economy Institute of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rural labor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e Marina area of Luoyang, the reasons which limit th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are analyzed as the following: the shortage of non-agricultural jobs for rural labor, the low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e blocked information sources, the difficulty in adjusting to urban life styles. Some methods are proposed as promoting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mproving labor'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level, perfecting employ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 and setting up new rural communities.

Key words:He'nan Province;rural population;labor transfer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河南省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送伞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刍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及培训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