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洁
[摘要]思想政治课要通过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劳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给学生提供价值导向和心理支撑,以促使学生自由道德人格的觉醒,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价值导向人格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65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真正在学生的品德养成上起作用。
一、提供价值导向——促使学生自由道德人格的觉醒
首先,思想政治课通过帮助学生设计理想道德形象,促使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水准。在这一德育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自觉运用美的尺度指导教学活动,将道德规范的美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美的德育形式、美的德育作品、美的师表等,让学生在对道德规范的欣赏中体味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激发学生塑造理想道德自我的欲望。正如学者檀传宝在论述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前提时说:“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正因为这一理想道德自我形象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道德规范的美的基础上,学生自发产生的提高自身道德水准的愿望,所以能够从根本上摆脱以往德育过程中学生经常产生的心理抗拒,也在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更坚定地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
其次,思想政治课给予学生更多的将理想道德形象在现实自我身上得到实现的机会。从美学上来讲,审美主体可以从客体变化中充分证明自身自由意志的实现,从而产生审美愉悦和继续创造的动力。理想道德形象外化也是这样。只有当思想政治课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在实践中外化道德信念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在课外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际情况,与社区和家庭保持联系,对学生的校外行为予以辅导和监督等,学生才能从现实自我不断提升的道德境界中体会到自由意志带来的道德人格的美。学生怀着由于自身进步带来的欣慰感,再次以道德人格为审视标准,使暂时必须通过自律才能达成的道德行为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习惯,最终达到道德自由境界。学生的自由道德人格一旦觉醒,无论是在求学阶段不断培养自身素质的过程中,还是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自身良好素质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都会为人生选择作出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提供心理支撑——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形成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的畸形教育理念。当中学生跨入大学校门,面对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挑战,在中学阶段埋藏很深,但未得到引导的心理矛盾与脆弱人格就会显现出来。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地方,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全面发展人才的成长和培养。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中学教育开始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不但在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且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各门学科中都渗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一目标,其中,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力度最大,教育效果也最好。
首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初中一年级向整个中学阶段扩展,体现了教育的系统性。中学阶段是每个人的人格形成关键时期,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学习障碍、生理变化、青春期性心理的萌动等,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来指导,而这许多心理障碍的解决又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有关。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使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引导切实成为学生的心理动力。
其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的课堂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多与世界观、人生观有关,属于学生的共性问题,而学生的某些个性障碍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方式,使教师难以把它们直接融入课堂分析,而要采用个别疏导的方法。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后开设心理咨询门诊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的十分有效的方法。由于中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展,许多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愿让家长、老师知道,却愿意对他们信任的朋友诉说,因为他们觉得,值得信任的朋友是会为自己保密的,是不会嘲笑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师应以爱相待、以心相知、以诚相交,成为中学生信任的朋友,同时利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排解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在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构建良好的发展机制与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裹足不前,应顺应着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正确的发展道路走下去,使思想政治课为素质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袁妮)